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困生形成原因学困生形成原因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潜山县痘姆中学 林敏关于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这个沉重话题曾引起教育界的大讨论,各路名家众说纷纭,但现实教育中,我们不得不说对学困生的教育取得成效不理想.归根结底来说是理论关注得多,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谈得少.教育的春风什么时候才能吹到学困生这块角落?教育者有责任去起开这个沉重的话题,直面学困生.在此我想借助有关管理学中“定点超越”的理论,来谈谈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的开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引起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差生” 等带有贬义色彩的字眼已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学困生”作为对智力发展正常、暂时学习上
2、有困难学生的称谓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学困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1、家庭原因溺爱:现在家庭中孩子越来越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围着一两个孩子转,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或主角。这种社会现实造成了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百依百顺,养成了孩子怕苦、怕累、怕难、贪玩、依赖性强、骄横、任性、惟我独尊的性格。放纵:农村家长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另外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部分家长意识不正确,认为学习无用,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吃、穿、用上。以上原因都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于放纵。2、自身
3、原因适应性差:学生在升入小学后学习环境和内容都是崭新而陌生的,他们在面对突然增加的众多学科束手无策,而谁能很快适应,谁就学得轻松,反之就形成学困生。行为习惯差:通过调查了解多数学困生过多的依赖他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独立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难以约束和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效率很低,长久之后变得无责任心,不肯承认错误,无所谓成绩好与坏,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时间一长逐渐变为学困生。智力欠缺:有一部分学生智力发展低于同龄其他学生平均水平,他们记忆困难,理解缓慢,对于知识不能变通;他们愿学、乐学,但结果往往是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其他的学生多,而成绩却远远不如他们,在学习上处于持续困难的状态。久
4、而久之变为学困生。3、学校原因一、如何看待“学困生”问题“学困生”问题历来是个热点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庞大的“学困生”群体。这些学生背着沉重的包袱读书,心理压力很大,抱负水平很低,也令教师感到头疼。然而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些学校的“学困生”走上社会以后,他们的发展并不一定差。为什么学校里的“学困生”和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沉重问题。如果我们细细考究,就会发现所谓的“学困生”在客观上并非真差,它只不过是我们主观上错误的教育观念的产物。教育哲学揭示,教育评价事实上是对教育价值的评价,而教育价值终极体现在人的价值上。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通过培养有
5、价值的人来实现的。所谓有价值的人,是指社会需要的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全面,同时注意标准多样化。然而“应然”和“实然”常常是分离的,教育实践中的全面教育已沦为智育教育,而智育又以分数至上,“三好”变“一好”,“一好”就全好。这不仅造就了一批以牺牲其他发展为代价而换取“智育”低效增长的“优等生”,也“造就”了往往以勇敢、坦率、热爱劳动而著称的“学困生”。而手工作坊式的“学困生”转化常常因情感的渲染打动我们,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偏狭的评价下,“学困生”的工业化生产早已来临。这就是教育条件越来越好了,“学困生”群体却越来越壮大的真实原因。二、“学困生”与差异的联系“
6、学困生”与差异密切相关。“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心理学承认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着差异,表现为类型的差异、速度的差异、早晚的差异、水平的差异等。发展心理学不仅承认差异,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我们尊重这种差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儿童的“天性”是不同的,“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出现了差异、偏向、特征和特性,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并且促使其独特的发展。”“不能用同样的尺度来要求一切并要求所有的人。”事实上我们很多的“学困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风格不被教师认同而扣上“学困生”的帽子。扣上“学困生”帽子,挫伤其进取心,容易使之碌碌无为度一生。一个人的意志和进取心是逐步培养
7、起来的。在许多教育工作者直言不讳的“学困生”教育工作中,“学困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无法赶上所谓的优秀生甚至无法接近一般学生,逐渐的“学困生”帽子就像紧箍咒一样牢固地束缚住自己的头脑,一切的一切顺其自然。当只有其反叛思想、创新思维的鲜明个性被磨去后,才被认为实现了由“学困生”到优生的转化。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因其自由而独特的思维方式不被“治学严谨”的德国学校的教师认同。“不得不”沦为“学困生”,甚至在爱因斯坦成名后,很多教师并不记得有这么一个学生。很多教师视学生差异为难题,忽视了其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面,缺乏耐心。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大海。”
