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1.95KB ,
资源ID:68157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157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集体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集体教案.docx

1、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集体教案烛之武退秦师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教师指导,合作探究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充分的领会和学习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 掌握文言句式,理解文章的脉络。 3、 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 4、 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教法与学法: 情景教学法

2、诵读法 自主讨论法 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 导入(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导入(2):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名称: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 “春秋三传”( 同为孔子编著的春秋作诠释)。

3、左传是“十三经”之一。 地位、内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特点: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 导入(3):史书体例: 1、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2、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 4、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5、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纪事本

4、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他的通鉴纪事本末 导入(4):背景介绍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其一、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其二、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觉曾无礼于重耳,因此,战前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结果城濮之战中,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两年之后发动了这

5、场战争。 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汜南 佚之狐 夜缒而出 亡郑以陪邻 共其乏困 阙秦 秦伯说 逢孙 失其所与,不知 2、再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并请学生讲述该故事。 3、讨论各段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开端:秦晋围郑 发展:临危受命 高潮:智退秦师 结局:晋师撤离 三精讲点拨 1、第一段词句讲解: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分析第一段: A、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B、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根本原因称霸扩张的需要。 C、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

6、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四合作探究第一段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 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那么秦国是可以争取到晋国一边的;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那么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国接触,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因此开篇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五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充分把握文章结构,了解人物性格及思想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全文之后全班齐读,充分熟悉课文二精讲点拨: (一)、讲析第二、三段 1、第二段词句的讲解: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臣之壮也 无能为也已

7、是寡人之过也 2、分析第二段: A、佚之狐对烛之武劝退秦师有把握?从哪个字看出?佚之狐为什么对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么有把握? 这对刻画烛之武形象有何作用? “必” 因为佚之狐非常了解烛之武的外交才能;佚之狐对郑、晋、秦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分析佚之狐形象?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C、从秦晋围郑的原因来看,照常理佚之狐应建议郑伯派使

8、臣到晋国去,但佚之狐却建议郑伯派使臣去说服秦,原因是什么?难道他不怕使臣在途中被晋国杀害? 郑国曾派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此次如果再派人到晋国游说也是枉然;在秦晋联盟中有一个主动者有一个被动者,那么那个被动就可能成为破解联盟的关键了。 秦晋驻军并非同一地,而分别为氾南、函陵。因此烛之武才能成功进秦营。 D、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先“辞”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 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而先“辞”后“受”则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E、“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9、无能为也已。”透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烛之武这样说?作者这样写会不会影响烛之武的形象?这属于什么描写? 透露出烛之武的不满、委屈和抱怨。 他之所以会发牢骚、不满、委屈和抱怨,主要是因为烛之武年轻时未能被郑伯重用,像孙悟空一样只做了一个小马倌,当他在本文中被举荐时,已经七十多了。烛之武怀才不遇,虚掷青春,而产生悲叹、不满、抱怨的情绪很正常。 这样描写不会挡住他光辉的一面,反而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有血有肉。 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G、分析郑伯形象: 善于纳谏: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

10、及时、果断。 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精于言辞:“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3、第三段词句的讲解: 夜缒而出 若亡郑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且君尝为晋军赐 朝济而夕设版焉 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4、分析第三段: A、“夜缒而出”说明什么? 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B、烛之武是

11、如何劝退秦师的? 首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其次阐明利害,亡郑利晋,动摇秦君。 先假设亡郑有益于秦,那就灭了我们郑国,接下来分析分析亡郑利晋不利于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再次替秦着想,舍郑利秦,以利相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

12、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然后引史为例,晋君不可信,挑拨秦晋。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许诺把晋的焦、瑕二邑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这一角度,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最后推测未来,阙秦利晋,劝秦谨慎。现在晋国把郑国当做它东边的疆

13、界,而它进一步扩张的野心不会就此打住,如果它今后不削减秦国,它在哪里获取它贪求的土地。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C、烛之武打动秦伯的原因何在?即秦伯为什么退兵? 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他深知秦晋围郑,除秦晋是军事联盟外,主要是秦伯想从灭郑中捞取好处,烛之武于是对秦伯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D、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善于利用矛盾;善于分析利弊;善于揣摩心理;讲究语言艺术: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E、小组讨论

14、,如果我们要说服一个人,应注意哪些方面? 态度要好,首先不能让对方反感。 善于根据说服对象和说话环境采用合适的语气。 劝说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了解对方的心理,找到突破点。 巧用对比手法,陈述利弊,让对方舍弃原来的想法,接受你的更有利的 观点。 F、说秦的结果是什么? 秦郑订立盟约;秦国驻兵守郑(二)、讲析第四段 A、晋文公最后以哪三条理由退兵? “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 B、晋侯对于撤军说了三点理由,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 攻郑。“不知”才是实质。“不知”就是不理智理,就是缺少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缺少冷

