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3.27KB ,
资源ID:67819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819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夏砥砺奋进谱新篇五年蓝图铸辉煌.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夏砥砺奋进谱新篇五年蓝图铸辉煌.docx

1、宁夏砥砺奋进谱新篇 五年蓝图铸辉煌宁夏:砥砺奋进谱新篇五年蓝图铸辉煌2007年6月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我区未来五年绘制了这样一幅蓝图: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在“十五”末的基础上分别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5年后,这样一份答卷呈现在我们面前:地区生产总值(GDP):2060.79亿元,翻了1.5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0亿元,翻了1.84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全是满分!看看这样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人均GDP翻了

2、1.42番2011年,全区人均GDP达到32392元,是2006年的2.68倍,5年翻1.42番。五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全部实现翻番其中银川市翻1.5番,中卫市翻1.5番,石嘴山市翻1.4番,固原市翻1.3番,吴忠市翻1.1番。财政支出倾向民生2011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20.0亿元,比2006年翻1.84番。2011年全区地方财政支出711.1亿元,比2006年翻1.88番。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仅用于教育、文化体育和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支出的比重达到5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九成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到2011年城镇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的奋斗目标,我区在2010年就实现这一目标。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9元,比2006年增加8402元,增长91.6%,年均增长13.9%。200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26位,2011年居全国第2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猛增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6亿元,比2006年增长1.4倍,翻1.3番,年均增长19.1%,增速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3位和西北第2位。每10万人口1437个高校生我区教育经费总投入由2006年的24.6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5.63亿元,年均增长33.8%。中

4、职和高职招生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增速居全国前列。平均每10万人口中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932人增加到1437人,增加505人,年均增长9%。全区人均寿命提高1岁在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方面,我区5年医疗卫生经费支出年均增长42.5%。全区平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岁,比2006年提高1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874.47元2011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874.47元,比2006年增长68.1%;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324.24元,比2006年增长92.1%。【农业篇】现代农业“现在进行时”5年前,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农业5年发展目标:加快现代农业发

5、展,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去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5410元,增幅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传统”到“现代”,宁夏农业正悄然嬗变,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引领着现代农业的“现在进行时”。截至去年底,特色产业产值已占宁夏农业总产值的83%。改变的不仅是数字,还有宁夏农民的生活。规模化:小天地大文章今年62岁的李新国是平罗县通伏乡通城村农民。两年前,他家30亩土地通过村上的土地信用合作社转租给种粮大户马继云后,他就和老伴到马继云的种植区打工,“除了土地流转的钱,还能多挣两份工资,比过去种田强多了。”李新国感慨,“人家种咱的地就是不一样,全是大机械,几千亩的地播种两三天就完成了,用

6、的是新品种,使的是新技术,一亩地的产量比咱过去高出几百斤。”通桥村是我区较早尝试土地流转的地方,村党支部书记马义告诉记者:“过去各家各户分散经营农田,东一块西一块,费时费力还挣不上几个钱,如今村里把8000亩耕地集中起来交给大户经营,大机械也上去了。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这些大户比谁都积极。”为破解现代农业发展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宁夏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新机制,努力做“活”土地流转新文章,一个个农民合作组织风起云涌。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143.5万亩,参与农户达17.1万户,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率。目前,宁夏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7、粮食连续8年实现增产。“如果不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很难想象在短短一年内实现我县肉牛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标。”近日,泾源县六盘山牧业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负责人感慨地说。该基地挂牌一年来,实行统一配种、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防疫,不仅提升了肉牛品质,还带动了当地标准化养牛的蓬勃发展。标准化:小实践大收获日前,记者在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西瓜种植基地采访,处处感受到高闸乡瓜农马兴的“明星效应”。说起“马兴牌”西瓜,瓜农们兴奋不已:“按人家马兴的办法种下来,西瓜可提前上市半个月。过去种一亩西瓜能收5000元,现在一亩地能收8000元。”利通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韩继军说,借助“马兴牌”西瓜

8、的“名头”,该区今年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施肥的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4.3万亩,产品供不应求。“马兴牌”西瓜的标准化生产仅是一个缩影,“以品牌促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生产促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使宁夏农业走上了“高端、精品”之路。目前,宁夏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占全区生产规模的8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50个百分点,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达1383个,认证产品生产总量占全区农产品生产总量的40%以上。科技化:小技术大效益4月初,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永宁县小任果业公司种植基地大棚,随处可见忙碌的蜜蜂。该基地经理任爱民介绍:“这可是我们专门请进大棚来做客的。过去设施大棚内都采用人工

