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切换成功率优化交付指导书1230A10资料编码产品名称GSM RNP使用对象产品版本V1.0编写部门资料版本GSM切换成功率优化交付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拟 制:徐晓军、匡俊、尹金成日 期:2006-12-20审 核:网络规划GSM技术支持组日 期:2006-12-29审 核:日 期:批 准:日 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XX目录1. 概述 52. 切换成功率的定义 52.1 BSC级定义 52.2 小区级定义 73. 切换成功率的应用策略 93.1 切换成功率与无线切换成功率 93.2 不同运营商的定义差别 93.3 不同厂商的定义差别 93.4 应用策略 104. 切换成功率的优化策
2、略 114.1 切换问题分析思路 134.2 硬件故障 134.3 数据配置 144.4 拥塞问题 144.5 干扰问题 144.6 覆盖问题 155. 附录:切换信令流程 165.1 BSC内切换流程 165.2 BSC间切换流程 175.3 MSC间切换流程 185.4 系统间切换流程(GSM-WCDMA) 195.5 系统间切换流程(WCDMA - GSM) 20GSM切换成功率优化交付指导书关 键 词:GSM、切换成功率、应用策略、优化策略摘 要:本文阐述了当前GSM网络中有关切换成功率的几种定义,各种定义之间的差别、计算公式及其含义;给出了关于切换成功率的应用策略和提升切换成功率的优
3、化策略。在附录中给出了各种切换的正常流程。参考资料清单:序号资料名称作者出版社日期1GSM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华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6月2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韩斌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3GSM无线网络优化步骤司法忠2001-3-094切换问题分析指导书陈保林等2002-3-045话统分析指导书白晓滨2002-4-206M900/M1800基站控制器 话务统计手册(v6.06)华为2006年7M900/M1800 基站控制器 数据配置参考 网络规划参数分册(V6.05)华为2006年8GSM无线网络KPI基线(v1.38)华为2006年9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华为-
4、4.04a)华为2006年2月10中国移动话务网网元数据需求规范(v1.0.1)-BSC-Huawei C13-最终版华为2004年11月11M900/M1800 基站子系统 信令分析手册华为2006-8-1512WCDMA RNO 系统间漫游和切换指导书焦安强2005-3-031. 概述切换(Handover)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作为无线链路控制的一种手段,切换能够使用户在穿越不同的小区时保持连续的通话。此外,切换还能够调整小区的话务量,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更优。切换性能对于掉话率、话音质量和干扰等网络其它指标性能都有影响,是话统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切换成功率是网络优化中一个非常
5、关键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是现网中一个很重要的考核验收指标。本文阐述了当前有关切换成功率的几种定义,各种定义之间的差别、计算公式及其含义;给出了关于切换成功率的应用策略和提升切换成功率的优化策略。在附录中给出了各种切换的正常流程。本文的叙述基于GSM BSC V300R002C13版本。2. 切换成功率的定义2.1 BSC级定义BSC级的切换成功率定义所采用的话统指标为【BSC整体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中的各话统指标。公式编号中的“B”表示BSC级的指标。(B1-a) 切换成功率(%)含义:BSC内和出BSC的切换成功率,包括所有原因引起的切换。公式: 54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 91出
6、BSC切换成功次数 / 50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 86出BSC切换尝试次数 *100%(B1-b) 无线切换成功率(%)含义:BSC内和出BSC的无线切换成功率,只包含由于无线原因引起的切换。公式:54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 91出BSC切换成功次数 / 51BSC内小区间切换次数 96出BSC切换次数 *100%(B2-a) BSC内切换成功率(%)含义:BSC内的小区内和小区间切换成功率,包含所有原因引起的切换。公式:54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 + 48小区内切换成功次数 / 50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 + 47小区内切换尝试次数 *100%(B2-b) BSC内无线切换
7、成功率(%)含义:BSC内的小区内和小区间切换成功率,只包含由于无线原因引起的切换。公式:54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 + 48小区内切换成功次数 / 57BSC内切换次数 * 100%(B3-a) 出BSC切换成功率(%)含义:出BSC切换的成功率,包含所有原因引起的出BSC切换。公式:91出BSC切换成功次数 / 86出BSC切换尝试次数 *100%说明:在话统【BSC整体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1)】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B3-b) 出BSC无线切换成功率(%)含义:出BSC切换的成功率,只包含由于无线原因引起的出BSC切换。公式:91出BSC切换成功次数 / 96出BSC切换次数
