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2.09KB ,
资源ID:66449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449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docx

1、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p4)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1)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2)各种政治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的几个主要阶段和特征(基本线索):(P8)西方政治思想史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历史阶

2、段,相应地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三种不同的政治观。1、 自然政治观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思想家们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而然形成的。2、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问题的根源,一切意识形态的形成都从属于它。3、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它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经历了“应然”、“实然”、和“将然”三阶段。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p12)1. 可以帮助加深对马克思主义

3、的学习和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2. 有助于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文化,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世界文化交流;3. 有助于开阔眼界、启发思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益借鉴;柏拉图正义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简评柏拉图的理想国 (p38) 在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首先探讨个人的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描绘了城邦的基本结构和城邦生活。在柏拉图那里,所谓正义的城邦即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它追求城邦整体的和谐、统一和强盛,为此它要求个人完全消融于社会整体中,无条件地为城邦服务,为城邦献身。这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整体主

4、义思想传统的源头。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柏拉图的理想国贯彻了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国家应该有“统治”、“保卫”和“生产”三种职能,相应地,国家也应该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等级。柏拉图认为只要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理想国是柏拉图早年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是他为即将衰亡的奴隶制国家构设的一种理想国度。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

5、尽所能的原则是其立国的基础。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柏拉图称它为“正义的城邦”。2他把这个国家的个人依其天性分为三个等级分明的阶级:统治者、军人、劳动者,人们都必须严格履行其天赋的职能,绝不可相互替代。全社会统治阶级中实行“共产”制度,使他们以国家利益为至上利益,过一种简朴的禁欲主义生活。因为理想国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而整个国家里不应有“我的”和“非我的”之分。并且要确立哲学家对国家的最高统治,即“哲学王”。因为他们拥有最高的知识,具有洞悉事物的本原,把握至善的能力。当然哲学王治理国家是不需要法律的。在哲学王的知识统治下,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划多为一的特

6、点,实行共产公妻共子制,没有了家庭和私有制,消除了法律的权威性,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和分工制。教育是治国的第一要务,通过教育使不同等级的人们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总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以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等级森严,冷酷无情的独裁的人治国家,他把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狭隘主张夸大为维护整个城邦利益的普遍原他所谓的理想国也只能成为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哲学家执政思想(p41)哲学家执政是理想国的核心内容,柏拉图认为它是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的思想源于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决定的。他指出现实城邦政治可分为四种类型,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

7、政体,僭主政体,它们都是坏的,一个比一个坏。哲学家执政的实质: 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纠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人士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论(p52)(一) 城邦的起源1、采取溯源法,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类的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2、城邦的产生过程人是天生合群的动物(前提),他认为

8、国家即城邦起源于人类合群的天性和品德,人类的社会组织是由家庭而村社而城邦进化过来的,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家庭村社(部落)城邦(最完备的组织形式)(二)城邦的本质1、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2、公民的本质决定城邦的本质,城邦是由享有平等政治权利的公民所组成的政治团体;3、在城邦和个人的关系上,持整体主义观念,城邦高于个人,个人依赖于城邦;4、城邦与家庭及东方君主制国家不同,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5、城邦的概念完全否定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二) 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纵观亚里士多德的国家理论,有一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亚里士

9、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过好的生活,优良的生活第二,为什么国家生活是一种善的生活?因为国家生活阶段是人的本质的体现第三,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在本质上先于个人,所以国家高于个人,个人必须服从于国家,这是一种整体主义国家观。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分析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的?1)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城邦起源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认为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2)在与家庭和村社的比较中,城邦的本质显现出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因为人类生活可在城邦范围内得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人的善业在

10、城邦中得以完成。3)亚里士多德指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他认为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公民,而城邦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即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城邦与家庭及东方君主制国家的不同,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是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嘱托的权威。城邦的解体和世界帝国的建立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的变化(p62)1、 政治学的没落与伦理学的发达2、 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疏远3、 公民政治观向自由民政治观转变4、 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