9、授粉,所有的花都得靠人工一朵朵地点药,费时费力还损伤植株,如今用蜜蜂授粉代替人工授粉,大大提高了授粉结果率和产量,每个大棚节本增效300元以上。”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结合全区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2010年以来,宁夏组织30个专家技术团队对农业生产进行跟踪服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在48个规模奶牛场(园区)应用,大大提高了生鲜乳品质,收购价每公斤比之前高0.2元;稻田养蟹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亩均增收1000元;灵武长枣核心技术的突破,使温棚枣提前近两个月上市,卖出每公斤200多元的高价据自治区农牧厅科技处介绍,仅201

10、1年,宁夏引进优新品种1443个、新技术69项。目前,在全区120个示范基地,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新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篇】工业强区跨越发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分别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为我区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因子。2011年,宁夏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比5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重大项目齐头并进初夏时节,地处贺兰县城东的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机声隆隆、人头攒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园区内100万吨/年彩色聚酯纤维新材料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11、由自治区政府和浙江华欣控股集团合作投资1197.4亿元建设的这一示范园,2015年将达到120万吨彩色涤纶生产规模,预期年产值及营业收入982.99亿元;2020年将达到300万吨彩色涤纶生产规模,预期年产值及营业收入2574.43亿元。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的开工建设,是宁夏工业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的一个缩影,是宁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宁夏工业改变轻工业过轻产业结构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更是自治区继宁东基地之后培育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神华宁煤集团总投资超过17亿元、年产6万吨聚甲醛、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精细化工项目进入生产运营阶段;中石油集团在宁投资85亿元,新建的年加

12、工原油500万吨装置,于去年底建成试运行;中电投青铜峡铝业宁东异地改造二期完成;金昱元集团40万吨PVC项目上马,使该企业一跃跻身于全国无机碱行业前20强,改写了我区碱行业弱小的历史。一大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增加了工业经济在整体经济结构中的筹码。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永耀说:“5年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全区工业实现了总量倍增、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历史性突破。我区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这条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工业经济进入了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5年来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600多亿元,连续5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累计实施了1800多个技改项目,其中已投产项目超过1200个。

13、提质增效总量翻番3年前,首钢集团用的840型轴承全部依赖进口,订货需要等两年时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首钢用了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同类产品,3年里,从没有维修过一次。西轴公司副总经理崔建昌介绍说,西轴始终走在轴承行业前列,与科学管理和过硬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用改革创新的回春之手一举扭转了公司连续27个月的亏损局面。去年底乔迁的宁夏隆基宁光仪表有限公司,新厂区外围环境尚未完善,就迫不及待地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最近几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00%以上,去年公司年产值超过5亿元以上,跻身大企业行列。如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000户,比5年前增

14、长5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由1095亿元扩大到3000亿元,增长1.7倍。主要大宗产品原煤、电解铝、羊绒、水泥、葡萄酒等产量增长超过1倍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4.3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2011年末,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830亿元,工业增加值是2007年的2.2倍,工业连续10多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11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税金100亿元、利润140亿元,分别比5年前翻了一番。结构调整产业聚集3月1日,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5兆瓦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银川完成样机

15、试验并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区大型风机制造的空白,对加快我区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过去我区工业结构倚重倚能比较突出。2010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新能源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能源结构出现了由火电为主和风电、光伏电站相互补充的格局。如今,全区风电、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81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省、区(直辖市)前列。全区风电、光伏电站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宁夏统调装机容量的9%,新能源占比之高位于全国前列。目前我区风电装备和光伏电站基本能够实现本地化配套生产。自治区经信委综合与法规处处长李怀马说:“我区

16、五优一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促使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目前全区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五优一新”产业占到工业增加值的72。高耗能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63%下降到了58%,如期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如今工业园区聚集了全区6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区工业经济的一半以上,税收占68%。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永耀介绍说,按照工业强区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去年,自治区又推出投资7000亿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三个千亿”计划。通过实施“工业效益倍增工程、技术创新工程、

17、节能降耗工程、园区提质工程、大项目推进工程、大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两化融合”等八大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突破千亿元。循环经济四效合一2011年11月18日,由宁夏节能公司与宁夏新华实业集团合作建设的9兆瓦铁合金余热发电项目在中卫市金鑫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既是目前宁夏最大的铁合金余热发电项目,也是我区节能减排的示范工程。利用铁合金余热发电,已成为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新亮点。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发展以大型密闭电石炉为中心的电石化工的整体循环经济产业链,将资源“吃干榨尽”,产品从初始的几十元每吨的石灰石,加工成每吨几百元的氧化钙,再冶炼

