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交互式教学的探索-以新课标化学教材(苏教版)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切入点作者单位:温州中学 第三届化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部分成员课题负责人:陈欲晓 执笔: 陈欲晓 成员: 彭小平 张晓宇 郑丽君等 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交互式教学的探索-以新课标化学教材(苏教版)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切入点关键词:“交流与讨论”栏目 设置研究 功能归类 使用策略分类研究 课堂交互式教学 学生评价反馈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新教材(苏教版)与传统教材(人教版)设置的栏目,苏教版最大的亮点就是出现了诸多丰富多彩、极具探究性的栏目。诸如: “思考与交流”
2、、“学与问”、“实验”等。本课题以新课标化学教材(苏教版)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切入点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交互式教学的探索,课题小组成员研究了“思考与交流”栏目的设置、功能和使用策略。从设置上看,栏目在课本中出现频率高,设置巧妙,有安排在引言之后,也有安排在实验探究或得出结论之后,各有不同的作用。从功能上看,该栏目以“问题”为载体,以交流为平台来实现“过程与方法”化学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情景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2)为学生提供线索解决问题。(3)提供问题交流的平台。我们小组成员对“交流与讨论”栏
3、目功能进行归类,着重探索了它的使用策略:(1)简单问题,自学探究。(2)知识探索,设计实验。(3)启发引导,诱思探究。(4)搭建平台,合作交流。同时按归类有针对性设计一些成功案例,由小组成员讨论整合,开出成功的公开课。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的文章有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上发表的,多人教学设计和论文分别获浙江省二等奖,温州市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人优质课评比分别获全国二等奖,温州市一等奖、二等奖等。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的现实背景意义:新课程已经带着鲜活的新理念,向我们走来。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这场变革面前找准自己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在教学实践中要贯彻新课程理念
4、,必须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比喻成“伞状结构”,教师是顶点,学生是伞面上的点,顶点和各点是单线联系。现代的交互式课堂,是师生互动的“网状结构”。师生、媒体、方法手段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活动,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范围是交互式课堂的重要标志,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质。交互式课堂上,师生间不断地开展交流互动,课堂教学不仅具有智育功能,而且还有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和心理教育功能,后三者是传统教育欠缺的,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要全方位地认识学科教育功能,确定全面正确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的、能力的、品德的三维目标,也就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老教材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
5、知识与技能”是化学课堂教学关注的核心所在,课堂形式多数是老师传授为主。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知识体系,不仅关注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目前更多的研究往往针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更新,而利用课本中出现的如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设置了“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整理与归纳”“拓展视野”等丰富多彩、极具探究性的栏目实现课堂形式的转变的研究却很少。本课题以新课标化学教材(苏教版)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切入点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交互式教学的探索。“交流与讨论”栏目提出大量期待学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参与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该
6、栏目强调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与讨论,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评价,而且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与反思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改进和完善。同时让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教师与学生发生心灵的撞击,碰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为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为实现化学课堂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契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二、研究设计1、研究目标努力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新教材的自主学习,创设让学生体验的高中化学苏教版设置的自主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2、研究内容 理论方
7、面: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交互式教学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的关系。实践方面:以新课标化学教材(苏教版化学1、化学2)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切入点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评价方面:对以“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切入点进行课堂交互性教学的初步评价。3、研究框架4、研究方法本课题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为主,并辅以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5、研究步骤2.5.1第一阶段为课题前期准备和申报(2006.82006.12):由我校高一备课组和第三届青年化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调查新课程实施的困惑和问题,对课题实施条件进行初步论证;其次是建立课题组;最终确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申请书
8、。2.5.2第二阶段为理论和实验规范操作学习(2006.122007.3):在课题确定后,结合本课题组成员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能力,采取了订阅报刊杂志、撰写读书笔记、研究实验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定期召开理论研讨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了理论培训。2.5.3第三阶段为实践操作时期(2007.32008.3):由温州中学高一老师在高一的两个班级和第三届化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分别实施教学改革,分析教学结果,总结提炼。2.5.4第四阶段为全面总结时期(2008.32008.9):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论文与心得体会等的撰写,提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
