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3.72KB ,
资源ID:667870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787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道家法家和墨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道家法家和墨家.docx

1、高中历史道家法家和墨家高中历史道家、法家和墨家(考试总分:19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材料说明A法家吸收了儒家思想 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儒家遭到了法家的批判 D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2、(4分)下面是关于孔子与墨子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记述出处“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韩非子显学“孔子贵仁,墨子贵兼”吕氏春秋不二“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淮南子要略A儒墨关系很早就已受到关注 B墨家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C墨家与儒家并没有相通

2、之处 D墨家挑战了儒家的主导地位3、(4分)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 B兼相爱,交相利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4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B“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C“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D“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5、(4分)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吸收各家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其多设耳目来侦查的方法创自墨家,其“循名责实”的方法采

3、自墨家和名家。据此判断法家重视A人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B人主的权势C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 D苦干和自我牺牲6、(4分)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实行严刑重罚 B君主无为而治C推行德治仁政 D恢复礼乐秩序7、(4分)春秋战国时期,“强调每一个人不分畛域又不待仪节约束地去兼爱他人”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8、(4分)下列关于韩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韩非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B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C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D韩非提出了“

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不变”的主张9、(4分)庄子记载,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吕氏春秋记载,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该段材料不能体现A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对立性 B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相通性C墨家学术思想讲求实际的功利 D儒家学术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10、(4分)“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思想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事物自相矛盾C事异则备变 D逍遥无为11、(4分)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举天下之万民,以法天子”,“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

5、灾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同上同于天者也”该思想家可能是A韩非子 B董仲舒 C墨子 D李斯12、(4分)冯友兰评论某一学派时说:“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下列属于该学派思想的是A“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兼相爱,交相利”13、(4分)下列言论体现墨家思想主张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救D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

6、道者劝以教人14、(4分)战国时期思想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思想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主张与代号对应正确的是A“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 B“行仁政,民之悦之”C“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燔诗书,游学之人15、(4分)庄子记载,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吕氏春秋记载,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该段材料不能体现A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对立性 B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相通性C儒家学术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 D墨家学术思想讲求实际的功利16、(4分)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而无不为,是“天道”对“人道”的启发。这一思想A代表

7、了古中国对宇宙起源的探寻 B回答了春秋“乱世”的原因C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某些基本原则 D有利于“春秋大一统”的实现17、(4分)嵇康、阮籍等魏晋名士在乱世谈玄清议、不尊礼度、简傲放达、纵酒任性、服食求仙、越名教而任自然,在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为魏晋风度。下列思想家中对于魏晋风度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18、(4分)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三者立论不同,但都支持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三

8、者立论不同,且都反对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19、(4分)他们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反对侵略战争,重视文化传承,掌握自然规律。他们的宗旨是“口言之,身必行之”。材料评价的战国时期的这一派别A具有强烈社会实践精神 B要求超脱于社会之外C主张重建礼乐文明社会 D提出“严刑峻法”思想20、(4分)下列思想属于道家学派的是: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法家的进取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孟子的“仁政”思想21、(4分)“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与这一思想主旨针锋相对的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22、(4分)

9、春秋战国时期,下列价值观最有可能被社会认可的是A追名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23、(4分)先秦诸子“因应时代的变局,而表现出至少三种不同的思想立场:第一,对崩溃中的旧制度与传统保有孺慕之情,第二,在承认现状的前提上,为新制度催生;第三,厌弃人为制度”,第二种思想立场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24、(4分)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25、(4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有学派主张“上

10、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之”,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要求集中统一到中央。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墨子26、(4分)“若使天下,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材料体现的是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27、(4分)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实行严刑峻法C强化血缘等级 D推行礼乐仁政28、(4分)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

11、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由此可见,儒家思想A对天人关系有所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注重于现实政治诉求 D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29、(4分)先秦某一思想家认为:“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该思想家A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B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影响较大C希望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D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30、(4分)针对战国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墨子主张A法治 B德治 C无为 D兼爱31、(4分)墨法皆尚贤,墨子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12、”韩非则认为君主应用贤能的“法术之士”,“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这说明与墨家相比,法家的“尚贤”更重视A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B任能与重法术相结合C法、术、势三者结合 D反对世袭制任人唯亲32、(4分)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这显露出A“尚同”的治世理想 B专制统治的特征C人性本恶的思维惯性 D百家融合的趋势33、(4分)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

