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58MB ,
资源ID:67648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648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祁连山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祁连山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docx

1、祁连山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祁连山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祁连山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其地形作用对降水天气过程应该会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文利用WRFV3.6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3年7月2427日发生在祁连山地区的大型降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的控制实验。本文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东高西低”切变辐合是沿祁连山区域性强降水产生的关键,加之特殊的地形地貌为增加祁连山区降水量提供了有利条件。祁连山地形对与降水过程中几个关键的天气要素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祁连山地形对

2、附近绕流气旋的产生、垂直运动、散度场、水汽通量散度都有促进、加强作用,对此次降水的产生以及降水的分布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区域性的降水变化影响明显; 由此表明,就该地区某些强降水天气过程而言,祁连山的存在,能够切断了水汽进一步向西输送,是大量水汽在祁连山地区下落成为降水,加强其周边地区的降水,使祁连山地区成为西北少数降水丰富地。而且由于地形的阻隔还造成了造成新疆地区的降水量稀少、沙漠化严重等现象。引言1 祁连山是亚洲中部高大的山系之一,呈西北东南走向,介于甘肃、青海之间、北部以河西走廊为界,南邻柴达木盆地,西与阿尔金山相连,东延到黄河以西。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一个巨大山系,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

3、山和谷地组成。山体的高度一般在 40005000m,最高峰团结峰位于山系的中心疏勒南山,海拔 5826.8m。祁连山北缘以 20003000m的巨大高差过渡到河西走廊;南侧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内部的一个大型的山间盆地,低于祁连山 10002000m。海拔4000m以上的山体占全山区面积的 30%左右。祁连山整个山系成一不规则的菱形地块,短轴靠近西段,大致在 97E左右。在大地构造上,祁连山褶皱带西与阿尔金山块断带相接,东止于六盘山,全长超过 1000km。但在地貌上一般把其东端定在乌稍岭-哈拉古山附近(103E),自当金山口至民和长约 810km。97E以西,山体宽展,酒泉至德令哈宽约 280

4、km,向东逐渐缩窄,东段从古浪至贵德宽160km左右1-2。23图1 研究区位置图4Figure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5 平均海拔40004500 m ,许多地方终年积雪,发育着现代冰川,是我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发祥地3 ,其在我国冰川研究中的地位堪比阿尔卑斯山在世界冰川研究中的地位。祁连山被誉为“冰源水库”,在祁连山上分布着 3000多条冰川,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等26条较大河流与80多条较小的支流皆发源于此,每年还为黄河流域提供水资源3.3亿m3然,而它不仅发育了河流,而且还有湖泊、宽广的谷地等都成为

5、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每年为河西走廊提供的水资源达73亿m3,其中冰川融水占年平均径流量的13%4,其余为森林涵养水,灌溉着河西走廊绿洲的70万hm2的肥沃良田,养育着河西走廊400多万人口。祁连山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双重控制,景观分布在垂直地带性的控制下垫面景观分布复杂,其大部分是雪峰林立的高山带,仅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对于水平地带性的控制,在海拔 25003000m 之间的坡地为原始森林与大片的草地,起着调蓄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水量,调节气候的作用。由于山体、植被对降水的影响很大,祁连山的山体也改变了大气降水的分布,在相同纬度,祁连山区降水量达到40

6、0 mm以上,而祁连山下的平原地区,从南至北,降水量从250 mm降到100 mm以下5,6。祁连山区受东亚季风、高原季风和西风带交汇影响5,形成了复杂的气候。6 这样的地形结构还使祁连山形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生态系统。因此,河西走廊的生态状况,以致我国北部的生态状况,都与祁连山的生态状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该区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森林、灌丛退化、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周边地区及其下游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对祁连山区以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7 由于其地区的重要性,多年来,不少气象方面的学者对祁连山地区进行了比