8、一位学困生,短期内他不可能成为优秀学生。但是他有进步时我们能及时给予鼓励,那么他最终是会获得心理上的新生。如上学期,我们班从外校转来了一名学生。这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心灵罩上了阴影。他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离群独处。待人冷漠,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也从不参加,是班里有名的“学困生”。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对这样整天忧愁失望的学生,如不及时帮助,性格就此形成,对他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在反复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时,特别明确地告诉他以下几点:第一,你的父母虽然已经离异了,但他们都经常来校询问你的学习情况。从这一点上看,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对你依然是关心的、爱护的,并没有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减少对你
9、的爱。第二,老师很喜欢你,很同情你,而且发现你身上有不少优点。第三,同学们对你的基本看法是好的,有比较正确的评价。对这一点,我让他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平时除了细致的思想工作之外,我特别注意在课堂上多提问他,对他学习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和鼓励。我还有意识地引导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并经常同他一起游戏。在生活上,我也加倍地关心他,帮助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平时教师通过表情传递给他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感情上的满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孤僻、消沉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了。看到他的变化,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决心以更大的努力去教育好所有的后进的学生。这位同学的转变
10、,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对待这些“学困生”,要用人民教师那慈母般的真挚情意,去抚慰学生那受伤的心灵,填补学生那情感的空白,调动学生那潜在的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去迎接奋发向上的新生活。陶行知曾讲过:“教师的真诚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灵魂的尘埃只能用精神的甘霖来涤荡,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在针对学困生心理进行转化工作的实践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三、教师的社会分层论思想是造就“学困生”的主要因素教师的社会分层论思想也是造就“学困生”的重要原因。社会分层论思想认为社会是由一系列等级、阶层组成的,有优差之分。这与我国几
11、千年来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不谋而合。在具有这种思想的教师眼里,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应该划分为可以造就的、不可造就的,有出息的、没出息的。把好的教育条件让“优生”占有,给予特别的照顾,希望这些被看好的“尖子”能成为社会里的精英,而对“学困生”则少闻少问,甚至不闻不问,座位安排在角落里,课堂提问没有他们的份,作业批改也不精心。人为地在班级生态上制造等级制度。这些教师的做法是不人道的,也是不公平的。爱因斯坦在谈到这种现象时也气愤地指责道:“这是一种被毁坏了的理解和相信,每个科学家都应有一份鞋匠的工作。”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则指出:“人道教育应优先于其他专业教育。”不讲人道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作
12、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轴”,遵循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学困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留级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
13、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另一方面,“学困生”的产生同时也反映了教育从手段到内容的贫困,又凸现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就确定一个学生是可以培养或不可以培养的,是“学困生”或“优秀生”,为其过早,中国对人的认识,总结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盖棺论定”,要到死了以后才能确定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怎么能在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就把人看死了呢?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学困生”,存在的只是单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教育的非因材施教化、非个性化。教育家魏书生也谈到,“病人患了病,医生水平不高就说人家患错了病;学生进步不大,教师无法
14、教育,就说人家是学困生,这是要不得的。”在马卡连柯看来,甚至那些违法的流浪儿都不是坏小孩,“实际上他们都是普通的孩子,都是和我一样充分享有幸福权力的人,”“每个跳蚤都有它的长处”,更何况一个人。几乎在所有的卓越的教育家眼里都“没有无能的学生,只有无能的教师”。教育是一门艺术,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的“机灵点”,使其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四、教师应如何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学困生”概念由来已久,在教育界颇受重视,因此“学困生”转化工作一直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实际上付出未必都有回报。“学困生”是错误的教育观念的产物。长期以来
15、的“学困生”观念有着较多的错误和危害。在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困生”必然要转变教育观念,抛弃“学困生”概念。那么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呢?首先要认清形势转变思想认识。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以培养精英为目的,而以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实践证明,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大众的一般素质,而非少数人的优秀。如果我们放弃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最终将放弃社会。这是对社会极不负责的。当今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真正领会和贯彻七个学会的目标,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健康、学会审美。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