9、各级各类论文、教案和优质课比赛,积极参加投稿,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提高了课题组整体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三、课题研究的成效和发展3.1新老教材栏目设置比较分析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于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设置的“资料”、“讨论”、“家庭小实验”等栏目为课堂的互动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现在教学倡导学生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仅靠人教版的这几个栏目就很难实现。苏教版教材非常关注学生“怎么学”,注重问题情景创设和方法指导。教学内容不采用描述式文本的呈现方式,而运用各种栏目组织教学内容,编写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产生活中鲜活实际出发,引导学
10、生通过联想质疑、观察思考、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回顾总结、资料阅读等活动来学习。课本不再是纯阅读文本,而注重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不仅重视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还要求学生能发现问题,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同时,教材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引领教师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学习指导栏目,让形式参与学习活动,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信息提示”、“调查研究”、“各抒己见”、“问题解决”等栏目提示了问题和方法,对应学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要求;对要求重点观察或记录的内容提示学生在表格中注出;每一单元后设“练习与实践”,在每一专题后
11、设“回顾与总结”,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问题线索学会归纳整理知识,促进学生学会反思,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教材还通过调查研究、交流讨论、问题解决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高中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等技能。同时交流与讨论更为学生的互动课堂提供平台。3.2 “交流与讨论”栏目的设置与功能3.2.1“交流与讨论”栏目的设置 “交流与讨论”栏目把知识以“问”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讨论,独立或合作完成知识的探究和获取新知识。新教材各节按让学生主动探究、“做科学”的理念进行设计。各节的基
12、本结构为:“交流与讨论”栏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它的设置为学生探究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苏教版必修1、必修2、选修有机化学基础、选修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实验化学五册中共出现79次,统计如下:内容出现次数必修1 15 必修217(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14(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17(选修)实验化学 16“交流与讨论”栏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有的安排在引言之后,开始探究问题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出与将要探究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思维与联想,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或新知识的生长点,为随后的探究作准备。统计如下:(必修1)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3122(必修2)专题1专题2专
13、题3专题44232(选修)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523240(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专题2专题3233(选修)实验化学0“交流与讨论”有的安排在实验探究或得出结论之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释一些事实,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统计如下:(必修1)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3220(必修2)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1222(选修)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501011(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专题2专题3423(选修)实验化学专题1专题2专题3专题4专题5专题6专题73223222统计研究发现“思考与交流”栏目在理论性强的章节
14、在引言之后,讨论问题之前出现的几率要高,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启发,同时经常要求学生先进行知识预备。 例如:必修1专题1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其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空气 乙醇 硫酸铵 铜 碘酒 碘氢气 石墨 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其二:1.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转化的知识.请举例说明表1-1中所列物质的转化类型,并将你知道的其他转化类型补充到表中. 表1-1 物质的转化类型物质的转化类型化学方程式单质-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酸-盐而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则更多出现在探究之后或得出结
15、论之前,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做出分析和归纳,同时要求对知识进一步延伸。特别突出表现在选修实验化学中,所有的“交流与讨论”栏目都安排在实验探究之后。例如:实验化学专题1课题2中的“交流与讨论”1,在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2,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交流与思考”栏目要求学生把知识以“问”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讨论,独立或合作完成知识的探究和获取新知识。“交流与讨论”有一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独立完成,有些要通过教师设置台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不断更新知识、探求结果的探究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掌
