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73.33KB ,
资源ID:679547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954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三下第四单元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三下第四单元备课.docx

1、部编三下第四单元备课第四单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花钟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蜜蜂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通过观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教材分析】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26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4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民,读

2、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4、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词句,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5、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民,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2、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教学措施】1、可以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2、针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缺乏实验的经历,教师要安排一些相应的实验活动。可以跟科

3、学课的教师进行合作,指导学生做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回家跟家长一起做。3、本单元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课时数安排】12课时。13 花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学习课文,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并模仿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课文,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并模仿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

4、方式写一段话。【教学难点】1.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大自然中有一种可爱的小精灵,它们五颜六色,它们娇艳多姿,它们美丽、端正却灿烂.它们就是花。这些花儿不仅美丽,而且在它们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相关资料:(1)昙花:夏秋季晚间开,大型白色花,花漏斗状,有芳香,又名琼花、月下美人、昙华、夜会草、鬼仔花、韦陀花等。昙花花语是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昙花原产墨西哥,是灌木状主茎圓筒形,木质,分枝

5、呈扁平叶状,多具2梭,少具3翅,边缘具波状圆齿,幼枝有刺毛状刺,老枝无刺,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霜冻,忌强光暴晒。(2)午时花:也叫“夜落金钱”。梧桐科。一年生草本。秋季开花,午时开放,翌晨闭合,花常整个脱落。原产热带亚洲。中国有栽培,供观赏。(3)万寿菊:也叫“臭芙蓉”。菊科。一年生草本。夏秋开花。原产墨西哥,中国各地栽培,供观赏。(4)牵牛花:又称喇叭花,茄科多年生草木,常作一年生栽培,原产南美洲,现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每年4月至10月开花不断,花单生叶腋或枝端,花冠漏斗状,花型多花色丰富,有紫红、鲜红带白条纹、桃红、纯白等。(5)蔷薇:被称为蔷薇三姐妹的是玫瑰、月季、蔷薇是人们普遍喜

6、爱的花卉。它们同是蔷薇科蔷薇属的植物四季开花,花色多样,有红、黄、白等颜色。(6)睡莲:花开花谢三四天,白日张开夜入眠,叶浮水面花挺出,放出异彩饰湖面。因为她犹如人们白天精神饱满,夜间入睡的生活习性,故得来睡莲之名,睡莲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它一般在中午十二至二时花盛开,日落后即行闭合,次日又开,可连续开放三四天,花朵颜色多样有白、粉、红、紫等多种颜色。(7)烟草(花):茄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棱形。可制烟叶。(8)晨花:仙人掌科。肉质植物,叶状。花生于叶状枝的边、美丽、芳香、夜开,翌晨即萎,仅数小时,故有晨花一现之说。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

7、解词语意思。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练一练。3.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4.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芬:中间八字扁宽、撇和捺要分开,下边刀字要窄小。醒:左右都要窄,酉字里边是撇和竖弯、不要写成两竖,生字稍宽、下横有力。寿:三横中中横要短下横最长,一撇要长、位置靠左,寸字稍小、竖钩有力。

8、强:弓字要窄长,虽字上口窄小、中间口字扁宽,下横起笔向上、末端有一点。修:中间短竖不能丢,右上边是夂、稍扁、横撇是一笔,下边三撇依次渐长。组:两个撇折上下排列、与下边一提收笔都要轻,右边下框要窄、与目字不同。5.理解词语。四、梳理结构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其原因。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好习惯。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9、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二、品读释疑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核心问题:什么是花钟?这些花为什么这样摆放就可以作为花钟?串珠问题:(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哪些花?作者介绍这些花是为了说明一种什么现象?(2)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3)人们能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个特点做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技法描写九种花的开放?作用是什么?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什么是花钟?这些花为什么这样摆放就可以作为花钟?(核心问题)(2)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哪些花?作者介绍这些花是为了说明一种什么现象?(串珠问题1)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

