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10KB ,
资源ID:66319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319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实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实录.docx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实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作者:吴文博陕西省宝鸡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1996年与1998年两次被评为宝鸡市教学能手;1998年9月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2001年9月被命名为宝鸡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2002年2月被评为宝鸡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多次参编教育类图书,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若干篇,计有三十余万字。教学上兼收并蓄,积极营造生动活泼、自由奔放的课堂氛围,教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教育感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的所作所为,都要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命情趣。不论别人怎么批评我用词不准确,我都坚持这样一种认识,语

2、文是一门行为科学,语文教师的天职就是播种行为,让学生心、口、手、眼多动,在多动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收获成就。文无定法,但章有可循。人有千面,但真情永恒。学生跨越代沟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前提是依据章法,真情体验。教师工作的终极目的,无非就一个,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受用终生。第一课时一、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诗词五首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谁能说出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生(齐答):杜甫。唐代诗人。(板书:杜甫。)师:我们还学过他的什么诗?生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生2: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生3:石壕吏。生4:望月。生5:春望。生6:江南逢李龟年。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这几首诗,说说它们当中哪些诗句让人难忘?(生自由回答,略。)师:从这些诗里,你看到杜甫的诗有什么样的特点?生1:写得很真实,很细致。生2:观察得很细,写得很有味。生3:写了真实的历史。他对劳动人民也同情。师:什么样的真实历史?谁能说说?生:就是石壕吏所反映的真实历史,在唐代,那叫“安史之乱”。师:说得好!大家一起把它说具体。(师生一起回忆,议论。)“安史之乱”是唐代发生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时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杜甫亲身经历了这次战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写了不少优秀诗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最常听到的一句诗。石壕吏以及今天

4、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记录了这次历史事件。师:像这样记录历史的诗,我们把它叫做生:“诗史”。师:杜甫我们又称之为生:“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师:和杜甫并称“李杜”的“李”是谁?他被称作什么呢?生:李白。他被称为“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师:现在我们就来一同学习“诗圣”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这篇“诗史”性作品。二、教学新课师: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及其注释,然后思考:诗题是什么意思?生1:茅屋就是茅草屋,诗题意思是茅草屋被秋风吹破了。生2:因为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而作的歌。师:很好。请大家记住:“为所”是典型的被动句式,经常固定地在一起使用。(板书:被动句式“为所”)但是“歌”怎么理解

5、,有什么特点,请大家想想。生1:是一种体裁吧。生2:有节奏,有韵律,容易唱,容易读吧。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用现在的眼光看,“歌”就是容易传唱,讲究节奏,讲究韵律,比如流行歌。可是在唐代,这个“歌”字却是一种诗歌体例的标志,它不同于唐代流行的律诗绝句,是一种古体诗,一般以七言为主,不受近体诗格律的限制,多半表达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板书:“歌”古体诗的标志。)现在我们就来吟唱这首歌,看看它到底表达了怎样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吟唱之前,请大家先默读课文和注释,理解字词句,并把看不懂的字词句画出来。(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教师巡视。)师:同学们都做得很好。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按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6、其他同学注意听。(一生朗读。)生:有几个字音读得不准确。“怒号”的“号”应读“ho”。生:还有“挂罥长林梢”的“罥”和“长”字,“罥”应读“jun”,“长”应读“chng”。生:还有“见此屋”的“见”,应当读“xin”,是出现的意思。师:这几个同学说得都很好。说明他们读书读得很仔细,这种态度值得提倡。不过我还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倚杖”的“倚”读“y”,“广厦”的“厦”读“sh”,“大庇”的“庇”读“b”。这是诗歌朗读中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注意字词,读准字音。(板书:注意字词,读准字音。)师:请大家注意,我们读的是唐诗,是“歌”,除了读准字音,要读出味道来还应该注意什么?生:还应该注意节奏和韵律。

7、师:怎么注意这些方面?有没有人替大家作个示范?(师鼓励学生大胆朗读,在朗读中发现唐诗吟唱中的节奏和韵律。)师:有没有人知道诗要读出节奏韵律,首先要看它的韵脚?“韵脚”是怎么回事?这首诗里哪些字是韵脚?生1:韵脚就是每句诗的最后韵母相同的一个字。生2:“号”、“茅”、“郊”、“梢”、“坳”是一组。后边的有些乱,不好说。师:我来带领大家一起说。“力”、“贼”、“去”、“得”、“息”、“色”、“黑”是一组,由于唐代距今较远,因而有些字音读起来不顺口了。类似的还有“铁”、“裂”、“绝”、“彻”,应是一组。“间”、“颜”、“山”是一组。最后的“呼”、“屋”、“足”是一组。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按照上面我们

