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0 ,大小:112.50KB ,
资源ID:66482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482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诗歌鉴赏二.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诗歌鉴赏二.docx

1、最新诗歌鉴赏二2013最新诗歌鉴赏题(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访益上人兰若 严 羽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注】上人:对和尚的敬称兰若:指寺庙。首句的“青莲宇”也是这个意思。1诗的第二联写出了益上人怎样的生活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诗人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诗的高妙之处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合使诗的最后一联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案】1益上人生活在数峰之中的寺庙里,这里生长着青松,覆盖着白雪,曲径通幽、静谧深僻,给人一种冷寂清幽之感。诗人用这样的环境渲染了静谧的气氛,烘托了益上人的超凡脱俗(答

2、出环境2分,答出作用2分。)【小题2】诗人与益上人一起吟诗作赋,结束便拂衣而去,告辞归去时,听到的只有飘扬于云天之外的钟声,这是从诗的语言上表达出来的。(2分) 而诗中那种二人唱和、欣然忘情的情意和借钟声表达出来的对僧友的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却是无穷的。(2分)【解析】1试题分析:题目指向是生活环境,所以,筛选的信息应该是描写部分的内容:白沙滩,白雪压着轻松,几座山峰,寺院等等,整理一下即可。第二问指向描写的目的,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某种气氛,从侧面表现诗中人物(抒情主人公、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能力,能力等级D点评:本题是形象类鉴赏题的变式题。题干设置指向性强

3、,答题范围交代清楚,审题要求不高。难度不高。【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读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义,就是指的诗歌最后一联的表层和内涵的关系。表面上已经结束,可是诗句的内涵却耐人咀嚼。明白这一层,也就明白出题者的意图在于考查学生理解描写的形象与内在情感的关系。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词作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诗作内容较为浅显,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8分)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

4、,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坼:裂开。3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色?请你置身诗境,说说你的感受。 (4分)4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4分)【答案】3颔联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1分):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1分),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1分)。置身这样的诗境中,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高。(1分)【小题2】颈联写诗人的穷困苦境,意境从宽阔转入狭窄:亲朋隔绝,无一消息

5、,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写诗人凭栏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不禁老泪纵横,(2分)自己的孤寂与辽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2分)【解析】3试题分析: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考点: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本题首先要根据诗句准确理解句意,然后根据身临其境的感觉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小题2】试题分析:颈联写政治生活

6、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点评:本题稍有难度。本题除了对诗歌意义理解之外,还要通过字词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分析。无、孤二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水调歌头拍碎双玉斗 梁启超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

7、?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注:本词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百户:古代朝廷庆典,百户聚会,饮酒欢庆维摩:维摩诘,是毗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5词中“拍碎双玉斗”典故源自教材哪篇课文?结合上阕内容,分析作者情感。(3分)6下阕作者为何感叹人生“蹉跎”?(3分)【答案】5鸿门宴,用典抒情表达对当朝统治者于国难当头依然醉生梦死的愤慨和国家被列强侵略瓜分的悲痛。【小题2】“千金剑,万言策”表明自己拥有文韬武略,却无处施展,“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害怕豪

8、情壮志随年华流逝而减退,壮志难酬【解析】5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在鸿门宴中亚父因项羽没有杀掉刘邦而生气的将张良送的双玉斗扔在地上。此处正是借用这一曲故说明当时的统治者的麻木。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表现了诗人的愤慨。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答全面。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思想感情。点评:本题不难,学以致用是本题的出题亮点。本诗中所用这一曲故出自教材,正好从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小题2】试题分析:“醉中呵壁自语”说明自己的只能用喝酒来消磨时光,无人听自己的策略。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诗的下联来来总结自己有心报国无处请缨的无奈与痛楚。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点评:本题

9、不难。此题可应用有关思想感情的术语,如壮志难酬等。再者一定要结合诗句来答,千万不可无中生有,或故意拔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点绛唇 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遮回,掩饰。7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5分)8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答案】7上阙侧重叙事和描写,写采药、饮酒以及眼前所见暮山千叠之景,听得渔舟唱晚,声声在耳,下阙萌生醉弄扁舟的兴致,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最后两句以心理活动为主,

