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锦州市人口迁移流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锦州市人口迁移流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锦州市人口迁移流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内容提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锦州市迁移流动人口的现状、迁移流动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人口的迁移流动,尤其是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劳动力人口在地区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流动,是一定地区人力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升级、自然资源开发、人口城市化水平等社会经济各方面获得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锦州市人口迁移流动频繁,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扩大态势和新的特点,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全市迁移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人口流动的现状和
2、特点 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某一时间范围内,跨越居住地一定界限的移动,包含时间、空间和行为三要素,包括伴有户籍变动的迁移,也包括没有户籍变动的迁移。中的迁移流动以乡镇为迁移空间,包括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流入流出迁移人口。 10年来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大幅度增长,且以省内人口流动为主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锦州市迁移流动人口为万人,占锦州市总人口的%,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万人,增长%。其中:来自锦州地区以外的净迁移流动人口为万人,占迁移流动总数的%,比“五普”时增加万人,增长近一倍;户口登记地在省内的迁移流动人口为万人,占%;户口登记地在省外的迁移流动人口为万人,占%。
3、以上数据表明,十年来锦州市人口的迁移流动数量和规模有了快速的增长和扩大,并以省内人口迁移流动为主。 迁移流动人口中女性相对较多 全市万迁移流动人口女性占%,人口性别比为;从迁移原因看,婚姻嫁娶女性为万人,男性万人,女性人口是男性的近四倍;随迁家属女性比男性多出%。从来源地看,来自省外流动人口性别比为;省内流动人口性别比,省外流动人口性别比明显高于省内,两者相差。在省内流动人口中,跨市流动人口性别比最低,为;本市范围内流动人口性别为。1564年龄组女性人口所占比重比男性高个百分点。表明女性人口的迁移趋于活跃,女性所占份额在增大。 迁移流动人口的教育素质明显好于常住人口 在迁移流动总人口中,来锦一
4、年以上的人口占%,五年以上的人口超过四分之一。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为万人,占6岁以上受教育流动人口的%,其中大学以上的占%;来自省外的流入人口高中以上占%,省内的高中以上占%。在6岁以上迁移流动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呈现出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在全部迁移流动人口中,未上过学和研究生的比例最低,二项合计仅占%;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比例分别为%、%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最高,三者合计占迁移流动人口总数的%。 户口在省内的迁移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要高于户口在省外的迁移流动人口。省内高中以上学历占%,高于省外个百分点,其中大学以上占%,高于省外个百分点,这说明流动到锦州市的外地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
5、与全市常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比,迁移流动人口的教育素质明显好于常住人口。常住受教育人口中,高中以上人口占常住受教育人口的比例为%,低于迁移流动人口个百分点,其中大学以上人口占常住受教育人口的比例为%,低于迁移流动人口个百分点。 迁移流动人口青壮年所占比重较大 六普资料显示,流动人口呈现出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所占比重较低,青壮年所占比重较高的特点。其中014岁迁移流动人口所占比重为%;65岁及以上的迁移流动人口所占比重为%,二者合计为%。这部分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随迁家属、投亲靠友和拆迁搬家,属于非经济型的被动迁移。1564岁迁移人口所占比重高达%,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和学习培训,属于经济型和文
6、化型的主动迁移。 迁移流动人口务工经商比例增大 锦州市迁移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占%,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次是学习培训人员占%;搬迁、随迁等非经济型的流动人口为%。迁移流动人口在职业构成上,商业服务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事上述两项职业的人员比例分别达到%和%,合计为%。务工经商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此可见,到锦州市发生迁移流动行为最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且以男性为主。 二、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 人口迁移流动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经济和个人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仅就个人而言,是基于对迁入流入地的就业机会
7、、个人收入、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衡量反复比较后作出的决定。 宏观上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 1、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是人口大规模迁移流动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管理体制的变革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人口迁移流动提供了条件,迁移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已经成为人口发展的显著特点。从锦州市迁往外省的人口看,绝大部分迁往经济发达地区,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保持旺盛活力的省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这样的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农业比重较高的地区成为人口的净迁出地区。 2、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人口大规模迁移流动的基础。于受到硬环境和软环境等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吸纳
8、消化、转移到二、三产业有一定困难,就需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转移,而且不少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同程度的人才闲置浪费也必然产生强大的推力,促使这部分人采取迁移流动。 3、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人口迁移流动的动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锦州市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56元,两者相差9619元,差距明显。从“六普”数据看,锦州市四个县人口均属净流出地区,城区是人口净流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地区性迁移流动,从事非农劳动可获得更高的收入。 微观上个人迁移流动的原因 社会
9、经济发展是人口迁移流动的基础和条件,但具体到每个人,则迁移流动原因各有不同。 从迁移流动原因构成变动分析,全市流动人口中迁移流动原因为务工经商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学习培训,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人口迁移流动原因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较大的三个原因是:务工经商的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学习培训的比例提高了个百分点;拆迁搬家的比例降低了个百分点。 三、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方面效应。 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口迁移流动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二是人口迁移流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人口迁移流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10、。四是人口迁移流动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五是人口迁移流动缓解了就业压力,尤其是缓解了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通过人口迁移流动,有组织、有规模地将劳动力输出到经济发达地区,减轻了全市城镇就业压力,有效缓解了农村日益突出的土地压力。 负向效应主要体现在:一是造成迁出地区人才流失,给本地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是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提出了新的考验。三是人口流动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四是流动人口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难题,对城市业已紧张的住房、交通、通讯、水电、上学、就医等带来一定的压力,在户籍、劳务市场、城市规划、环境卫生等方面,带来了很多的难题。 四、人口迁移流动的对策探讨 加强软环境建设
11、,筑巢引凤 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做为一种资源是要流动的,哪里发展环境好,预期收益高,人才就会流向哪里。锦州市要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就要继续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锦州市创业发展。除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人才外,更要千方百计的避免本地人才流失,充分调动本地人才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为锦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加强制度创新,规范迁移流动人口管理 首先要转变观念,主动出击。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逐渐从分散、孤立的封闭生存状态向广泛联系的多样化开放状态转变,人口的迁移流动是必然的,因此必须正视人口迁移流动现象。如果对
12、人口迁移流动引发的冲击和压力估计不足,往往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其次要建立健全管理法规,规范管理,确保有序迁移流动。政府要加强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提高人口迁移流动的组织化程度,避免盲目的无序流动。 积极协调,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县范围内迁移流动,鼓励他们到小城镇创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保证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实行分阶段转移,在地域上先到镇,然后再到小城市和大城市,在产业上先到传统的手工业或从事体力劳动,再到现代工业。这样既可减少盲目进城,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防止农村剩余劳动力超常规高速度过度转移,使人口迁移流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突出抓好居民社区建设,强化对迁移流动人口的引导与管理 于流动人口居住分散,只有通过居民社区、居委会进行属地管理,负责做好外来人员登记、查验和出租用房管理工作,对外来人员的居住条件、企业用工、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帮助。同时,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电、文教、卫生等生活服务设施,以适应、满足迁移流动人口的需求。创造一种能容纳各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职业人口的社区文化,使得外来人口早日融入新家园,在锦州工作、生活得更安心、更幸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