13、敖贱,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下列属于这一学派主张的是A法不阿贵 B兼爱尚贤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34、(4分)史载:西汉政权建立后,“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对此,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方略是A厉行法治 B广修水利C无为而治 D大兴儒学35、(4分)易中天说:“从_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_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_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_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横线处依次应为A孔子墨子孟子韩非 B

14、孔子孟子墨子韩非C墨子韩非孔子孟子 D墨子孔子韩非孟子36、(4分)商鞍君臣中记载:“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瓦解、君主专制建立 B“以法治国”成立为治国标准C法家是最受人民推崇的学派 D“以法治国”成为百家共识37、(4分)汉儒抛弃了孟子的“民贵君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而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这说明A汉儒完全背离了孔孟之道B外儒内法的格局最终形成C汉朝政府企图用思想统一加强政治统一D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适应君主专制的变化38、(4分)“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

15、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庄子的“齐物”观点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39、(4分)“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B崇尚自然小国寡民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40、(4分)提出“若使天下兼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共计 30 分)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丧礼,君

16、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选自论语材料二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 选自墨子材料三 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

17、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选自庄子骄拇(1)材料一反应了孔子的什么主张?(2)材料二墨子的主张有何相同何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庄子所讲与孔子的什么观点相对立?庄子还有哪些思想主张?4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说文解“休”为“人依木而歇”,表达的是一种劳动的终止与歇息状态。在农耕文明“天人合一”哲学大框架下的“休闲”,强调的只是劳动与休息的辩证关系,人的身体的一种休息行为。我们的先人又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进一步提出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健,以动为主的观点。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非常注重文学休闲、艺术休闲。无论是“独钓寒江雪”的老翁还是游走山川的的行者抑或高朋相聚的茶

18、会,都折射出古人将艺术融于体闲境界摘编自谢珊珊试论中国古代休闲文化的审美意义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礼拜目的宗教活动逐渐被全新的周末度假旅游代替;日常阅读的书籍也由原来的以宗教书籍为首选变成了以阅读报纸、通俗小说等为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更加吸引人。在体育休闲活动中各种斗兽运动逐渐被禁止,为足球、拳击等运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比赛规则,且在娱乐场所加强了立法和规范。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到19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1)依

19、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休闲生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休闲生活变化的趋势和影响。4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20、。朱子语类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对儒学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对西汉王朝统治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的新特点。(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新观点及形成这些观点的经济根源。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1、(4分)【答案】D【解析】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主张天下一统,说明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李斯的主张受孔子的影

21、响,排除A;李斯是秦朝人,材料信息不是反映百家争鸣,排除B;材料无法看出儒家受到法家批判 ,排除C。2、(4分)【答案】A【解析】表中的三则材料都提及了儒墨关系,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儒墨关系就已被提出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故A项正确。“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说明墨家曾向儒家学习,但这并不表明墨家是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的,故B项错误;表格说明墨家与儒家有相通之处,故C项说法与材料相悖;当时儒家思想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D错误。3、(4分)【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可知,意思是指圣人治国,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沿用旧的法度;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遵守旧的

22、礼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法家的改革思想,“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正是体现改革的思想,故C项正确;A项是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B项是墨家的思想,D项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4分)【答案】D【解析】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提倡效今不法古,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思想;A项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是墨家思想,排除;C项是道家思想,排除;D项是法家思想,符合题意。5、(4分)【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中法家“多设耳目来侦查”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侦查各国君主是如何驾驭臣子的,故A项正确;法家“多设耳目来侦查”有承认君主的权势所在,但其主要

