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8.89KB ,
资源ID:67379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379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利用心理日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利用心理日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docx

1、利用心理日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利用心理日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日本最大零售集团的总裁和田一夫,在他七十二岁时苦心经营的集团倒闭了,他从一个富翁一下子便成了一个群光蛋。很多人都以为他要自杀或从次愁苦一生。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和几个年轻人又办起了一家公司,重新创业。使他东山再起的就是他的“快乐日记”。他每天都要记日记,但只记录快乐的事情。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日记写作过程,会直接影响人的心境、和生活发展。早在20世纪初叶,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就以“儿童心理日记法”来研究儿童的心理。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写好心理日记,使之与学生的个性形成

2、互补,足进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一、何为心理日记 所谓心理日记,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及成长过成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幻想、焦虑、自卑、压抑等,用日记的方式,方法写出来,交给老师,以求老师帮助解决。这种心理日记,不必要统一布置,不必强求一律,不必天天写,有什么心理问题就写什么;有多少心理问题就写多少,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写好了心理日记,不用交给组长或班长,直接交给老师。老师对学生教来的心理日记有一收一,有二收二;只阅不批,只写评语不公开点评;写好了就还给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有想法,有意见,还可在心理日记上继续写,与老师在心理日记上讨论交流,以求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二、心理日记的

3、好处1、它是老师打开学生闭锁心理的钥匙。小学低段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往往会大吵大闹,或着向家长,或者向老师倾诉。而高段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社会性的不断增强,加之独立性和自尊心的不断发展,他们开始不愿意向别人吐露自己内心的秘密,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闭锁属于学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和自我监控的消极手段,割裂了师生间的心灵接触。心理日记便是老师打开学生闭锁心理的一把极好的钥匙。只要老师好好利用这把金钥匙,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能更好的得到解决。 某校五年级有位学生平时沉默寡言,非常内向。不知为何,读了一个星期的书后,就不在愿意进教室读书。家长拖不进。老师请不进。问起原因,他就

4、是不开口。老师苦口婆心地询问开导,他就是一言不发。家长软硬兼施,也无几与事,他还是金口不开。老师无计可施,只好叫他在日记里把心理话写出来。他这才点点头。第二天早上,他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把日记交给了老师。老师看了他的日记,针对他在日记里写的几句心理话,逐一写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把日记还给他。他看了老师在自己的日记里写的话后,心理终于开了窍,第三天自个儿高兴地来到教室上课。从此以后,该生心里有话就在日记里写给老师看。老师也不厌其烦的在他的日记后面写评语。事后。同事问该班主任是用什么方法撬开那位同学的金口的。班主任说,是心理日记这把金钥匙打开了那位学生闭锁的心理。 2、它是对学生缺失的人文关怀的

5、有效补助 用素质教育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学校管理,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些制度对学生素质的发展不利的。因为它过分强调量化,过分强调与学习成绩挂钩,主张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等。应试教育管得过死,分数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因而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传统的师德尊严拉大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的语言霸权扼杀了师生的灵魂碰撞。而心里日记构建了师生间的心灵碰撞的平台,并以此为纽带,使师生共同拥有了一个心灵接触的世界。从而实施师生从心理日记中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关怀。一位六年级的优秀学生在一次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在心理日记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次成绩一公布,我就不敢面对同学,不敢面对老师,不敢面对父

6、母。然而,你(班主任)还将成绩排队,更使我无地自容。因为我很害怕。怕父母打骂,怕同学嘲笑,怕老师白眼”稚嫩的话语中充满着压抑和苦闷。班主任看了他的心理日记能不为之动容吗?于是,这位班主任老师在他的日记后面首先写下了自己的过错,接着写了些安慰的话,然后分析了他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心平气和,句句话语都打动了他的心。这位学生接过老师还给他的心理日记看了以后,感动万分,在老师地回复后面写下了八个刚劲有力的字:“宽宏大量,值得尊敬。”3、它是对师生谈心活动的拓展和补充谈心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对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谈心常常受场地、时间、师生双方的心态等多种

