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6.93KB ,
资源ID:67536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536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儿童语言习得理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儿童语言习得理论.docx

1、儿童语言习得理论亓艳萍 季恒铃 六、七岁儿童掌握词汇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语言文字应用1992第4期1、 儿童掌握的词类从数量上分析了6、7岁儿童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语气词、代词、介词、连词以及拟声词等各类词的掌握和使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2、 从音节数看儿童掌握词汇的情况发现这一年龄段儿童掌握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语数量一次递减,但是正处于由单音节词占优势向双音节词占优势发展的时期。3、 从词频看儿童掌握词汇的情况(所谓词频就是一个词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五个词是:我(673次)、的(437次)、一(数词,394次)、小(352次)、了(2

2、92次)。对比了儿童与成人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词,并按词类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李行德 语言发展理论和汉语儿童语言对儿童母语习得中文研究成果从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作一理论性和技术性的评述。在语义和语用部分,讨论了儿童对指示语(包括人称代词、空间指示语)、数量副词、量词、语气助词、照应词(如反身代词)等的掌握情况。 原文摘抄:Hsu (1987)指出,单数第一人称代词/我0大约一岁十个月左右出现;单数第二人称代词/你0大约两岁左右出现,大约两岁零一个月出现了单数第三人称代词。Tseng ( 1987 )也证实了这一点,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在单数第二人称代词之前或者同时出现,单数第二人称代词在单数

3、第三人称代词之前或者同时出现。Hsu (1987)另外还揭示了复数代词的发展次序,小孩两岁四个月左右开始使用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0,两岁八个月使用复数第二人称代词/你们0,大约三岁左右使用复数第三人称代词/他们0。 Study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by Children in Chinese Milieu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Research Report,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Fu Jen Ca

4、tholic University.Tseng, Er Xide Muyu Guocheng Zhong de Yixie Xianxiang Chutan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f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1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Part 4,719-7411versity1一般来说有两种量词,一种是根据个体的种类来计量个体的人或事物的类别(或个体)量词,另一种是根据数量来作计量的度量量词( Lyons,1977: 46

5、3 )。所以,在普通话里,/张0或/条0是类别量词。前者修饰表平面或有平面的物体的名词,如纸张;后者修饰表长条形物体的名词,如鱼。有些类别量词,尤其是形状量词,要求其所计量的名词有某种属性。还有一些类别量词,有些语言学家称之为/特定专用量词0(Erbaugh, 1986),只限于计量表某些特定物体的名词。例如,/本0只修饰表书籍类的个体。普通话里,还有使用范围最大的通用量词/个0,它可以用来代替大多数类别量词。第二种量词,即度量量词,包括/碗0、/杯0等量词,如/一碗饭0,/两杯牛奶0。Ly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rbaugh, stock: the

6、development of Chinese noun classifiers historically and in young children. In 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 Benjamins.好几项研究都表明四到六岁儿童所掌握的量词词汇量极小。Ying et al.(1983)的调查显示,四岁儿童只用了通用量词/个0和适用于动物的量词/只0。五岁儿童增加了计量书籍的量词/本0以及计量可伸展物体的/条0。六岁和七岁儿童所用到的量词分别为十个和十三个。Fang (1985)指出,他所调查的四岁儿童掌握了两个量词,通用量词/个0以及/双0;五岁的儿

7、童又多掌握了另外三个量词:/本0、/只0、/条0。六岁儿童又知道了/匹0、/件0、/棵0、/辆0。这些实验调查表明六岁儿童所掌握的量词也就十来个。这与成人丰富的量词词汇(其中包括22个核心量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Ying, Houchang, Chen G., Song Z, Shao W.& Guo Sui Ertong Zhangwo Liangci de Tedian.(Characteristics of 4-to-7-year-olds in mastering classifiers)1Information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s 26: 24-321

8、Fang, Sui Ertong Zhangwo Hanyu Liangci Shuiping de Shiyan Yanjiu (An experiment on the use of classifiers by 4-to-6-year-olds)1Acta Psychological (4): 384-3921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领域的发展还有不足之处。在语义方面,虽然有一些词汇习得方面的研究,但他们都集中在指示词语上。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名词和动词习得的研究。梁卫兰,郝波,王爽,杨艳玲,张致祥,左启华,Tardif T ,Fletcher P. 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的

9、再标准化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1(5)原文摘抄:正常语言发展的标准。MCDI(macArthur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1是Fenson等人在1993年为美国说英语儿童制定的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根据MCDI的基本格式,并根据对10名北京市2022个月龄小儿6个月的跟踪观察2,按照汉语语法规律,修改完成了/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0(Chinese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 mandarin version ,CCDI)。经过对北京市1 600多名830个月龄儿童的早期语言发展进

