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79.13KB ,
资源ID:66983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983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docx

1、高一语文寒假练习1无答案永春一中高一年级语文科寒假练习一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

2、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3、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到了孔子的时代,由

4、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古籍

5、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B.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C.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D.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子

6、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B.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C.上古时候

7、,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像没有曲调的“徒歌”,收在古代史传中。D.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

8、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走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注】委肉当饿虎之蹊:意思是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委,放置。蹊,小路。惛:愁闷,烦恼。后交:新交,晚交。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燕国力量薄弱。雕鸷:雕与鸷均为凶猛的禽鸟。比喻秦国的凶猛。

9、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太子受而舍之 舍:使住下来 B.祸必不振矣 振:兴起C.愿太傅更虑之 更:再,重新 D.行怨暴之怒 行:施行,发泄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B.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C.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 谓资怨而助祸矣D.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6.下列

10、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不得已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B.鞠武劝说太子丹不要收留樊於期,并希望太子马上派遣樊於期将军到匈奴去杀人灭口。C.太子丹顶住压力,坚决收留樊於期,并积极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想通过鞠武结识田光。D.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太子丹的侠肝义胆。7.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5分) (2)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5分) (二)课内文言知识(12分)8.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若亡郑而

11、有益于君 吾不能早用子 共其乏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以乱易整,不武 因人之力而敝之A. B. C. D.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C.沛公起如厕 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11.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距关,毋内诸侯 沛公不胜杯杓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范增数目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秋毫不敢有所近 拔剑切而啖之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

12、来谢项王A. B. C. D.(三)古代诗歌阅读(1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3题。(6分)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12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13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7分)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4.请赏析“千里片时间”一句的妙处。(3分) 15.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

13、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4分) 三、散文阅读(25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灞柳凄迷潘向黎出咸阳机场到西安的途中,经过渭河,我惊问:“这就是泾渭分明的那条渭河吗?”司机笑着说“是”,我又问:“泾河在附近吗?”司机说在北面几十公里处。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居然是真的!“泾渭分明”,这个听惯了用熟了的成语中的两条河

14、,居然是真实的、活生生的河!我知道司机觉得我有些大惊小怪,可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东刺史肠”,许多景致许多事,当地人对它们的美早已有了免疫力,而对于来自异地他乡的游客尤其是第一次接触到它的人,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和冲击力的。此后我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在地图上发现的,都是那些在历史书上大名鼎鼎,在古诗词中反复咏叹的名字:长安、骊山、马嵬镇、辋川、蓝田、终南山还有灞桥。灞桥,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像有一只灵活的手,在我身体里的一张琴上一挥,拨响了许多琴弦,余音袅袅,经久不息。在车子经过灞河的时候,我睁大了眼睛,惟恐错过了什么。然而,只有河水在静静流淌,有几株柳树,此外一片荒凉。据说,被水淹没

15、了的古桥墩,在枯水季节还能看见。看来,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只能在纸上飘舞,今人也无从体会作为“离别伤怀”的同义词的“灞桥折柳”的音韵了。可是这儿依然是灞河、灞桥,是任何一条其他的河、任何一座其他的桥无法代替的。唐代习俗,人们由长安远行时,亲友相送,西面送到渭城,东面则送到灞桥,然后折柳相送,依依惜别。“别时容易见时难”,离别总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因此桥又得名“消魂桥”。李商隐当年考中进士后离开长安时,就写下了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诗中有:“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灞陵是汉文帝的陵墓,在离灞桥不远的原上。然而,灞桥之所以在我心中如此不可代替,不是因为这些习俗,也不是因为那么多的

16、诗及背后的故事,而是仅仅因为一首词,堪称千古绝唱的一首词。它就是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关尽千古登临之口”的词,摆脱了单纯的伤感离别,赋予了灞桥多么悲凉的色彩、多么深沉的时空意境和多么辽阔的沧桑联想!正是这46个汉字给了灞桥灵魂。这样的一首词,它的作者却至今不明。有人说是李白,大概是因为它实在太精彩了,除了李白这样的天才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人能够写出来。但我凭直觉相信另一种说法:这首词是一位无名词人写的。词意也不是怀远或思乡,而是在唐朝衰落或者灭亡的时候,面对家国残破,宫阙

17、荒废,感到一切都像云烟一样过去,为不可挽回的王朝气象、繁华和梦想而写下的一首挽歌。为什么一定要在有名的文人中寻找作者呢?不是一位以此为业的“专业作家”,就不能出乎真心真性,书写一个时代巨变时的生命个体的心灵创痛和人生感受么?也许他本无意写词,只是情郁于中,忍无可忍,把一生的经历和感慨化作了这样的一首词!如此厚积薄发,怎能不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一千多年前的那位词人啊,不管你是旧时王谢还是一介草民,我都要在灞河边为你再次击节,对你大声赞叹,向你顶礼膜拜!听说不少人都在呼吁重修灞桥,可是我对此却是漠然。因为今日的灞桥已经不复是送别之处,时过境迁,世风人情今非昔比,“灞柳风雪”的神韵已不可追寻。一座

18、新桥,再栽上一些柳树,不过又是一处假古迹,能唤起多少美感和想象?不如就在原地立一块碑,刻上“灞桥遗址”,反面就刻上这首忆秦娥。且容来此凭吊的人各有所忆,各怀所思。让那千年“灞柳风雪”在心里飞扬,更凄美动人。(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出咸阳机场到西安的途中,经过渭河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居然是真的!并以“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引出下文,内涵丰富而有文化底蕴。B.在文中,作者写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在地图上发现的,都是历史书上大名鼎鼎的名字,如长安、骊山等,其文笔的落脚点还是灞桥。C.作者写灞桥相送折柳的唐代习俗、李商隐的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和离

19、灞桥不远的原上的汉文帝陵墓等是为了说明灞桥的历史内涵。D.忆秦娥的作者至今不明,有人说是李白,但作者相信是一位无名词人写的。词内涵丰富,不仅有怀远思乡,还有词人在时代巨变时的人生感慨。E.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引用的手法,层次井然,议论与抒情结合,表达出作者对灞桥的赞美、伤感和眷念之情。最后一段还建议在灞桥立碑,容人追思。(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6分) (3)作者为“一千多年前的那位词人”击节赞叹,向他“顶礼膜拜”的原因有哪些?(6分) (4)作者为什么对重修灞桥漠然?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历史文化观?(8分) 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17.欣赏下面的漫画,先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

20、,再揭示漫画的寓意。(6分) “小祖宗”在军训(1)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75字)(4分) (2)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15字)(2分) 18.请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解释漫画的寓意。(6分) 五、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一个父亲抱着宝宝坐车,当时公共汽车上人满为患,随着车的晃动,小宝宝也东摇西晃,甚是可怜。父亲满怀期待能有人让座。售票员说了四遍请为抱婴者让座,但坐着的乘客无动于衷,漠然地望着窗外。父亲失望地叹气终于,一位中年人站起来说:“你抱孩子坐我这儿吧。”大家本以为孩子父亲会说声“谢谢”,谁知他坐下后大发牢骚:“我还以为雷锋都死光了呢。”全车为之愕然。这是生活中真实的一幕,你对孩子父亲的做法有何感想?请以“拥有感恩的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