8、找出的韵脚,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特点。(教师巡回检查。)师:同学们做得很好。这一点我们要记住:朗读诗歌还要找准韵脚,读出韵律。(板书:找准韵脚,读出韵律。)不过这首诗韵脚有好几个,读起来韵律有变化,不死板,容易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它的韵律特点。那么除此以外,还应该注意什么呢?生1:把句子读清楚。生2:把节奏读清楚。师:说得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看,怎样把句子读清楚,把节奏读清楚。先请个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把握这两点的,任意找个诗句说说。生:就像说话一样,不难读,比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师:有没有难读的句子?生: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些诗句难读。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结合全诗看,每句诗都差不多是什么样的节奏?生:有的是“二二三式”节奏,有的是“二二二三式”节奏。师:非常好。(展示全诗朗读节奏划分情况)大家按照这个节奏默读一遍全诗,体会节奏韵律。(学生默读,教师巡回检查。)师:这就是诗歌朗诵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注意断句,读出节奏。(板书:注意断句,读出节奏。)

10、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名家的朗读。(教师播放名家朗读录音,学生听录音。)师:下面请一名同学朗读一下全诗。(学生朗读,教师注意纠正。)师:虽然每句诗把握得较好,但整体节奏似乎还不够味,原因是什么?生:内容还不熟悉。师:怎么办?生:得归纳归纳,一口气读下来节奏就会有问题。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先提个问题。诗歌是按照很常见的思路来安排内容的,粗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生1:先写刮风。生2:先写刮风下雨,后写诗人感叹。师:很好。就按照这样的思路往下看。怎么写刮风?怎么写下雨?怎么写感叹?生:一开始到“归来倚杖自叹息”写刮风,接下来的八句写下雨,最后写感叹。师:写刮风的诗句太多,能否分成两个段落?生

11、:可以。师:从哪里分?生:写茅草乱飞的为一段,写儿童抱茅草的为一段。师:好。按我们讨论的意思,全诗可以分成四段。哪四段呢?生:第段是狂风吹破了茅屋,茅草乱飞;第段是南村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归来倚杖自叹息”;第段是大雨下个不停,“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第段诗人发出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师:能不能概括得简明一些?生:第段狂风破屋,茅草乱飞;第段群童抱茅,倚杖叹息;第段屋破雨漏,长夜沾湿;第段发出感叹,推己及人。(板书:狂风破屋,茅草乱飞;群童抱茅,倚杖叹息;屋破雨漏,长夜沾湿;发出感慨,推己及人。)师:好。有

12、了对内容的初步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再齐声朗读一遍全诗。(学生朗读,教师听并准备总结课文。)三、课堂小结师:好。这一节,我们经过讨论,明白了诗歌朗读中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生:注意字词,读准字音。师:第二个是生:找准韵脚,读出韵律。师:第三个是生: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师:我们还对诗的内容作了初步感受,长长短短的句子可以分为哪四个段落?生:狂风破屋,茅草乱飞;群童抱茅,倚杖叹息;屋破雨漏,长夜沾湿;发出感慨,推己及人四个段落。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朗读全诗就会是另外一番样子。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全诗,准备齐读,注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生默读。)师:好。现在大家齐读全诗。四、布置作业(略)第二

13、课时一、课堂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集中解决了诗歌朗诵的问题,有三点需要我们记住。哪三点?生:注意字词,读准字音;注意韵脚,读出韵律;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师:好。我请个同学给大家表演一遍。(生朗诵表演。)二、教学新课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上一节布置的作业。上一节我们提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写于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诗中哪一句能帮助我们朝这方面想?生:“自经丧乱少睡眠”这一句。师:这句是什么意思?生: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从事件发生以来,诗人颠沛流离,不得安生,连睡觉都受到了影响。师:他说得很好。不过这一点我还想作一些补充。杜甫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公元761年8月,这一年正是唐九节度使围攻相州大败后

14、的第二年,战争还在各地继续进行着,人民流离失所。大约两年前杜甫在经历了十年悲辛潦倒的长安生活后,经由天水到达成都。途中冻馁交加,险些因误食野草中毒而丢了性命。到达成都后在亲戚的帮助下搭建茅草屋,后人称之为草堂,总算暂时安定了下来。可是,好景不长,才住了两年生:茅草屋就被风雨吹破了。师:此时,如果是你,该有何感想?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是怎样具体写的。先看第段,请同学们找出诗句中的关键词。生:风(怒号)卷(三重)茅。师:“怒号”怎么理解?师(学生讨论后,归纳):“怒”字是说大风像人一样发怒了,疯狂了;“号”字是说风不仅大,还有声音。“怒号”恰当描绘了狂风大作的情景。师:“三”字怎么理解?生:就是三嘛

15、。师:是多的意思。你想,茅草屋要隔风挡雨,没有很多茅草能行吗?古人常用“三”表示多的意思。接着往下看。师:“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描写了狂风破屋后的什么情景,试展开自己的想象,加以描述。生:狂风破屋后,被狂风掀开的茅草乱飞,有的飞过了江,撒向江边,飞得高的挂罥在树梢上,飞得低的翻滚着落在了塘坳里。师:请同学们注意“江郊”是什么意思?“挂罥”是什么意思?“塘坳”是什么意思?生1:“江郊”就是江边。生2:“挂罥”是悬挂、缠绕的意思。生3:“塘坳”是池塘洼地积水的地方。师:大家理解得很对。都写过狂风破屋三重茅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几句呢?生:这样写更详细更具体。师:请同学们