11、世界主义思潮的出现斯多葛派的理论贡献(p65)斯多葛派(thestoics),创始人芝诺(Zenon)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后期,该学派活跃了大约500年。其间,出生于罗马的思想家西塞罗成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从而使得希腊思想与罗马思想实现了融合一、自然法思想1、世界是受必然性支配的;2、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也必然受普遍法则的支配;3、自然法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自己的本性;意义:奠定了在西方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对罗马法、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学说和近代的自然法学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作为理性的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在于认识和服从必然的命运

12、,个人的选择与自然的理性一致,这是个人自身的、内在的精神自由、道德自由。三、人人平等思想 由于人具有与上帝共同的理性,共同受同一个自然法支配,因此所有的人,无论其出身,种族,财富以及实际社会地位如何不同,在都具有自然赋予的理性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因此斯多葛派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从神那里流溢出来的一部分,是神的女儿,相互间是平等的。简述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及其影响?(p65)斯多葛派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斯多葛派自然法思想源于其自然哲学。这一派的哲学将自然的过程看作一种受铁的必然性支配的过程。“逻各斯”“理性”是宇宙秩序的创造者,渗透和弥漫于宇宙万物之中,将万物都置于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之下。宇宙是一

13、个绝对的统一整体,而人是其组成部分,是一个小宇宙。每个人的理性是宇宙普遍理性的一部分,这个支配宇宙和人的“理性”就是自然法。它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斯多葛派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学说和近代的自然法学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从总体上是积极的,它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各派政治学家以自然法为武器,批判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病,推动社会的改革,倡导新的政治原则。自然法成为政治理论进步的有力杠杆。波利比阿(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理论家)的政治思想内容:(p72)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所有纯粹的统治形式或简单的政体形式都会以特定

14、的方式蜕化变质,因为每种这样的政体只能体现单一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就其本性来说必将或几乎是命中注定的地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2.混合政体论,不仅包括希腊人常说的各种社会集团和力量之间的混合与平衡,还包括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的混合和平衡。 国家权力体系各构成部分和机构之间的制约和平衡是波里比阿的独特发现。所以它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政体,而是一种分权学说。波利比阿的混合政体思想波利比阿认为希腊诸邦只所以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都采用了一种纯粹的政体,而罗马不断走向强盛的原因在于罗马人采用了一种混合政体君主制-执政官贵族制-元老院民主制-公民大会奥古斯丁双城论的内容及意义?(p83)1.他把世界区分为“上帝

15、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他认为两个城的分野源于天使的反叛,直接起因则是亚当的堕落。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2.双城论的理论目的是建立双重权利体系。地上之城为自己自豪,天上之城为主自豪。实质上,两个城的区分是依据基督教伦理对人的区分。3.当双城理论运用于现实生活时,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俗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

16、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4.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不过,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相互对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和中介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成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的中间价值领域。与世俗国家相比,奥古斯丁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意义: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

17、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简述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p94)特征: 以基督教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角色一降再降 关注点由公共权力转向私人契约政治理论的荒原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突出特征。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在政治上表现是神学政治观。一些关键的政治学观念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讨论的。 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政治发展水平极低,政治权力和政治机构的社会控制功能几乎呗降到文明社会的最低限度。基督教统治又进一步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的最

18、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 入主的西欧日耳曼人没有公共权力概念,也没有能力建立系统的权利组织以实现对国家的控制,中世纪盛行的封建主义以契约为保障,从而把国家权力化作私人性质的忠诚与保护关系。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成。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十分低下,虽然这一时期政治思想方面有许多新鲜的创造,但没有升华为理论,基本上是理论的荒原。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p96)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政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教皇革命是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正式形成的标志。通过教皇革命,教权从王权下独立出来,不受世俗权力的支配。教会与国家的分化和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根源于基督教的信仰

19、,人被理解为二重性的。人分成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所以人的生活便有了二重性,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或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社会组织也划分为教会和国家,国家负责人的世俗生活领域,使人得到世俗的幸福,教会负责教徒的精神生活领域,得到天堂的幸福。教皇一方追求的是实现纯粹的神权政治,掌握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权力,世俗君主制则企图以上帝在人间代表的身份,兼掌最高俗权和教权,但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教权时常占优势。政教双方相互冲突的要求当中,任何一方的要求都遇到来自对方强有力的抵制,结果是政教双方极端的权力要求互相抵消一部分,达到妥协的中间型状态,即俗权与教权的分工和部分的分离。没有任何一方完全控制和吞没另一方使

