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10KB ,
资源ID:67119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7119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建设文化的强区的几点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建设文化的强区的几点思考.docx

1、关于建设文化的强区的几点思考关于建设文化强区的几点思考党十七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新目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一再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如党十七大报告所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说: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应该是时代赋予我们党和政府的历史重任和伟大使命。早于2001年,我们苏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就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还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苏州市200120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下简

2、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我们苏州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有效地贯彻实施这个规划纲要,我们吴中区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要建设“文化名区”,打造“人文吴中”的文化发展目标与要求。我认为:要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建设“文化强区”是我们更新的目标和要求,这一重任也已历史地、必然地摆在了我们吴中区人民的面前。尽管本人从事区文化行政管理工作不到一年,但作为吴中区人的一分子,面对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与重任,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对此去作一些关于理念上的思考和工作上的探讨。思考一:如何来正确理解“文化强区”的概念与内容?当我讲起我们吴中民进要对建设吴中文化强区进行调研并举办专

3、题论坛时,有领导提醒我,调研这个必须先搞清什么是文化强区(市、省、国)的概念,它有哪些主要的标准?我认为这确实很有必要。我个人认为,“文化强区”的“强”字既可以把它作为“强大”这个形容词来理解,更可以把它作为“做强”这个动态词来理解。“强”为形容词时的“文化强区”是指一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上状况、现象,也就是说“文化强区”要达到的目标:公共文化设施功能配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遗产保护有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地保障和满足、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强”为动态词时的“文化强区”则是一个通过发展文化来推进一个地区为达到上述文化目标和加强

4、整个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用科学发展观来说,这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过程。大家知道,吴中区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聚集有春秋战国以来的各朝名人名迹的历史文化和以孙子兵法名扬中外的兵圣文化、以道教为主的宗教文化、因康熙改名而扬名的碧螺春茶文化、以香山帮为代表的古建营造技艺文化、以玉、石、核、澄泥等为主材质的各种雕刻文化等等,从历史底蕴这个层面上称吴中区为“文化大区”(文化名区)应是当之无愧。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吴中区的文化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的任务还十

5、分艰巨,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较为缓慢,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竞争力还不够强,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缺乏、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把“文化大区”(文化名区)建设成为“文化强区”这个目标,还需要一个阶段的过程。梁保华书记对文化强省的要求是:“文化强省,要做到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强”。所以,我们在“文化强区”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思考二:如何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来抓好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我区文化事业总的现状看,应该说,近年来我区以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的文化事业发展比较快,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日趋完善;群众文

6、化活动丰富多彩,“广场文艺”月月演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各类重大节庆活动搞得也是精彩纷呈。但这与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与我区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和外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还没完全相适应。我认为,当前要抓好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1、文化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文化设施建设包括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环境建设。按照吴中区委“十一五”时期的文化建设的规划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镇(街道)村级文化设施的建设的标准要求,要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实现“区有现代文体中心、镇(街道)有文体教育服

7、务中心、村(社区)有文体活动室”的建设目标。到2007年年底,我区159个村和社区已建了113个达标的文体活动室,总达标率为71%。东山、光福文体中心的扩建和22个的村、社区文体室的建设已列为2008年区政府农村文化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应当说,文化设施的硬件环境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项目建设得到了全面的推进。但是我们吴中区的文化阵地的软环境建设包括管理人员的培养上做得很不够。比如,我们当前在抓的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相比于我们苏州市的其它县(市)、区而言,我们吴中区的实施与推进情况做得很不乐观。文化信息资源工程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指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

8、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上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网络传输系统,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工程。)的建设,它是推动农民运用网络等手段获取文化信息服务,扩大社会效益的工程。按要求我们吴中区要建立一个以图书馆为支中心的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工程,但由于受资金和人员技能问题的限制,与之配套的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共享服务点都没真正地建立起来,与之相对应,吴中区的文化资源也基本没能得到真正的开发和利用。农家书屋工程指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建在行政村且具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相应阅读、播放条件,由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益性文化场

9、所。是用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的又一基础性工程。我们吴中区于2006年就开始此项工程的建设,并制定了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实施方案,同样受到资金、场地与人员条件的限制,到2007年年底,全区95个行政村只有12个行政村建立了达标的农家书屋。今年,按市文广新闻出版局的年初要求,要完成90%以上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今年,我们在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大了建设力度,预计能完成这项任务,但在这过程中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图书数量配备的资金来源、运作模式的规范、管理人员的辅导等等。那么如何突破资金、人员条件等限制来抓好这两项工程的创建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借助部门之间资源的互