7、较系统的研究,对该地区所产生的气候效应以及降水分布都有大量研究。祁连山北坡陡峭地形的抬升作用是祁连山云系降水的主要动力机制7;祁连山地形作用下云和降水的微物理结构随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8。2012年黄波等人利用19612010年的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地区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事实;其次,基于西营河流域祁连山地区的降水与地形数据,研究了降水分布规律,分析了降水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9(并通过WRF3.1中尺度模式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探讨了降水发生、发展过程中热力、动力因子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就我国祁连山地区,朱守森等(1996)利用多年资料统计发现该地区存在2km和4km两

8、个最大降水高度带,并分析祁连山地区的降水资料发现祁连山地区的最大降水高度为2.02.2km10;张杰(2004)认为祁连山中段黑河流域的最大降水高度海拔为2.2km11;王宁练等(2009)分析该地区2006.06-2008.09的降水量指出4.5 4.7km为该地区的最大降水高度带12。还有研究表明在半干旱的过渡区中往往存在下垫面的非均匀性,而非均匀的下垫面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导致的二级环流,并会与背景风场形成复杂的交互影响。半干旱过渡区内中尺度地形会在背景风场上导致复杂的绕流,而地形绕流与热力二级环流相互作用又会导致的水汽的输送变化,从而影响到半干旱区的降水与气候。8 祁连山脉对该地区以及周边

9、的降水气候等都有着明显的影响,足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但由于祁连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尤其对周边地区降雨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天气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祁连山脉地形等参数对周边地区降水量及分布的影响。二 数据来源及方法2.1数值模拟方案设计以及数据来源本文采用WRFV3.6中尺度模式,应用两重嵌套,均以37.740N、97.370E为中心。第一重嵌套范围为32420N、901100E,母网格格点数为3474,格距为30km;第二重范围为35400N、931030E,嵌套网格格点数为55112,格距为10km。两重网格垂直方向均为29层,时间积分步长分别为:3h、1h。两重网格均选取以下

10、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微物理过程采用Ferrier(new-Eta) 微物理方案,积云采用浅对流Kain-Fritsch(new-Eta)方案,长波辐射采用RTTM方案,短波辐射采用Dudhia方案,行星边界层采用YSU方案,陆面过程采用Noah方案,近地面层采用Monin-Obukhov方案。资料来源于祁连山地区测站门源、祁连、托勒、野牛沟、武威、乌鞘岭等六个站点20012010年的降水资料分析站点十年内的降水变化情况。还采用NCEP提供的1010、每6h一次的FNL资料为WRFV3.6中尺度数值模式提供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积分时间从2003年7月24日08:00到27日00:00,共积分90

11、小时,每1h输出一次资料。模式运行结果作为控制试验。2.2区域划分祁连山区(94104oE,3639oN)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甘肃省西部,与青海省交界,东起天祝县的乌鞘岭,西止阿克塞的当金山口,海拔高度在17005808m之间,地形高程相差较大。山麓南接青藏高原,北临河西走廓13。祁连山是一个庞大的山系,大致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组大致平行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群。这组山脉群长达1000多公里,宽达300多公里,青海湖也在祁连山的范围内,甚至青海湖南边的青海南山也是祁连山系的一条山脉。祁连山从东向西可分为三段,祁连山的三段各有不同的景观,即森林、草原、荒漠。这三种景观基本上是由气候(主要

12、是由降雨)决定的。东祁连山在祁连山的东部西宁那一带,主要受到从东部移动过来的季风影响,这里降雨丰富,因此祁连山的东部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季风继续向西吹送,影响力越来越弱,所带的水汽越来越少,因此祁连山的中段(哈拉湖以东,青海湖以西)降雨减弱,森林稀少,以草原发育为主。哈拉湖以西为西祁连山,包含有几列大山,从北向南有党河南山、赛什鄂博图岭、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等。由于能到达的东部季风已经非常的微弱,因而这一带降雨稀少,呈现一片荒漠景象。但由于祁连山属于高山和极高山的世界,有许多高大的山峰截住了高空中的气流和云团,在高山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冰川融水形成了一些河流,因此即使在祁连山干旱的西部,也

13、有河流从雪峰流下,河谷中也会出现草地和植被。西祁连中祁连东祁连9图2 祁连山研究范围分区10Figure 2 qilian mountain range partitioning三 祁连山十年降水概况图3研究地区站点分布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area site气象站经度()N纬度()E海拔(m) 代表起至年份资料长度 托 勒野牛沟门 源祁 连乌鞘岭武 威98.2599.35101.37100.15102.52102.4038.4838.2537.2338.1137.1237.553368.3 山区 3320.0 山区 2851.0 山区 2788.

