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54KB ,
资源ID:67993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99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3血液循环打印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3血液循环打印版.docx

1、03血液循环打印版 03血液循环(打印版) 03 血液循环(打印版) 血液循环 考纲要求 1.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动周期,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心音。 2.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原理,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植物性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3. 血管生理: 动脉血压相对稳定性及其生理意义, 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微循环。 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4.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心血管中枢,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化学感受性

2、反射及其他反射。 心脏和血管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肌肉运动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5. 血量及其调节: 血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急性失血的生理反应。 考纲精要 一、 心动周期与心率 1. 概念: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2. 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心率增大, 心动周期缩短, 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 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 故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3. 心脏泵血 (1) 射血与充盈血过程(以心室为例) :

3、 心房收缩期: 在心室舒张末期, 心房收缩, 心房内压升高, 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 随后心室开始收缩, 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等容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时, 室内压迅速上升, 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 房室瓣关闭, 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 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 主动脉瓣开放, 进入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在射血期的前 1/3 左右时间内, 心室压力上升很快, 射出的血量很大, 称为快速射血期; 随后, 心室压力开始下降, 射血速度变慢, 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血期。 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 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 故心室

4、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 房室瓣开放, 进入心室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 在充盈初期, 由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较大, 血液快速充盈心室, 称为快速充盈期, 随后, 心室与心房压力差减小, 血液充盈速度变慢, 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2) 特点: 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 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一个心动周期中, 右心室内压变化的幅度比左心室的小得多, 因为肺动脉压力仅为主动脉的 1/6。 左、 右心室的搏出血量相等。 心动周期中, 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

5、容舒张期末, 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快速射血期。 因为主动脉压高于左心房内压, 所以心室从血液充盈到射血的过程, 是其内压从低于左心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 因此心室从充盈到射血这段时间内压力是不断升高的。 而舒张过程中压力是逐渐降低的, 左心室内压应在充盈开始之前最低即等容舒张期末最低。 二、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 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 称为每搏输出量, 人体安静状态下约为 6080ml。 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 心肌收缩能力越强, 则每搏输出量越多, 射血

6、分数也越大。 2. 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约为 56L。 心输出量不与体重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m2) 计算的心输出量。 3. 心脏作功 心脏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时, 是通过心脏作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液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 三、 心音 (1) 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 这一时期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关闭之前。 其中心肌收缩、 瓣膜启闭, 血流对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都引起机械振动, 从而参与心音的形成。 但各种活动产生的振动大小不同, 以瓣膜的关闭作用最明显, 因此第一心音中主

7、要成分是房室瓣关闭。 (2) 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 主要成分是半月瓣关闭。 3. 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是一种低频率振动, 其形成可能与心房收缩和早期快速充盈有关。 在儿童听到第三、 第四心音属正常, 在成人多为病理现象。 四、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 心肌收缩的前负荷、 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而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1. 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 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

8、节心搏出量, 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 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 这种调节方式又称 starling 机制, 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 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 的关系, 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 心肌达最适初长度(2. 02. 2 m) 之前, 静息张力较小, 初长度随前负荷变化, 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 静息张力较大, 阻止其继续被拉长, 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 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9、 2.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射血过程中, 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 后负荷增高时, 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 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 射血期缩短, 每搏输出量减少。 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 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 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 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 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 ATP 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 另外, 神经、 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 儿茶

10、酚胺、 强心药, 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 乙酰胆碱、 缺氧、 酸中毒, 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 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 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 乙酰胆碱则相反。 4. 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 40180 次/min 范围内变化时, 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 心率超过 180 次/min时, 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 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 心率低于 40 次/min 时, 也使心输量减少。 五、 心肌细胞的类型 1. 工作细胞: 心房肌、 心室肌细胞, 为快反应细胞, 具有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无自律性。 2. 特殊传导系统:

11、 具有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除结区) , 但无收缩性。 特殊传导系统包括: (1) 窦房结、 房室交界(房结区、 结希区) 慢反应细胞。 其中, 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无自律性, 传导速度最慢, 是形成房室延搁的原因。 (2)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氏纤维快反应细胞 3. 区分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标准: 动作电位 0 期上升的速度。 快反应细胞 0 期去极化速度快。 多由 Na+内流形成, 慢反应细胞 0 期去极化速度慢, 由 Ca2+内流形成。 六、 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1. 静息电位K+外流的平衡电位。 2. 动作电位复极化复杂, 持续时间较长。 0 期(去极化)

