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7.66KB ,
资源ID:67606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606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秋电大环境保护法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秋电大环境保护法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x

1、秋电大环境保护法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2010秋环境保护法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平时作业第1次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生态系统P6: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2、生态平衡P7:生态系统经过长期演化以后,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期内会保持稳定状态。3、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违背自然规律,不合理一开发利用环境所造成的环境问题。4、环境要素P4:是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5、食物链P7: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另一种生物再以第三者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相联接的链锁关系。二、简答题

2、(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人类环境的含义和内容。P2答: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的观点机构等。自然环境一般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2、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什么?P3 答: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3、胜区、城市和乡村等。3、环境要素有哪些重要特点?P4答:最小限制律、等值律、集体效应律、相关律等四方面的特点。4、简述人类和环境的关系。P5答:人类是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是环境的改造者,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条件去能动地改造自然,对环境造成良性的或恶性的影响。5、什么是“十分之一定律”?P7答:低位营养级的生物为高位营养级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而能被高位营养级利用的能量只有所供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这种现象被称为“十分之一定律”。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组成生态系统的四部分是(C)A、空气、阳光、水、土壤B、人类、动物、

4、植物、无生命物质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D、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2.在执行地方标准时,对于地方标准中未涉及,而国家标准中已有的项目,应当(B)A参考执行B加以注意C同时执行D无须执行3.城市作为水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其污水的最佳处理方法是(B)A回灌地下水B集中处理C各排污单位负责净化责D排放到郊区4.低级营养级生物能向上一位营养级生物提供的能量,通常只有(B)A、1/15B、1/10C、1/8D、1/55.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是(B)A中央决议B宪法C经济法D全国人大决议6.在某些地方,人为地减少了有害昆虫的天敌青蛙,导致农业减产,

5、这体现了(C)A、“能流物复”律B、“相生相克”律C、“负载有额”律D、“协调稳定”律7.秦朝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山林及雍堤水。这实际上就体现了现代所说的:D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负载有额”律8.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所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所针对污染的水域是(C)A长江B黄河C淮河D海河、滦河9.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B)A一级消费者B、二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混合消费者A10.生态系统全部生命的能量都来源于(A)A太阳B空气C水D土壤11.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D)A21世纪议程B里约宣言C增长的极限D我们共同的未来12.在环境

6、科学里,把同一食物琏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C)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量金字塔C生物放大D物质循环13.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D)A原生环境问题B生态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第二环境问题14.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不一致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C)A社会规律B经济规律C自然规律D阶级利益1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C)A物B行为C物和行为D物和行为、精神财富1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最主要的是(A)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氧化合物D一氧化碳17.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D)A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B自然环境破坏和

7、生态环境破坏C自然环境破坏和人工环境破坏D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18.大规模环境污染在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中首次出现在(C)A人类社会早期B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C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D当前19.在国际环境法律关系中,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A国家B国家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D公民20.环境科学主要研究(B)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按环境要素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为(BD)A生态环境B人工环境C城市环境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2.国家进行环境与资源管理时,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ABCDE)A行政B经济C教育D法律E科学技术3.地学上,把地球表面的整个自然环境分为(A

8、BDE)A水圈B生物圈C外层空间圈D大气圈E岩石4.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相关的立法主要包括(ACDE )A国家法律B民间习惯法C国务院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或规章E国务院部门规章5.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的进行方式是(ABCE)A物质循环B能量循环C食物网D食物链E生物富集6.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有(CDE)A预防为主B综合利用C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D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E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7.下面属于环境权的是(ABCDE)A安宁权B采光权C通风权D清洁空气权E优美环境享受权8.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中的最主要的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是(ACD)A水循环B氧循环C碳循环D氮循环E氢循环9.

9、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下列法律法规中均有体现(ADE)A环境保护法B森林法C水土保持法D大气污染防治法E海洋环境保护法10.“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DE)A同时立项B同时设计C同时申报D同时施工E同时投产使用11.环境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有(ABCE)A综合性B社会性C技术性D强制性E共同性12.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方法有(BCD)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B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与养护的责任C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D采取污染掀起治理措施E对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强综合利用13.环境行政制裁的方式分为(

10、AD)A行政处分B行政调解C行政仲裁D行政处罚E行政处理14.补偿性的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适用(BDE)A消除危险B恢复原状C消除影响D赔偿损失E返还财物15.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ABCDE)A、海洋B大气C矿藏D人文遗迹E自然保护区16.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主要表现为(ACE)A具有规范性B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D制定技术性很强E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17.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是(BCD)A确认环境犯罪之诉B请求履行职责之诉C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D司法审查之诉E请求赔偿经济损失之诉18.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C