10、通互用和一室多功能结合的方式。文化信息资源工程我们可借鉴常熟、太仓等县(市)经验,借助组织部门抓的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起抓;农家书屋工程可结合基层文体中心(村文化室)的图书分馆(阅览室)一起抓。概括地说,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健全网络、加强指导的方式来推进这两项工程,以不断地提升我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来推进我们的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与软环境建设,以不断优化全区文化发展的环境。梁保华书记的“三强”中提到了“文化人才强”,在这里,我在讲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先简要地说明一下文化人才培养问题。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11、大家知道,事在人为,如文化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硬件设施建设的进度,那再大再强的文化设施、阵地也只是一个空架子、空壳子,如有的乡镇图书分馆就存在平常关门、应付检查时开门的现象。文化事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合适的文化人才去推进。我这里说的文化人才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文化阵地的管理人才、文化活动的策划人才、文艺作品创作人才、文化节目的表演人才等等。因此,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发现人才;点(重点培养)面(全面培训)结合,培养人才;尽人所长,留住人才。2、要正确对待重大节庆活动和日常性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四大工程”建设,组织举办的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很多,有碧螺春茶文化

12、节、太湖开捕节、羊肉美食节、各种类的文化旅游节等。应该说,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举办的这些重大节庆活动,主题新颖,也取得了一定经济的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因为每次重大活动大都是靠引进外地艺术团队和名人出演为主,我们政府都要投入一笔相当大的的资金,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各类文艺演出尽管有所创意,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缺乏创新,还是以唱歌、跳舞等传统活动方式,许多富有时代气息和吴中文化特色的活动内容、形式都未能被充分挖掘、利用,吴中区专业的、业余文艺团队都没能尽其所长、发挥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引领与指导。我认为,通过组织广场文艺月月演、送文化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文化

13、活动,我们可以多创作并表演一些反映了我们江南水乡的人情风貌和时代气息浓厚的文艺作品;我们可以多运用我们苏州特有的评弹艺术来说唱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通过引导和组织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普遍开展,多发现、培养、锻炼我们吴中区自己的演出人才和艺术团队,同时可吸引更多的有业余爱好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这样既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把群众文化活动搞活,又增强、夯实了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这样有朝一日,重大节庆活动,就可由我们吴中区自己的文艺人才和文艺团队来承演,这才是真正保障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现实需求,这才是我们所要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

14、。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法律宣传、廉政教育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建设,以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和传承吴中文化艺术等形式,以不断打造出新的吴中文化品牌。在2002江苏省第四届曲艺节上,由我会会员万金声创作的中篇弹词香山侍郎一举夺得优秀节目、创作、演出等多项大奖。它的成功就在于充分利用具吴中文艺特色的评弹来宣传吴中历史上的一代建筑宗师、工匠团体香山帮鼻祖蒯祥,即把吴中文化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3、正确处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我们区是文化资源大区,各类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

15、16处),历史文化名镇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苏州市公布保护的古村落11处(其中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古建筑58处,旅游开放的文物景点30余处;库房文物藏品5128.5件(套),其中一级品52件(套)、国宝级2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光福核雕)、省级2项、市级4项;区图书馆有古籍图书9419册,08年有6部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可以说,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利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在利益上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要使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保护,而又要使利用利益最大化,在博弈论理论上看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更是不现实的。那如何来寻找

16、两者间的平衡点,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呢?我认为,当前我们要做到:一要加强法律宣传,依法进行管理。近年来,我国出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还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保护文化遗产,有法可依。面对当前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政府大幅度的征地拆迁和许多民间工艺失传等现状,作为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制宣传,在争取各级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的同时,要吸引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工作,我们吴中区至今尚未建立专门的机构和配备专职的人员和资金,在此,建议政府部门要从对吴中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大对其

17、的保护力度,并要有重点地规划、调研、论证,确定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手段和办法,理顺物质遗产保护和非物质遗产保护以及合理利用的关系。二要实行文化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发展。举个例,我区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情况特点是:文化资源在不同程度地被旅游业无情地以低值享受,一些现代化的展览、展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有的甚至连维护成本都难以收回。一些景区的管理部门对门票的垄断地位,使得文物保护单位收益甚微。因此,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能得以快速发展。如文化遗产为旅游业提供更多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要在享有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要给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实现二者的资源共享、互惠

18、发展,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自身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三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吸引多方投资。文化资源的经济功能和生产力意义,不仅表现在其自身具有的价值上,更重要的是其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相关效益。我们应通过对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宣传和利用,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整个地区的文明形象,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文化资源就可成为我区经济建设中的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无形资产”。同时,我们还可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并创造条件吸引各方面的投资,激发社会力量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情,只有这样,我们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4、处

19、理好文化市场的准入把关和规范管理关系。大家知道,以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营运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好坏,将关系到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并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首先要在总量、布局控制上按照规定要求严格把好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经营许可的核准审查关。其次要强化市场监管,依法查处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严重危害社会,特别是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吧、游戏房等经营场所存在的问题要重点抓,实行“零点断网”,防止超时经营;实行网吧上网进行实名登记,防止未成年人进入。同时,通过组织常规检查和文体、公安、工商联合