16、联系后文和诗人的经历,仔细体验一下,诗人这么详细具体地描写茅草被吹落翻滚的情景,是出于现实主义诗人的习惯呢,还是因为茅草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焦急舍不得,同时他又无可奈何?生1:好不容易盖了茅屋,现在被狂风吹坏,他肯定心疼。生2:越是舍不得,被狂风吹走时他越是看得仔细。看得越细,写得越细,越说明舍不得,心疼。生3:但是他又没办法,吹过了江,沉落在低洼处,都没办法捡回来了。他太可怜了。师:好。诗歌的第段描写的是什么情景?生:狂风破屋、茅草乱飞的情景。师:对。(板书:狂风破屋,茅草乱飞。)写到这儿,诗人犹嫌不够,接着他又写了第段的内容。请大家仿照上面的做法,理解体验一下这一段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生:一

17、群捣蛋顽皮的孩子公然当着诗人的面抱着茅草跑进了竹林,诗人年老体弱,不能追赶,喊了半天也不济事,只有靠着拐杖叹息。师:请注意“盗贼”这个词,是盗贼吗?怎么理解?生:不是盗贼,只是抢拾被狂风吹掉的茅草。师:好的。第段写天灾,这一段写人祸。捣蛋顽皮的孩子的所作所为又把诗人的痛苦无奈向前推进了一层。这一段我们概括为“群童抱茅”。(板书:群童抱茅,倚杖叹息。)到这儿,诗人还是嫌不够,于是又写了第段。大家先齐读一遍这一段。(学生齐读第段诗。教师板书该段诗句。)师:这一段里哪些诗句不好理解?生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不好理解。生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不好理解。师:还有没有?有没

18、有同学愿意说出自己的理解?生:“俄顷”是一会儿。一会儿风停了,云像墨一样黑,天空阴沉沉的越来越黑。师:很好。不过要强调的是,“风定”即风停,“秋天”是秋季的天空,“向”是渐渐。还有谁要说?生1:“布衾”就是布被。生2:“恶卧”有些不好理解。师:“恶卧”是睡相不好,就是睡觉不老实,乱蹬。生3:“踏里裂”是说把被里蹬得裂破了。师:不错。请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起来把这几句意思联起来给大家讲讲?(学生讲解第段诗的意思。教师引导、纠正。)师:到这儿我们看到,诗人的痛苦和无奈已经越来越严重,先是狂风破屋,再是群童抱茅。破屋怕遇连雨天,而此时偏偏“秋天漠漠向昏黑”,“雨脚如麻未断绝”,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地方

19、。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再加上“自经丧乱少睡眠”,真是床湿被冷身寒心痛,怎么能捱到天亮啊!(板书:屋破雨漏,长夜沾湿。)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找个避雨的地方躲?领着全家人逃跑?至少先保护自己?我们看看诗人杜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大家一起把诗的最后一段齐声朗读一遍。(学生齐读第段。)师:请同学们提出问题。生:“安得”是什么意思?师:哪得,哪有。具有欲得而不能得的假设语气。生:“大庇”和“突兀”分别是什么意思?师:“大庇”是大量地庇护遮蔽的意思。“突兀”是高高地耸立。诗人的这些想法跟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生1: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生2:他急于得到房

20、子不是先解决自己的困难,而是先人后己。生3:只要别人得到房子,他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师:大家说得很好。我还想请大家注意,此时诗人处在屋漏床湿身冷心寒的痛苦和无奈的处境之中,想的却是天下的穷苦人,只要他们都能居住得安定快乐,即使自己住的是破房子,甚至冻死,也心甘情愿。这种因自身遭受痛苦而推己及人,想到别人的痛苦,进而只要使别人免除受苦,自己宁肯受苦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多么博大而崇高的情怀啊!这种情怀我们在石壕吏中看到过。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之所在。(板书:发出感叹,推己及人。)三、课堂小结师:现代有没有这种人?生1:雷锋。生2:董存瑞。生3:还有徐本禹。师:为什么?生:他们都在自己生活极端困难的

21、情况下,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和精神感动了他人。师:很好。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诗人是怎样感动我们的?师生(回顾、总结):先写狂风破屋,后写群童抱茅,再写屋破雨漏,最后表达理想愿望,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精雕细刻,层层推进,把诗人的痛苦写到极致,从而把思想境界推到极致,叫人不得不感动,不得不佩服。因此,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这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师:这种写法就是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历史真实,因而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有什么不同?能不能举个例子?生1:李白的诗想象奇特,例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2:还有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生3:还有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师:显而易见,李杜并称,但李杜诗的风格不一样。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富于夸张;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擅长叙事描写,感情沉郁顿挫。现在大家把全诗再朗读一遍,要认真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思想感情。(学生朗读全诗。)四、布置作业师:很好。请同学们下去以后找来杜甫的有关作品和生平资料,联系现实生活加以研究,把你的研究报告或者研究感想直接交给老师,或者发到我的邮箱里。下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