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00.34KB ,
资源ID:68007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800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1、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九台区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A论语B尚书C四书章句集注D傅习录【答案】C【解析】论语是儒学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A不符合题意,排除;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B正确;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C不符合题意,排除;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

2、重要资料,D不符合题意,排除。2. (2017江苏泰州高二期末)蒋传光在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中指出: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宋明理学以“礼”为核心,构建新儒学体系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通过强化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使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官方哲学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宋明理学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是以“理”为核心,故错误;宋明理学继承传统儒学的“礼”的思想,同时与统治

3、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发展了传统儒学,故正确;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上升为“天理”, 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故正确;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发展3. (2017南京高二期末)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A. B. C. D. 【答案】A

4、【解析】:“通过外在探求实现”是程朱理学的认识论,不是王阳明心学的认识论,王阳明心学的认识论是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所以有就不能选择,因此选择项。4. (2017广东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 圣人托梦B. 内心自省C. 行万里路D. 读万卷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说明了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5、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5. 李贽曾说自己“为县令博士,即与县令、提学触,为太学博士,即与祭酒、司法触”。主要反映的是李贽A. 博学多才引起了各级官僚的妒忌B. 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导致了统治阶级不满C. 从县令博士做到太学博士,仕途辉煌D. 与各级官吏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李贽是明朝著名的“异端”思想家。主张有:反对宋明理学,反对以孔子是非标准为标准;反对伦理道德,主张男女平等等。因此,李贽在做官时必然会遭到封建卫道士们的反对。故选B.A项说法错误,李贽遭到反对的原因并非别人嫉妒;CD明显错误。考点:明末清初进步思潮点评:明清时期进步

6、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6. 禁书,泛指执政者或宗教领袖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或信众的信仰,禁止于己不利的书籍传播。他们往往采取强烈的排他行为,例如焚书或追杀原作者。焚书明夷待访录被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以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统治者之所以查禁此书在于此书与清代

7、加强专制主义的要求不符,故D正确;A、B、C无法体现统治者确定禁书的根本原因“于己不利”,排除。【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禁止于己不利的书籍传播”。7.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仰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而是企图用一个“明君”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A. 董仲舒B. 朱熹C. 黄宗羲D. 李贽【答案】C【解析】材料旨在表述农民没有意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只是寄希望于一个好皇帝来拯救众生。明清时期黄宗羲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思想家,对“这种意识”提出了质疑,C正确;董仲

8、舒、朱熹的思想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李贽蔑视传统权威,敢于批判权威,排除A、B、D。8. (2017南京高二联考)清史稿对顾炎武评价道:“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这段材料的核心是A. 顾炎武的学风是务实的B. 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C. 顾炎武反对专制统治D. 顾炎武关心百姓疾苦【答案】A【解析】根据“敛华就实”“穷原究委,考正得失”可知,顾炎武的学风是务实的,A正确;材料不仅仅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名师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敛华就实”“穷原究委,考正得失”

9、即可。9. 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 客观存在的事物B. 人们的感知器官C. 科学试验的仪器D. 万物发展的规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故A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儒学王夫之思想10. (改编题)明清时期的某思想家评论当时的政局曰:“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虽有善鸣者,不

10、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应是A. 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实现尊君目的B. 实行言论自由来和谐人际关系C. 加强中央的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D. 通过实行众治来取代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君主至高无上,容易造成君臣隔绝,大臣的谏语忠言传达不到君主耳中,使君主成为一个“闭目塞听”的独夫寡人,结合所学知识,这种现象是由专制制度造成的,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独治”, 通过实行众治来取代君主专制,故D正确,A错误;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专制主义问题,不是中央集权问题,故“加强中央的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错误,排除C。11. (2

11、017晋中高二联考)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 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 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D. 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 “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不是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A项错误,排除;文艺复兴主要反对宗教神权,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项错误,排除;根据“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

12、准来诠释世界”可知,文艺复兴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C项正确;D项表述“摆脱了”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抓住关键信息“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即可。12. (2017宝鸡高二期末)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了A. 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B. 文艺复兴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C. 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D. 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使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被解

13、放出来,所以从“为了信仰而生活”到“为了生活而信仰”体现出了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这种说法夸大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故B项错误;最早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是在古希腊智者运动时期,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这一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13. (2017广东清远高二调研)马丁路德说:“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该观点意在A. 主张“因行称义”B. 否定神学C. 倡导人性解放D. 宣扬“因信称义”【答案】D【解析】路德是著名的宗教改革的

14、领导人物,“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说明人们要相信圣经,信仰基督教,即“因信称义”,不是主张因行称义,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否定神学,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提到人性解放,故C项错误。【名师点睛】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14. (2017四川雅安中学高二月考)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虔诚信仰,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B.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 维

