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1.95KB ,
资源ID:682276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227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2629手工制茶赛项规程中职组.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2629手工制茶赛项规程中职组.docx

1、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2629手工制茶赛项规程中职组2016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手工制茶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24-25-26-27赛项名称:手工制茶(扁绿、卷绿、红条茶、青茶)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大类:农林牧渔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对三大茶类加工制作的动手能力;引领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茶叶加工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广大学生对茶叶加工传统工艺的学习热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职业院校提供教学成果展示和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三、竞赛方式本赛项包括手工绿茶(卷曲形、扁形)、手工青茶(卷曲形、条形)、手工红条茶共3个分项,均为个人赛。(考虑到我省茶区不生产扁绿,且预

2、报名选手较少,本届大赛将扁绿与卷绿合并为绿茶一项)每名选手报名时可自由选择3个分项中的任意1项参赛,每队参赛选手不超过6名,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四、竞赛内容1手工绿茶(1)加工原料:茶青0.5kg(一芽一叶)(2)比赛时间:2小时(茶青成品茶)(3)设备:电炒锅(二档2000W /1000 W)、 摊青筛及架(用于摊青、摊凉)、小棕扫帚、小簸箕、抹布。2手工青茶(1)加工原料:茶青2.5kg(开面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2)比赛时间:24小时(茶青成品茶)(3)设备:手工揉捻、烘焙提香机3台、电炒锅、凉青架及竹筛,手工摇青,包揉布(棉质),长条木凳,常温下做青。3手工红条茶(1)加工原

3、料:茶青2.5kg(一芽一叶)(2)比赛时间:24小时(茶青成品茶)(3)设备:手工揉捻、烘焙提香机3台、萎凋架及竹筛若干,发酵间区含发酵设施及器具,包括发酵篓、盖布(棉质)、恒温水浴锅(公用)、温度计、相对湿度计等。五、竞赛流程本次比赛报到时间为4月18日,选手熟悉场地、抽签会议为2016年4月18日下午,比赛时间:2016年4月19日至2016年4月20日,比赛时间2天。项目日期具体时间内容手工绿茶2016年4月19日8:30选手签到;领取茶青;确定场地及设备。9:00开始比赛。11:00比赛结束,选手提交比赛作品。手工青茶2016年4月19日9:30选手签到;领取茶青;确定场地及设备。1

4、0:00开始比赛。2016年4月20日10:00比赛结束,选手提交比赛作品。手工红条茶2016年4月19日9:30选手签到;领取茶青;确定场地及设备。10:00开始比赛。2016年4月20日10:00比赛结束,选手提交比赛作品。六、竞赛试题本赛项采取公开试题方式。按参赛校组队,个人参赛。比赛最终成绩以选手加工过程规范、提交作品评分为准。其中茶叶品质感官评分占总成绩90%,加工过程规范8%,制率占总成绩2%。七、竞赛规则1.在报名时,每位参赛选手应确定参赛项目(3个分项中每人限报1项,不得兼报)。2.参赛选手必须按照报名的项目进行比赛,赛程中不得调换。3.参赛选手在各竞赛项目开始之前采用抽签方式

5、确定赛位。4.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确认现场设备的完好,根据指令开始比赛。5.参赛原料(茶青)由组委会统一定量提供,参赛选手根据各自申请制作茶的花色进行相应茶叶的加工,名实相符。八、竞赛环境本次竞赛在指定比赛赛场进行,比赛地点在大田职业中专学校内体育馆二楼举行。1.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2.竞赛场地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场地内设有独立的炒茶锅,每个炒茶锅所占区域即为选手竞赛位,各竞赛位标明编号。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热水瓶、休息座椅供选手使用。3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场地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士沿制定线路、在指定区域内现

6、场观赛。九、技术规范竞赛项目结合茶叶加工工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并参照茶叶加工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相关标准制定。(一)基础知识1.基础理论知识(1)红茶、绿茶等大宗茶类的分类及其品质特征的基础知识。(2)形成各类茶不同品质特征的加工工艺技术要点及其基本原理。2安全生产常识(1)安全用电常识。(2)机械常识。(3)安全操作生产知识。(4)应急措施与抢救常识。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劳动法的相关知识。(2)食品安全卫生法的相关知识。(3)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4)产品质量法的相关知识。(5)计量法的相关知识。(二)比赛要求竞赛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7、加工准备(1)能对鲜叶进行预检测,并能剔除明显非茶夹杂物;(2)按付制要求搬运鲜叶;(3)能按加工要求将鲜叶搬放到指定加工场地;(4)能清扫加工场地、清洁设备和辅助工具,符合生产卫生要求;(5)能按工艺要求,准备和整理制茶辅助工具和材料;(6)能按加工要求将毛茶原料和制品堆放到指定加工场地。1.茶叶加工对环境和设备的卫生要求;2.制茶辅助工具和材料的作用;3.基本用电知识。加工过程控制(1)能将鲜叶加工成一种合格毛茶;(2)能实现在制品茶上下工序间的衔接;(3)能熟练操作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加工机械;1.各大茶类的基本品质特征;2.形成各大茶类的基本过程;十、技术平台(一)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设备清

