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9.92KB ,
资源ID:664377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437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docx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_.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6)找出平面镜成像

2、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记录和结论:1、记录数据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2、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2)像到物体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五、反思与拓展: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2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一、实验目的:正确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二、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三、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待测电阻(10-30),开关,导线,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四、操作要求1、检

3、查电路中的器材,观察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量程。2、接入待测电阻,调节变阻器到最大电阻值,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并画出电路图。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让电流表、电压表有适当的值,并记录此时的电流、电压值。 4、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表、电压表的值,测出第二、三组电流、电压值。5、将待测电阻卸下放回原处。五、实验记录:1、电压表量程_,电流表量程_.2、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3.记录数据:电压电流电阻电阻平均值123实验结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六.反思与拓展:为什么本实验要使用滑动变阻器?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

4、条件。二、 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三、 实验操作要求1、 提出问题: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2、 猜想与假设:(1)凸透镜成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 2f(“大于”,“小于”或“等于”)(2)凸透镜成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 2f(“大于”,“小于”或“等于”)3、设计与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

5、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5)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根据实验完成下表格。(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四、实验记录与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f= 2、记录数据:物距u的范围成像情况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3、 实验结论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 、 、 像。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之间时,成 、 、的 (放大,缩小或等于物体大小) 像。5、反思与拓展当物距u=2f或uf时凸透镜成像还有什么特点。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4、研究电磁铁一、探究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的关系。二、探究实验器

6、材:如图接好的部分电路(电池组、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实验器。三、探究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的关系为: 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连接实验电路。(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适的位置,观察并记录电流的大小,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观察记录大头针的个数。(4)改变电流的大小,重复步骤3的操作。(5)断开开关。4、分析与论证:(1)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拨到 的位置。(2)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越 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 5、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与结论:实验次数电

7、流大小大头针数磁性强弱12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 ,它的磁性就越强。五、反思与拓展:电磁铁加铁芯的目的是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5、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一、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压表,2、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二、 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15V),2个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预接电路(按图6连好部分电路,待用)三、 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将电池组、开关连接在电路上组成串联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3、用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V1。4用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V2。5、用电压表测L1、L2两端的总电压V。6、整理

8、器材。四、实验记录和结论1、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_,电压表的量程有_和_.大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_,小量程每个表示的电压值是_.2.记录数据:L1两端电压(V1)L2两端电压(V2)L1.L2两端电压(V)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_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6、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 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三、 实验要求:1、 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_2、 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_3、 设计与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

9、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度线。(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工绘出图线。(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5、整理器材。四、记录数据:物理量12345质量m/kg重力G/NG/m2、图像五、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有关,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是_六.反思与拓展: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7、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一、 实验目的: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二、 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电流表,小灯座(附灯泡

10、2.5V),开关,导线若干根。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3、正确连接电路。4、调节滑动变阻器到电阻最大值,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5、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业炮亮度的变化,记录小灯泡不同亮度时的电流值。6、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电流表量程_,最小分度值_.2.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 3.断开开关,整理记录.测量第一次日第二次年第三次灯泡发暗光彩夺目发较亮光荣任务发更亮光电流值勤五.反思与拓展:使用滑动变阻器时,为什么要”一上一下”接线?_如果全接上面两个接线柱会有什么现象?_如果全接下面两个接线柱会有什么现象?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8、用天平和量筒

11、测定液体的密度一、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二、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三、 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2、记录总质量。3、测盐水的体积。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5、计算盐水的密度。6、整理器材。四、实验记录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_.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_,量筒的最大刻度值_,量筒的最小刻度值_.2.记录数据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盐水的密度(k/m3)五.反思与拓展: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

12、差来测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_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调节杠杆平衡。(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5)整理器材。4、分析与论证:(1)杠杆的最小刻度值是_厘米,每一外钩码的质量是_千克.(2)数据

13、记录: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动力X动力臂(N.cm)阻力(N)阻力臂(cm)阻力x阻力臂(N.cm)12四.实验结论: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五.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_.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10、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一、实验目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二、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秤,细线,木垫(或塑料垫)三、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可能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低”)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

14、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2)测出木块的重力。(3)组装斜面,用细线和弹簧秤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同时计下弹簧秤的示数F;测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4)增大斜面的倾角,重复步骤3操作。(5)计算有关物理量的数值,并得出结论。4、分析与论证:(1)用弹簧秤测量拉力时要在 时读出读数(2)计算有用功的公式是: 计算总功的公式是 (3)斜面的额外功主要是由什么产生的 四、实验记录木块重力 N。上升的高度h/cm沿斜面的距离s/cm弹簧秤的示数F/N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成某倾角增大倾角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 关(填“有”或“无”), 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 。五.反思与拓展:如何计算额外功_.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 制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