15、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马丁路德的观点突出了个人自省的作用而不是外在的苦修和事功,从而否定了封建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故A项正确;BC项包含在A项之中;D项错误,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答案选A。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马丁路德15.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欧洲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A. B. C. D.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性质;改革后创立

16、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结果;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欧洲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未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是启蒙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错误;故选A. 。16. (2017长春高二期末)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A. 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B. 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 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D. 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斗争。改革者们

17、提出了“因信称义”等主张,否定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威,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名师点睛】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颂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文学艺术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然科学也因为思想解放和对实践的关注而走向近代科学。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17. (2017北京高二期末)以下各项,体现了文艺复兴和宗

18、教改革相同之处的是A. 充分肯定人的自主性B. 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C. 强调现世的物质享受D. 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答案】A【解析】二者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充分肯定人的自主性,故A正确;文艺复兴并未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只是抨击教会的腐败,也未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故B、D错误;C不符合宗教改革,不是二者的相同点,故C错误。18. 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定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引文表明他主张A. 君主立宪B. 人民主权C. 社会契约D. 三权分立【答案】C【

19、解析】从材料“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法律的制定者是授权社会而进行的,这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故C正确;A主要内容是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B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D说的是国家机构之间实行分权,相互制衡,防止专权,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9. (2017盐城高二调研)“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地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帝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 教皇是太

20、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即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但与此同时启蒙思想家康德在总结启蒙运动是强调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所以启蒙思想家拥护法律,更主张建立法制社会,所以C不会是启蒙思想家的反对对象,排除,答案选B项。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是启蒙思想家主张。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名师点睛】启蒙运动内容20. (2017天津高二联考)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

21、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A. 三权分立B. 社会契约论C. 天赋人权D. 人民主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指的显然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因为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成立政府的目的就是要能保护人民的权利,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社会契约论21. (2017湖北襄阳高二调研)伏尔泰在针对各种形式的镇压、狂

22、热、偏执的“丑行”时说:“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强调A. 法律的权威B. 宗教信仰自由C. 人人平等D. 人的思想自由【答案】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22. (2017益阳高二期末)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个人的专制”。其观点的核心是A. 没有完美的政体形式B. 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C. 提倡社会契约论思想D. 主张实行人民的自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孟德斯鸠是主张寻求权力之间的平衡,再联系其三权分立学说可知,B正确;材料强调的

23、是孟德斯鸠不希望出现专制的局面,没有探讨政体的完美性,排除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3. (2017衡水高二联考)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A.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B. 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 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D. 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答案】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主张24. 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A.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B.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24、“人”的学问C. 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 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所以A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所以B错误;以“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不符合康德的思想特征,所以C错误;故选D,康德思想的突出特点即为理性。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25. (2016安徽学业水平测试)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

25、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A. 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B. 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C. 动摇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D. 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运动以理性为旗帜,构建理性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重大政治影响是为资产阶级构建政治制度,推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故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影响26.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诗书墨子春秋A. B. C. D

26、. 【答案】C【解析】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称为正统思想,汉代的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儒家思想,诗书春秋都是儒家经典,是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墨子是墨家经典,排除,所以答案选C. 。27. (2017成都五校高二联考)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 民贵君轻观念B. “大一统”观念C. “君权神授”观念D. “天人感应”观念【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材料肯定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统一所起的巨大作用,B正确;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7、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28. (2017淄博高二摸底)隋文帝在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这些主张A.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 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C. 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D. 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教调和之风。故选C。D错在趋同,排除。考点:中国传

28、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背景29. 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此人应是A. 孟子B. 董仲舒C. 朱熹D. 李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朱熹的特点。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30.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 天体运行法则B. 社会发展规律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 “天人感应”理论【答案】C

29、【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的核心观点,而理学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的,朱熹所提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和封建统治,故应选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朱熹的思想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程朱理学在社会伦理观方面最受人诟病的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其并非是禁欲主义,问题不是如何解释“灭”字,而是如何解释“人欲”。在程朱理学中,人欲是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与人欲对应的概念是人心,“人心泛指一切欲望,私欲则专指过分追求利欲,违背道德原则的欲念,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去除一切人心、一切感性欲望,而是以

30、道德意识克服违背道德原则过分追求利欲的意识”。清朝对程朱理学的阉割与歪曲材料二在西方,人们把程朱理学称为新儒学。新儒学的改革由朱熹完成。朱熹把孔孟置于正宗,又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和张载、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颢)思想以及佛家高度一元化的哲学与道学无为的思辨精神,整理融合,形成了一个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宋元明清,几代统治者把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程朱理学在900年间,成为了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认理践履的主要内容。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程朱理学在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摘编自程朱理学: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作者对程朱理学中“灭人欲”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存天理”这一思想成果的政治功效。(2)材料二中认为程朱理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新”在哪里?宋元明清的几代统治者将程朱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何在?(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程朱理学的进步性及其消极影响。【答案】(1)认识: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