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咏物诗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咏物诗一、关于咏物诗咏物诗有悠久的历史,是抒情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心雕龙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意思是通过咏物可以抒发情志,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特征。诗经中的硕鼠,楚辞中的橘颂,大家耳熟能详,其中的缘物兴情、咏物明志的表现手法,至今影响深远。唐代以后,咏物诗大量涌现。诗人们或即物寄兴,或托物抒怀,大千世界,大如日月星辰,风云雨雾、冰雪霰露、季节时辰、山峰岩谷、江河湖海、溪瀑泉潭、塞外大漠,小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器物杂类、蚊蚋草芥,皆成为诗人描述的对象。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往往能由自然界里的万物,生发
2、出无限的感慨,这便产生了咏物诗。2005年的上海卷、2006年的湖南卷、2007年的重庆卷皆对咏物寄怀诗有所考查。 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1描摹情态,表达喜爱。这类诗歌诗人往往满怀喜悦之情对事物的形、神、意进行描摹,字里行间往往洋溢着诗人的喜爱。如韩愈的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鲜红耀眼的石榴花灿若云霞,在清幽的园林中开花结实。地上的青苔覆盖着落红,也没有车马践踏。诗句写出了榴花似火的热闹景象,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又如顾况的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作者写道该房前有一层层盛开着的石
3、竹花,深紫淡红,五彩缤纷,吐蕊盛开。花瓣上滴滴清露闪烁,青枝嫩叶间飘过阵阵清香。诗人极写石竹花的色、香、貌,溢满了对石竹花的喜爱之情。【当堂演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咏绣障(唐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1)本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三、四句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答:【参考答案】对精美的刺绣的赞美和喜爱。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幛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它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飞来。从侧面写出了绣屏的精美和女红之工巧。(2)第二句充满动态中,请结合诗句评析“争”、“拈”二字的艺术表达效果。答:【参
4、考答案】“争”写出了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诗。第一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欲放,娇艳无比 这是描写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首句以静态写物,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争”之用得妙,不仅写出了刺绣女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而且烘染出绣房热烈欢快的气氛。“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这一句虽然意在写人,但也同时
5、带出堂上的布置:一边摆着笔架,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花蕊”),早已布置好绣床。三、四句写“绣成”之以后绣工的精美绝伦: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竟然惹得树上的黄莺误以为是花枝,翩然从柳枝上飞向绣屏风,寻枝而栖。末句从对面写出,让乱真的事实说话,不说女红的工巧,而工巧自见。从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绣成”,省去了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象“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罗隐绣)那样正面描写绣女飞针走线的诗句,虽然在这首诗中不曾出现,但“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的侧面烘托,也足以让人想象得到绣女的纤手弄线的神情姿态。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以映衬取胜。也许就是咏绣障的独到之