10、侧重抒情。【小题2】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解析】7试题分析:要明白词的一般特点,上阕一般写景,下却一般抒情,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雨霖铃等,但是回答是要结合原词去作答,写了哪些景(概括)抒发的什么情(结合作者的特点)。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诗词内容与结构的把握。点评:做好这类题首先要对诗词曲等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小题2】试题分析:做好此题应该知道前文之境是什么样的(自由,无拘无束),然后在分析“做个闲人样”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反语,含愤恨

11、之情),结合注释和作者的诗作风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思想内容)作答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次为D。点评:做好此类题应该学会知人论世,要结合诗词注释来作答。阅读望岳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望 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10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

12、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11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案】9B 10D 【小题3】D【解析】9试题分析:巍巍岱宗,莽莽苍苍,横空出世;青青齐鲁,郁郁葱葱,绵延无际,这是远望;荡胸生层云“的倒装,突出了泰山雄伟气魄对诗人的感染;“决眦入归鸟”,睁大眼睛追踪远方极细极小的飞鸟形象,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神秀的倾心追索。这是近望。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观察顺序。点评:本题比较容易。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明确其观察顺序并

13、不难。同时这也是对课内所学的一种迁移运用。如在沁园春.长沙中老师会分析到观察顺序。10试题分析: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错。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形容泰山之巅山川秀美,震撼心灵,令人难以忘怀。考点: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点评:诗词是抽象的艺术,要结合想象来理解诗句。不能只分析字面意义,否则会断章取义。【小题3】试题分析: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到那时再看其他的山就觉得小了。在这里,泰山的最高峰又指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点评:本题不难。这一句为千古名句,比较容

14、易想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得分:听 筝 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2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3第三联写人世悲欢,真切感人。读到此处,你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哪两个字传达了作者此时的情怀?(4分)【答案】12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答出其中两种得2分)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3分)。【小题2】答:示例:灯下慈母盼子、

15、楼头思妇望夫的哀怨的景象。(2分) “愁”、“思”两字;(2分)“独”、“空”两字。(2分)【解析】12试题分析:第二联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从关键字上,从具体意象上分析,发现比喻手法与拟人手法最明显。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小题2】试题分析:概括情景可分析: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这两句总让

16、人联想到灯下缝补的老母亲和独立凭栏远眺的妻子。炼字就是找最具表现力的字,一般为形容词或动词。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炼字。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答此类题首先结合诗句分析,再者还要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炼字题一般在解题时关注以下几种词(1)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多用拟人的手法 (2)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 补充: (3)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4)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古代诗歌阅读(11分)酒

17、泉子 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注】观潮:观看钱塘江的怒潮。每年秋天八月,钱塘江的海潮奔腾汹涌,极为壮观。 14上片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江潮的壮观景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15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弄潮儿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14示例一、“以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写观潮的。词人绘声绘色,描述观潮人人山人海,争先恐后的场面,表现潮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传达潮声声如雷鸣,震人心魄的声威。示例二、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如 “万面鼓声中”将江潮之声比作鼓声;“沧海尽成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钱

18、塘江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示例三、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两句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塘江边争睹潮涌的盛况,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壮观景象。(手法2分,分析4分)【小题2】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的弄潮儿形象。钱塘江的江潮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表现出其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形象特点2分,分析3分)【解析】14试题分析:如何表现壮观景象的,应该从技法上来分析,因为这个考生一般比较熟悉, 分析时应该结合诗词句来分析,只要有道理,扣题就可。考点: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点评:这种

19、题型是高考诗词鉴赏中经常遇到的,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熟练掌握一些方法,结合诗句分析。15试题分析: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应该先总括(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然后再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切记概括要准确。考点: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点评:概括人物形象最好遵循“总括+具体分析”这一思路来答题。1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九 江 闻 雁 陈 均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本诗首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4分)【答案】【小题1】诗首句在语言上应用了叠字。“渺渺”既是江水空阔的实

