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60.11KB ,
资源ID:66231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623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与技术展望.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与技术展望.docx

1、我国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与技术展望我国超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与技术展望杨泽艳 周建平(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011)关键词:超高面板堆石坝;建设技术回顾;技术设想展望摘 要:自1985年引进现代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以来,我国面板堆石坝建设方兴未艾,筑坝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到本世纪初,一些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已投入运行或即将投入运行,这些高坝的建设为我国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理论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筑坝技术已步入国际领先水平。我国水电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江大河、高山峡谷和边远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呼唤300m级超高面板堆石坝技术的发展。本文从设计和施工技术角度对

2、我国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的发展做简要回顾,并对300m级超高面板堆坝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做一展望。0 概述我国自1985年引进现代技术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这种坝型因其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而深受坝工界的青睐,经常成为首选的坝型,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已超过150座,坝高超过100m的有37座,坝高200m级的有4座。表1 国内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建设统计表1序号坝名建设情况河流地点(省/县)坝高(m)坝长(m)总体积(104m3)库容(108m3)主要任务装机容量(MW)1天生桥一级完建(2000年)南盘江贵州安龙1

3、7811041800102.6发电12002洪家渡完建(2005年)六冲河贵州黔西179.5427.892049.47发电6003水布垭在建清江湖北巴东233660152645.8发电防洪16004三板溪在建清水江贵州锦屏185.5423.3828.3(主堆石)40.95发电1000国内已建成的最高的面板堆石坝,有天生桥一级,坝高178m,2000年建成;洪家渡,坝高179.5m,2005年建成。即将完建的有水布垭(坝高233m)和三板溪(坝高186m),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处于建设初期的有滩坑(坝高162m)、江坪河(坝高221m)等。国外已建成的有墨西哥的阿瓜米尔巴(坝高186m,1995

4、年建成),在建的有马来西亚的巴贡(坝高205m)、墨西哥的艾尔卡扬(坝高189m)、冰岛的卡拉努尔(坝高196m)、巴西的巴拉格兰德(坝高185m)、坝泼斯诺瓦斯(坝高202m)2。通过高面板堆石坝的建设及相应的科技攻关、专题研究、运行监测等工作,可总结归纳国内外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技术,从中得到一些新的认识。我国水电开发建设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江大河上、高山峡谷及边远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需要300m级特高面板堆石坝技术。本文拟通过对国内4座200级高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发展的回顾,提出300m级超高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的设想和展望。2 200级高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

5、始建于1995年,2000年完建,当时,设计和施工均引进了巴西(FOZ DO AREIA)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为我国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洪家渡、三板溪和水布垭均始建于2000年以后,洪家渡于2005年完建,已安全运行2年,水布垭和三板溪也将于2007年完建。国内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河谷特征及变形、渗漏量、裂缝和面板脱空等运行情况统计见表2。由表可知,2000年以后建设的面板堆石坝,沉降量均较小,不超过坝高的1%,面板裂缝也较少,渗漏量和面板脱空宽度都不大,运行状况呈现良好势头。说明在总结2000年前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0m级

6、高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技术逐渐成熟。表2 国内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河谷形状及沉降统计表名称坝宽高比最大沉降量(cm)(位置/监测时间)沉降与坝高比值(%)面板裂缝数量(条)趾板裂缝数量(条)渗漏量(L/s)面板脱空宽度(mm)天生桥一级6.2347.0(软岩区/0.6倍坝高)(2003年7月)1.944537约400183/80150洪家渡2.38132.2(下游/0.48倍坝高)(2006年3月)0.743311759/2011.9水布垭2.83187.2(下游/0.53倍坝高)(2006年6月)0.80255(一期面板)203(低高程)40(一期面板)三板溪2.28144.96(下游/0.5

7、8倍坝高)(2005年11月)0.787573注:表中渗漏量分别为最大值/平均值2.1 设计技术1筑坝材料堆石坝筑坝材料特性统计参数见表3,堆石最大料径80mm160mm。2000年以前,修建面板堆石坝部分采用了软岩料,堆石孔隙率都大于22%。2000年以后,坝体堆石料都采用中等硬度(湿抗压强度30MPa)以上岩石,堆石料级配良好;三板溪坝为改善坚硬岩细粒偏少、推铺易出现架空、碾压不易收敛的现象,采取坚硬与较软岩掺混的措施;孔隙率约20%或小于20%,孔隙率减少2个百分点,以求堆石主压缩变形在施工期完成,减少次压缩变形和流变变形以及纵向变形,因而施工过后,坝体总体变形量大幅减小。表3 国内20

8、0m级高面板堆石坝堆石特性参数统计表名称堆石分区岩性/硬度孔隙率(%)干密度(g/cm3)最大粒径(cm)备注天生桥一级主堆石区B灰岩/中硬岩232.180软岩料区C(坝轴线下游中心部位)砂泥岩混合料/软岩222.1580次堆石区D灰岩/中硬岩242.05160洪家渡主堆石区B灰岩/中硬岩20.02/19.692.18/2.1980括号中为初期参数次堆石区C20.02(22.26)2.18(2.12)160(120)排水堆石区E22.262.12120水布垭主堆石区B灰岩/中硬岩19.62.1880次堆石区C20.72.1580排水堆石区D120三板溪主堆石区B微新和弱风化或强风化砂板岩及凝灰