6、处。2借助物象,表明志向。与前一类不同,这一类的诗歌是借外物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诗中歌咏了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它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郑板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叶梦得在临江仙里的句子:“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梅花不与众芳百卉争艳,独在严寒季节里傲霜斗雪,招展花枝,仿佛大自然有意让它独具神韵,大放异彩,以疏秀挺拔之美点缀萧条的寒冬。句中把“寒梅”人格化,将其高洁品格与
7、群芳比照,流露出诗人的赞誉之情,同时也暗示诗人自己的志向。【当堂演练】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咏梅(宋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1)诗家认为卜算子咏梅虽言咏梅,实为言志之作。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答:【参考答案】同意。作者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根植于荒凉的驿外断桥边,盛开也无人观赏。加上黄昏时的风风雨雨,处境冷落凄凉,恰似作者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同它们争春斗艳。即使零落成泥成尘,也清香依
8、旧,正是作者高洁品格的写照。(2)简析两首咏物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答:【参考答案】前者感情基调深沉,抒写梅的高洁但深感失意、无奈。后者基调高亢,不仅抒写了梅的高洁,还写出了梅花的顽强和不怕打击。【赏析】古来的咏物诗词有两种:一种本意就在于刻画歌咏的对象;一种是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这首咏梅词属于后一种。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驿”是驿站。驿站本来就已经远离繁华
9、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桥旁边。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主”。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这里使用了“寂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无主”是没有人过问的意思。“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著zhu”,加上的意思。黄昏的降临和自己的无依无靠,已经使她陷于愁苦之中。然而,她的苦况并不是到此为止,她又遭到了风吹雨打的摧残。花而知愁,自然也是拟人。“已是”和“更著”两个词,透露了作者对于这株梅花悲惨遭遇的深厚同情。环境是这样险恶,遭遇是这样不幸,那么,这株令人同情的梅花,究竟怎样?她
10、又是如何对待这一切的呢?词的下片作出了回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无意”,是不打算、无心的意思。“苦”,这里是说千方百计、煞费苦心。“争春”,是在春光中争妍斗艳。看来,有些花是在那里费尽心机地卖弄姿色,希图在装点大地的春色中争一席之短长。而这株梅花却全然没有这样的心计和打算。她无意去争春,对于来自百花的庸俗猜忌,也不屑一顾而听之任之。这两句词,从对比中突出了这株梅花纯洁自爱、不同流俗的高贵品质。作者虽然完全没有从梅花的外貌来刻画,读者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她的无比美丽。如若不然,又何以谈得上“争春”和遭妒呢?在作者的笔下,这株梅花的可贵,不仅表现在她盛开于枝头的时候,同样,也表现在她
11、雕落于地面以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零落”,是说梅花雕谢坠落。“碾nin”,滚轧。这株梅花就是雕落在地,被轧成了泥粉,她美丽的形体再也不存在了,但她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仍将久久不散,就象她过去盛开时那样。这饱受摧残、孤芳自赏、化粉犹香的梅花,实际上是陆游的自我写照。他出于爱国热忱,坚决主张武装抗金、收复河山,却一再受到南宋统治集团中的主和派的排斥打击。但他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直到八十五岁高龄临死之前,还写了示儿诗,要他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结合陆游的身世再读这首词,就会感到更加亲切。那冷落、昏暗、风雨交加的环境,不就是陆游处身其中的政治环境吗?那无意争春、听任群花忌
12、妒的风度,不正体现了陆游爱国无私、光明磊落、不屑于与投降误国的昏庸官僚们为伍的精神吗?那化粉犹香的品格,不正是陆游坚贞不屈、至死不移的崇高的爱国信念的写照吗?当然,他有些孤芳自赏。对于几百年前的地主阶级诗人来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寄托的咏物词的成功,取决于写物的传神、比拟的贴切和寓意的深远。陆游这首咏梅,在这几方面是当之无愧的。【赏析】3借助物象,抒发情怀。在这一类诗歌中,物象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作者自己的情怀通过诗中的意象流露出来。所以歌咏也好,描摹也罢,最终抒发的还是作者自己的情怀。比如白居易的京兆府新栽莲,时为周至尉趋府作:“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