20、写,也是诗人爱而不见、心情落寞的象征。“悠悠”诗人不只白日里思念故乡,而且在夜间也常在做思乡之梦,但即使在梦里,故乡也是悠悠难寻。叠字“渺渺”“悠悠”在字义和字音上正好表现了宣泄不尽的如水渺渺、似梦悠悠的乡情。(4分)【小题1】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中“新雁”暗示时令是在初秋,“一声”表明初秋伊始。诗人听到一声新雁,引起无限乡情。雁鸣不可能只一声,但唯有第一声最能触人乡思,那一片无边无际的秋色之中,无处不是秋色,也无处不是乡情。(4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烟波渺渺梦悠悠,诗句开始便告诉了我们叠词的使用,这是本首诗歌的语言特点。“渺渺”和“茫茫”两个重叠词,把“故园渺何处,

21、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这一意境渲染、烘托出来,使感情色彩显得更浓重,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考点: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特点的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语言特点有比喻、对比、叠词使用等。诗句开始渺渺、悠悠是叠词连用。【小题1】试题分析:这首绝句妙在头尾两句。首句七个字里景中含情,情中含景,语言简练,感情浓郁。而“渺渺”和“茫茫”两个重叠词,把“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这一意境渲染、烘托出来,使感情色彩显得更浓重,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末句眼望“枫叶荻花秋瑟瑟”,耳闻“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忍不住“却道天凉好个秋”。纯乎写景,尽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确实是绝唱。考点:本题

22、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燕经常和故乡联系在一起,而且诗中句句都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之情。很容易从诗句中看出来。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 起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17就诗歌表达主旨而言,这首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4分)18清代纪昀评价这首诗:“唐人梅诗不似宋人作意。此首特有情韵。五、六最佳。”有人说,第六句中的“蜂”字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用。(4分)【答案】17衬托。梅花生长在偏僻的山路上,还有大风摧残;在山村的篱笆旁稀疏地开着,连行人经过都

23、感到凄凉。写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其来反衬梅花品格的高洁。(4分)【小题1】晴天里,傍晚天气渐寒,清水照着梅花的影子,优美动人,淡淡的幽香吸引着蜜蜂飞舞。梅花尽管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仍然有蜂来光顾,“蜂”字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的美好和幽香,体现了梅花美好的品性和气质。(4分)【解析】17试题分析:如果仅看前四句,我们仅仅看到梅花生长的地点,有的在大路上,有的在材篱旁,给人的感觉挺可怜的。可是从题目来看,诗人有感,这感是感动,感动于梅并没有因环境恶劣而放弃生长,所以根本还是赞梅的精神。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衬托梅的精神。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主旨。点评:本题不难。答此类题要读懂诗句,

24、并且要利用题目或注释等帮助理解。并且要明确表现手法是为主旨或思想服务的。【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通过重点字词来表现梅的精神。如照字,梅花照水显示其美好的姿态,数蜂来,显示其香。所以梅花美,梅花香,所以这属于侧面描写。用蜂来展示梅的品质。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特色。点评:本题不难。此类题比较巧妙的用诗句中蜂字设题,来考查鉴赏表现手法。所以不管题目如何变化,都要以不变应万变,即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阅读下面的诗歌,文成小题。(11分)溪居 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 夜傍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19诗

25、中描绘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分)20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19描绘了诗人被贬官后闲居无事,就到菜地农田种菜除草,或到山中赏景高歌的情景,这是一种无人打扰,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小题1】认同。表面上看诗中写了诗人在为官时被官务所累,幸好乘被贬永州时可以过一种闲居山林,自由自在、无官一身轻日子,所以说是“不怨”。但“来往不逢人”却又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字里行间难免没有透露出忧郁之情,所以又是“有怨”的。【解析】19试题分析:从题目看,作者写的是一首闲居生活的诗歌,不过前两句又透露了,这种生活不过是因为

