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113.62KB ,
资源ID:67953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95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袁其德.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袁其德.docx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袁其德1 前言 变电站是电力网中线路的连接点,承担变换电压、变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作用,它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然而一个变电站运行情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二次设备的工作性能。现有的变电站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常规变电站;一种是部分实现微机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再有另一种就是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对于常规变电站其致命弱点即不具有自诊断能力、故障记录分析、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对二次系统本身的故障无法检测,也不能全面记录和分析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而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以微机化的二次设备取代了传统使

2、用的分立式设备。集继电保护、控制、监测及远动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设备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使变电站的设计简捷、布局紧凑,实现了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系统二次接线简单,减少了二次设备占地面积,使变电站二次设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论1.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

3、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采集到比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功能,可方便地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一次变革。它为变电站实现小型化、智能化、扩大

4、监控范围以及为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合理、经济运行提供了数据采集及监控支持,同时为实现高水平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打下了基础。此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基础,只有通过厂站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向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电网中各个变电站完整可靠的信息,调度控制中心才可能了解和掌握整个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变电站设备工况,也才能对其控制、调整做出决策;同样,也只有依靠变电站的自动化装置才能完成调度控制中心发出操作命令,实现远方控制。因此,可以说一个完整的、先进的、可靠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建立一个先进的、高水平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前提和基础。1.1.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状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

5、重要环节,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供电范围的扩大,输电容量的增大,采用传统的变电站及其控制技术越来越难满足电力系统降低投资、提高效益的发展要求。研制和开发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更新和改造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和调度自动化,以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需求。60年代,由于远动技术的发展,在变电站开始应用遥测、遥信技术,从而进入了远方监视的无人值班阶段。但是,如果要对开关进行操作,还必须到变电站现场才行。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始于70年代。80年代以后,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国家和大公司越来越多。例如:西门子公司、AB

6、B公司、AEG公司、GE公司、西屋公司、阿尔斯通公司等都有各自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产品。我国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工作起始于80年代中期。研究与开发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中低压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以便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其二是对高压大型枢纽变电站的建设和设计来说,采用新的控制方式,解决各专业在技术上保持相对独立而造成的互相脱节、重复投资,甚至影响运行可靠性的弊端。国内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IlOKV或35KV系统的变电站中,目前已投入了相当数量,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安全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的组织结构,分为集

7、中式、分层分布式两大类。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层分布式结构已成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流。该结构是将集测量、保护、远动等于一体的微机型测控保护装置分别安装在变电站一次设备间隔中,如开关柜内,这样二次线路大大减少,只有用于通信的网络线缆或光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减少了二次线缆抗干扰能力提高,同时二次设备数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此外,分布式分层结构对工业现场、执行机构实现分级控制管理,使数据采集与机械控制实现集散控制集中管理,真正做到控制过程的实时在线,完成柔性化管理,有很好的兼容性、可靠性和可观测性,且互换性强,容易优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使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后,对网络通信功

8、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间隔层装置与站控层之间所有的控制命令、数据传递、信息交换都要通过数字通信来实现。因此通于网络通信的实时性要求,可靠性要求就更高更强。传递方式主要可分为星形式、总线式以及环形网三种。星形的优点是可靠性高,任何一支路断线仅会影响一个分支的信息交换,但是布线较多。总线式的特点是经济、连线简便、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在总线上某处出现断开或接头松动时,将影响该断点以下的信息通信。环网通信的优点是,当环形网上产生断点时,可以从反向通信,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变电站运行参数、运行状态、事件记录等数据信息都存放在数据库中,数据库是变电站实现测量、控制、远动、管理自动化的基

9、础。因此,优良的数据库体系,对提高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库结构一般由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两部分构成,现在出现的内存数据库以其存储速度上的优势也逐渐被应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存储体中,与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配合使用。今后变电站自动化的运行模式将从无人值班,有人值守逐步向无人值守过渡。因此遥视警戒技术(防火、防盗、防渍、防水汽泄漏及远方监视等)将应运而生,并将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站内RTU几TU或保护测控单元将直接上网,通过网络与后台机(上位机)及工作站通信。取消传统的前置处理机环节,从而彻