13、,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作者认为荷花扎根生长在不合适的环境中,还不如被抛弃。借栽荷抒发自己的人生志向,与其低三下四地仰人鼻息,还不如自由自在我行我素,表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刚强性格。【当堂演练】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注】陆龟蒙,唐末诗人,因动乱隐居在江南水乡。(1)三、四句是全诗的重心,诗人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答:【参考答案】天
14、还没有放亮,池塘周围一片宁静,西天的晓月朦胧地照在池塘上面,欲落未落的白莲静静伫立,清风徐来,花香四溢,好像瑶池中的绰约仙子。“无情有恨”和“欲堕”分别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莲的风姿,表达了诗人对白莲的爱怜。(2)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答:【参考答案】作者借白莲在池塘中寂寞地自开自落的命运,含蓄委婉地表现了唐末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孤芳自赏,只能退隐山林的复杂心理。【赏析】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
15、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
16、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
17、,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4借助物象,暗喻人类。这类咏物诗所描写的物象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比如温庭筠的懊恼曲中有诗句云:“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作者说,三秋季节,万花凋谢,百树色变叶落,惟有荷花,虽受霜残,但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其本色。荷花守红而死,坚贞不渝,诗人借花赞人,歌颂了那些坚贞不渝,具有崇高品德的人。【当堂演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注】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
18、,北方少数民族时时骚扰唐北方边地的各族人民。百姓流离四散,痛苦不堪。作者时任黄州刺史,闻之有感,因做此诗。菰米、莓苔:水生植物。(1)首联作者想像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惊飞四散哀”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早雁的情状?答:【参考答案】想像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展翅飞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从形态、动作、声音等角度写出了早雁的情况。(2)诗歌以“早雁”为题有什么作用?答:【参考答案】以早雁为题,托物喻人,表面上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实际上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对他们寄予了深切同情。【赏析】早雁是一首借物寓意之作。杜牧生活的晚唐社会,正是唐帝国的多事之秋。武宗
19、会昌二年(842)八月,居住在塞北的回纥奴隶主贵族军事集团,乘唐王朝腐败之机,向南骚扰,大肆屠杀掠夺,使得边地人民四处流散,无家可归。诗人看到南迁的征雁,触景兴怀,表达他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二句,交代了地点、时间、鸿雁惊飞的原因和受惊的程度。“虏”是对敌人的蔑称,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虏弦开”,写出了箭上弦、刀出鞘的紧张气氛,语意双关,既指胡人挽弓射猎,也指胡人发动军事骚扰边地人民生活。“云外惊飞四散哀”,承上句而来。胡人剑拔弩张,那些鸿雁遭受到“虏弦”,而惊飞四散、哀鸣。“云外”二字甚有份量,表现“秋半”天高云淡,也准确地把握了雁既不高飞入云,也不平
20、头掠过的习性,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一个“惊”字,就是上句“虏弦开”的结果。“惊”字写出了鸿雁的震恐,也反衬了敌人的嚣张,隐而不晦,含而不露。雁飞本来有序,队列齐整,故人们爱用“雁阵”、“雁行”、“雁序”来比喻或赞美它。而眼下,则是雁惊飞后“四散”,零落而成了孤雁,发出声声凄厉的哀鸣,闻之酸楚难堪。那“云外惊飞四散哀”的鸿雁,不也是边地人民受侵扰后流离失所的情景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是续写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时的情景。这两句与“云外惊飞四散哀”相呼应。惊散后的孤雁从皇宫上空掠过。“秋半”冷月照在孤立于院中的“仙掌”,已经够孤独清凉了,几只孤雁又经过这儿,更加浓了孤独