9、岩混合料/坚硬与较软岩掺混*19.332.1780下游堆石区CA17.62/19.482.1580排水堆石区CB20.0780*硬软岩掺混比例在7:36:4之间2坝体断面分区2000年以前建设的坝很少设专门的排水堆石区。2000年以后建设的坝基本上都划分为主堆石区、下游(次)堆石区和顶面高于下游洪水位的水下堆石区,下游坝体水下堆石区要求级配良好,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5%,孔隙率略大于主堆石区,渗透系数等于或大于主堆石区;三板溪下游水下堆石区最大粒径与主堆石区的一致,洪家渡和水布垭最大粒径为120cm;下游堆石区的孔隙率都比主堆石区略大或一致,洪家渡坝除初期少量次堆石料比主堆石区大外

10、,大部分区域主、次堆石区孔隙率保持一致,使坝体上下游堆石体成为均一密实体,有利于坝体上下游均匀变形;洪家渡坝还在坝轴线上游陡边坡区设置了孔隙率与过渡料相当的特别碾压堆石区,以减小陡边坡对坝体不均匀变形的不利影响。高面板堆石坝的最大沉降都发生在坝轴线下游约1/31/2坝高处(见表2)。由此可见,坝体最大沉降量与排水体设计及下游(次)堆石区孔隙率偏大不无关系。3面板和趾板面板特性参数统计见表4,混凝土面板厚度0.3m1.1m,分块宽度8m16m,混凝土强度等级C282530。2000年以后建设的面板堆石坝,对面板的防裂抗裂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如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注重保温

11、保湿养护。洪家渡还采用了外掺氧化镁收缩补偿混凝土和涂刷表面养护剂,三期面板中试用了无配筋钢纤维混凝土板;三板溪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水布垭在约2/3坝高处设永久水平缝,三板溪一块面板约1/2坝高设水平永久缝;洪家渡和三板溪还采用了全部双层双向配筋。这几座坝都取得了面板裂缝少的良好效果。表4 国内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特性统计表名称面积(104m2)厚度(cm)(顶/底)分块宽度(m)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等级配筋形式防裂措施天生桥一级17.270.3/0.916C25/W12/F100单层双向(下部)双层双向(上部)洪家渡7.210.3/0.9115C30/W12/

12、F100双层双向/三期1块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收缩补偿/聚丙烯纤维/1块试用无配筋钢纤维混凝土面板水布垭13.840.3/1.18/16C2530/W12/F200单层双向(大部)双层双向(局部)复合外加剂/聚丙烯睛纤维/约2/3坝高设水平永久缝三板溪8.400.3/0.928/16C30/W12/F100双层双向聚丙烯纤维/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层/一块面板1/2坝高设水平永久缝趾板特性统计见表5。趾板宽度有减小趋势,将渗径延至趾板下游坝内;混凝土中或添加聚丙烯纤维,或掺处收缩补偿外加剂,或设宽槽分序浇筑,使得趾板裂缝数量大幅减少。但由于趾板混凝土浇筑于基岩上,受基岩约束作用,趾板防裂抗裂措施仍值

13、得研究。表5 国内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趾板特性统计表名称宽度(m)厚度(m)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等级结构措施天生桥一级10/8/61/0.8/0.6C25/W12/F100不设伸缩缝/视需要分施工缝洪家渡4.5+L1L1=20301/0.8/0.6C30/W12/F100等宽连续窄趾板收缩补偿混凝土/聚丙烯纤维/不设永久缝/分序浇筑水布垭8/61.20.6C25/W12/F200不设永久缝/设宽槽/微膨胀混凝土三板溪12/10/8/6/51/0.8/0.6C25/W12/F100低热缩膨胀混凝土/聚丙烯纤维/分块连续浇筑4接缝止水接缝止水特性统计见表6。2000年后建设的面板堆石坝,

14、除水布垭周边缝约1/2坝高以下采用了三道止水,其余均只设二道止水,避免了中部止水带造成的缝两侧混凝土浇筑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成为止水薄弱环节的弊端;周边缝基本上都采用止水与自愈相结合的新型结构型式,并进行了高水头下的适应变形能力试验研究;更加注重表层止水的可靠性措施,表面复合橡胶板相当于将中部止水带移至表面,盖板的隆起长度更能满足周边缝张开的需要,两侧用带椭圆孔的扁钢及膨胀螺栓固定在趾板和面板上,止水功能更可靠;上覆分散性细粒料使周边缝基本上都具有自愈能力。洪家渡和三板溪还在止水铜片上复合了GB止水板,增强了阻水功能。表6 国内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特性统计表名称周边缝止水结构受压垂直缝止水结构天生桥一级1/2坝高以下三道止水:底部、中部止水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