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88.29KB ,
资源ID:66954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954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x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题组一自然地理的整体性(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12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答案1.B2.C解析第1题,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第2题,科

2、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均可生存;地处赤道附近,加之周围海洋调节,气温日较差小,故A错;企鹅和鬣蜥把科隆群岛当作家园,不属于迁徙动物;故B错;群岛最高峰海拔为1689m,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显著,但“耐寒”的企鹅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区,可见这不是其原因。3.(2015上海地理)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

3、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

4、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任答一点即可)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任答一点即可)解析第(1)题,图甲为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或

5、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图乙为黄土梁,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几千米或几十千米。图丙是黄土峁,是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黄土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从流水侵蚀作用入手分析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的黄土地貌形成过程。第(2)题,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第(3)题,有利可以从对黄土地貌的改善分析,不利可以从对土质的影响分析。高考题组二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4.(2015广东文综)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

6、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解析文献表述的是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A正确;从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向上是垂直地带性分异,因此B错误;内蒙古从东向西是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因此C错误;塔里木盆地出现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因此D错误。(2015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

7、化示意图”。完成56题。5.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6.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答案5.C6.B解析第5题,山麓自然带可以反映该山所在的大致纬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由图可知该山脉北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即可选出正确选项C;秦岭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岭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喜马拉雅山北坡为青藏高原,不可能有温带荒漠分布,所以,A、B、D都错。第6题,该区域为昆仑山北坡,处于背阴坡,光照和热量不足,所以对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影响小,故A、D错误;在甲地有森林的分布,而乙、丙没有森林的分

8、布;甲地冰原带分布的海拔低,由此说明影响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条件,B正确;海拔高度主要通过影响热量条件而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故C错误。(2015江苏地理)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 B. C. D.8.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7.C8.A解析第7题,路线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不合理;路线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经过了山顶或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沿着山谷,有牲畜饮用水

9、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缓,故选C。第8题,由图可以看出,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的影响,夏季到地势高的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称为夏牧场;冬季到地势较低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放牧,称为冬牧场,故选A。(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为()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10.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答案9.A10.D解析第9题,我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生长森林植被;大兴安

10、岭至贺兰山的处,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植被类型为草原;贺兰山以西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山地迎风坡除外),地表景观以荒漠草原和荒漠为主,A项正确。第10题,图形显示,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是南宽北窄,主要因为由南向北,夏季风势力减弱,影响时间缩短,影响的东西宽度缩小,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故能生长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缩小,D项正确。命题感悟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特殊区域非地带性表现及成因。从考查方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而且近年综合题有增多趋势。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1)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

11、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网络构建名师点拨本讲内容虽然相对较少,但与其他自然地理内容联系密切,在复习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两大特征做好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应学会利用整体性原理,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环境问题。能够利用区域图和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核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干精讲1.含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六大要素(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岩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

12、性。2.一个基础、二大功能(1)形成基础: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过程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实现,其中生物起到关键作用。(2)两个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3.两大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方法技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

13、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要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的因果关系。(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

14、步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预测演练命题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运用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节要素的关联性,请指出各要素的表现。(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1)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水少,地貌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被稀少。(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

15、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气候(降水和气温日较差)、水、植被、地貌和土壤等方面说明。第(2)题,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水土流失的结果,而这一结果与植被破坏关系密切。第(3)题,结合上面两个实例,说明了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因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核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干精讲1.一个概念自然带(1)形成(2)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2.两个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

16、分析思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C,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山体所

17、在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越低,自然带谱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自然带谱越简单。山地中的雪线的高度与坡向有关,阳坡、背风坡雪线高,阴坡、迎风坡雪线低。3.雪线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掌握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影响雪线的因素有气温、降水、地貌等。(2)分析全球山地雪线山地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因此全球山地雪线的分布曲线呈马鞍形,即在副热带山地雪线最高,然后向南北两侧降低。夏季气温高,山地雪线较高;冬季气温低,山地雪线较低。(3