12、 Na+内流接近 Na+电化平衡电位, 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1 期(快速复极初期) K+外流所致。 2 期(平台期) Ca2+、 Na+内流与 K+外流处于平衡。 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很长的主要原因, 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3 期(快速复极末期) Ca2+内流停止, K+外流增多所致。 4 期(静息期) 工作细胞 3 期复极完毕, 膜电位基本上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 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维持依靠 Na+K+泵的转运。 自律细胞无静息期, 复极到 3 期末后开始自动去极化, 3 期末电位称为最大复极电位。 3. 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起搏细胞跨膜电位

13、的不同点: 4. 心室肌与快反应自律细胞膜电位的不同点: 快反应自律细胞 4 期缓慢去极化。 (起搏电流由 Na+、 Ca2+内流超过 K+外流形成。 ) 七、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1. 自律性: (1) 心肌的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 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搏细胞, 是正常的起搏点。 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由高到低顺序为: 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2) 窦房结细胞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驱动压抑(以前者为主) 两种机制控制潜在起搏点。 (3) 心肌细胞自律性的高低决定于 4 期去极化的速度即 Na+、 Ca2+内流超过 K+外流衰减的速度, 同时还受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

14、差距的影响。 2. 传导性: 心肌细胞之间通过闰盘连接, 整块心肌相当于一个机能上的合胞体,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细胞间传导。 传导的特点: (1) 主要传导途径为: 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 (2) 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 形成房室延搁, 以保证心房、 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3) 心房内和心室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 传导速度快, 从而保证心房或心室同步活动, 有利于实现泵血功能。 心肌兴奋传导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 与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成正变关系。 3. 兴奋性: (1) 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有效

15、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 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2)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Na+通道的状态、 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距离等。 另外, 血钾浓度也是影响心肌兴奋性的重要因素, 当血钾逐渐升高时, 心肌的兴奋性会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 血中 K+轻度或中度增高时, 细胞膜内外 K+浓度梯度减小,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距阈电位接近, 兴奋性增高; 当血中 K+显著增高, 静息电位绝对值过度减小时, Na+通道失活, 兴奋性则完全丧失。 因此, 血中 K+逐步增高时, 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3)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心室肌在有效不应

16、期终结之后, 受到人工的或潜在起搏点的异常刺激, 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 引起期前收缩。 由于期前兴奋有自己的不应期, 因此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这称为代偿间隙。 4. 收缩性: (1) 心肌收缩的特点: 同步收缩 不发生强直收缩 对细胞外 Ca2+的依赖性。 (2) 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Ca2+、 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等加强心肌收缩力, 低 O2、酸中毒、 乙酰胆碱等减低心肌的收缩力。 八、 植物性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1. 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迷走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 与心肌细胞膜上的 M 受体结合, 产生负性变力、 变时、 变传导作用。 2. 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

17、响: 交感神经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与心肌细胞膜上的 、 受体结合, 产生正性变力、 变时、 变传导作用。 3. 植物性神经对心脏活动的作用机制: (1) 迷走神经乙酰胆碱提高 K+通道的通透性促进 K+外流。 (2) 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增加 Ca2+通道通透性。 记忆方法: (以乙酰胆碱为例) 乙酰胆碱与心肌 M 受体结合后产生心脏活动的抑制, 其原因是影响到心肌电活动的特性, 而心肌电活动的改变必然是离子浓度或通透性变化所致。 通常情况下, 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某种离子通透性增加, 因此, 乙酰胆碱可能是增加了 某种离子的通透性。 如果Na+通透性增加, 会出现 Na+内流增多(细胞内