7、不确定因数的影响。从而使效果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使学生反感,一言不发,因而也会使教师处于尴尬地步,甚至不耐烦或发火。据有关专家不完全调查显示。只有10的学生“会与班主任无所不谈”,只有14的学生“经常找班主任谈心”,有65的教师不能在一学期内与所任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谈心,有65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是他们不经常找学生谈心的原因。心理日记以其时间的随意性和交流的专一性、自由性、时效性等特点,有效地弥补了谈心的面对面性和严肃性,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性。 有位学生说得好:“过去我不愿意与老师交谈,是怕讲错,挨老师的批评。当老师找我谈心时,总感到自己哪个地方做错了什么,心里很害怕。因此不愿意多

8、说话,更不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现在,用心理日记把自己心里的疙瘩写出来,看不到老师的脸色,我不怕。何况,老师都有评语回复,而且写的心平气和,帮我解决了心理的疙瘩,我心里舒畅,一点也不怕。”4、它是师生建立和谐的桥梁 师生关系本应是平等的,它们之间应该是朋友。但由于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学生总认为老师是高学生一等的,是父辈与子女的关系,总感觉到老师有一条无形的不可逾越的代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的看到老师总是躲躲闪闪,不愿意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思想,交流心理问题。而心理日记通过师生互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得到了心灵的碰撞,好像润滑剂一样,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有了与老师

9、平等的心理,在心理日记上就会无话不谈,无所不写。这样,在心理日记上学生写,老师也写,自然而然的师生之间就成了笔友,心理日记也就成了师生间建立和谐的桥梁。有位学生考试屡考屡差,心里非常苦闷。他在给班主任的心理日记中写道“这些日子以来,我几乎失去了快乐,失败总是伴随着我。我不知人生还对我有什么意思”班主任看了他的心理日记后很震惊。于是,赶忙在那位学生的心理日记后面肯定了他对自己的信任,并指出“老师会永远做你的知心朋友快乐与你分享,痛苦是与你分担,迷惘时给你指点”。然后,用长跑冲刺前总得经历一段让人意欲放弃的窒息阶段作比喻,告诉学生挺过难关,前面就会有鲜花和掌声。接着给学生提供了两种释放郁闷的方法:

10、多听音乐和适当做些长跑运动。学生看了老师给自己的回复,心情好多了,并按老师的指导去做。事后,他在心里日记中写道;“老师,我现在的心理负担轻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我永远忘不了心理日记给我带来的安慰和帮助。”三、心理日记的做法1、让学生乐于参与 在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前,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心理日记,了解些心理日记的好处,明白些心理日记的意义。进而发动学生大胆地写,并告诉学生,老师会给你保密,会对你提出的问题给遇予答复。在做好班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心理讲座,巧妙而自然地引导学生愉快地接受这一活动。同时,建议学生不妨试一试。2、让学生有话可写日记,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11、来说是写得来。但怎样写心理日记,开始会无从下笔。班主任在应在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的基础上,在学生匆匆欲试时,给学生指点心理日记的写法。这就是把自己身上或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幻想、焦虑、自卑、偏执、逆反、自满、羞怯、嫉妒、闭锁、纳闷、压抑、厌世等,不必面面俱到,什么时候碰到什么时候就写。写好了就交给老师。总之,有什么心里话就像老师倾吐什么,不必顾虑,不必害怕。3、让学生敢于倾诉班主任收到学生交来的心理日记后,不应将其放在桌面上,而应锁在办公桌内;日记内容也不应向同事或家长散发和交流,而应小心翼翼的保护好学生的心理秘密,让学生感到与老师交流心理问题安全、放心、可靠,从而取得学生的信任。4、让学生喜于