21、清寂的气氛。那失宠者幽居的冷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着愁绪,传来几声失群征雁的哀鸣,使人更觉阴沉凄凉。“孤影过”、“数声来”。绘形绘声,哀惋欲绝,极其细腻感人。通过这些景物、气氛的烘托,可以隐约传达了唐王朝的衰朽颓落,生动地表现了边地人民流离失所,飘零孤苦的境遇。“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二句,雁是侯鸟,秋季南迁,春天北归。诗人由征雁的南飞而想到它们的北回:鸿雁本应随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家乡,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在金河的土地上,凶残的敌人到处横行霸道,鸿雁是不可能返回故土的呵!这是设想鸿雁有家归不得的深沉感叹,诗人对鸿雁的嘱咐,实际是对逃难同胞的亲切叮咛。这里还包含着作者对统治阶级坐
22、视人民的灾难,不能赶走侵略者行为的有力责问。当时并不是没有仁人志士起来挽救这种危急的局面,杜牧就是胸怀报国壮志中的一个。可是,昏庸腐朽的唐王朝,根本不听志士的良策,使得百姓们无家可归,只得客居他乡。“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二句。“潇湘”指湖南中部南部一带。据传雁到了湖南衡山回雁峰即止,不再往南,就在这一带停歇,次年飞回北方。诗人深表同情地告慰南飞的鸿雁,不要厌弃潇湘人烟稀少,那儿水中长着很多菰米,岸上长着很多莓苔,可供你们充饥度日,勉强住得下去。这也是为逃难中的百姓所作的设想和安慰,寄托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爱抚。这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描绘了雁南飞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真实
23、旨意,形神兼备。诗起句叙事领篇,接下写鸿雁惊飞四散哀的场面,再写诗人。表面写失群的雁,实际上抒发自己对失落的人民的关切。对孤雁哀鸿的抚慰关切,风格委婉细腻,清丽含蓄,想象丰富,意境无穷。5借助物象,表现哲理。这类诗多数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一些生活哲理。如廖凝的落叶“落尽最高树,始知松柏青”这两句是说夏去秋至,柏木凋零,等到最高的大树落尽了枯叶,这时才能见到松柏的青翠之色。意思是说只有在艰难的时刻,才能使英雄显出过人的品性来。又如:杜荀鹤的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倒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浮沉。”这是一首哲理诗,写泾溪虽然水流湍急,石头嶙峋,但是人们经过泾溪的时候格外小心谨慎,
24、一年到头来没有听说过颠覆人。倒是水流平缓没有石头的地方,时常听说有淹死人的事情发生。这首诗包含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哲理,正如人们平时常说的一句话:“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越是安全的地方越危险。”告诫人做事如行船一样,要时刻谨慎小心,不可懈怠大意。【当堂演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棋(裴说)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嶮巇。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势迥流星远,声干下雹迟。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本诗颔联有什么人生寓意?答:【参考答案】每个人都有失误的时候,正如最好的棋手也会偶然输给别人一样。说明偶然失误不足为奇,只要善于总结教训,就能很快恢复原先的水平。二、经典鉴赏放鱼(唐李群玉)
25、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篇幅短小,意味隽永,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作者既入乎其内,深入地体察了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而非泛泛的描写;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鱼联想到广阔的社会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受到诗中寓意的暗示和启发。这首诗从题目上看,是写诗人在将鱼放生时对鱼的嘱咐,全诗以呼告式结撰成章。“早觅为龙去”,一开始就运用了一个和鱼有关的典故,妙合自然。水经注河水:“鳣鲤出巩穴,三月则上度龙门,得度者为龙,否则点额而还。”在我国古代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有鳞有须、能兴风作浪的神奇动物,因此,为龙或化龙历来就象征着飞黄
26、腾达。但诗人运用这一典故却另有新意,他是希望所放生之鱼寻觅到一个广阔自由的没有机心的世界。一个“早”字,更显示诗人企望之殷切。接着以“江湖莫漫游”句,承上而下。“漫游”本是为鱼所独有的生活习性,但在这里,“莫漫游”和“早觅”的矛盾逆折,却又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悬念:为什么希望鱼儿要早觅为龙,又劝其莫漫游于江湖之中呢?这就自然无迹地引发了下文:“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香饵”与“铦钩”也都是和鱼的生活与命运紧密相关的事物。这两句诗一气奔注,分外醒人耳目。铦,是锋利之意,“铦钩”与“香饵”相对成文又对比尖锐,那触目惊心的形象可以引发人们许多联想,“须知”使诗人告诫的声态更加恳切动人,而“触口”则更