10、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第一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列举了九种花开放的时间,充分说明了作者的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花开放时的动态画面,多样的句式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不单调。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小练笔: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课后小练笔)示例:各种花开得

11、五彩缤纷,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开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牡丹花一般每年的3 月初吐出花苞,中旬初花,4 月上旬就挥手告别花季;向日葵一般每年6 月中旬像赶集似的纷纷绽放自己的笑脸,从早到晚追着太阳转;蝴蝶兰则在49 月争相绽放笑脸(3)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串珠问题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是个过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设问的修辞方法。仿写:照着样子写个设问句吧!例: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

12、的房间。示例:什么是段落?段落即自然段,是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在文章中每个段落用换行作为明显的标志,表示文章思路发展中的停顿和间歇。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往往”使句子更准确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另一个原因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想一想:读了第二自然段,想想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示例:以昙花为例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温度、湿度、光照限制。县花的花瓣娇嫩,白天光照太强,深夜气温过低,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它在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下只能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话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县花

13、的美丽。(4)默读第1-2自然段。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课后第2题)课文第1自然段大意:一天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2自然段大意: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5)人们能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个特点做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串珠问题3)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句话点明了“花钟”的含义,照应题目,使文章中心突出。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时间都是准确的,花钟表示的时间为什么要用“大致”?“大致”看似表意模糊,其实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恰恰是一种准确

14、的表达,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状况的准确反映。无论开花时间,还是对原因的分析,都是有一定范围,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如果把话说死了,看似肯定,反而不科学了。这句话写出了花钟的作用,点明了花钟的趣味性。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课后第3题)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蔷薇 蔷薇绽开了笑脸 。睡莲 睡莲从梦中醒来 。 万寿菊 万寿菊欣然怒放 。烟草花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 月光花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昙花 昙花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 (6)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技法描写九种花的开放?作用是什么?(串珠问题4)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多样的句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各种花开放的动

15、态画面生动具体;多样的句式使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不单调。(7)练一练,掌握课文内容。3.主题延伸课文第二自然段列举了9种花开放时间,你用心观察,并查找资料,看看身边还有哪些花是什么时间开放的,给它们做开放时间的备忘录。示例:向日葵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阳以外,它的花朵明亮大方,开放的向日葵,一天内头会随着太阳的方向而摆动。4.一课一法一练: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1)本课中“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能吸引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内容。注意设问是自问自答,要用在需要强调的内容上。(2)花儿为什么这样

16、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3)练一练:请你运用设问的修辞写一段话,介绍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三、本课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其原因,表现了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四、结构图示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玩出了名堂、蜜蜂引路六、作业布置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时间呢?说出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4 蜜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

17、课文,能用示意图的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试验的过程。3.朗读比较中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并积累语言。4.学习作者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用示意图的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试验的过程。2.朗读比较中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并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你对蜜蜂了解多少?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她笔下的蜜蜂吧!2.走近作者:法布尔:(1

18、8231915)他是一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作品:昆虫记等。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指导学生

19、识记多音字。3.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蜜:上下紧凑,宽窄适当,中间必字要扁、上有一撇,虫字末笔点要有力。辨:左边辛字三横要短、中横稍长、都稍向上拉、下竖变为一撇,右边有小点。跨:足旁窄小,大字要扁、撇和捺外展,亏字首竖要短、折竖要长、都向左拉。确:石字窄小、上横要短撇稍长,角字下框要宽、里边是两横一竖。陌:左窄右宽,百字上横位置比左边稍低、要长,短撇靠左,日字要窄一些。4.理解词语。四、梳理结构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20、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二、品读释疑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核心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实验确定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串珠问题:(1)作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2)试验的过程是怎样的?(3)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4)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作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串珠问题1)

