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89.02KB ,
资源ID:66292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292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DPSK系统设计和仿真.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DPSK系统设计和仿真.docx

1、2DPSK系统设计和仿真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 PSK系统设计与仿真 学 号:123学生姓名:陈专 业:通信工程班 级:1221指导教师:涂老师 2015年 1 月 12 日2DPSK调制与解调系统的仿真摘 要 设计了差分编码移相键控(2DPSK)调制解调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并利用 Matlab 软件对该系统的动态进行了模拟仿真。利用仿真的结果,从基带信号的波形图可以衡量数字信号的传输质量;由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图可以看出,仿真实验良好 。2DPSK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设计,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基于Matlab的通信实验仿真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 调制解调 ; 差分移相编码 ; 仿真设计1

2、、 2DPSK基本原理1.1 2DPSK信号原理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0表示0码,表示1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它的时域波形图如图2.1所示。图1.1 2DPSK信号在这种绝对移相方式中,发送端是采用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所以在系统接收端也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相位。如果基准相位发生变化,则在接收端回复的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所以在实际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绝对移相方式,而

3、采用相对移相方式。定义 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假设:=0数字信息“0”;=数字信息“1”。 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数字信息: 1 0 1 1 0 1 1 1 0 1DPSK信号相位:0 0 0 0 0 或: 0 0 0 0 0 01.2 2DPSK信号的调制原理一般来说,2DPSK信号有两种调试方法,即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2DPSK信号的的模拟调制法框图如图1.2.1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单极性不归零码转换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图1.2.1 模拟调制法2DPSK信号的的键控调制法框图如图1.2.2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基带信号差分

4、,即变为它的相对码。选相开关作用为当输入为数字信息“0” 时接相位0,当输入数字信息为“1”时接pi。图1.2.2 键控法调制原理图1.3 2DPSK信号的解调原理2DPSK信号最常用的解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极性比较和码变换法,另一种是差分相干解调法。1.3.1 2DPSK信号解调的极性比较法它的原理是2DPSK信号先经过带通滤波器,去除调制信号频带以外的在信道中混入的噪声,再与本地载波相乘,去掉调制信号中的载波成分,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将其送入抽样判决器中进行抽样判决的到基带信号的差分码,再经过逆差分器,就得到了基带信号。它的原理框图如图1.3.1所示。

5、延迟T图 1.3.1 极性比较解调原理图1.3.2 2DPSK信号解调的差分相干解调法差分相干解调的原理是2DPSK信号先经过带通滤波器,去除调制信号频带以外的在信道中混入的噪声,此后该信号分为两路,一路延时一个码元的时间后与另一路的信号相乘,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将其送入抽样判决器中进行抽样判决,抽样判决器的输出即为原基带信号。它的原理框图如图1.3.2所示。图 1.3.2 差分相干解调原理图2、建立模型2.1 差分和逆差分变换模型差分变换模型的功能是将输入的基带信号变为它的差分码。逆码变换器原理图如下:2.2 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带通滤波器模型的

6、作用是只允许通过(fl,fh)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低通滤波器模型的作用是只允许通过(0,fh)范围内的频率分量,并且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在Matlab中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可以用编写程序来模拟。2.3 抽样判决器模型抽样判决器的功能是根据位同步信号和设置的判决电平来还原基带信号。在Matlab中抽样判决器可以用simulink中的模块来模拟。它的模型框图如图所示,它的内部结构图如图2.3所示。图 3.3 抽样判决器2.4 系统结构图 图 2.4.1 系统结构图 2.4.2 2调制与解调总原理框图 图 2.4.2 2调制与解调总原理框图

7、3、仿真3.1 仿真程序 %- 2DPSK 调制与解调%-%Initial_Part%-function y=dpsk2()fs = 30000;Time_Hold_On = 0.1;Num_Unit = fs * Time_Hold_On;High_Level = ones ( 1, Num_Unit );Low_Level = zeros ( 1, Num_Unit );w = 300;A = 1;%-%Initial_The_Signal%-Sign_Set = 0,1,1,0,1,0,0,1Lenth_Of_Sign = length ( Sign_Set );st = zeros (

8、 1, Num_Unit * Lenth_Of_Sign );sign_orign = zeros ( 1, Num_Unit * Lenth_Of_Sign );sign_result = zeros ( 1, Num_Unit * Lenth_Of_Sign );t = 0 : 1/fs : Time_Hold_On * Lenth_Of_Sign - 1/fs;%-%Generate_The_Original_Signal%-for I = 1 : Lenth_Of_Sign if Sign_Set(I) = 1 sign_orign( (I-1)*Num_Unit + 1 : I*Nu