8、 *100%说明:在话统【BSC整体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1)】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B4-a) 入BSC切换成功率(%)含义:入BSC切换的成功率,包含所有原因引起的入BSC切换。公式:68入BSC切换成功次数 / 63入BSC切换尝试次数 *100%说明:在话统【BSC整体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1)】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B4-b) 入BSC无线切换成功率(%)含义:入BSC切换的成功率,只包含由于无线原因引起的入BSC切换。公式:68入BSC切换成功次数 / 82入BSC切换次数 *100%说明:在话统【BSC整体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1)】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B5-
9、a) 双频切换成功率(900/850- 1800/1900)(%)含义:GSM900/850到DCS1800/PCS1900的切换成功率,包括BSC内和BSC间双频切换。公式:55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900/8501800/1900)+ 69入BSC切换成功次数(900/8501800/1900)+ 94出BSC切换成功次数(900/8501800/1900) / 52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900/8501800/1900)+ 64入BSC切换尝试次数(900/8501800/1900)+ 89出BSC切换尝试次数(900/8501800/1900)*100%(B5-b) 双频切
10、换成功率(1800/1900- 900/850)(%)含义:DCS1800/PCS1900到GSM900/850的切换成功率,包括BSC内和BSC间双频切换。公式:56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 + 70入BSC切换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 + 95出BSC切换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 / 53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1800/1900900/850) + 65入BSC切换尝试次数(1800/1900900/850) + 90出BSC切换尝试次数(1800/1900900/850)*100%(B5-c) 双频切换成
11、功率(%)含义:BSC双频切换的成功率,包括BSC内和BSC间双频切换。公式:55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900/8501800/1900) + 56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 + 69入BSC切换成功次数(900/8501800/1900) + 70入BSC切换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 + 94出BSC切换成功次数(900/8501800/1900) + 95出BSC切换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52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900/8501800/1900) + 53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1800/19
12、00900/850) + 64入BSC切换尝试次数(900/8501800/1900) + 65入BSC切换尝试次数(1800/1900900/850) + 89出BSC切换尝试次数(900/8501800/1900) + 90出BSC切换尝试次数(1800/1900900/850 )*100%说明:在话统【BSC整体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1)】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B6-a) 出系统切换成功率(%)含义:GSM系统切向3G系统的切换成功率,包含所有原因引起的切换。公式:252出BSC系统间切换成功次数 / 250出BSC系统间切换尝试次数*100%(B6-b) 出系统无线切换成功率(%
13、)含义:GSM系统切向3G系统的切换成功率,只包含由无线原因引起的切换。公式:252出BSC系统间切换成功次数 / 251出BSC系统间切换次数*100%2.2 小区级定义小区级的切换成功率定义中采用的话统指标为【小区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小区内切换性能测量】中的各话统指标。对于与BSC级的指标对应的小区级的各种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下面省略了指标的含义,直接给出小区级的计算公式。公式编号中的“C”表示小区(CELL)级的指标。(C1-a) 切换成功率(%)公式:2243BSC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44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04BSC内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 +
14、 2206BSC间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100%(C1-b) 无线切换成功率(%)公式:2243BSC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44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05BSC内出小区切换次数 + 2291BSC间出小区切换次数*100%(C2-a) BSC内切换成功率(%)公式:2239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43BSC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65小区内切换成功次数 / 2199BSC内入小区切换尝试次数 + 2204BSC内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 + 2264小区内切换请求次数 *100%(C2-b) BSC内无线切换成功率(%)公式:2239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15、+ 2243BSC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65小区内切换成功次数 / 2200BSC内入小区切换次数 + 2205BSC内出小区切换次数 + 2264小区内切换请求次数 *100%(C3-a) 出BSC切换成功率(%)公式:2244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06BSC间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 *100%(C3-b) 出BSC无线切换成功率(%)公式:2244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91BSC间出小区切换次数*100%(C4-a) 入BSC切换成功率(%)公式:2240BSC间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01BSC间入小区切换请求次数 *100%(C4-b) 入BSC无线