18、 Na+浓度低) 、 增快, 4 期自动去极化加速, 这与乙酰胆碱作用效果相反; 如果 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增多将增强心肌的收缩 力等改变, 这也与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相反; 如果 K+通透性增加, 心肌兴奋性、 自律性都将降低, 这与乙酰胆碱作用效果一致, 因此, 乙酰胆碱是通过增加细胞膜对 K+通透性产生作用的。 同理可以推出儿茶酚胺主要通过增加 Ca2+通透性而发挥作用。 掌握了这咱推理方法, 就无需逐项记忆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九、 心电图各主要波段的意义 P 波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 QRS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 T 波两心室复极化。 PR 间期房室传导时间。 QT 间期从

19、QRS 波开始到 T 波结束, 反映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 ST 段从 QRS 波结束到 T 波开始, 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 十、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 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 包括主动脉、 肺动脉及其最大分支。 作用: 缓冲收缩压、 维持舒张压、 减小脉压差。 2. 阻力血管小动脉、 微动脉、 微静脉。 作用: 构成主要的外周阻力, 维持动脉血压。 3. 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 作用: 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 4. 容量血管静脉。 作用: 容纳 60%70%的循环血量。 十一、 动脉血压 1. 血压: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指主

20、动脉压, 通常用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 2. 形成血压的基本条件: (1) 心血管内有血液充盈; (2) 心脏射血。 3. 动脉血压的形成: (1) 前提条件: 血流充盈; (2) 基本因素: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4.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 每搏输出量: 主要影响收缩压。 (2) 心率: 主要影响舒张压。 (3) 外周阻力: 主要影响舒张压(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 (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减小脉压差。 (5)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影响平均充盈压。 5. 动脉脉搏: 每一个心动周期中, 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 引起动脉血管壁的扩张与回缩的起

21、伏。 十二、 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 1. 静脉血压远低于动脉压, 而且越靠近心脏越低。 静脉压分为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 2. 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正常值为: 0. 41. 2kPa(412cmH2O) , 它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 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3.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 静脉回流的动力是静脉两端的压力差, 即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 压力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 但也受呼吸运动、 体位、 肌肉收缩等的影响。 (2)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作为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 (3) 呼吸运动通过影响胸内

22、压而影响静脉回流。 (4) 人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 回心血量减少。 十三、 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 1.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 微循环 3 条途径及其作用: (1) 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 组成: 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 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 直捷通路: 组成: 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作用: 促进血液迅速回流。 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 (3) 动-静脉短路: 组成: 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 调节体温。 此途径

23、皮肤分布较多。 微循环组成的记忆方法: (1) 将循环 理解为从动脉到静脉的血流 , 那么, 微循环 就是从微动脉到微静脉的血流 , 因此, 微循环 3 条通路的血管都是微动脉微静脉 。 (2) 迂回通路是交换物质的场所, 必然包含真毛细血管, 即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 (3) 交换血管的血流受组织局部代谢的调控, 因而真毛细血管(无平滑肌) 前必须连接调控血流的结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 (4) 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含很少平滑肌而微动脉平滑肌丰富, 因此二者之间应有一过度后微动脉。 综上所述, 营养通路的组成应为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同理, 可以推出另两条通路的

24、血管组成。 3. 微循环血流调控: (1) 毛细血管压与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成反比。 (2) 微动脉的阻力对微循环血流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3)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活动主要受代谢产物调节。 十四、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 1. 减压反射 (1) 基本过程: 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经窦神经和减压神经将冲动传向中枢通过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作用导致心迷走神经兴奋、 心交感抑制、 交感缩血管纤维抑制心输出量下降、 外周阻力降低, 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 (2) 特点: 压力感受器对波动性血压敏感。 窦内压在正常平均动脉压(100mmHg 左右) 上/下变动时,

25、压力感受性反射最敏感。 减压反射对血压变化及时纠正, 在正常血压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心肺感受器反射 (1) 在心房、 心室、 肺循环大血管壁上存在的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 (2) 反射过程: 牵拉、 化学物质心肺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心率 、 心输出量 、 外周阻力 、 BP 。 (3) 意义: 调节血量、 体液量及其成分。 十五、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1.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 1 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 变时、 变传作用,与血管平滑肌上的 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 肾上腺素能与血管平滑肌上的 2 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 2. 肾素-血管紧张