14、5 山区 3043.9 山区1531.9 山区 200120102001101020012010200120102001201020012010101010101010 表 1 气象站点概况Tablet 1 Survey of hydrological stations选用祁连山地区及周边地区6个气象站,通过图2表2可以看出所选站点几乎覆盖祁连山西北到东南全地区,收集其20012010年十年期降水数据进行祁连山地区降水变化分析。这样所分析的测站数据更具代表性。降水量 mm图4分析站点十年内年降水量变化折线图11Figure 4 analyze your site for ten year an

15、nual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a line chart图1为祁连山地区以及其周边地区一共6个典型站点20012010年十年内的年总降水量的统计图,由于2001年降水资料不完整导致该年年降水量总体偏低。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测站的年降水量有比较明显的起伏变化,但总体趋势保持平稳,除了野牛沟和祁连两个站点在2007年之后降水量突然增长明显其增长原因有之一是2007年后增加了降水测量密度,导致降水量的增长。降水量 mm水量 mm图5分析站点十年内年春季(3、4、5)降水量变化折线图Figure 5 analysis site ten years in spring (3, 4

16、, 5) precipitation change line chart降水量 mm图6分析站点十年内年夏季(6、7、8)降水量变化折线图Figure 6 analysis site summer within a decade (6, 7, 8), precipitation changes a line chart降水量 mm图7分析站点十年内年秋季(9、10、11)降水量变化折线图Figure 7 analysis site within a decade in autumn (9, 10 and 11) precipitation change line chart降水量 mm图8分析

17、站点十年内年冬季(12、1、2)降水量变化折线图Figure 8 analysis site within a decade in winter (12, 1, 2) precipitation change line chart以上是祁连山及周边地区六个测站20012010年降水统计折线图(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由于2001年降水资料不完整,统计图春季和冬季只能从2002年开始统计。从中可以看出祁连山地区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春、秋两季降水量相对较少,冬季降水量最少。因此,单独对夏季各个测站的降水(图2的折线图)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测站的夏季降水量具有一定的的相关性。门源、托勒

18、、乌鞘岭降水年份变化基本保持同增同减的趋势,武威十年来夏季总降水量有所减少;野牛沟、祁连两站在2007年以后降水量明显增加,影响因素可能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点,人为方面增加了资料收集频率,仪器和收集模式方法的改进等;自然因素可能是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等造成的。具体原因有待更加详细的考察分析证明。4 降水模拟结果分析4.1个例降水概况图9祁连山地区部分站点2427日实时降水概况Figure 9 regions of qilian mountains was part of the site 24 27, real-time precipitation profiles2003年7月24日夜间至

19、27日期间,沿祁连山地区出现呈东北西南向雨带的区域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偏东地区以及祁连山区的托勒、祁连等站的降水量为2040 mm,达到了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暴雨的标准。 图10祁连山地区2427日实时降水累计落区图(单位:100mm)Figure 10 qilian mountain area 24 27, real-time rainfall cumulative drop zone figure (unit: 100 mm)图10通过祁连山地区部分测站实时降水资料叠加,再通过差分得出的降水落区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降水过程几乎覆盖祁连山全境地区,然而大量降水则分布在祁连山的中部和西

20、部地区,降水量基本上都高于20mm。由于受到高空低槽和低空辐合气流的共同影响,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有其独特性:即祁连山偏西地区、东祁连地区以及向北进入内蒙地区和高原腹地降水量级相对较小,祁连山中部小区域范围内降水量级明显,强度大。并且这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过程高空对流性极强,能量较高,降水历时相对短而且较集中,最剧烈、阶段性降水量最大时间为2003年7月25日到26日清晨,之后降水逐渐减弱至停止。 影响此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为500hPa短波槽、西太副高、700hPa切变,低空偏南气流为此次暴雨过程输送了大量的水汽等。降水前期500 hPa中纬度区域维持着两脊一槽的形势,中纬度地区“东高西低