10、底消除通信“瓶颈”现象。1.1.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微机实时技术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开辟了新途径。建立一个监视控制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实时信息共享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发展趋势:(1)系统从集中控制、功能分散型向分散网络型发展。测控与保护功能的集成已在中低压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化装置中得已应用。但是对高ll0kV以上的系统,监测和控制还是分散考虑的。因此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实现监测、控制及远动的一体化。同时,目前,故障录波、小电流选线等等设备和系统是按功能分散考虑的,也将进一步向一个模块管理一个电气单元或间隔单元方向发展。

11、这样,在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时,对于整个电网可能造成的影响大大减小。(2)设备安装就地化、户外化。目前,只有中低压测量控制单元与一次设备安装在一起,对于110kV以上的设备还是在主控室进行组屏安装。提高测量控制单元的抗干抗性、环境适应性和搞腐蚀性,实现测量控制设备的就地安装和户外安装,将大大的减少变电站二次线缆的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了维护劳动强度。(3)测量、控制设备向通用化、规范化发展。目前,测控保护装置,种类繁多,通用性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发通用、标准、灵活的硬、软件平台,能够适用于所有保护和控制。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有开放性和数据一致性,实现不同

12、厂家设备的通信、维护和操作。(4)通讯网络协议标准化。目前,国内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生产厂的通讯协议不一致,通用性差。使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各种智能设备通过网络组成一个统一的、 互相协调工作的整体是发展的必然趋势。(5)系统信息交换、共享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如:火电厂系统、水电厂系统和配线网自动化系统相互交换信息、共享数据。在企业动力能源管理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要与锅炉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的自动化系统一起建立动力能源调度系统。因此,如何使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地利用已成为整个电力行业发展所关心的重要问题。(6)变电站综合

13、自动化系统安全体系不断升级。安全体系是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保障。随着对电力信息访问越来越公开化以及IntranetIntemet接入,强大的安全管理机制就显得越发的重要。因此,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体系需要不断升级和完善。1.2 设计范围微机保护和控制在电力系统中德奥了广泛的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以及成为了当前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本设计要求对小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了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基本阐述,通过对比使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部分的设计。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2.1变电站综合

14、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体系结构也不断改进,目前已有不少变电站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动化,也有不少高校、研究单位和制造厂投入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制造工作中,对它的设计原则、要求和看法,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了达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总目标,自动化系统应满足一下要求。(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应集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测量、监视、运行控制和通信于一个分级分布式的系统中,此系统由多个微机保护子系统、测量子系统、各种功能的控制子系统组成,应能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仪表、中央信

15、号、模拟屏、控制屏和运行控制装置,才能提高变电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2)变电站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设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对独立,又要相互协调。微机保护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很重要的关键环节,因此其软、硬件配置要相对独立,即在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仅与保护装置有关,不依赖于监控系统的其他环节,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任何其他环节故障只影响局部功能的实现,不影响保护子系统的正常工作。但与监控系统要保持紧密通信联系。(3)微机保护装置应具有串行接口或现场总线接口,向计算机监控系统或RTU提供保护动作信息或保护定值等信息。(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配置,应满足无人值班的总体要求。随着我国电力工业

16、进入大电网、大机组的时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施已成为电网调度自动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电网调度管理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四遥装置,无论从可靠性、测量精度、传输速率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现代化电网调度、管理的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设计,要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等综合指标和提高电网基础自动化水平的综合要求出发,其软、硬件的配置必须考虑具备与上级调度通信的能力,必须具备RTU的全部功能,以便满足和促进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实施。(5)有可靠、先进的通信网络和合理的通信协议。(6)必须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强的抗干扰能力。变电站安全运行是变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为此

17、,在考虑系统的总体结构时,要注意主、次分清。对关键环节,要有一定的冗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要相对独立,一旦系统中某部分出现故障 应尽量缩小故障影响的范围并能尽快修复故障。为此,各子系统应具有独立的故障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任一部分发生故障时,应通知监控主机发出警告指示,并能迅速将自诊断信息送往控制中心。(7)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要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每年有不少新建变电站要设计、建设和投产,它们需要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价格比高的自动化系统提供选用。此外,每年有大量各式各样的老站需要改造,这些老站由于其投资水平不同,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原来采用的设备以及基础各不相同,因此要求自

18、动化设备应能根据变电站不同的要求,组成不同规模和不同技术等级的系统。(8)系统的标准化程度和开放性能要好。研究新产品时,应尽量符合国家或部频标准,使系统开放性能好,也便于升级。(9)必须充分利用数字通信的优势,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共享应该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只有实现数据共享,才能简化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减少设备的重复,才能降低造价。(1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项技术密集,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自动化工程。在研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各专业要互相配合,避免各自为战,整个系统才能协调工作,对系统的信息才能集中管理和共享,避免不