10、行了调查,对CCDI量表进行了标准化研究,并同时了解到一些中国早期儿童语言发展的资料。1 Fenson L,Dale PS,Reznick JS,et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ies users guide and technical manualM.San Diego,London,1993.2Fenson L,Pethick S,Renda C,et form of the macArthur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ies J.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2000,21:95

11、-116.马滢颖 运用心理语言学来分析儿童语言的发展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原文摘抄:心理语言学可以理解为对语言存储、理解及习得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调查语言结构的心理现实。1心理语言学既从语言学、又从心理学获取论据。儿童语言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儿童语言的真正观察和研究,起源于德国学者蒂德曼(D. Tiedemann)。儿童语言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量的不断增长;运用词汇描述事物的能力一步步提高;词汇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语言表达中逐步掌握某些句法、语法结构;在语言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总之,儿童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主客

12、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不断建构过程,通过心理学与儿童语言的联系说明语言交际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一阶段:婴儿年龄在 1 个月至 1 岁 ,婴儿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们喜欢和自己说话,但不能用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然而在这个时期,他们可以理解一些成人的表情及音调。第二阶段:婴孩的年龄在 1 岁至 1 岁半 这主要是理解的阶段。在此阶段,婴孩可以说些非常简单的词汇或句子,而他们所说的句子通常由两、三个词汇构成,并没有任何语法规则,但是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却大大提高了第三阶段:婴孩在 18 个月至 2 岁 双句词阶段这是儿童积极言语活动阶段,在儿童语言发展上是一个跃进的阶段。第四阶段:小孩的

13、年龄在 2-4 岁此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最快的阶段,儿童所说的句子不断加长,开始有了功能词。这时儿童已经不是完全按照语义在组合句子,而是开始使用语法规则。第五阶段:儿童的年龄在 5-7 岁 小孩的语言已变得成熟,完整,而且富有逻辑性。d杜 映 儿童最初词汇的习得及其词义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原文摘抄:本文通过对一个8-18个月儿童词汇习得的观察、记录,初步分析、探讨了儿童词汇习得尤其是词义获得的有关规律。儿童词义的习得过程是一个从指称具体对象到指称具有相同特征和同一属性对象,从把握对象的个别特征、表面特征到多个特征、基本特征的过程,儿童词义的心理表征从一个笼统的模糊的整体形象向分化

14、的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征和属性的同类对象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积极支持下,在儿童的认知尤其是思维的积极参与下,在摆脱外延扩大、外延缩小等错误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邹立志 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总第183期)原文摘抄:儿童的词汇-语义系统经历了分离语词单位、词语理解和使用的互动、选取语义特征、形成语义场等过程。儿童词汇-语义习得研究是语言习得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语言教育、第二语言教学、语言疾病康复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些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界、心理学界都作了一些探索,但是比较起语音习得、

15、句法习得来,成果却相对较少。因为词汇习得既牵涉语言系统内部,又牵涉到语言系统之外的认知发展,既牵涉到先天语言获得能力,又有后天语言学习的因素,习得过程也比较漫长,研究难度相对较大。汉语儿童词汇习得的研究多集中在词汇量、词频统计、某些特定域词语的发展等方面,对儿童词汇-语义习得过程和习得策略研究较少,多数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介绍上。语言学通常区分三个层面的语义: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语用-语义。词汇-语义即词语表示的概念意义,句法-语义是语言形式在组合和聚合中表现出来的关系意义。语用-语义是语言形式在使用中具有的语境意义。本文讨论的词汇-语义主要涉及名动形三大类实词,因为它们能典型地体现出词汇

16、-语义的发展过程,不像虚词那样承担着纯粹的句法-语义,也不像代词那样承担着语用-语义。儿童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模式,通过言语交际、在整体语境中逐步意识到语言单位的存在,所以儿童词汇习得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划分,对语言进行单位分离。儿童的语言理解先于语言产生,儿童能理解的总是远远多于他能产出的语言,这一点已为学界所公认。然而在词语习得策略上,儿童却并不遵循理解先于产出的顺序,我们看到,儿童经常错误地使用自己并不理解的词,通过使用来逐渐理解,存在着产出与理解的互动现象。1、理解先于产生的时序特征。2、产生先于理解的试误策略。词义窄化和词义泛化其实呈现出不对称的局面,词义窄化很少