26、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使全身微动脉、 静脉收缩, 血压升高, 回心血量增多; 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释放量; 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 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引起或增强渴觉、 导致饮水行为。 3. 心钠素: (1) 作用: 心搏出量减少、 心率减慢、 外周血管舒张; 引起肾脏排水、 排钠增多; 抑制肾素、 醛固酮、 血管升压素的释放,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 抑制交感缩血管中枢, 同时心钠素分泌增加。 血压升高时, 保钠、 保水及缩血管激素分泌减少, 而排钠、 排水激素分泌增多。 心钠素是利尿、 利钠激素, 血压升高分泌增多。 4. 局部体液调

27、节因素: 激肽、 组胺、 组织代谢产物等调节局部血流量。 十六、 组织液的生成 1. 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的, 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 其它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 2. 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3.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 有效滤过压; (2) 毛细血管通透性; (3) 静脉和淋巴回流等等。 qXjPbI4A) tZmSeK7D +w$oUhN9G2y*rXjQcI5B) t#m SfL7D0w$pVhO aG2z*rYkQcJ5B-u#nTfL8E0x %pViO

28、aH3z*sY kRdJ6C-u!nTgM8E1x%qWiObH 3A(sZ lRdK6C+ v! nUgM9F1yqWjPbI4A(tZlS eK6D+ v$oUhN9 F2yrXjPcI4B) t#mSeL7D0w$ oVhNa G2y*rXk QcJ5B) u#mTfL7E0w%pVhOaG3 z*sYkQ dJ5C-u #nTfM8E1x%p W iObH3z(sYlRd J6C-v !nUgM8F 1xqWiPbH4A ( tZlReK6D+v!o UgN9F 1yqXjP cI4A) tZmSeK 7 D+w$oUhN9G2y *rXjQ cI5B) t# mSfL7E0w$pVh

29、OaG2z*rYkQcJ 5B-u# nTfL8E0 x%pViOaH3z(sYkRdJ6C-u!nT gM8E1x %qWiPb H3A(sZlRdK6C+v!nUgM9F1y qWjPbI4A(tZl SeK7D+v$oUhN9F2yrXjPcI4 B) t#mSeL7D0w $oVhNa G2z*rX kQcJ5B) u#mT fL7E0w% pViOa G3z*sYkQdJ5C-u#nTfM8E1x% pWiObH 3z(sYl RdK6C-v!nUgM8F1xqWiPbH4 A(tZlReK6D+v !oUgN9F2yqXjPcI4A) tZmSe K7D+w$oVhN9G 2y*r

30、XjQcI5B) t#mSfL7E0w$p VhOaG2z*rYkQ dJ5B-u#nTfL8 E 0x%pViOaH3z (sYkRdJ 6C-u! nTgM8F1x%qWiPbH3A(sZlRdK 6C+v!o UgM9F1 yqWjPbI4A(tZlSeK7D+v$oU hN9F2y rXjQc I4B) t#mSeL7D0w$oVhNaG2z* rXkQcJ 5B) u#m TfL8E0w%pViOaG3z*sYkQdJ5 C-u!nTf M8E1x %pWiObH3z(sYlRdK6C-v!nUg M8F1x qWjPbH 4A(tZlReK6D+v! oUgN9F2yq XjPcI

31、4 A) tZmS eL7D+w$oVhN9G2y*rXjQcI5B ) u#mSf L7E0w$ pVhOaG2z*rYkQdJ5B-u#nTfL 8E0x%pWiOaH3z(sYkRdJ6C- u !nTgM8F1x%q WiPbH3A (sZlR eK6C+v!oUgM9 F 1yqWjPbI4A ) tZlSeK 7D+v$ oUhN9F2yrXj Q cI4B) t#mSeL 7D0w$pV hNaG2 z*rXkQcJ5B) u #mTfL8E0w%pV iOaG3z*sYkRd J5C-u!nTfM8E 1x%pWiObH3A( sYlRdK6C-v!n UgM8F1xqWjP bH4A(tZlReK6 D+v$oUgN 9F2y qXjPcI4A) tZ m SeL7D+w$oVh N9G2y*rXkQcI 5B) u#mSfL7E0 w $pVhOaG3z*r YkQdJ5B-u#nT fL8E0x%pWiOa H3z(sYkRdJ6C -v! nTgM8F1x% qWiPbH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