26、贬谪造成的,虽然有一个“幸”字在,但是,这不过是故作从容。那么本题设置的两个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颔联、颈联、尾联分明的交代了这段贬谪的闲居生活:和邻居野老说说话,自己也很像个樵夫,自己动手耕耕地,晚上没事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偃仰啸歌。这种生活无疑是悠闲的,但是悠闲中不免也流露出一点冷寂和孤独。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形象及其特点的能力,等级D点评:本题是形象类鉴赏题。题干设置指向性强,虽然设置了两个小问,但是答题范围交代清楚,审题要求不高。难度不高。【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要读懂“不怨而怨”四个字的含义,就是表面上看不出“怨”,但是却有“怨”的感情在。读懂了评价,我们就可以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

27、析。首联,“幸”字实为反话,实则有怨愤之情;颔联、颈联,写自己闲居山野的隐逸生活,不难看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失落,寓含哀怨之情;尾联则用“来往不逢人”写亲友的冷落,君主的离弃,语含怨艾。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词作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大家,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江陵使至汝州 王建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注】本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离王建的家乡颖川很近。 寒食,即寒食节。每年四

28、月四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21这首诗的第二、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3分)2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21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画面,(1分)天气晴朗,麦子一片金黄,(1分)山峰青如染出,轮廓鲜明。(1分)3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小题1】作者出使江陵返回故乡,临近汝州时,看到金黄的麦浪,听到随行的商人说远处的青峰便是汝州的山峦,心中涌起了一种激动的喜悦之情。(或:兴奋的情绪、亲切的感情)4分。结合全诗分析,2分,点出思想感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解析】21试题分析:首先

29、弄清楚答题的范围,是诗歌的第二三句,再从答题范围内选取有用的信息,题目问的是画面,那么有用的信息应该是物象。所以,应该选出“麦熟”“日暮”“数峰青”,按照时令、时刻、地点、物象的排列顺序,我们整合一下:一个初夏的傍晚,在夕阳的映衬下,山峰青翠,麦子金黄,一切都给人一种清新和恬美的感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形象的能力,能力等级D点评:本题是形象类题目,只要求学生整合出画面就行,且设题范围较为明显,所以难度不大。【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注释和背景的介绍,我们知道是个中提到的汝州跟作者家乡很近,而作者又是出使经过,心中的喜悦之情自不待言。而更加令作者感到愉悦的是他满眼的美景青山绿水,更有金色

30、的麦子。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指向十分清楚,诗歌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作者内容比较单一,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赏析】这首纪行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今河南汝州市)时写的。第一句是回望来路。巴路,指的是通向江陵、巴东一带的道路。江陵到汝州,行程相当遥远,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蜓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这一句表明离出使的目的地江陵已经很远,回程已快接近尾声了。翘首南望,对远在云山之外的江陵固然也会产生一些怀念和遥想,但这时充溢在诗人心中的,已经主要是回程行将结束的喜悦了。所以第二句紧接着瞻望前路,计算归期。王

31、建家居颍川,离汝州很近,到了汝州,也就差不多到家了。“寒食离家麦熟还”,这句平平道出,仿佛只是客观地交待离家和归家的时间季节,而此行往返程途的遥远,路上的辛苦劳顿,盼归心情的急切以及路途上不同季节景物的变化,都隐然见于言外。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三、四两句转写前路所见景色。“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两句淡淡写出,徐徐收住,只说行途所见所闻,对自己的心情、感受不着一字,却自有一番韵外之致,一种悠然不尽的远神。单从写景角度说,用洗炼明快之笔画出在薄暮朦胧背景上凸现的几座轮廓分明、青如染出的山峰,确实也能给人以美感和新鲜感。人们甚至还可以从“数峰青似染”想象出天气的清朗、天宇的澄清和这几座山峰引人注目的美丽身姿。但它的好处似乎主要不在写景,而在于微妙地传出旅人在当时特定情况下一种难以言传的心境。这个特定情况,就是上面所说的归程即将结束,已经行近离家最近的一个大站头汝州了。这样一个站头,对盼归心切的旅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