27、描摹出那环生的险象,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对鱼的怜惜、担心的情态。寥寥二十字,处处围绕着题目“放鱼”来写,用语看似平易,运笔却十分灵动而巧妙。“寄托”是咏物诗的灵魂。这诗抒写的是具体的尺寸之鱼,却由鱼而社会而人生,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善良的人们对于险恶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感受。苏东坡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何况是咏物诗。这首放鱼状物形象,含蕴深远,花蕾虽小却香气袭人,堪称咏物诗中的佳作。三、跟踪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引水行(唐李群玉)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注】南方山区用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1)首句中
28、的“寒玉”可否改成“碧玉”?答:【参考答案】不可以。不说碧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映,以突出饮水的竹筒给人带来的清冷的感受。(2)三、四句描写精确而不乏味,试分析诗歌生动的情趣。答:【参考答案】(此答案开放,但答案的组织应该围绕着山行者与饮水竹筒之间的密切关系。)三、四句精确地写出了竹筒引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的样子,非常符合南方人生活的实际,但它绝不是客观的叙述,它还写出了山行者与饮水竹筒之间的关系。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走路寂寞,遇此良伴,该会平添多少兴味!“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赏析】唐代诗歌题材丰富,内容广
29、阔,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却很少得到反映。象李白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这种描绘壮美的劳动场景的诗作,竟如空谷足音。这是封建文人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所造成的。正因为这样,李群玉的这首引水行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诗里描写的是竹筒引水,多见于南方山区。凿通腔内竹节的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甚至直接通到人家的水缸里,丁冬之声不绝,形成南方山区特有的富于诗意的风光。一、二两句写竹筒引泉出洞。一条寒玉,是对引水竹筒的生动比喻。李贺曾用“削玉”形容新竹的光洁挺拔(见昌谷北园新笋),这里用“寒玉”形容竹筒的碧绿光洁,可谓异曲同工。不说“碧
30、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应,以突出引水的竹筒给人带来的清然泠然的感受。寒玉秋泉,益见水之清洌,也益见竹之光洁。玉是固体,泉却是流动的,“寒玉走秋泉”,仿佛不可能。但正是这样,才促使读者去寻求其中奥秘。原来这条“寒玉”竟是中空贯通的。泉行筒中,是看不见的,只能自听觉得之。所以“寒玉走秋泉”的比喻本身,就蕴含着诗人发现竹筒引水奥秘的欣喜之情。“引出深萝洞口烟。”这句是说泉水被竹筒从幽深的泉洞中引出。泉洞外面,常有藤萝一类植物缠绕蔓生;洞口附近,常蒙着一层烟雾似的水汽。“深萝洞口烟”描绘的正是这种景色。按通常顺序,应先写深萝泉洞,再写竹筒流泉,现在倒过来写,是由于诗人先发现竹筒流泉,其声
31、淙淙,然后才按迹循踪,发现它来自幽深的岩洞。这样写不但符合观察事物的过程,而且能将最吸引人的新鲜景物先描绘出来,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竹筒引水,一般都是顺着山势,沿着山路,由高而低,蜿蜒而下。诗人的行程和竹筒的走向一样,都是由山上向山下,所以多数情况下都和连绵不断的竹筒相伴而行,故说“十里暗流声不断”。有时山路折入两山峡谷之间,而渡槽则凌空跨越,这就成了“行人头上过潺湲”。诗不是说明文,花费很大气力去说明某一事物,即使再精确,也不见得有感人的艺术力量。这两句诗对竹筒沿山蜿蜒而下的描写是精确的,但它决不单纯是一种客观的不动感情的说明,而是充满诗的情趣的生动描
32、写。关键就在于它写出了山行者和引水竹筒之间亲切的关系。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在寂寥的深山中赶路,邂逅如此良伴,该会平添多少兴味!“十里暗流声不断”,不只是写竹筒流泉,而且写出了诗人在十里山行途中时时侧耳倾听竹筒流泉的琤琤清韵的情景:“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抒写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竹筒引水,是古代劳动人民巧纱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动事例,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为自然增添了新的景色,新的美。而这种景色本身,又是自然与人工的不露痕迹的和谐结合。它本就富于诗意,富于清新朴素的美感。但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这种美的事物,能为文人所发现、欣赏并加以生动表现的却不多。仅此一端,也足以使我们珍视这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