23、目的在于君主驾驭群臣,故B项错误;法家重视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但题干没有涉及这一层意思,故C项错误;法家并不重视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故D项错误。6、(4分)【答案】A【解析】材料“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意思是严刑重罚是百姓不喜欢的,但却是国家能够得以治理的办法。怜爱百姓是百姓喜欢的,却是国家危难的原因。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一定违逆世俗而顺应道理,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实行严刑重罚,故A正确;材料体现韩非子的思想,不是道家思想,故B错误;推行德治仁政是儒家思想,故C错误;恢复礼乐秩序是儒家思想,故D错误。7、(4分)【答案】D【解析】“强

24、调每一个人不分畛域又不待仪节约束地去兼爱他人”体现了墨家墨子主张兼爱的思想,D正确;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排除A;庄子主张齐物,精神逍遥自由,消极避世,排除B;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和法治,排除C。8、(4分)【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法术势相结合,因此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家韩非子还注重法治的作用,主张轻罪重罚,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家主张社会变革,不是“事异则不变”,而是“事异则备变”,故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9、(4分)【答案】C【解析】材料中前半部分古文的大意是

25、:儒、墨均有其所认为的是非,他们都自认为是,而说对方为非。后半部分的大意是:孔子和墨子的徒弟遍布天下,他们都以仁义之术教导天下百姓。材料只提到了墨家的“仁义之术”,而没有提到墨家学术思想讲求实际的功利。故C项不能体现。答案为C项。根据“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可知,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对立性。故A项能体现。根据“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可知,儒墨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相通性。故B项能体现。根据“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可知,儒家学术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故D项能体现。因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0、(4分)【答案】C【解析】守株待兔体现了社会是发展变化的,要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这是法家的

26、变革思想主张,故选C;A是儒家思想,BD是道家思想,排除。11、(4分)【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该思想家“尚同”,即百姓要与天子同,与天同,这符合墨家的思想,故C项正确;AD两项都是法家代表,B项是儒家代表,且不属于先秦时期,故排除ABD三项。12、(4分)【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的思想,故C项错误;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思想,故D项错误。13、(4分)【答案】D【解析】

27、本题主要考查墨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D项材料整体信息是说有力气的赶快助人,有钱财的努力分人,有道的人勉力教人,这同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致的,D项正确;A项是道家思想,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是法家思想,排除。故选D。14、(4分)【答案】A【解析】从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A项是秦国,法家思想为主,材料“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是法家思想,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是楚国,道家思想的起源地,材料“行仁政,民之悦之”是儒家思想,故B项排除;C项是鲁国,儒家思想的起源地,材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道家思想,故C项排除;D项是

28、齐国,荀子曾经在齐国讲学,材料“燔诗书,贱游学之人”是法家思想,故D项排除。15、(4分)【答案】D【解析】“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是指儒家墨家各有自己的道理,以自己的是来判定对方的非,又以对方的不对,来证明自己的对,据此可以看出A说法正确;“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大意是指儒家和墨家的信奉者充满天下,都主张用仁义道德来教导人们,由此可以知道BC有道理;所以排除掉ABC;但是题干没有体现出D的意思,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16、(4分)【答案】C【解析】“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就是一个字“反”。“反者道之动”就是“反动”,万事万物

29、的规律都是“反动”的,反向运动、反复运动。“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的一种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认为,强大才是有用的,其实柔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柔弱胜刚强,这一点在老子中的很多篇章都作了论述,典型的例子就是婴儿和水。我们成年人要向婴儿学习,向水学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不要时时处处都争强好胜,不要锋芒毕露。柔弱、谦虚、忍让才是做人的法宝,才是取得成功的“大用”。因此,材料中的这一段话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某些基本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社会运行的一些规律而不是宇宙本源的探讨,也没有回答春秋“乱世”的原因的什么,故AB项错误;道家的思想并没有强调加强中央集权,故与“春秋大一统”无关

30、,故D项错误。17、(4分)【答案】C【解析】不尊礼度、放达任性任自然的魏晋风度,是一种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旷达的生活态度,受庄子的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等思想主张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孔子主张“仁”“礼”,排除A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D项。18、(4分)【答案】B【解析】墨子提倡节俭,在节俭的同时更注重增收,并把此法看做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措施。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此便可提高农民的耕作动机,达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商鞅变法主张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故排除A。孟子、商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