11、D)A人类活动B社会发展C技术水平D经济能力E科学技术19.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方法是(ABC)A合理布局B制定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C全面规划D采取限期治理措施E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0.环境行政处分的依据是(ABCD)A国家关于行政处分的法规B事业单位内部的规章C国家环境行政保护的法律法规D企业单位内部的规章E行政处罚法五、案例分析:(10分)答:(1)审理过程不合理。对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请求,被告否认侵权事实的,应由被告负举证责任。本案中,应由水泥厂承担证明生料粉尘无害的责任,而不应由原告证明生料粉尘有害。水泥厂无法证明的,即视为该事实成立。对于超标排放的损害应予赔偿的判决是

12、恰当的。(2)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不要求行为的违法性,因此仅仅以是否超标排放来划分是不正确的。本案中,被告无法证明其排放污染物无害时,应推定存在因果关系,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灾害、气候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害,分清被告承担责任的大小。平时作业第2次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可持续发展P16: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2、环境保护法P21:是指调整因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人体健康,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环境法律关系P35:是指根据环境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

13、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4、环境权P42:是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健康、干净、良好环境的享有权。5、“三同时”制度P72: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当代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哪几方面?答:一是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二是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三是出现大规模的生态破坏。2应当怎样理解环境保护法的定义?P21答:环境保护法定义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要在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二是环境保护法主要通过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等途径达到目的。三是环境保护法是若干法律规范的总称。

14、3环境保护法有哪些主要特点?P21答;环境保护法有三个主要特点:综合性,其所要保护的环境是由多种环境要素组成的统一体;科学技术性,直接而具体地反映着生态学基本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区域特殊性,因各地的环境条件不同而不同。4环境权与生存权有哪些区别?P44答:与生存权相比,环境权有以下特点:一是环境权是当代环境危机的产物,二是环境权的主体还包括后代人,三是环境权更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强调可持续发展。5、限期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9答:(一)限期治理的对象:一是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染源。二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二)限期治理的决定权;(三)限期治理的期限;(四)违反

15、限期治理制度的法律后果。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A)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2.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是(D)A环境功能的不同B环境范围的大小C环境要素的不同D环境要素的形成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C)A所有的生物B所有的微生物C所有的动物D所有的植物4.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C)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中的(A)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6.一般而言,环境权是指(C)A法院有审

16、理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权利B国家有管理环境的权利C公民享有在优美、舒适环境中生活的权利D企业在获得排污许可后,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7.下列对水体的自净能力认识正确的是(C)A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无限的B人类无法影响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C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就会产生水污染D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重在保持水体稳定以利于沉淀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值不超过标准值(C)A5分贝B10分贝C15分贝D20分贝9.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C)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土地利用规划制度C“三同时”制度D排污许可制度10.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A

17、)A污染物排放标准B环保方法标准C环境基准D环境质量标准11.只有国家级而无地方级,全国统一执行国家级标准的是(C)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D环境控制标准12.环境噪声不具有的特点是(D)A多发性B危害性C无形性D持久性13.国家要求凡有条件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公民,除老弱病残外,每人每年植树(C)棵,或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A13棵B24棵C35棵D46棵14.环境影响评价属于(B)A终局性评价B预断性评价C准确性评价D事后性评价15.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A)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C一般法律原则D“软法”16.我国规定贸易性动物产品

18、检疫工作的承担部门是(B)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B国家商检部门C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D林业主管部门17.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排污者,可不再缴纳(A)A排污费B管理费C补偿费D整治费18.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其中基础是(A)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无害化和资源化19.下列地区经依法定程序可以兴建污染性工业的是(D)A居民稠密区B水源保护区C风景游览区D城市下风向20.下列不属于环境法律事件的是(B)A森林大火B种树C地震D洪水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考察的,而且联系与制约最为密切的因素是(ABCD)A资源B人口C发

19、展D环境E科技2.下列哪些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也是环境保护法的组成部分(ABCDE)A刑法B民法C经济法D劳动法E行政法3.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ABCDE)A警告B责令停业、关闭C罚款D责令重新安装使用E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4.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是(BCDE)A受害人无过失引起B不可抗力C第三者的故意引起D受害人自身引起E第三者的过失引起5.下列属于人工环境的是(ACD)A公园B野生动物保护区C水库D名胜古迹6.环境要素有哪些重要特点(ABC)A最小限制律B集体效应律C相关律D协调稳定律7.一地区因为人为地大量捕杀蛇而引起田鼠种群大爆发,是因为违反了生态学什么规律,下面