12、交流班主任收到学生的心理日记后,不管多忙,都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回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写评语时,语句要通俗易懂,恰如其分,富有启发性,并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同情学生的遭遇,鼓励学生的进步,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饱含深情的期望这一切都将使学生认识到与老师的心理交流比与伙伴、笔友、网友的交流更趋理性和指导性,收获更大、更多。从而,让学生又满足感,愉悦感,乐于参与,喜与交流,使学生尽快走出成长的烦恼。教师“心罚”行为的危害,心理归因及矫正对策探讨写作提纲:绪论:健康对于个人来说,是事业之本,幸福之源.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和霍尔就指出”健康就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

13、面都,精力充沛的状态.”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队伍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完善,了解和锐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适应现实

14、;培养良好的心境;与集体融为一体,与时代步调合拍等良好的健康心理。只要这样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教师“心罚”行为的概念二、教师“心罚”学生的“武器”主要有三种:1语言2行为3沉默三、教师“心罚”行为的危害1、“心罚”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影响2、“心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四、教师“心罚”行为的心理归因1社会对教师的角色定位给予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2现行的教育体制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3、学校制度和人际关系氛围也会对教师心理健康造成影响4市场经济的冲击带来与其他职业收入的落差也构成心理负担五、减少“心罚”行为的对策探讨1、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2、全社

15、会都来关心教师3、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结束语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产生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比一般人要大的多,心理危机问题也就相当严重。假如真的出现了心理危机,也不必过分担忧,请相信自己可以拯救自己。教师“心罚”行为的危害,心理归因及矫正对策探讨 内容摘要:“心罚”是教师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而施加于学生心理上的惩罚。“心罚”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教师“心罚”学生的原因有很多,从教师自身来说,“心罚”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外部行为。现行的教育体制、社会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

16、市场经济冲击带来与其他职业收入的落差和来自家庭的压力、学校制度和人际关系氛围都是造成教师“心罚”行为的诱因。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中,切忌“心罚”行为。关键词:心理偏差 矫正 对策绪论健康对于个人来说,是事业之本,幸福之源.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和霍尔就指出”健康就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精力充沛的状态.”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队伍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职业

17、特点决定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完善,了解和锐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适应现实;培养良好的心境;与集体融为一体,与时代步调合拍等良好的健康心理。只要这样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教师“心罚”行为的概念 “心罚”,即心灵施暴。简言之,就是对人的内在心理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惩罚,一摧残。具体来说,是指在教育过

18、程中,教师无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自居,毫无顾忌,赤裸裸地攻击,摧残自尊自爱的城堡,导致行为失控。“心罚”是一种精神虐待,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暴力,二是冷面伤人。“心罚”的危害性不在体罚之下,严重违反心理健康原则,导致健康人格的扭曲,严重违反“开发”性原则,致使心理水平降低。阻碍人的发展,严重违反教育公平原则,严重违反人性化教育原则。因此,要提倡人性化教育,摒弃“心罚”恶习,还教育之本来意义,学生需要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需要宽容,需要赞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曾经看过一则发人深思的报道:2001年1

19、0月3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4 岁的中学生凯欣自杀身亡。他在遗书里说:“我在学校淘气,把钢笔水甩在语文老师的身上。我其实只甩了一次,但老师不信我,非说以前有人甩的也要我承认。还说如果我不承认,就和我没完没了。还说我是人渣,是没人性,我实在受不了了”这个例子是最为极端的后果,而那些每天承受着教师的责骂、讽刺、讥笑,在压抑中默默挣扎和生活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的。二教师“心罚”学生的“武器”主要有三种 (一)语言个别教师往往会说一些刺激困难学生的话语,如“你真笨”、“你永远成不了材”、“你简直就是害群之马”等等。这些话侮辱学生人格,损伤学生自尊,摧残学生心理健康,小则造成师生关系对立,影响

