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7.67KB ,
资源ID:67451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451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历史第六次统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历史第六次统练.docx

1、高三历史第六次统练第五次统练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3鼎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4与明清八股取士相比,唐代科举考试名目繁多。除常见的进士、明经二科外,尚有秀才、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即以进士科而言,所试内容也有诗赋、策问、杂文等。这反映了A唐代科举制度的效率低下B唐明两代的科举性质不同C唐代科举与社会联系紧密D唐代科举考试的难度较高5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

3、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6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时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官员7500人13465人22500人27000人官民之比1794513927126131911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7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这样做是为了A防止结党,限制宰相

4、B实现选贤任能C推动理学传播D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8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9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B

5、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B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C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D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11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

6、的弊端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12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13“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

7、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15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C材料体现的是公民法的内容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

8、法的完善162008年以来,英国深陷经济危机泥潭,布朗可谓是内外交困,大失人心,最终于2010年辞职。布朗辞职的直接原因是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其不信任B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不支持C保守党的反对D国际社会对他不支持17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来源:学科网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18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

9、友人的信中说:“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为此,他主张A加强中央集权B取消地方自治权C实行三权分立D推行两党制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20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

10、之处在于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B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C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1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B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C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22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南京条约)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

11、条约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C对西方各国给与同等待遇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23下表内容选自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从中可判断其共同危害是1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2组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3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C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D清政府

12、沦为列强侵华工具24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政府自己瓦解的”。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形势高涨B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C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D清廷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以武力逼清帝退位25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6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

13、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27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D南昌起义2

14、8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29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15、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0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称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主要意图是A肯定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B推动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C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团结抗日D彰显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巨大贡献31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在1938年底到1941年底,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表明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

16、部分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密切配合C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日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321943年,宋庆龄访美被美国媒体评价为“征服”美国之旅,赢得了大量的援助。1948年,她再次访美,却被告知只能以“私人资格”前去,且没有获得任何援助。这两个不同的结果反映了A蒋介石努力争取美国各界对华同情B美国对中国抗战和内战态度有所差异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事实D美国重点积蓄对苏联冷战的力量33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

17、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

18、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孙国栋唐宋史论丛(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

19、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美国的历程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

20、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1) 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2) 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其“新型”有何特征?(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孙中山哀太平天国材料二“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21、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并表明态度,结合史实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可以赞成、反对、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血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

22、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2) 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3)通过19世纪末

23、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参考答案第五次1D【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礼乐制度实质上是等级制,规定上下有别,不存在平等,故A项排除;依据材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可得出材料强调了以乐求同,以礼存异,并非集体认同的问题,故B项排除;依据“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和谐,而非等级,故C项排除;据“则贵贱等矣则上下和矣”可得出礼乐制度下明确的等级制度对社会和谐的作业,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2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24、,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得出在分封制与宗法制下,家国的对立易于阐释分裂格局的危险,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进行阐释,仅是阐释了两者的消极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如何,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分封制的利弊成分的多少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3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是对不同时期“鼎”作为陪葬的对象不同,没有对贵族生活的腐化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们的迷信,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鼎是一种权力的象

25、征,材料中“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说明诸侯与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当时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青铜铸造业更发达”与题旨不合,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4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阐释了科举的科目比较多,没有对其效率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唐明两袋科举制度都是封建性质的制度,故B项排除;结合“所试内容也有诗赋、策问、杂文等”可知唐代科举与社会联系紧密,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唐代科举制度的难度问题,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5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监察区演变的准确理解,据所学可知监察区

26、本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的控制而设置,后来“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推动了地方制度的演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材料中监察区的权力在不断加强,故C项排除;监察区不属于疆域领土问题,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地方行政区划6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表格数据是关于官民数量比较,与专制集权无关,故A项排除;依据表格中官民之比就可以看出增长不是正比,故B项排除;材料中只涉及到人,没有对土地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从表格数据官民比例中可以看出官员在人口中的比重逐渐提高,这说明国家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官员,国家行政成本越来

27、越高昂,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官僚制度7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等信息可看出丞相不得自己举荐官员,目的是反对官员结党营私,防止丞相党羽过多,相权过大,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阐释选拔的标准,故B项排除;理学的传播与题意无关,故C项排除;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主要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8D【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紧扣“君主专制”“从秦到清”“不断强化过程中的偶有情况”等信息,而“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在时间

28、上不合题意,故A项排除;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均是强化皇权,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唐代的专利分离与宋代的权力牵制均是强化皇权,故C项排除;题干中“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是指皇权弱化的现象,据所学可知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9D【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阁臣的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故A项排除;材料中内阁票拟后皇帝才批答,说明内阁地位有所提高,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机构,故C项排除;据“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

29、。”“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反映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10C【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政治文明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是根源,故A项排除;“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其表述不合史实,故B项排除;从“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得出材料突出了自然环境与古希腊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故C项正确;个人主义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背景11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主要强

30、调的是抽签的危害,而不是说明使用抽签的方式雇佣一些人,故A项排除;依据“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等信息可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抽签会给国家带来危害,也就是说其反对直接民主选举,故B项正确;“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与题意相反,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管理国家与抽签相比较,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弊端12C【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抗贵族斗争的结果,与奴隶无关,“使用所有罗马人“的表述不合史实,故A项排除;十二铜表法与国内民族关系无关,故B项排除;依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调整的阶级关系,也就是公民内部的关系,故C项准确;十二铜表法与调整外来关系无关,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3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等信息可知具体描述了古雅典司法的运作程序,反映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故A项正确;“形式上的平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