20、说法错误的是(ACD)A违反了物物相关律B违反了相生相克律C违反了能流物复律D违反了负载有额律8.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ABCDA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之一B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发展战略C制定了三大环境基本政策D完善了环境法律体系9.环境保护法的综合性体现在(ABCD)A法律关系B法律规范的构成C法的渊源D法规的表现形式10.我国已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有(ABC)A人类环境宣言B内罗毕宣言C生物多样性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1.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有;ABDA领空B驻外使馆C我国所有的国际列车D我国的飞机12.公众参与原则的内容包括(ABCD)A保证公众的环境知情权B保证公众对环

21、保活动的参与权C发展环境保护民间组织D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13.下列哪些是行为后适用的环境制度(BD)A环境规划制度B环境污染破坏事故报告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纠纷处理制度14.征收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有(ABCD)A废水B固体废物C噪音D放射性物质15.限期治理的期限可以是(ABC)A1年B2年C3年D5年16.环境监测有哪些分类(ABCD)A常规监测B污染事故监测C研究性监测D咨询服务性监测17.现场检查制度的特征有(ACD)A内容的特定性B时间的固定性C时间的随机性D行为的强制性18.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ABCA发生了损害事实B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C行为的违法D行为人主

22、观上有过错19.污染环境犯罪涉及的罪名有(AB)A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B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C非法采矿罪D滥伐林木罪20.环保法实施的要求是(ABD)A准确B合法C公正D及时五、案例分析:(10分)某居民区居民报告,位于其住宅楼附近一饭店每日声音嘈杂直至深夜,噪音使得该楼住户无法生活、休息,他们进行多次交涉未果。市环保局到该楼住户家中进行监测,测得噪音分贝虽已接近噪音标准,但均未超标。但噪音的确使人无法休息。问:(1)对此环保局可否进行行政处罚?为什么?(2)对此居民可采取什么措施?有何法律依据?答:(1)环保局无权进行行政处罚。因为我国规定只有超标排放的才构成环境噪音污染。目前环保部门仅对超

23、标排放行为进行处罚。(2)居民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可依据民法通则中的“相邻关系”原则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平时作业第3次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污染物排放标准P82:是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进行限制所规定的允许排放水平。2、环境基准P82:是为统一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守则及信息编码而制定的规范。3、环境保护法体系P38:是指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种法律规范依照其内在联系而结合有一起的和谐统一的完整系统。4、自然资源许可证制度:是指在从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之前,必须

24、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P70:是从法律上规定了对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评价的原则、程序、内容、权利、义务、管理措施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一个法律制度。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污染环境类犯罪的罪名有哪些?P109答:刑法主要规定了以下罪名:重大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除以上三种罪名外,对行为人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以走私罪论处。2简述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特征。P144答: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者见解的进入环境,导

25、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是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并且这些活动的大多数通常是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进行的;(2)是以环境质量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媒介影响和危害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3)都是损害的结果。3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是什么?P129答: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较,环境民事诉讼有其自身的特点: (1)起诉资格放宽。为了使公众广泛地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英、美等国环境与资源法往往规定任何人都可以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提起诉讼。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公民对污染与破坏环境(包括资源)

26、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2)举证责任转移。在环境诉讼中,由原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有的国家在环境保护立法和判例中,采取了举证责任“转移”或“倒置”的原则,即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改为由被告举证,或者原告只需提出受到损害的事实证据,如果被告拒绝承担民事责任,则需要提出反证。(3)因果关系推定。由于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和复杂,在环境侵权中如果坚持严密科学的因果关系证明会在事实上剥夺受害人的胜诉权。为了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许多国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或司法判例中确立了因果关系“推定”的原则,即在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时,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等方法,“推定”因果

27、关系是否存在。(4)诉讼时效延长。由于环境污染损害的发生往往有一个积累、潜伏的过程,而且确定因果关系从而寻找致害人,确定产和人身损害的确切事实及提供有关证据比一般损害赔偿的诉讼要复杂得多,因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即“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4简述我国关于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P197答:耕地资源十分重要,我国规定:(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5)鼓励合理开发未开发利用的土地(6)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5简述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限期治理的对象。答:(1)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2)设立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施行前已经建成的设施,如果其污染物的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实行限期治理。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