18、成每吨几千元的电石,然后加工成每吨上万元的聚乙烯醇树脂,再深加工成每吨几万元的高强高模工程纤维等,取得了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四合一”效果。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宝丰能源集团公司焦化项目等一大批循环、低碳产业项目的实施,节能降耗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铁合金、电石、电解铝、水泥、烧碱等重要耗能行业的现有生产设施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电解铝生产企业采用的350千安大型预焙电解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80%。“十一五”以来,宁夏先后淘汰了火电30万千瓦、铁合金7万吨、电石12万吨、炼铁57万吨、炼焦40万吨、水泥270万吨、造纸14万吨、铝3万吨、原油脱水16万

19、立方米。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宁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民生篇】幸福路上的民生盛宴从2007年开始,宁夏坚持实施民生计划,民生投入资金占到每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的70%。60周岁以上老人有了养老金,农民在村里就医刷卡即时报销,低收入家庭住进保障房5年时间里,一道道民生盛宴普惠百姓,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早餐加午餐,融融暖民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宁夏南部山区,还有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吃不起早餐。2010年5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实施中南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营养早餐工程的意见。从2010年秋季开学开始,我区对

20、中南部山区12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学生和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制学生全面实施营养早餐工程,使37.5万学生在校期间全部享受到由自治区免费提供的一个鸡蛋。继“营养早餐”工程后,今年春季学期,我区在11个县区1694所农村小学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人每天4元的标准,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星期一茄子炒肉、洋葱炒香干,星期二西红柿炒鸡蛋、肉丝炒豆腐5月11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配送中心车间醒目地悬挂着辖区2万余名学生的午餐食谱。“顿顿都有肉菜吃,比家里还丰盛,不花一分钱。”红寺堡镇回小学生丁虎在学校吃完茭瓜炒肉片盒饭后,美滋滋地说。自治区财政厅近日公

21、布数据显示,“营养早餐”和“免费午餐”两项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宁夏财政已投入1.16亿元。幸福来敲门,养老不再愁5月13日,家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湖镇枣香村的63岁村民王慧琴从大立柜夹层中拿出一张社保卡,急着要去村头商店查账。“每个月15日左右发钱,55元,国家白给的。听说马上要涨到70元了,我去查一查。”王慧琴说。王慧琴所去的商店也是社保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店长用POS机刷卡显示余额只有十几块钱,显然这个月的养老金还没到,王慧琴便刷卡买了一袋醋和一袋盐。2010年,我区22个县(市、区)全部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自此,农村居民有了新的养老方式。参保缴费档次越高,养老金待遇越丰厚。满60周岁的老人

22、直接享受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2011年,我区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二为一,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制十二档”的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此,城乡养老不再有差别。截至今年初,全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83%,34万名年满60周岁的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迅速跟进,兼备金融功能的社保卡目前已发放100多万张。全区曾有23万人的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我区用两年时间全部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去年,大武口区枣香村76岁的曹题录因土地被征用,成了失地农民。凭失地农民优惠证,他和74岁的老伴都有资格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需一次性缴纳3.8万

23、元,老两口实在拿不出,市社保局便将二人的“养老待遇”抵押给银行,每个月扣一部分,留一部分。“现在老两口每个月领1000多元养老金,还有取暖费、高龄补贴,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村长羡慕地说。九成老百姓,看病有医保5年来,自治区不惜财力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0年10月,我区建立了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意味着宁夏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不再有区别,他们可以任意选择参保档次,享受同一种药品目录。去年年底以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枣香村55岁村民吕桂香患癌症连续两次做手术。做完第二次手术回到家不久,她带着社保卡来到村卫生室做后续治疗。因术后营养不良,大夫开了30元的生脉饮和10.46元的消炎

24、药。刷完社保卡,吕桂香只需支付16.1元药费和5元诊疗费,当即报销60%。吕桂香的儿子告诉记者,由于是在三级医院手术,第一次手术后报销了40%,还可以申请大病救助报销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要不是报销药费,治病借的钱真的没办法还了。”吕桂香说。自治区人社厅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2%以上。自治区正在积极推进门诊大病统筹、普通门诊统筹,大力开展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城乡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有效缓解。住进安居房,生活很甜蜜马勇强和于彩虹夫妇是灵武羊绒园区的职工,以前分别住在各自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去年,马勇强得知当地建设了外来务工人员周转房,

25、立即提出申请。一周后他们的申请得到批复,拥有了一套每月只需支付27元房租的居所。2009年以来,我区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2.7万套。其中:廉租住房4.7万套,经济适用房6.2万套,限价商品房1000套,公共租赁房3000套,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1.4万户。通过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配售经济适用房等方式,我区解决了6.9万多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惠及38.6万住房困难群众。今年,自治区力度不减,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共88743套(户)。35万人生态移民工程是宁夏“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民生项目,为解决住房问题,我区把生态移民住房全部纳入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范