20、教学效果,大则导致学生心理失常,甚至会引发学生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后果。教师的语言要亲切,温柔,准确.用亲切的语言感染学生,用温柔的语言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学.善学.苦学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行为俗话说“教师为人师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迁移默化着学生,如果教师的行为不规范,不注意方式方法,将导致不良后果.我们常常看到,个别喜欢捣乱的学生,被老师安排坐在第一排或最后一排,而且往往是单人单桌。老师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孤立他。对于一些品学较差的学生,有的教师还采用不让参加集体活动、向家长告状等惩罚方式,从心理上、行为上孤立他们,使他感受不到集体乃至家庭的

21、温暖,如同置身于人际关系的荒漠之中。还有个别教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往往出现体罚或变相体法,侵犯了学生人权,无视法规,违背教师职业道德. (三)沉默学生90%的都好动,易犯错误并重复错误.对于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有的老师就采用最伤人的一招沉默。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不理不睬,听之任之。学生错了不批评,学生对了不表扬;课堂上从来不叫他回答问题,课外更不会找他谈心。采用冷战,沉默的“心罚”.此刻,困难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被人蔑视的滋味。我行我素,反正无人过问,错了就从错上来.人头尸首一起埋,直到不可收拾,无可救药. 三、教师“心罚”行为的危害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

22、中有爱迪生。”可以说,教师的皮鞭、冷眼和讥笑不知道扼杀了多少的瓦特、牛顿和爱迪生。因为“心罚”,就是一种“语言暴力”。所谓“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对学生语言尖刻,表面上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具有摧残性。可谓“杀人不见血”。从表面上看,“心罚”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心罚”带给学生的伤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心罚”伤害的是学生的心灵,其痛苦往往是长久的。(一)“心罚”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教师“心罚”行为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研究指出,受到教师“心罚”的学生更不愿意学习,并有更多的对

23、抗性行为。此外,心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在其支配下,因此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想象力贫乏、观察力迟钝、思维混乱和缺乏独立判断是非能力等情形。所有这些对学生智能的正常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被教师批评的学生,每天提心吊胆,成绩不但提不上去,反而一天比一天差,形成“越差越批评,越批评越差”的恶性循环,这是教育的失败。(二)“心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许多教师习惯当着其他同学或教师来批评学生,因此受“心罚”的学生会被其他同学嘲笑、冷落,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卑感加重。当他看到其他同学,就会以为人家在讥笑他,产生对同学和教师的害怕,孤僻由此而生。在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教师“心罚“会

24、导致学生形成自暴自弃、压抑、孤僻、欺骗、退缩、缺乏热情等不良性格。由于学生和教师在地位上的差异,孩子们受到侮辱和伤害后,一般无从发泄,只能将这些情绪积压下来。而在某个时候,这些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极有可能演变为由内向外的复仇行动。有的学生被教师批评后反而破坏学校财产,或与其他同学打架就是其发泄内心愤怒的佐证。受“心罚”的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敌视、仇恨的态度,严重的导致泛化,对一切事物充满敌意。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常受“心罚”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负担而一直无法排解,容易出现抑郁、强迫、紧张等心理行为问题,造成精神病和心理障碍,甚至自杀。由此可见,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施行“心罚”,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四教

25、师“心罚”行为的心理归因既然教师“心罚”行为已被证明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方面是无效的,只会对学生的智能、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心罚津津乐道,甚至把它作为对待坏学生的好办法呢?应该所,教师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道德固然是重要的原因。本文试从心理的角度作一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大乐观的调查结果: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查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我

26、国目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外部行为。有一定心理障碍的教师,容易出现讽刺、挖苦讥笑学生的心罚行为。据香港一调查机构调查所得,教师的压力仅低于警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的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职业承受的高压力引发的。那么,教师这一职业的压力来源于哪里呢?本人通过与本校一些教师谈话,归纳了如下几个原因:1社会对教师的角色定位给予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教师的角色地位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重视教师对社会的责任,忽视教师作为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的一分子也应有着其他平凡人一样的需要、获得;教师因为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在学校