8、单分类器械名称规格数量绿茶加工青茶杀青电炒锅直径64cm,深度22 cm40个做青设备凉青架、水筛凉青架高为1.5 m,水筛直径(100c m和80cm)80个烘干设备茶叶烘焙机119mm1060mm1980mm3台发酵设备恒温水浴锅49cm32mm13mm12个红茶发酵机(备用)2台其它相关设备清单:(1)茶油5节。(2)茶样包装袋100套。(3)标准审评室一间,红茶绿茶感官审评器具20套。乌龙茶感官审评器具20套。天平2台。(4)称量台秤2台,精确度0.01(鲜叶称重、成品称重)。(5)时钟2个(挂在操作间墙上)。(6)温湿度计各20支。(7)纸张、铅笔笔擦、签字笔、讲义夹若干(8)电脑2

9、台,打印机1台。(二)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茶青品种金观音、铁观音、福6号、黄旦。采用隔夜青,室温下储存。注:每个比赛项目采用同一个茶青品种进行比赛。十一、成绩评定(一)评分方式本赛项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遵照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规定执行,并增加成品茶的制率(最高分占2分)、加工过程规范的评分(最高分占8分)。表1 加工过程规范评分表序号考核内容考核要点分值扣分得分1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认真,细致,遵守秩序、不违规12各工序时间分配主要工序完整,时间分配合适23各工序操作技术技术娴熟,标准掌握适宜24设备操作操作安全规范,熟练程度25操作场地标准干净整洁,采取个人卫生防护措施0.

10、56结束整理现场清洁,设备工具摆放复原0.5合计8表2 茶叶感官评分表样号成品茶品质感官审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评语评分评语评分评语评分评语评分评语评分12表3 茶叶感官品质各项权数分配表茶类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手工绿茶2510253010手工红茶2510253010手工青茶205303510表4 制率得分标准:评分标准总配分制率与同项比赛所有选手制率平均值差值小于10%不扣分2分制率与同项比赛所有选手制率平均值差值在10-20%扣1分制率与同项比赛所有选手制率平均值差值在20%以上扣2分项目总分=茶叶品质感官评分(90% )+加工过程规范(8%)+制率得分(2%)注:各茶类评分原则详见附表。

11、(二)奖项设定3个分项分别设置参赛选手个人奖。以相应分项参赛选手数为基数,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三)其他注意事项竞赛过程中由于选手对比赛所用常规器械不熟悉而导致其他选手竞赛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手工绿茶加工过程中使用烘干设备者、阻碍现场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操作不当导致机械设备损坏严重、使用本项赛制规定以外器械(设备)等物品辅助加工过程、干扰其他竞赛选手竞赛过程顺利进行者取消其竞赛资格。十二、赛项安全1.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承办单位赛前按照赛项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2.比赛

12、现场内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3.为了使大赛安全顺利地进行,保障参赛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按照比赛技术规范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同时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及时有效处理大赛期间突发安全事故。4.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对于比赛内容涉及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5.大赛期间,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6.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员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到现场观赛。十三、申诉与仲裁(一)申诉1.参

13、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等,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可提出申诉。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时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

14、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二)仲裁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十四、竞赛观摩本赛项在竞赛竞技环节将全程公开观摩,嘉宾、观摩团队、参赛队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等均可在指定观摩点(线路)观摩比

15、赛。观摩比赛时各观摩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观摩纪律,现场观摩时,观摩人员须按指定路线进入指定区域,不得随意走动、大声喧哗,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摄像,并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没有观摩证不得进入比赛场地观摩比赛。十五、竞赛视频本次各竞赛单元相关视频由承办方录制成视频,将于赛后整理后以网络、邮寄等方式发送给各参赛单位。十六、竞赛须知(一)参赛学校领队须知1.领队按赛项执行组要求准时参加领队会、抽签等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赛项规程,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2.熟悉竞赛流程,负责本队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安全管理,保持与竞赛办公室及相关工作小组的联系。3.贯彻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4.参

16、赛队对评判结果如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申诉须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否则不予受理。5. 每个参赛学校可配领队1名,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二)指导教师须知指导教师不得进入赛场,也不得在场外大声喧哗。选手在比赛进行过程中不得与相关指导教师交流。(三)竞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须如实填写报名表内容,弄虚作假者,将取消比赛资格和竞赛成绩。2.参赛选手凭参赛证、签号参加竞赛,并按照赛程安排和规定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大赛统一提供参赛工具及茶青原料)。3.参赛选手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入比赛场地,对现场条件进行确认,按指令开始比赛。4.开赛15分钟后,参赛选手如仍未进入赛场,按弃权处理。5.裁判宣布比赛

17、时间到,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否则按违纪处理,取消奖项评比资格。6.参赛选手比赛完毕,需对赛场进行清洁、整理,然后离开赛场。7.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举手示意,报告裁判。裁判可视具体情况给选手补足排除故障耗费的时间。8.参赛选手不得将比赛后的样茶带出赛场,违反者按违纪处理,取消奖项评比资格。9.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则,服从裁判,文明竞赛。有作弊行为、扰乱赛场秩序等不文明行为的,取消比赛资格。10.参赛选手应配合相关数据采集人员进行比赛相关制茶工序数据采集工作。(四)工作人员须知1.严守大赛岗位职责,听从赛区组委会办公室指挥调度。2.在执委会及下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3.熟悉比赛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比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4.举止文明,态度和气,工作主动,服务热情。5.不相互打听、传递比赛情况。6.必须佩带大赛工作证上岗。十七、资源转化竞赛环节结束后,根据比赛过程中工作人员所记录数据、比赛结果,整理并转化为教学项目或案例及考核方案,公布在比赛宣传网站,从而推动相关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