15、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C、课文中还有两处说辞,一是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二是晋伯说服子犯不攻击秦国,想想这和烛之武说服秦君有何异同? 为什么会有不同? 同:都主要是从利益角度来说的,打动了对方。 异:烛之武说辞委婉,迂回曲折;郑伯、晋侯说辞直截了当。 原因是说话对象不同。 D、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指出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 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

16、“国危矣”的有关内容。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三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问题1,如果我们要说服一个人,应注意哪些方面? 态度要好,首先不能让对方反感。 善于根据说服对象和说话环境采用合适的语气。 劝说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了解对方的心理,找到突破点。 巧用对比手法,陈述利弊,让对方舍弃原来的想法,接受你的更有利的观点。 2、小组讨论问题2,烛之武从临危受命到智退秦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17、。“若使烛 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 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 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 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 爱国志士。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

18、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四、总结提升 1、指出下列句中属于

19、哪种词类活用现象,并说出它的意思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共其乏困 且君尝为君赐矣 朝济而西设版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与郑人盟 因人之力而敝之 2、特殊句式 A、将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出来。 辞曰:“臣之壮也 ” 许君焦、瑕 夜缒而出 敢以烦执事 晋军函陵,秦军 B、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 何厌之有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找出本文的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3、下列句中有无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秦伯说 失其所与,不知 何厌之有 焉用亡

20、郑以陪邻? 4、说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出行时带的包裹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精神不好 5、掌握下列虚词的用法 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21、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哪 里)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哪里) 教学后记:荆轲刺秦王 【三维目标】 1、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3、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习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教学方法】1、阅读法 2、讲授法 3、讨论法【课时安排】3课时第

22、一课时一课程导入在春秋战国的历史画卷上,有一位人物,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他是谁?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各种评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荆轲刺秦王,去一感荆轲的侠士形象。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这篇文章的出处。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

23、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了解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

24、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二、自主学习:1.诵读课文,注音注释。2.创新设计,自主学习。三、精讲点拨:(一)、解题并梳理文章脉络1.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是编者加上去的,你们觉得关键词是哪一个?(“刺”)2 本文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阅读时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脉络。(一) 刺之由: (“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 故事开

25、端。(二) 刺之备: (“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 故事发展。(三) 刺之时:(“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故事高潮。(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结局。(二)、刺之由1.字词解析进兵北略地:向北则虽欲长侍足下:则,那么。虽,即使。足下,您,指荆轲,表对说话对象的尊称。又如:陈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微太子言:如果没有。又如: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这不仅是个省略句,还是个倒装句,经过调整后的语序是“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又如陈涉世家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也表示假设关系。樊

26、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走投无路;困,处境困窘。今义,贫穷。古今异义。四、合作探究(三)、刺之备1.为行刺做了哪些准备?“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别”五个场面。2.字词解析皆为戮没:读wi,被。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被将军岂有意乎:是否既已,无可奈何:事已至此太子迟之:以为迟仆所以留者:的原因五总结提升:1朗读全文2思考课后练习1。2第二课时一课程导入:简单回顾上节课知识,进入新的教学环节二、整体感知:(一)、易水送别1.自主学习:朗读文章第9段要求读准字音,学生常常将“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读成h,应读h,解释

27、应和。2.精讲点拨:字词解析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皆白衣冠以送之:来,表目的既祖:已经又前而为歌曰:前,上前。为,wi,作。发尽上指冠:向上于是荆轲就车而去:接近,登上终已不顾:回头3.合作探究:1、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易水送别2、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并中文中找到依据。学生自由讨论。明确:悲、壮“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着荆轲此去凶多吉少,可谓是生人做死别。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我们的习作中常见的外貌描写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丑陋”,外貌描写是为中心服务的,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为变

28、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中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渲染悲壮气氛。3、“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所要表现的是荆轲,为什么要写送行的宾客?正如口技中的“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观众的表情是为了突出口技人技艺高超。“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用一个动作就突出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4、有感情地诵读第9段(二)、厚遗蒙嘉1.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9、第11-13段内容。厚遗蒙嘉2.精讲点拨:字词解析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帛等物;(今义)货币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确实燕王拜送于庭:“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即“于庭拜送”。使使以闻大王:使,派。使,使者。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礼服。(三)、廷刺秦王1.精讲点拨:字词解析以次进:按照秦武阳色变振恐:脸色群臣怪之:感到奇怪前为谢曰:为,wi,为之,替(秦武阳)。谢,谢罪。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完。见,通“现”,露。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秦王还柱而走:跑箕踞以骂:箕,两脚张开,如同簸箕。踞,蹲或坐。箕踞,以示轻蔑对方。又如醉翁亭记中的:“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翼”解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合作探究:1、第13段哪些字音重读?并简析原因。学生稍作思考,点名回答。明确:“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中的加点字重读,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引起了众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形势非常危急。“荆轲顾笑武阳”中的加点字重读,在这猝然生变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