27、、社会等各处都要扮演出不同的角色,在与学生交往时更要控制自己,以标准化、典范化的楷模姿态出现,往往压抑了正常的情绪和需要,这种恶劣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最终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限度而爆发由潜在的心理不适到现实的心理疾病。2现行的教育体制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已很高,但应试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流。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成为各个学校竞争的指标。因此,学校里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都分外紧张分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会直接影响所教教师的教学成绩,与之挂钩的奖金、等级、职称评定也会受到影响。教师整天忧心忡忡,没心理问题才怪。另外,教师除了要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完成常

28、规的教学工作外,还和社会其他阶层一样,面临竞争、下岗、学历教育、计算机考级、普通话考级等的压力,因此,更使教师产生焦虑、恐慌、郁闷的情绪,从而形成心理障碍。正如一位中学教师这样说到:“年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我都快麻木了,可这几年又开始什么减负,又要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搞得我们五天半当老师给学生上课改作业,一天半当学生接受在岗培训、进修,每天弦绷得紧紧的,谁给我减负?也不知为什么,我现在一碰到烦心事就想对学生发火,还有打他们的冲动。这是不是不正常?”3、学校制度和人际关系氛围也会对教师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领导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等级、职称的评定等问题的客观、公正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和工作热情。现

29、在许多中学都纷纷制定教师工作的评估方案,以打破教师奖金一刀切的局面。无可否认,学校领导的出发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好的。但如果评价不够公正,可能会使教师因得不到认同而热情减退,情绪不稳定。有一位老师,在学校的班主任等级评比中几乎排最后,她自己感到很委屈。“我的班每一次评比都得到了不错的名次,凭什么给我这样的评价?那倒不如不做?”另外,学校教师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合作与竞争。如果一位教师每天只想着怎样“打败”她的对手同一科其他班的教师,那么教师之间关系会变得很紧张,同事之间容易产生猜疑、敌对的情绪。这种情绪控制不好,很容易发展成心理障碍。4市场经济的冲击带来与其他职业收入的落差也构成心理负担教师这

30、一职业在社会上虽然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但在经济收入上却低于许多职业。因此很多教师的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甚至因担心受到其他收入高的人歧视而丑于承认自己的职业。这一现象在男教师当中比较普遍。这种不被他人认同的心理很容易导致教师通过批评挖苦学生来获得情感的补偿。5来自家庭的压力一位有十多年教龄的中学教师说:“我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丈夫经常和我吵架,家里常常硝烟弥漫,我的心情也总是多云见阴。我这人很好面子,家里的事不愿让学校的同事知道。平时在办公室与老师们相处时我总是和颜悦色。由于心中的烦恼无处发泄,我有时便不由自主地拿学生出气。在教室里我经常板着脸,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是错了,就更加勾起我的无名火,我借机

31、连训斥带挖苦,用词越刻薄越解气。我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从这位教师的话,可以看出,她的婚姻生活不美满,不良情绪无处排遣,便选择了相对而言的弱势群体作为发泄的突破口,以寻求某种心理平衡。这种避强欺弱的意识和行为,反映出思维的偏差和心态的扭曲。总之,引起教师“心罚”行为的心理诱因是多方面的。那么,面对影响深重的“心罚”,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预防对策呢?五、减少“心罚”行为对策的探讨(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避免对学生“心罚”,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也是一个更高次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32、基本保证。”而培养教师自身心理方面的素质也是高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完善学生的人格。 1、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对学生的错误更有耐心遇事不要急躁,告诉自己,学生完全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学生的过失是属于少年天性的自然流露,并不涉及人格。教师可不必理会。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2、坚决避免使用挖苦讽刺、威吓等负面心理暗示的语言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允许错误,但不存在嘲笑与责骂。”就是因为学生幼小的心灵一旦遭受触及自尊的伤害,往往会留下很深的烙印、为人师者,在此点上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3、善于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用良性心理暗示能使不起眼的学生、表现差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用自身的爱、班集体的爱,感化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用自己的态度、语言、行动明确地告诉他:“我一直期待着你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