18、)分析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雪线山体坡度越大,雪易下滑融化,雪线偏高;阳坡气温偏高,雪线位置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分析时要注意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4)分析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对雪线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方法技巧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

19、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2.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下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下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下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

20、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下图中南坡为迎风坡。预测演练命题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预测题型:选择题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丙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自然带()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2.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A.气候类型 B.大气环流 C.自然带 D.盛行风答案1.A2.C解析第1题,结合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知,同一自然带南坡较北坡高,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推知丙位于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在该气候条件下发育常绿硬叶林。第2题

21、,结合上题分析,甲、乙两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在两气候条件下都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命题点二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与应用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四季牧场。读图完成34题。3.图中表示夏季牧场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与山地四季牧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A.山地所处纬度 B.山地相对高度 C.山地岩石类型 D.山地坡向答案3.C4.C解析第3题,夏季,山体上部气候温和,草类繁茂,利于放牧。因此夏季牧场应位于图示中的丙处。第4题,影响牧场的主

22、要因素是牧草和地形,所以牧场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山体高度及坡向有关,而与岩石类型关系不密切。核心点三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主干精讲1.五大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地质构造、洋流、水分等。2.四类表现表现实例分析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由于56S65S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地带性自然带分布的改变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部的东西两侧,同处于温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形成荒漠带;西侧却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

23、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自然带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方法技巧非地带性因素分析在分析非地带因素相关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地形状况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和西部自然带不同,就是因为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使温带落叶阔叶林不能继续向东延伸,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温带荒漠带。(2)海陆位置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分布等对

24、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的原因是该地区大部分为海洋。(3)局部水分条件变化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干旱地区,如天山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发育了众多的绿洲,它们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了与周围广大温带荒漠地带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观。(4)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综合影响。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综合影响。如大洋洲的东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

25、高原的东南沿海地区,距赤道远,形成了热带雨林带。从成因来看,这些地区的热带雨林带分布在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的东岸,位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预测演练命题点非地带性因素的表现及分析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读“亚洲东部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1.P自然带在大陆东岸比西岸分布的纬度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大气环流、地形 B.太阳辐射、洋流C.大气环流、洋流 D.太阳辐射、地形2.图中自然带南半球缺失的有()A.F、P B.P、H C.F、H D.E、F答案1.C2.B解析第1题,结合自然带分布规律,根据图可判断E、F、P、H自然带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

26、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及苔原带。P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受冬季风和千岛寒流影响,在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导致分布位置不同。第2题,受海陆分布影响,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探究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典题例析例1(2015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问题。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答案C解析水系的分布特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显著,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A项错误;地形和矿产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属于地质构造规律,B、D项错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

27、气候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其对应的自然带热带荒漠带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例2(2015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答案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28、“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时能有效地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方法技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该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具有很强

29、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考查形式:(1)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问题。该类型试题答题思路一般为:(2)运用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该类型试题答题思路一般为:预测演练下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12题。1.左图中若a处形成化石,b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A.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 B.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C.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 D.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2.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有()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植被

30、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 B. C. D.答案1.B2.C解析第1题,化石为生物死亡后在沉积岩中存在的遗体或遗迹,说明甲、乙二者之中一为岩石圈、一为生物圈。右图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说明甲、丙一是大气圈、一是岩石圈。综合判断知,甲、乙、丙分别为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干旱为右图环境的基本特征,据此推测该区域气候、土壤和河流基本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可能出现()A.热带草原带 B.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4.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比北坡低,是因为()A.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B.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答案3.D4.A解析第3题,该山山麓地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自然带以上不会出现热带自然带。我国气候条件下不会发育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常绿硬叶林带。但在亚热带自然带与积雪冰川带可发育针阔混交林带。第4题,山地南坡永久冰雪下限较低是因为其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积雪量大。一、选择题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图完成12题。1.我国南方地区的树木比北方地区发芽要早,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