17、见,而泛化却很普遍。儿童语言的新造词现象也很少,这些新造词基本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形成的。儿童词义泛化时提取了两种特征:一是提取整体外形特征,二是提取局部突显特征。Clark词汇习得的语义特征理论(semantic feature theory)认为,儿童范畴习得就是逐步习得范畴的语义区别特征的过程,这种理论因为对语义特征的两分法太过严格,不能反映习得的心理现实而受到诟病。周 兢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阶段新说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汉语儿童语言发展是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学习和获得语言结构能力的过程。在对0)8岁汉语儿童的追踪和横向测查中发现,汉语儿童语言发展可分为四个阶

18、段:(1)前结构阶段(0-2岁);(2)简单结构阶段(2-4岁); (3)合成结构阶段(4-6岁);(4)嵌置结构阶段(6-8岁)。每个阶段内部,汉语儿童语言结构能力又存在着三级规则水平,规则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儿童逐步获得本阶段语言结构能力,并向下一阶段发展过渡。梁卫兰 郝波 王爽 江玉卿 杨艳玲 张致祥 左启华,幼儿中文语言词汇发展的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第11期使用CCDI量表,采用父母报告形式,对1 056名1630个月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主要是名词、动词、代词、疑问词和量词)的习得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1630个月是幼儿词汇的快速发展期,代词、疑问词和量词的使用一般在19个月才

19、开始,以后发展速度很快,30个月的幼儿已经可表达700多个词汇。Lock J. The Emerge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Linguistic Abilities. In:Fletcher P, Macwhinney B, eds. The Hand Book of Child : Oxford, 2000. 271-540.Tardif T, Shatz M, Naigles speech and childrens use of nouns versus verbs: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Italian, and Mandarin.

20、 J Child Lang, 1997, 24:535-565. 杨海清、庞象宸、李燕如 幼儿词汇的发展及掌握词汇量的调查研究对新疆石河子地区城、乡的273名1一4岁的幼儿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幼儿从岁开始初步理解、使用各种类型的词11种,3岁是词汇增长的高速期。Goodluck,H. Language Acquisition: A Linguistic instruction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儿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一、 国外:最早的儿童语言习得实验可以追溯到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埃及。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史记中记载,公元前7世纪时,古埃及法者普萨美提克很想知道世界

21、上四个民族和四种语言最古老,他命人把两个刚出生的经儿交给一个牧羊人带到没有人纳地方去抚养,不准孩于听到人类的语言。两年后,这两个孩子突然说出bekos。法者令人一查,发现bekos在腓尼基语里是“面包”酌意思。于是他认为排尼基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腓尼基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这位古埃及法老的奇妙“实验”,表现了人类对儿童语言酌最早的兴趣。最早的语言习得实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 埃及法老Psammetichus为了验证语言起源, 命人将两个刚出生的婴儿置于荒山茅屋中, 严令照料的仆人不得在两个婴儿面前讲出一个字来, 否则格杀勿论。据说当时得到的是现在土耳其北部边陲某部落的语言。同样的在1

22、5世纪, 苏格兰的詹姆斯四世重复了当年Psammetichus的实验, 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希伯来语。由此可见, 人们对一语习得的关注由来已久。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语言习得(此处指第一语言的习得,下同)研究肇始于18世纪末,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儿童语言的习得研究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也就是从这时起开始有揭示母语习得本质的系统的研究,一些迄今对儿童语言学领域仍有重大影响的理论不断涌现。60年代之前,行为主义的代表人斯金纳(Skinner)在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1957)一书中指出,语言同坐立、行走、跑步一样是一种行为,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结;强化是语言获得的决定因素。因此,斯金

23、纳的观点又被称为“强化说”。160年代乔姆斯基 ( Chomsky) 提出LAD (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假说, 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头脑中就存在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语言学习机制。1他的“天赋论”和斯金纳的“强化说”形成了对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Bruner) 认为, 在儿童语言发展中, 社会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语言习得支持系统 ( Language Acquisition Supporting System) 。1勒纳伯格 ( Lenneberg) 则建立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 他认

24、为大脑存在一个生物时间表。在这之前语言可以很容易地习得, 而在这之后语言的习得就会有加倍的难度。这个语言习得的决定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1还有班杜拉 ( Albert Bandura) 的“模仿说”: 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 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后来班杜拉根据其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婴儿主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 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条件下进行的。皮亚杰 ( Piaget) 提出认知相互作用论。他认为, 语言源于智力, 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语言结构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的发展受制于认知的发展。1在70年代, 乔姆斯基和皮亚杰进行了举世闻名的

25、大辩论。皮亚杰认为, 概念范畴是在幼儿的社交过程中形成的,1而乔姆斯基则认为社交过程只不过促使原先存在于大脑的思维的深层结构显示出来1。这场辩论并没有分出胜负。80年代, 渥克 ( Werker) 测定出了儿童普遍语间分辨能力。渥克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经典之一, 它的价值在于部分地证实了LAD假说, 又从语音上证实了语言习得关键期说。1 Brown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3、25、52、57、29、56