19、必要的重复和相互的干扰。2.2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与集成电路技术、微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密切相关。随着这些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性能和功能以及可靠性等也不断提高。从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来看,其结构形式有集中式、分层分布式、和全分散式等三种类型。2.2.1 集中式的结构形式集中式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指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俩个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集中式结构也并非指由一天计算机完成保护、

20、监控等全部功能。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和与调度等通信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卫星计算机完成的,只是每台微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多些。例如监控机要负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开关操作、人机联系等多项任务:担负微机保护的计 算机,可能一台微机要负责几回低压线路的保护等。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迅速优于小型机后,才开始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度中心遥信控制器各种保护装置监 控 主 机模入接口输出接口输入接口A/D模块输出接口开入接口线路TVTA主变压器TVTA继电保护信息输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状态输入出口继电器模拟量输入保护出口断路器分开状态 图 2.1 集中式结构的综

21、合自动化系统框图这种集中式的结构式更具变电站的规模,配置相应容量的集中式保护装置和监控主机及数据采集系统,它们安装在变电站中央控制室内。主便延期和各进出线及站内所有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TA、TV经电缆传送到忠言控制室的保护装置和监控主机。继电保护动作信息往往是取保护装置的信号继电器的辅助触点,通过电缆送给监控主机。这种系统的主要功能即特点是:1)能实时采集变电站中各种模拟量、开关量,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制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等功能。2)完成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进出线的保护任务。3)集中式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大大减少占地面积。4)造价低,尤其是对35kV或规模较小的变电站更为有

22、利。集中式结构最大的缺点是:1)每台计算机的功能较集中,如果一台计算机出故障,影响面大,因此必须采用双机并联运行的结构才能提高可靠性。2)集中式结构,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系统调试麻烦。3)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工作量大,因此影响了批量生产,不利于推广。4)集中式保护与长期以来采用一对一的常规保护相比,不直观,不符合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习惯,调试和维护不方便,程序设计麻烦,只适合于保护算法比较简单的情况。2.2.2分层分布式的机构形式在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将整个变电站的一次、二次设备分为3层,即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设别层。在所分的3层

23、中,变电站层称为2层,间隔层为1层,设备层位0层。每一层由不同的设备或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完成不同的功能。图2.2所示为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分层结构示意图。设备层主要指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和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其辅助触点,也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幅干起等一次设备。间隔层一般按断路器间隔来划分,具有测量、控制部件或继电保护部件。测量、控制部分完成该单元的测量、监视、操作控制、联锁及事件顺序记录等功能;保护部分完成该单元线路或变压器或电容器的保护、故障记录等功能。因此,间隔层本身是由各种不同的单元装置组成的,这系统独立的单元装置直接通过局域网络或串行总线与变电站层联系;也可能设有数采管理机或保护管理机,分别管

24、理各测量、监视单元和各保护单元,然后集中由数采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与变电站层通信。间隔层本身实际上就是两级系统的结构。变电站层包括站级监控主机、远动通信机等。变电站层设现场总线或局域网,供各主机之间和监控主机与间隔层之间交换信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位于1层和2层。变电站层的有关自动化设备一般安装于控制室,而单元层的设备宜安装于靠近现场,以减少控制电缆长度。至现场通信技术在变电站的成熟使用前,单元层的设备仍宜安装在变电站控制室,从而形成了分层分布是系统集中组屏的机构。分层分布式系统集中组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特点如下:1)分层分布式的配置为了提高综合自动化系统整体的可靠性,系统采用按

25、功能划分的分布式多CPU系统。系统的功能单元包括:各种高低压线路保护单元;电容器保护单元;主变压器保护单元;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单元;低频减负荷控制单元;电压无功控制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电能计量单元等等。每个功能单元基本上由一个CPU组成,多数CPU采用单片机。主变压器保护等少数功能单元由多个CPU完成。这种按功能设计的分散模块化结构具有软件相对简单、调试维护方便、组态灵活、系统整体可靠性高等特点。远动主机监控主机变电层保护单元n保护单元1故障滤波控制测量间隔 层 设 TV/TA 高压设备 TV/TA 高压设备 TV/TA 断路器 TV/TA 断路器 备层 图2.2 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分层