26、围,把劳务移民住房全部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5年来,我区社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民族团结篇】民族团结,宁夏人心田一粒种“我上小学时,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上时常能看到关于民族团结的内容,从那时起各民族间要和睦相处的理念便像一粒种子一样种在了心头。”昨天,吴忠市利通区裕民小学一年级回族教师马辉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粒种子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与其他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友爱早就成为习惯。如今,随着民族团结进校园工程的启动,26岁的马辉又开始在自己学生的心田里撒播这粒种子。近年来,沐浴着国家民族自治政策光辉的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更是用心呵护

27、心头这粒种子,因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她密不可分。“种”团结,收获和谐一家亲在利通区裕西小区北大门入口的一面墙壁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标语格外醒目。社区门口的宣传栏里,贴着一张红纸,上面是“王兰花热心小组”成员及社区居民为患病回族儿童马月捐款的名单。捐款人员中,近一半是汉族。“我们这个小区和睦得很,回汉群众多年未发生口角,大伙处得跟一家人似的。”头戴白帽的王兰花说,无论汉族还是回族,家里大事小情,打个招呼就会有人上门相助。“热心小组已经覆盖利通区各镇区,而且正在往其他县区延伸,我们走到哪里就将民族团结宣传到哪里。”王兰花说,热心小组的成员各个

28、都是“民族团结宣传员”。每年9月是民族团结月,裕西社区会在这个月举办“邻居节”,回汉群众如约相聚过节。油香、果子、馓子、羊杂碎、烩小吃、粉汤、水饺一道道美味佳肴呈了上来,回汉群众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被拉近。将民族团结列入教学计划,聘请阿訇及热心人士当义务宣传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民族团结的种子“种”进百姓心里,利通区的做法只是宁夏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自治制度浇灌宁夏“花开”从南部山区到沿黄城市,从纯回民村到回汉杂居村,民族团结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相亲相爱的故事不断发生。在同心县韦州镇,73岁的回族老人苏锦山自办敬老院,为37位回汉孤残老人“养老送终”。汉民去世了,他请人按照风俗看坟地,直到

29、其入土为安;回民去世了,他请来阿訇送埋体。“养老院里现有20多人,其中汉民3人,但大家不分彼此,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敬老院厨师王菊花说。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是2008年建起的移民村,汇集了来自原州区彭堡、河川、寨科、张易等9个乡镇的806户移民。“从山上搬到山下,大家都是奔着好生活来的,一天尽想着咋致富呢,谁还闹矛盾。”村党支部书记何生礼说,团结村的名字名副其实。2011年,回族村民马玉清的儿子与汉族同学吴治田双双考入大学,马玉清一家幸福融融,而生活困难的吴治田一家却愁眉不展。左邻右舍知道后,纷纷解囊捐款,家境富裕的马玉清更是慷慨相助5000元。这些如花朵般的故事,在宁夏俯拾皆是

30、,辛勤浇灌“花开”的便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萌芽于宁夏。1936年5月25日,毛泽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回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建立回民自治的政府。”同年10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在同心城清真大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宁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相继制定颁布了宁夏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规定宁夏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150多件地方法规、条例和自治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呵护下,宁夏回汉人民的幸福感日渐提升:全区回族学校219所,各类学校回族在校生50.96万

31、人,占全区在校生总数的37.55%,高于全区回族人口比例;最新统计显示,宁夏回族女性儿童入学率已达99.6%,略高于回族男性儿童99.4%的入学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8年,宁夏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成为宁夏入选的明显优势。【教育篇】教育优先 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5月25日上午,西吉县将台中学,崭新的教研综合楼、学生公寓及食堂沐浴在朝阳中,格外醒目。“这几栋楼都是去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校安工程的实施给我们学校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校长田国璟笑容灿烂。“把娃娃送到这样的学校读书,我们很满意。”将台乡西坪村村民杨俊强说出了家长

32、们的心声:学校新教学楼里冬天有暖气,娃娃们再也不用守火炉子了;学生公寓里每人一张床,娃娃们再也不会几十个人挤“大通铺”了;食堂里有热乎可口的饭菜,娃娃们再也不用啃干馍就咸菜了。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区教育书写了气势恢宏的篇章,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阶段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实现了教育事业大投入、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为宁夏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教育优先,在宁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这5年,教育投入力度最大这5年,是宁夏教育投入最多的5年。仅2011年,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就达105.63亿元,比2006年的24.62亿元翻了几番,年均增长33.8%。这些资金大多用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已提前实现,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我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已重建、加固中小学校舍283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城市中小学“大班额”和农村中小学“大通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