21、”形势明显, 显示为经向型环流。到7月25日环流形势的发生变化调整,副热带高压脊线发生变化,向北向西移动,到达位于35N处,西脊点位于108E,588线向西伸北上抬至陕西、甘肃交界处,并且形成了及其稳定强盛的系统。500hPa中高纬东阻型环流形势的作用下,巴尔喀什湖冷槽不断加深并不断向东移动,并且斜压性增强。西太副高西北面暖湿气流不断向甘肃西部输送充足的水汽,并和正在南下移动冷空气在3541N,9097E之间的区域交汇,造成了祁连山中部强降水天气过程。图11 2003年7月25日20:00 500 hPa高度场Fig.11 500 hPa height fileds at 20:00 on J

22、uly 25,20034.2 控制实验模拟降水分析4.2.1 降水特例分析图12 2003年7月24日10:00到 27日18:00控制试验(单位mm)Fig. 3 The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at 18:00 from 24 to 27 July 2003 (unit: mm)图12为通过控制实验得出全过程降水落区分布图,对本次降水过程的变化分析可以得出,控制实验较好的模拟出了本次降水过程的位置、走向、强降水中心,在祁连山中部的强降水中心的降水量相对减少,其过程模拟的雨带为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雨带,沿着雨带出现两个强降水中心,在青海中部

23、地区形成了第三个强降水中心。从控制实验得出的最强降水中心位于门源地区附近,累积降水量达到35mm左右,与实况实时降水落区在祁连山地区形成一个最强降水中心位置、降水量相比发生了向东的偏移,其原因在于本次降水过程是从西北到东南移动,发生了连续两天降水的叠加,导致形成了两个强降水中心。而控制实验得出的图12降水中心发生了分离,并使降水中心向东向南偏移。(a) (b)图13 (a) 2003年25日00:00到26日00:00降水分布 (b) 2003年26日00:00到26日00:00降水分布Figure 13 (a) 25 00:00 to 26, 2003 00:00 precipitation

24、 distribution (b) 26 00:00 to 26, 2003 00:00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由于实时降水落区图是通过测站实时降水获得,测站数量有限,通过差分出来的落区图10降水中心也会发生一定的偏移,但两者相比还是比较接近的,另外形成的一个强降水中心与实况的降水中心相比,位于西北部青海内地的强降水中心位置也比较吻合,总体说来,控制试验还是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出了此次强降雨过程以及它降水空间分布、强降水中心与相应的累积降水量。4.2.2 500hpa风场以及高度场分析 (a) (b)(c) (d)图14 500hpa风场和高度场(a为25日08:00

25、、b为20:00、c为26日08:00、d为20:00)Figure 14 games 500 hpa wind and height (a 08:00, b for 20:00, c for 25 to 26 08:00, d for 20:00)25日以前青藏地区发生少量降雨,有上图a、b的变化可以看出来25日青藏高压不断地发展加强向东向北扩张,并与夏季稳定强盛的副高在9296E(青海地区)之间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强切变线,强降水中心位于东北风气流、强西南风、东南风急流的汇合处,对流性极强,进而导致祁连山中部地区天气形势极其不稳定,山脉中部沿线假相当位温(se)值较大,增加大气中的不稳定性,增

26、加大气的潜在对流强度,从而造成大量降水。在祁连山一线形成一西南风与东南风的风向辐合(暖湿切变),在后续东北风的影响下切变线北抬转竖,使沿祁连山地区的辐合上升运动加强。东南部低空急流携带南方大量暖湿气流向西向北移动,并形成低涡,使辐合上升运动进一步加强,使降水区域或得稳定的水汽来源。对应500 hPa高空,不断向上抬升的东南低空急流与北方高空急流相互相互影响,进而激发、加强了垂直环流的上升气流作用,从而对强降水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700 hPa低空上由于祁连山高大的山脉地形影响,同时受高空锋区影响,河西中部出现中尺度冷高压并加强,沿祁连山产生锋生。新生冷锋增强了地面辐合上升运动,进一步为此次降