20、得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得以形成。(在教派的政治思想中,教权要高于王权,王权要服从教权。他们认为上帝把所有的权力都给了教会,教会主动把世俗的权力交给国王,而将管理精神事物的权力分给了自己,所以王权必须服从教权。)阿奎那在信仰中引入理性的意义与后果(p101)阿奎那为了挽救教会的神权统治,把理性引入宗教信仰中,调和宗教和理性的矛盾,给理性和经验一定的地位。人的理性是要使人达到普遍的、最高的善,而这个普遍的、最高的善就是上帝,理性只能引导人们认识上帝的存在,而只有靠上帝的启示和光照,人才能认识上帝的本质,尽管阿奎那承认了人的理性的作用,但最终仍是要求理性服从信仰为信仰服务。马基雅维利的基本政治思想及其

21、历史贡献?(p126)(一) 权力政治观人性恶国家的起源:从性恶论出发反对亚里斯多德所说的人类天生就有过社会生活的倾向,而认为社会起源于个人对私利的追求。国家的目的:将财产看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保障每个人自由地使用财产,保障每个人的安全统治权是国家根本问题:统治者以夺取与保持权力为目的-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法律与军队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政治与道德分离:最早将政治目标与道德区分开来,从此权力便成为国家一切相关机构、职能及法律体系的基础。(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赞赏罗马共和制度,认为共和制是合理政体,必须在一种有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腐败的意大利需要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独裁只是临

22、时挽救措施:最终还要共和制。他拥护君主制度实际上是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立近代的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三)君主的统治方法,好比医术不受道德约束:看似道德就好采用各种手段实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应使人们恐惧,而不是爱:随时抛弃承诺:不为所累,英勇果断,铲除异己;人性和兽性,狮子与狐狸历史贡献:在西方他最早把政治的实质看作权力问题,将法律、军队、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为近代西方政治学奠定了基本原则,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代表作君主论。布丹的主权学说(p145)1. 布丹的主权学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加强王权的思想倾向,主权是把国家和其他社会团体区分开来的基

23、本标志,布丹第一次确定了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主权看作是国家的本质特征。2.家长制和国家的特征(1)家长制说是布丹主权学说的出发点认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的集合体(2)一个国家必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是国家区别于家庭的基本特征(3)“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3.主权的定义和特征(1)定义“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2)特征1主权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性;除受神法和自然法约束外,不受其他任何法律和权力的限制;2主权具有时间的永久性;它不是一种临时性的权利,不受时间的限制;3主权具有不可转让性和不可分割性,它是立法权力的

24、来源;立法权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4.内容立法权;宣战、媾和与缔约权力;管理任免权;赦免权;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货币制造和度量衡的选定权;征税权5.主权学说意义(1)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为当时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巩固奠定了基础;(2)为后来各国政府维护自身的独立与领土完整提供了理论依据(3)为近代主权学说的建立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布丹的主权论的基本内容及理论意义?主权理论 主权是国家的本质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性立法权最为重要主权之上有神法和自然法 主权不得侵犯财产权第一次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提出和使用主权概念来标示国家的性质,为近代西方国家主权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格劳秀斯的国家和主权

25、说(p166)格劳秀斯是在研究国际法中讨论国家和主权问题的。国家的起源社会契约论在论证自然法的约束力时,格劳秀斯以人的热爱社会生活的本性来解释国家的产生,而在讨论国家主权问题时,他又以社会契约论来解释国家的产生,实际上他既保留了古代的观念,又凸显了近代的理解。人类社会之初: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国家,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社会等级,人人自由平等,人类生活和平、宁静、孤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人与人之间难免出现争夺和冲突,分散的个人和家庭无力抵抗强暴的侵袭,于是在理性的驱使下,人们相互之间达成协议,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人们订立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在于“为了运用公众的力量,并征得公众的同意,保证