26、结构2)继电保护相对独立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设备。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要求,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单元宜相对独立,其功能不依赖于通信网络或其他设备。在分层分布式系统集中组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保护单元由独立的电源,保护的输入仍由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通过电缆连接,输出跳闸命令也通过常规的控制电缆送至断路器的跳闸线圈,保护的启动、测量和逻辑功能独立实现,不依赖通信网络交换信息。保护装置通过通信网络与保护管理机传输的只是保护工作信息或记录数据。为了无人值班的需要,也可通过通信接口实现远方读取和修改保护整定值。3)具有与控制中心通信功能合自动化系统本身已具有对模

27、拟量、开关量、电能脉冲量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功能,也具有收集继电保护动作信息、事件顺利记录等功能,因此,不需要独立的RTU装置为调度中心采集信息,而将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信息直接传送给调度中心,同时也可接受调度中心下达的控制、操作命令和在线修改保护定值命令,并加以执行。4)可靠性高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各功能模块都由独立的电源供电,输入/输出回路都相互独立,任何一个模块故障,只影响局部功能的实现,不影响全局,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5)维护管理方便分层分布式系统采用集中组屏机构,全部安装在控制室内,工作环境较好,电磁干扰相对开关柜附近较弱,维护和管理方便。6)需要电缆较多对于规模较大的变电站,

28、由于设备分布较广,安装时需要的控制电缆相对较多,增加了电缆投资。2.2.3 全分散式的结构形式硬件结构为完全分散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以变压器、断路器、母线等一次主设备为安装单位,将保护、控制、输入/输出、闭锁等单元就地分散安装在一次主设备的开关屏上,安装在主控制室内的主控单元通过现场总线与这些分散的单元进行通信,主控单元通过网络与监控主机联系,如图2.3所示。总控B总控A 上 级调度或监控中心监控主机显示、打印 远方 诊断测量控制保护1号开关柜测量控制保护N号开关柜测量控制保护2号开关柜 图2.3 完全分散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这种完全分散式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实现模式上可分为两种:

29、一种是保护相对独立,测量和控制一体,例如SIEMENS的LSA678,国内的DISA-2、BJ-F3型等系统;另一种是保护、测量、控制完全合一,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高度综合,例如ABB公司的SCS100、SCSS200等系统。这种完全分散型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系统部件完全依主设备分散安装。(2)节约控制室面积。(3)节约二次电缆。(4)综合性强。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3.1 系统结构对比第二章中介绍的各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形式,决定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该从变电站的整体情况出发,同意考虑保护、监测、控制、远动、

30、VQC和五防功能,其结构框图如下:远方调度中心监控站站内监控主机变站层保护管理机数采控制机间隔层电压无功控制柜A/D采样单元低频减负荷装置备用电源自投主变保护单元电容保护单元线路保护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中断输入极开关量输入单元电能计量单元 设 TV TA 隔离开关位置 断路器状态 TA TV TA TV TA TV TA TV TA TV备层 图3.1 综合自动化系统框图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上,采取分层管理的模式,即各保护功能单元由保护管理机直接管理。一台保护管理机可以管理多个单元模块,它们间可以采用双绞线用RS-485接口连接,也可以通过现场总线连接。而模拟量和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单元,由数

31、采控制机负责管理。正常运行时,保护管理机监视各保护单元的工作情况,如果某一保护动作信息或保护单元本身工作不正常,立即报告监控机,再送往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或监控机也可通过保护管理机下达修改保护定值等命令。数采控制机则将各数采单元所采集的数据和开关状态送监控机,并由监控机送往调度中心。数采控制机接受由调度中心或监控机下达的命令。总之,保护管理机和数采控制机可明显地减轻控制机的负担,协助控制机承担对单元层的管理。3.2 系统各部分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较为成熟的、先进的分布式系统结构,按间隔配置测控单元。将保护功能和测控功能按对象进行设计,集保护/测控功能于一体,保护、测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保护、测控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与变电站层计算机监控系统交换数据,减少大量二次接线,增加功能,节省了投资,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分为三层:间隔层、单元层、监控管理层,其中单元层和管理层均属于站控层。系统各层之间是相互独立,主站层故障时,通过前端通信层控制间隔层,监控管理层和前端通信主站层全部故障时不会影响间隔层继电保护系统的政策运行。3.2.1 间隔层单元功能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