27、水补充了能量。降雨过程到达26日清晨,西南风减弱,青藏高压减弱,天气系统逐渐期于稳定,气流相对平稳,降水过程进入尾声。4.2.3 700hpa水汽通量的分析(a) (b)(c) (d)图15 700hpa水汽通量(a为24日08:00、b为24日20:00、c为25日08:00、d为25日16:00)Figure 15 700 hpa vapor flux (a 20:00 for 24 08:00, b for 24, 25 c for 08:00 16:00, d for 25)从700hpa水汽通量图,出从整层看,08:00时水汽含量较小,大部分地区都小于3g/cm*hpa*s时只有极少

28、数地区,仅包括北面甘肃与内蒙交界处、甘肃西面、武威附近的数值大概在36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海西北部、甘肃东部水汽通量不断增大,结合风场可以看出水汽来源于东北和东南向。随后由于祁连山的影响,高空东风被祁连山脉分隔成东南风和东北风,绕过祁连山脉从祁连山脉两侧通过,在祁连山地区由于地形的抬升导致水汽输送沿山脉向上抬升,并在祁连山地区形成不规则的绕流,在700hpa这一层祁连山周边变化明显,到25日水汽通量明显增大与24日比差值高达10. 015.03g/cm*hpa*s 之间,进一步使该区域天气系统朝着不稳定的形势发展,进而产生降水。之后由于从东风急流源源不断的得到稳定的水汽供应,降水过程得以维持

29、,造成祁连山地区一直到26日清晨全过程产生大量降水。由于选取的是700hpa祁连山地区的水汽通量由于地面海拔过高,而且由于已经开始降雨地面水汽蒸发等导致近地面水汽通量飙升,而且过高的海拔导致祁连山地区出现数据空白,无法得出祁连山山区的水汽变化形势。但进一步分析500hpa高空水汽通量的变化形势。如下图(a) (b)(c) (d)(e) (f)图16 500hpa水汽通量(a为24日08:00、b为25日00:00、c为25日08:00d 为25日20:00、e为26日08:00、f为26日20:00)Figure 16 500 hpa vapor flux (a 08:00, b for 24

30、 to 25 00:00, 25 c for 08:00 d for 25 20:00, e for 26 08:00, f for 26 20:00)通过500hpa整层的水汽通量变化图可以明显看出:祁连山地区从24日开始水汽含量就不断增长,东风输送来大量水汽,然而由于祁连山脉的阻隔作用导致水汽在祁连山北麓堆积,形成了一个极高的水汽集中中心地,大致位于祁连门源一带,属于中祁连地区,必然导致该地区降水量增加,与实时测站或得的降水情况相对应。并在25日20:0024:00这个阶段达到极值开始产生大量的降水,一直持续到26日清晨,水汽来源逐渐减弱降水过程进入尾声,水汽通量降低,高空携带的水汽减少。

31、4.2.4 500hpa涡度场分析(a) (b)(c) (d)(e) (f)图17 绝对涡度变化形势(a为24日08:00、b为24日08:00、c为25日08:00d 为25日20:00、e为26日08:00、f为26日20:00)Figure 17 absolute vorticity changes (a situation for 24 08:00 08:00, c, b for 24 to 25 08:00 d for 25 20:00, e for 26 08:00, f for 26 20:00)由位涡公式: 正压项绝对值的大小比斜压项大,因此(PV)1的分布与位涡PV的分布大致相同14,在干绝热、无摩擦的大气运动中位涡是守恒的,所以大气稳定度下降时,绝对涡度是增加的。由于850hpa上北面冷湿空气从侵入,500hPa强西南暖湿气流、700hPa东南风急流都在祁连山区域汇合动力辐合作用增强,不稳定能量增高,过程对流性增强,促使对流稳定度减小,然而为了继续保持位涡方程守恒,绝对涡度必将将增大,这种现象在24日到25日的绝对涡度随时间变化的图中清晰可见。如图25日20:00(图17d)绝对涡度的高值区由西向东偏南方向移动并祁连山中部达到最大值。之后绝对涡度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