26、每个人使用自己的财产。” 所以国家就是“一群自由人为着享受公正的权利和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完善的团体。”主权理论格劳秀斯在政治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主权理论。1.主权的界定“所谓主权,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任意视为无效的。”也就是说主权不仅对内是最高的,而且对外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对外独立的性质是对布丹主权理论的发展和补充,布丹只是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出发提出主权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性质。主权的内容是颁布、执行法律、任命官吏、征收税赋、决定战争及缔结国际条约的权力3.否定人民主权排斥人民主权是格劳秀斯主权

27、学说的突出特点。虽然人们有权抵抗侵害,但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国家有权制止人们彼此之间毫无节制的应用这种权利。为否定人民主权,格劳秀斯做了如下论证:第一,人民不能随意改变政府形式第二,主权是主权者的一种私权。主权者对主权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可以购买和赠送。他虽说君主接受人民赋予和主权不宜轻易转让,但又承认转让并不与人民的自由相冲突。第三,反对所谓一切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利的理论。君主治理国家时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格老秀斯虽然反对人民主权,但他认为,如果主权者违背法律或国家的利益,把国家转让给他国,或使国家变成另一个国家的附属国时,人民不但可以用武力反抗他们,甚至可以把主权者处死。在这种

28、情况下,人民实际上可以再次缔结新的社会契约,重新建立国家。这显然是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舆论准备。格老秀斯的主权思想既要为尼德兰革命反对西班牙的统治进行辩护,又要为荷兰资产阶级统治和对外殖民扩张的必要性论证。格劳秀斯的国家主权学说突出说明了他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的欧洲大陆上野蛮落后的混乱状况,要求以自然法为基础处理国际关系之间的一切政治问题,主张各国天然平等的权利,呼吁国际和平秩序。这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具有历史意义,但他完全否定人民主权论拥护君主主权的态度是当时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一种共同要求。斯宾诺莎的思想自由权(p174)思想自由(一)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政治的目的绝不是把

29、人从有理性的动物变成牲畜或傀儡,而是使人有保障的发展他们的身心,没有拘束地运用他们的理智;实在来说,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二)思想自由财产权、信仰和思想自由权永远由个人自己保存。人们在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时,放弃的只是自由行动之权,而保留了自由思考之权。每个人是“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自由思想权利是人人力所能及的。他指出让人们自由思想和自由言论是统治者维护国家安全最好的办法,这对当时及后世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和神权思想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三)行动守法斯宾诺莎在宣扬思想自由的同时也强调人在行动上要守法。他相信自由就是服从法律,就像在自然当中服从必然、服从理性一样。而服从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就是

30、自由。他在承认思想自由权的同时又认为把言论自由无限制地给予人民是极其有害的。普芬道夫的自然法理论(p177)1、自然法理论从讨论自然状态开始,自然状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除了一切因文化进步而产生的人类状况 另一种是一切民族所曾经历过的实际状况 普芬道夫认为人性都具有两重性:人既是自私的又具有社会性。因此提出了自然权利和自然义务的关系。他同意霍布斯提出的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权利的说法,但反对自然状态下人的绝对自由,认为人要求过社会生活就使得人对社会对他人具有一种自然的义务。他最早提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是理性的,按照自然法要求行为,因此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状态。2、自然法和宪法

31、 自然法是人类正确理性的命令,不仅是人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自然法对人的行为约束作用不同于成文法,成文法的本质特征是制裁,而自然法的约束力来自于道德的力量。3、自然法原则是尊重他人的财产,遵守承诺与契约等,自然法的第一个重要的内容与原则就是维护和平的社会生活。霍布斯的主权论(p197)霍布斯的主权学说的体现出他极端的专制主义的主张。他认为主权是国家的本质和灵魂,凡与公共和平、安全有关的一切事务都属主权的内容,包括立法、决定战争与和平、统率军队、任免官吏等。主权掌握在主权者手里。国家在建立的时候,已经赋予主权者无限的权力,目的是让主权者保护每一人的和平与安全主权的性质: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在霍布斯的主权理论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主权者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契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