9、m_Unit) = High_Level; else sign_orign( (I-1)*Num_Unit + 1 : I*Num_Unit) = Low_Level; endend%-%Modulation_Part%-for I = 1 : Lenth_Of_Sign if Sign_Set(I) = 1 st( (I-1)*Num_Unit + 1 : I*Num_Unit) = A * cos ( 2 * pi * w * t( (I-1)*Num_Unit + 1 : I*Num_Unit ) + ( pi / 2 ) ); else st( (I-1)*Num_Unit + 1 :

10、 I*Num_Unit) = A * cos ( 2 * pi * w * t( (I-1)*Num_Unit + 1 : I*Num_Unit ) ); endendfiguresubplot ( 2, 1, 1 )plot(t, sign_orign);axis( 0 , Time_Hold_On *( Lenth_Of_Sign + 1), - (A / 2), A + (A / 2) );title ( 原始信号 );gridsubplot ( 2, 1, 2 );plot ( t, st );axis( 0 , Time_Hold_On *( Lenth_Of_Sign + 1),

11、- 3*(A / 2), 3*(A / 2) );title ( 调制后的信号 );grid%-%相乘%-dt = st .* cos ( 2 * pi * w * t );figuresubplot(2,1,1)plot ( t, dt );axis( 0 , Time_Hold_On *( Lenth_Of_Sign + 1), - 3*(A / 2), 3*(A / 2) );title ( 相乘后的波形 );grid%-%低通滤波部分%-N,Wn = buttord( 2*pi*50, 2*pi*150,3,25,s); %临界频率采用角频率表示b,a=butter(N,Wn,s);b

12、z,az=impinvar(b,a,fs); %映射为数字的dt = filter(bz,az,dt);subplot(2,1,2)plot ( t, dt );axis( 0 , Time_Hold_On *( Lenth_Of_Sign + 1), - 3*(A / 2), 3*(A / 2) );title ( 低通滤波后的波形 );grid%-%抽样判决 & 逆码变换部分%-for I = 1 : Lenth_Of_Sign if dt(2*I-1)*Num_Unit/2) 0.25 sign_result( (I-1)*Num_Unit + 1 : I*Num_Unit) = Hig

13、h_Level; else sign_result( (I-1)*Num_Unit + 1 : I*Num_Unit) = Low_Level; endendfigureplot ( t, sign_result );axis( 0 , Time_Hold_On *( Lenth_Of_Sign + 1), - 3*(A / 2), 3*(A / 2) );title ( 逆码变换后的波形 );grid3.2.1 2DPSK模拟调制和差分相干解调法仿真图 图3.4.2 2DPSK模拟调制和差分相干解调法仿真图4、调试过程及结论4.1 差分相干法2DPSK信号经相关模块调试后的波形图如下:调制过

14、后加入高斯白噪声,连接到带通滤波器,去除调制信号以外的在信道中混入的噪声,再连接到相乘器。此相乘器是一路延时一个码元时间后与另一路信号相乘。作用是去除调制信号中的载波成分。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后,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经过抽样判决,便还原成原始信号。5、心得体会本次课程设计在刚开始的过程中无从下手,手忙脚乱,时间又紧,最终决定用软件仿真来实现2DPSK调制解调的设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能够比较系统的了解理论知识,掌握了2DPSK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2DPSK调制解调系统的工作过程,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Matlab,并学会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某些通信系统的设计,对以后的学习和

15、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学业技能。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还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实践的话等于纸上谈兵。课程设计主要是我们理论知识的延伸,它的目的主要是要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要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独立的意识。我们还能从设计中检验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到底有多少,巩固我们已经学会的,不断学习我们所遗漏的新知识,把这门课学的扎实。当然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会努力寻求最佳路径解决问题,无形间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同学之间还能相互探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增进大家的团队意识。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收获颇多,不仅让

16、我们更深一步理解书本的知识,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让我们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2DPSK modulation systemAbstract The simulation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the sub-modules of a 2DPSK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finish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inary differential phase-shift keying (2DPSK) by u

17、sing MATLAB. The analysis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waveforms indicate that the system worked at optimal frequency. In this paper,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2DPSK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ture full-digital short-distance communication system.Key words modu

18、lation and demodulation ; binary differential phase-shift keying (2DPSK); simulation design6、参考文献1 樊昌信,张甫翊,徐炳祥,吴成柯.通信原理(第5版),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2 杜武林,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3-153 姚俊,SIMULINK建模与仿真 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4 邓华,MA TL 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出 M ,人民邮电出版社5 李建新,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MATLAB 通信工具箱 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