16、切换成功率(%)公式:2240BSC间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90BSC间入小区切换次数 *100%(C5-a) 小区间双频切换成功率(%)含义:当前小区双频切换的成功率,包括BSC内入小区切换、BSC内出小区切换、BSC间入小区切换和BSC间出小区切换。公式:2289小区间双频切换成功次数 / 2288小区间双频切换尝试次数*100%说明:在话统【小区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C6-a) 小区间切换成功率(%)含义:当前小区切换的成功率,包括BSC内入小区切换、BSC内出小区切换、BSC间入小区切换和BSC间出小区切换。公式:2239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
17、数 + 2240BSC间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43BSC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44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199BSC内入小区切换尝试次数 + 2201BSC间入小区切换请求次数 + 2204BSC内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 + 2206BSC间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100%说明:在话统【小区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C6-b) 小区间无线切换成功率(%)含义:当前小区切换的无线成功率,包括BSC内入小区切换、BSC内出小区切换、BSC间入小区切换和BSC间出小区切换。公式:2239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40BSC间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18、 + 2243BSC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44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 2200BSC内入小区切换次数 + 2290BSC间入小区切换次数 + 2205BSC内出小区切换次数 + 2291BSC间出小区切换次数*100%说明:在话统【小区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中直接给出了该指标。(C7-a) 出系统切换成功率(%)公式:7373出BSC系统间切换成功次数 / 7371出BSC系统间切换尝试次数*100%(C7-b) 出系统无线切换成功率(%)公式:7373出BSC系统间切换成功次数 / 7372出BSC系统间切换次数*100%3. 切换成功率的应用策略3.1 切换成功
19、率与无线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率与相应的无线切换成功率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公式中的分母是用相应的切换尝试次数计算,而后者的分母是用相应的切换次数计算,两者的分子是相同的。从信令统计点可以看出,无线切换成功率大于等于切换成功率。例如,对于出BSC切换,切换成功率和无线切换成功率定义公式的分子相同,都是出BSC切换成功次数。而出BSC切换成功率公式的分母是出BSC切换尝试次数,其统计点是源BSC向MSC发送HANDOVER REQUIRED 消息时统计;出BSC无线切换成功率公式的分母是出BSC切换次数,其统计点是源BSC收到MSC的HANDOVER COMMAND消息时统计。3.2 不同运营商的定
20、义差别不同运营商由于其自身对无线网络KPI指标的理解以及受到友商的引导等因素,对于切换成功率指标的定义不尽相同。例如,目前中国联通对切换成功率的计算中只算了相应的入切换,没有包含相应的出切换;而中国移动对切换成功率的计算是包含了相应的入切换和出切换的。具体如下: 中国联通切换请求次数:小区内、BSC的同一小区间和不同BSC的小区间的切换入请求次数;切换成功次数:小区内、BSC内各小区间、BSC之间的各种切换入成功的总次数。 中国移动切换请求次数:小区产生的所有切换请求的总次数。切换成功次数:小区切换成功的总次数。关于各个运营商对切换成功率指标的定义,可以参考GSM KPI信息检索分析工具V1.
21、01,该工具里面有目前各个运营商的华为GSM网络KPI指标定义。(目前该文档已经发布,但是只有各个地区部的区域组长和网规经理才有权限打开)3.3 不同厂商的定义差别不同厂商对于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的计算公式和信令统计点也不尽相同。另外,目前部分厂家直接以无线切换成功率作为切换成功率来引导运营商。例如,Ericsson和Motorola等厂商话统指标中的切换成功率(其计算公式的分母的信令统计点为下发HANDOVER COMMAND的次数)其实就是华为话统指标中的无线切换成功率。对于这些差别,需要我们去关注。特别是在搬迁项目中,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各个友商对于切换成功率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和相应的统计点
22、。并与华为的切换成功率计算公式和统计点相比较,以便找到对我们最有利的切换成功率计算公式来引导和答复运营商。3.4 应用策略有关切换成功率指标的应用策略和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首先需要注意对切换成功率指标的测试方法:是使用路测(DT)还是使用话统数据来进行测试衡量?2. 如果使用话统来测试切换成功率,需要明确是考核无线切换成功率还是切换成功率,以及是否考虑小区内切换。这些不同会导致切换成功率KPI结果的不同。另外,对于拥塞网络建议用无线切换成功率来考核,以避免拥塞对切换的影响。3. 对于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的应用。目前运营商对于切换成功率的考核,有分别针对整个网络、BSC、Cluster