20、集中检查相结合等手段和方式,加强对无证网吧的整治工作力度。三是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大对淫秽色情、侵权盗版出版物的打击力度;加强印刷复制企业监管;开展网上“扫黄打非”,封堵有害信息。四是要加强平安文化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加强对经营业主的法律、业务培训,积极引导文化市场的主体依法经营、合法经营。思考三:如何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来抓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抓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近年来,中宣部、省政府、市政府在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的经济政策中,都明确地把文化

21、产业与文化事业相提并论地摆上同一位置。我们吴中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二届四次全会上也明确作出了“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强区”的战略部署,应该说,这吹响的是我们吴中区由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进军的最新、最嘹亮的号角。我们在这行进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目标、探索发展的最佳途径。具体地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文体产业的概念及其与文化事业的区别和联系。必须解释一下,文化事业是一个有多层含义的概念,从它笼统的、大的含义来说,它包括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它一般的含义理解,它则是相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的、文化事业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

22、文化产业是由对一部分文化事业(文化艺术)的经营和服务转换而来的。但两者存在着很大区别:即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我们图书馆、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需要消费者购买的、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评弹团演出、图书出版、印刷的文化服务。大家对文化事业也许有所了解,而文化产业可以说是一个新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由文化艺术对经济支持与推动形成的产业的是文化产业。我们了解了概念,才能分清“事业”和“产业”的区别;明确了哪些是事业,哪些是产业,才可确定哪些可以进入产业,哪些不能进入

23、产业。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不同的政策,实行不同的体制和运作方式。2、要了解我区文化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相对吴中区的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而言,吴中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发展是起步晚、发展快、前景好。我区是文化大区,我们有着深厚的底蕴、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如古建筑、文物、古书籍等)与非物质文化(如雕刻、刺绣工艺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称得上是我们吴中区区域性的特色文化,文体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但我们要看到吴中区文化产业发展快大好形势下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重点产业不突出等不足。我们应该在吴中文化这块“根基”上加快地、全面地培育我们适当的文化产业基地,并且要有重点地发展我们的优势文化产业,近悉,苏

24、州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已在光福成立了第一个分会,据统计,光福镇从事玉雕相关产业的人员达1.5万人;还有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美术)示范基地胥口书画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也于近期全面启动。08年区政府已给予重点扶持的文体产业发展项目有:以传承刺绣艺术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的扩建工程和以传承古建筑文化的香山工坊园林古建一期的筹建项目等等。3、简单分析区委关于文化产业群形成的发展情况。应该说,作为新兴产业的吴中区文化产业具有着巨大的文化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吴中区委在2006年制定的关于“十一五”时期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四个特色文化产业群的目标:一是以木渎、甪直为

25、依托,加快园林古镇、水乡古镇等品牌建设,发展古镇旅游文化产业群。二是以胥口、香山为依托,开拓书画、古建营造市场,形成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群。三是以西山农业园、越溪、城南为依托,加快旺山生态农庄建设和耕岛、龙津谷、西山明月湾、钱家坞等农家乐文化项目建设,培育田园风情文化产业群。四是以穹窿山、渔洋山、灵岩山景区为依托,加快发展孙武文化、宗教文化项目,形成人文传播文化产业群。两年多来,这四大文化产业群可以说已基本形成雏形,但仍需不断地详细规划和精心打造,加强资源的整合利用,尽量做到文化产业的种类的多元化、地理位置的网格化和吴中品牌的整体化。同时,我们还要开展好多形式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投入到

26、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4、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搭建好四个平台。许多实践证明,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靠文化资源和对文化产品的创意能力,但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各种平台的搭建。近年来,中宣部、省政府、市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的经济政策,都明确设置了一项数额较大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区政府在财政上也每年明确了一定数额的引导资金,但是应的经济政策还尚未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文体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束缚。如我们吴中区拥有的评弹团、沪剧团,由于经济政策的不到位,这两剧种的演艺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除了经济政政策平台之外,政府还应该搭建好文化资源的信息平台、文化产品的交易平台和有利于文化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平台。举个简单的例子,据了解,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上出售的雕刻小饰件有50%以上是产自于我们吴中区,但我们吴中区却没有这类雕刻小饰件的专门交易市场和街区,包括吴中区的景点摊位上的售品也没能凸现出我们吴中雕刻文化的特色。我们相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能进一步提升我区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转变我区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上面讲的仅是关于“文化强区”的几点思考,“几点”说明并不是全面的;“思考”说明是主要代表了一些我个人的主观思想,所以,在上述论述中如有不当之外,请大家批评指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