16、握学习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2.2“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功能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是其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互统一的过程。要完成学习化学知识的任务,必须有认知因素的参与;要维持化学学习的活动,必须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为此,“交流与讨论”栏目注重“过程与方法”化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强调重视过程教学。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亲自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同时,“思考与交流”栏目要求学生要有交流、合作的意识,要能够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同伴,能够倾听和辨证地接受同伴的想法。该栏目以“
17、问题”为载体,以交流为平台来实现“过程与方法”化学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情景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从中获得兴趣激发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问题情境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原理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态度都能协调发展。例如:必修2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中的“交流与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举出一些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例子,并判断下列反应还是吸热反应。A 镁条的燃烧。B 高温煅烧石灰石。C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D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8、,通过背景材料获取信息、激发兴趣,然后通过自我思维、对比、联想提出问题,并与原有经验联系起来,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体会经过发现问题而获得的知识的快乐。(2)、为学生提供线索解决问题。从学科体系上分析,化学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经验,重视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使化学的有用性、趣味性、教育性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使原来严谨的学科知识体系有所淡化。但是毕竟高中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较弱,思维还不够成熟。于是通过“交流与讨论”栏目设置的问题线索,降低问题难度,帮助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必修1专题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交流与讨论”:1),通过学习我们知
19、道,1mol任何微粒的集合体所含的微粒数目都相同,1mol微粒的质量往往不同。那么,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 表1-4 1mol物质的体积物质摩尔质量/g.mol-1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Al26.982.70 g.cm-3Fe55.857.86 g.cm-3H2O18.020.998 g.cm-3N228.021.25g.L-1H22.0160.089g.L-12),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你能利用这些因素对以上对以上计算结果做出解释吗?如果没有交流与讨论1的设问和交流讨论2的表格设计,直接让学生分析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原因有哪些比较困难,因为学生不知从哪个角度去考虑,但有了“交流
20、与讨论”给出的线索提示,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可能有哪些。(3)、提供问题交流的平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组合作、交流互动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合作,挖掘集体潜能,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的学习空间。“思考与交流”栏目要求学生要有交流、合作的意识,并为之提供平台。例如:必修1专题1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其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空气 乙醇 硫酸铵 铜 碘酒 碘氢气 石墨 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交流与讨论”栏目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多样、
21、复杂的活动情境来获得知识的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3“交流与讨论”栏目的使用策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做学问。”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交流与讨论” 栏目为我们提供了好平台,我们如何利用好它呢?下面谈谈我们课题小组的做法。3.3.1、自学探究些学生能够自己查阅资料或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提高自学能力。案例1:苏教版化学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把课文中交流与讨论设计成问题形式。1)原子
22、到底是什么?2)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3)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4)有哪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5)从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到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在时间上间隔了近100年。汤姆生是根据什么实验事实对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产生怀疑的?6)卢瑟福、玻尔等又是根据什么,提出自己的假说?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迪?意图该“交流与讨论”安排在引言之后,开始探究问题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它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提出与将要探究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思维与联想,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或新知识的生长点,为随后的探究作准备。于是我把“交流与讨论”栏目中的文字描述设计成问题,让学生更
23、加直观,目的性更强。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加以提炼内容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把它们解决。这样给学生带着问题的自主学习更加的有效,气氛更加的热烈,同时可以达到很好的收效。但又由于该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所以我又借助动画更好地利用帮助学生利用“交流和讨论”平台进行讨论,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原子结构模型演变 ,科学家科学探索的精神、严谨科学态度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对艰难过程。(详见附件2)3.3.2.实验探索对于一些以学生知识探索为主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探究性问题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相关的问题。 案例2:苏教版化学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设计意图:陶行知先生