23、和小区等不同的考核指标。对于网络级和BSC级的切换成功率指标,按照本文2.1节中给出的公式计算(网络级的指标需要对网络下各个BSC的相应话统项相加后再按公式计算)。对于Cluster和小区级的指标,按照本文2.2节的公式计算(Cluster级的指标需要对Cluster下各个小区的相应话统项相加后再按公式计算)。在对运营商进行引导时,建议采用无线切换成功率。4. 对于搬迁网络,以前提供给运营商的北向接口中,包含了入BSC切换,并且没有采用无线切换成功率,而原网中的切换成功率大部分是指的无线切换成功率;同时,入BSC切换基本上都是来自原有厂家的切换,对于这部分切换我们是无法控制的;而且由于网络组网
24、结构的变化,搬迁前属于BSC内的小区间切换部分转换成了不同厂家BSC间的小区间切换。因此,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搬迁后的网络指标并与搬迁前的指标对比,建议按照本文第2节中给出的公式定义进行计算。如果计算整个BSC级的切换成功率,按照公式(B1-a)、(B1-b)进行计算;如果计算BSC下部分小区的切换成功率,按照公式(C1-a)、(C1-b)进行计算。采用上述定义后,切换成功率一般能够提高0.2个百分点。5. 本文第2节给出的切换成功率定义(公式B1-a与公式C1-a)中,没有包含小区内切换。其原因主要是:第一,目前绝大多数友商的切换成功率定义中都没有包含小区内切换(其小区内切换多采用指配流程),
25、为了搬迁项目中的切换指标比较以及运营商的考核的方便,在公式中没有考虑小区内切换。第二,对于开启CoBCCH的小区,同心圆切换在话统中会统计为小区内切换,而CoBCCH小区的同心圆切换成功率通常会比BSC内的普通小区间切换成功率低,如果考虑小区内切换的话,会降低切换成功率指标。对于普通小区是可以考虑小区内切换的,因为普通小区的小区内切换成功率通常要高于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率,这对于提高切换成功率指标是有好处的。4. 切换成功率的优化策略图1 切换问题分析流程表1 切换成功率话统树指标级别切换流程BSC级话统 小区级话统载频级话统BSC级切换成功率系统间切换出系统出系统切换成功次数出系统切换尝试
26、次数出系统切换次数无入系统无系统内切换入BSC入BSC切换成功次数入BSC切换尝试次数入BSC切换次数双频切换:入BSC切换次数/尝试次数/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 入BSC切换次数/尝试次数/成功次数(900/8501800/1900) BSC间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BSC间入小区切换尝试次数BSC间入小区切换次数小区间双频切换成功次数小区间双频切换尝试次数出BSC双频切换出BSC切换成功次数出BSC切换尝试次数出BSC切换次数双频切换:出BSC切换次数/尝试次数/成功次数(1800/1900900/850) 出BSC切换次数/尝试次数/成功次数(900/8501800/19
27、00)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BSC间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BSC间出小区切换次数小区级切换成功率系统间切换出系统小区性能测量(3)-系统间切换性能测量:出系统切换成功次数出系统切换尝试次数出系统切换次数无入系统无系统内切换BSC内入小区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BSC内入小区切换尝试次数BSC内入小区切换次数切换次数切换请求次数BSC内出小区BSC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BSC内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BSC内出小区切换次数BSC内小区内双频切换小区内切换请求次数小区内切换成功次数备注1. 如无特别说明,本表中的BSC级话统都来自BSC整体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1)/(2),小区级话统来自小区性能测量
28、-小区间/小区内切换性能测量,载频级话统来自信道分配性能测量-载频级性能测量;2. BSC级相关话统项适用于BSC级和网络级的切换成功率相关指标;小区级相关话统项适用于小区级和Cluster级的相关指标;3. 对于载频级的话统,切换类型可以是BSC内切换,也可以是BSC间切换,既包括SDCCH切换,也包括TCH切换。该指标可用来了解切向指定载频的成功次数,结合切换次数,可了解切向当前载频的无线切换成功率;4. 分析切换类指标时,除了查看本表列出的相应话统项以外,还需要结合掉话性能测量、出/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小区性能测量(2)/(3)、功控性能测量、按TA话务分布性能测量等话统测量指标,去了解
29、切换发生时的电平、质量、TA、干扰、目标小区的拥塞等等情况,对切换问题予以综合分析。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比较复杂。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主要有:漏配邻区、时钟失步、各厂家之间配合数据、信道拥塞、切换参数设置、覆盖、干扰、传输闪断、上下行平衡以及手机问题等等。要保证良好的切换成功率,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4.1 切换问题分析思路如果切换成功率较低,首先应该根据流程(如图1所示)判断:是整体的切换成功率低还是个别小区的切换成功率低;该网络是我司的设备还是也有其它厂商的设备;是BSC间的切换成功率低还是BSC内小区间的切换成功率低;是否无线切换成功率低等等。1. 如果是整体的切换成功率都
30、较低,主要从切换参数设置、BSC时钟、A接口电路等方面检查问题。2. 如果是个别小区的切换成功率较低,先过虑出切换差的小区。判断是BSC间的切换成功率低还是BSC内小区间的切换成功率低,是入小区的切换成功率低还是出小区的切换成功率低。3. 如果网络属于不同厂商的设备配合,首先判断数据配合与对接方面是否有问题,这主要是通过对比BSC间切换成功率和BSC内切换成功率来判断。另外需要跟踪BSC间的信令,分析不同厂商之间的无线链路预算和时钟。4. 通过比较切换成功率和无线切换成功率来判断是否为空中接口的问题。正如本文3.1小节所述,无线切换成功率大于等于切换成功率。如果切换成功率比无线切换成功率小很多,需要分析地面链路和容量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两者非常接近并且都较低,则需要考虑干扰和覆盖等方面的问题。表1以话统树的形式给出了涉及切换成功率的主要话统项。下面分别从硬件故障、数据配置、容量(拥塞)问题、干扰问题和覆盖问题等5个方面的原因对切换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