2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交代了做实验的原因。作者为什么想做个试验?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只是“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这是做试验的原因;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不轻信盲从、求实的科学态度。(2)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实验确定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核心问题)(3)试验的过程是怎样的?(串珠问题2)(课后第1题)捉蜜蜂做记号放飞蜜蜂检查蜂窝第一步: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这是实验的第一步:捉蜜蜂。第二步:a.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

22、,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作者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我”走出四公里路,是因为路稍远一点儿,更能说明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这是实验的第二步:做记号放飞蜜蜂。“我”为什么捉自家花园里的蜜蜂?还要做上记号?捉自家花园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这是试验的第一步;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分,证明是作者放飞的。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且用心思考。这是实验的第二步:做记号放飞。b.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

23、”都表示大概的虚数,这样用更准确地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写作者细致观察后的推测,说明作者非常善于观察与思考。c.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这句心理描写表现出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反问句,强调了作者担心蜜蜂找不到家。d.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心理描写的手法e.过渡句: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作者为什么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呢?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推测蜜蜂找不到家是因为作者在蜜蜂完全看不见路,还把它们带到

24、那么远的陌生地方,再加上当时又起风了,蜜蜂飞不高,增加了难度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判断。f. 两只蜜蜂飞回来能不能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为什么?从小女儿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中,只能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毕竟二十只蜜蜂中只有两只飞回来了。g.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我对蜜蜂飞行时间的分析。第三步: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作者进行试验的第三步:检查蜂窝,了解蜜蜂飞回的实际情况。a.这样,二十只左

25、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此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交代了试验结果,用事实证明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b.想象: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吗?另外五只哪去了?能,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三。可能风大,蜜蜂折断了翅膀,回不了家了;也可能是蜜蜂遇到伤害,出于自卫,蜇人后死了!c.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尽管但”这组关联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确确实实”说明作者的试验成功了。d.积累:用“尽管但”关联词,写一个句子。示例:尽管帮妈妈干活很累,但是我很开心

26、。(4)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串珠问题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5)想一想:作者得出明确的结论了吗?读课后“资料袋”,然后讨论,你从作者身上学习到什么?作者试验得出的结论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我们学习这篇课文,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而是要学习作者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作者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他是一个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6)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串珠问题4)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

27、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主题延伸这篇文章记叙了一次试验的全过程。你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段时间我们也来通过试验来验证一下。建议:先想想理出你的研究目的(为什么试验)和试验过程,然后认真试验,记录试验的结果。然后在班里组织一次“我的试验”主题交流活动。4.一课一法一练: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1)本课把实验的步骤和观察的细节介绍得很清楚。实验的过程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把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清楚,实验的过程也就写清楚了。(2)如何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呢?把实验目的,怎样

28、实验的、后来怎样发展、结果怎样一步一步安排好。把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写具体,其他地方简单叙述。(3)学习运用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次实验的过程研究目的:夏初鼻炎发病率高与椿树开花有关吗?实验过程:提前找到10个每年夏初鼻炎发作的同学或老师;夏初(5月20日6月20日)椿树开花时,每天去调查这10人的表现,并记录;分析记录的数据,看看结果。试验结论:夏初鼻炎发病率高与椿树开花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是唯一的原因。三、本课小结 1.试着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29、”的道理。2.小结: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去学习。四、结构图示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一次成功的实验、听诊器的由来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5 小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背”,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句概括自然段段意,体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3.阅读课文,抄写文中写得细致生动语句,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句概括自然段段意,体会

30、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教学难点】阅读课文,抄写文中写得细致生动语句,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上,全身红彤彤。(打一动物)谜底: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深入了解一下小虾的特点,感受它的可爱。二、学习字词1.出示会认字和多音字,引导学生识记。2.理解词语。三、初读感知1.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注有疑惑的地方,批注感受深刻的地方。(3)试着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 四、问题探究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质疑的问题和批注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交流;2.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核心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3.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教师明确:(1)想一想:小虾长什么样?从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有的有的”写出了小虾的种类。才长大的小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