26、、10、50、50、49、50、90.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仍在行为主义理论, 先天主义理论和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在90年代,语言习得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平克(Pinker)的语言本能(The LanguageInstinct,1994),古德勒克(Helen Goodluck)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2000),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chapter7),

27、杰肯道夫(Jackendoff)的语言,逻辑与概念(Language, Logic and Concepts: essays in memory of John Macnamara)等等。比较突出的成就有优选理论 ( Optimality Theory)的提出、双语儿童语言习得多的涉足以及对语言天赋论的挑战。优选论(OT) 是Prince和Smolensky在1993年提出的新理论,它认为在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中存在着一套制约条件。由于同一制约条件排列等级不同, 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不同。这些制约条件是可违反的,所以儿童的语言可以发展成为成人的语言。这里我们只讨论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所以对于双语儿

28、童的习得理论不做过多介绍。对 Lewis(1993; 1994)对早期儿童语法结构做了详细追踪及实验调查, 他们认为儿童早期语法, 反映一种以特定动词而不是一般句法规则为中心的结构。他们的语料显示, 儿童的句法发展不像是很迅速的参数设定过程, 反而在初期阶段, 儿童相当多的词组属凝固单位。儿童以这些词组为基础, 通过归纳逐步得出语法的规则。这就与乔氏“语言天赋论”的观点相悖。二、 国内:我国对儿童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伴随着西学东渐的热潮发展起来的。而且,相比于心理学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汉语儿童的语言习得略为薄弱,理论不多,并且多数是在解释外国理论。一直到70年代以后才得到

29、新的发展。朱曼殊、李行德对儿童语言中句法结构的发展、词汇的理解等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和实验研究。1986年朱曼殊发表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是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儿童语言的论文集。1992年李宇明和唐志东发表的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是国内语言学界开垦这一领域而取得的首批硕果。1995年李宇明发表的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儿童语言学,概括了国内心理学界与语言学界的主要成果。在词汇方面,我国最早开始汉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是陈鹤琴(1925),李行德(1982)。周国光12的研究表明儿童表现出对高(高程度),大(大范围),全(全包括),多(多频次)的物体的倾向。一方面是因为大比小要容易感觉,高,重,强

30、要比低,轻,弱的刺激强度大,重要性要比一次性的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的“趋大心理”。杨小璐13通过对46岁的儿童使用一组语义对立的副词的研究得出结论:46岁的儿童仍不能像成人那样区分“才”跟“就”,但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对其语义差别是敏感的。就单纯的语义习得而言,儿童对“就”的理解要比“才”更好。而从时间和数量的习得来看,这两者是差不多同步发展的。通过研究儿童习得汉语时间系统,周国光14指明:儿童先习得动态助词(了,过),其次习得时间副词(在,马上),再习得时间名词(现在,明天),最后习得时序词(以前,以后)。在儿童习得否定词方面,范莉15得出结论:2岁以前的儿童就已开始使用汉语中的主要否定

31、词:没,没有,不,别,而“没”跟“不要”比“没有”跟“别”早习得。桂诗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 1979年0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六十年代以前,在心理语言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行为主义者等人的机械论(又称经验论或环境论)。他们把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理解为刺激、反应和巩固的过程,实质上否认了语言交流中的心理因素。小孩学话就是通过模仿,不断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乃至于形成习惯。这就是言语行为的塑造。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又提出了传递论(mediation theory)。他们认为除了外部的、可见的反应外,还有一种内部的、隐蔽的反应:传递的反应(如语言)。它可成为内在的刺激,引起新的反应。六十年代以来,心

32、理语言学在突破行为主义的禁区的基础上取得了较迅速的进展。以E,Lenneberg(1964)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研究语言的生物学基础,探求人类掌握第一语言的规律性。关键期假说转换一生成语法理论提出来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出现热烈争鸣的局面。另外一些心理语言学家觉得机械论与心灵论各执一端,不见得公允,便开展更深入的探索。较受到重视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的学说。承认言语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不过这种行为反映了人脑的一种内部结构,而并非象行为主义者所说的那样,仅是些杂乱无章的习惯。1、李宇明 第一语言习得论 黄冈师专学报 1993年第13卷第1期(一)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儿童为什么能在智力水平较低、又没有象成人那样优越的语言学习条件的情况下在四五年内就能学会母语口语语言习得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提出的。1.模仿强化说 属传统的行为主义学说. 这种学说是根据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提出的,它认为:儿童是通过对于成人语言的模仿学会语言的。模仿正确就会得到鼓励,或因交际的成功而有一种愉悦感、成就感,从而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