24、指出“教学的中心是实际生活”,充分利用交流与讨论栏目设置的问题,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交流与讨论 为什么人们讨论酸雨时常常将其与二氧化硫联系在一起?二氧化硫是如何形成硫酸型酸雨? 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提出各种设想。设想1:SO2溶于水设想2:SO2与H2O反应生成酸活动与探究1用充有80ml SO2的注射器(100mL)吸入10ml水,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 设问对于SO2与H2O反应生成酸的设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实验来验证?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方案方案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方案2:用PH试纸检验方案3:用酚酞试液检
25、验活动与探究2(1)向滴板中加入二氧化硫水溶液,并滴加适量BaCl2溶液,观察现象。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现象:无明显现象。设问根据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交流讨论。结论1:溶液与BaCl2不反应,不含SO42-。 结论2:H2SO3+BaCl2=BaSO3+2HCl活动与探究2(2)在滴有BaCl2溶液、二氧化硫水溶液的滴板上,再滴加3%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现象:产生沉淀。师生互动根据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师生共同完成H2SO3+H2O2=H2SO4+H2O 2H2SO3+O2=2H2SO4(该设计获浙江省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
26、,详见附录2)案例3:苏教版化学1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交流与讨论大家知道患贫血的人通常需要补什么?展示一款补铁口服液师补铁口服液里没有单质铁吧。它是澄清透明的溶液。补铁肯定是补化合态的铁。化合态的有两种,二价铁和三价铁。设计意图利用交流与讨论设置的问题激发学生发现氧化剂能力不同可以把铁氧化成不同的化合价。然后要求学生来源于生活,用实验论证自己的问题。 师补铁口服液中到底含的是二价铁还是三价铁呢?我们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呢?我们先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一下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性质。通过下面的学习,大家看看能不能解释。FeCl2溶液、FeCl3溶液除了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性质?学生实验交流讨论分别向Fe
27、Cl3溶液、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生汇报实验现象并阅读P75 信息提示 学生实验交流讨论 走进实验室:Fe2+ Fe3+实验室有以下常用试剂:盐酸、HNO3、稀硫酸、NaOH、NaCl、氯水、溴水、Fe粉、Cu粉、KMnO4、双氧水1你会选择哪些试剂?并说明你的理由?2如何证明Fe3+生成了?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师密封保存,防止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如补铁药丸,用糖衣包裹。同时我们看到补铁口服液还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C有还原性。加维生素既可补充维C还能防止Fe2+氧化。当然药补不如食补,在平时的膳食中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详见附录2)通过“交流与讨论”设置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信息,然
28、后结合已有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种经过自己探究而获取新化学知识比老师直接传递的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更为深刻,也更为有趣,同时交流与讨论给学生提供了讨论和交流的平台。3.3.3、启发引导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而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却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路径,并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内容,老师利用“交流与讨论”栏目给出启发式的引导。进行设计问题,提供线索案例4:苏教版化学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交流与讨论 当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时,各原子最
29、外层的电子排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原子间以何种作用力结合在一起?诱思探究1两个氯原子可以结合成氯气分子,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可以结合氯化氢分子,你知道氯原子之间,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是如何结合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化合物是哪一类化合物?如何用电子式表示氯气、氯化氢?诱思探究2共价键的成键元素、成键粒子、成键性质、成键原因分别是什么?诱思探究3除了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结构外,我们还可以用结构式表示其结构,你知道什么是结构式吗?(详见附录2)这样让学生以问题为纲,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辅导者。3.3.4、合作交流学生在一起合作交流学习,能够共享个人
30、知识以及经验,学习小组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与经验,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就会主动地促进知识的建构并参与学习过程。 案例5:化学2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交流与讨论谈谈你所知道的某些有机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生活、生产和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并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学生活动学生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收集有关资料,通过交流与讨论这个平台整合知识,拓展视野。教师活动把学生的各种见解进行筛选归纳,提升知识。在课堂上引进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交换意见共同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那就会使课堂气氛更加的热烈,了解的知识更加的全面,不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而且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交流与讨论栏目一个突出的作用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平台。四、课题研究的成效和发展经过以上的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本阶段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充分利用了“交流与讨论”栏目功能,强调重视过程教学。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亲自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同时,“交流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要有交流、合作的意识,要能够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同伴,能够倾听和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