16、兴趣爱好,在加强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培养其个性特长。因为人的精力和兴趣毕竟是有差异的。术业有专攻,个性特长是社会所急需的,众多个性发展才组成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次,我们的教育既不是为升学做准备,也不是为就业做准备,而是为人生做准备,为人生打基础,“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宗旨。从美国的教育发展来看,50年代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70年代重视能力的培养,80年代注重感情的教育,而进入90年代则是综合性的教育,说明了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符合教育发展的现代潮流。而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培养多样化、多元化的合格人才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创造力是这个时代所必须的,如果我们不转变原有的观念,我们就不能培养出合格的
17、人才,就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此更要有充分的认识,否则我们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教育要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潜能就像有待挖掘的宝藏。只要教育者充分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而忽视学生的潜能,就忽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忽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就忽视学生存在的个体价值。一定要以学生的潜能与个性为资源并加以保护性开发。最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教
18、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不仅包括它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它的缺点和短处。当我们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也许就会惊奇的发现,所谓的“学困生”都不见了,有的只是有着各种缺点和优点的学生(谁又没有缺点呢?),他们将因为自己的缺点和优点而显示自己独特的面貌,因为自己的优点而骄傲,因为别人的优点而知不足。也许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够新,与素质教育的实施相悖;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管束式”、“保姆式”等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主动性全无;有的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严厉训斥和指责,甚至
19、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发生;有的老师对学生表扬得不合理,批评得没理由;有的老师对全体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等。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和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久而久之而形成后进生。二、转化方法通过对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学困生并非是无药可救,只要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会是学困生得到转化。(一)、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在对学困生的研究中发现,学生家长在外工作的多,离异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他们大多忙于工作、生意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
20、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防止学困生的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二)、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呢?1、加强引导,提高学困生分辨能力。
21、学困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可能因此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我们只有想办法帮助他们认识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强其免疫能力。如在学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经常利用班会举办社会公德知识讲座等。2、开展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不良社会风气、丑恶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三)、利用学困生的心理矛盾,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困生真正转化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具有复杂矛盾的心理。我
22、们要注意到这一点,并结合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内心矛盾,使他们真正从外表到内心得以转化。一方面,学困生既自尊又自卑。学困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部分学困生拉帮结派、打架闹事、称王称霸,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一种不正常的尊重、防止受人欺侮的心理表现。因此,我们做转化工作时,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挖苦、不训斥,不打骂、不体罚他们,以免把他们愈推愈远。其次要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自尊心能通过正当方式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学困生既有上进心,又有惰性。班主任老师在转化工作中常有这样的
23、经历:与学困生谈话后,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苦心,从而表示要痛改前非,可过不了几天又开始犯毛病了。因此,有的老师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看到后进生出现“教育反弹”现象就对学困生丧失了信心。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学困生也渴望上进,做人人喜欢的好学生,可长期懒惰散漫的坏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困生转化中保持相当的耐心,常对他们加以鼓励,帮助他们发展上进心,弱化惰性心理,最终使其上进心战胜惰性,取得转化工作的成功.有教育存在,就有“优秀生”和“学困生”,他们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学困生”及“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学困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把握原因是前提,关心爱护是基础,全程管理是保证。对于那些“学困生”我们要有耐心,要有责任感,要极力去转化,而决不能放弃。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