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马王堆展览讲解词长沙马王堆展览讲解词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相传这里是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1972年至1974年,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先后挖掘出土三座汉墓。灿烂夺目的“马王堆汉墓”穿越历史的尘沙,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世界震惊,也为70年代的中国带来了一缕文化复苏的曙光。究竟是怎样的王室贵胄,能有着如此气派的豪冢华椁?又是怎样的显赫家族,能拥有如此众多的丽服美器?又是怎样的古方秘术,能造就那千年不朽、面目如生的美丽容颜?马王堆汉墓中蕴藏着许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下面就请跟我一同
2、步入展厅,进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第一单元 长沙国与马王堆谈起马王堆,我们首先要介绍到的是长沙国。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创建汉朝后论功行赏,共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其中,秦番阳令吴芮因率领部下协助刘邦亡秦灭楚,被封为长沙王。当时长沙国包括有长沙、豫章、南海、桂林和象郡。其中南海三郡(今广东、广西)后来被南越王赵佗所占,豫章郡(今江西)实际上属于英布的淮南国,因此汉初长沙国仅占长沙一郡,比现在的湖南省略大。高祖末年,长沙国由于起着安抚百越的作用而成为翦除异姓王后唯一的幸存者,但是仍然深为刘氏统治集团所深忌。为了控制和监视吴氏,利苍作为刘邦的亲信,出任
3、了长沙国的丞相,名为辅佐长沙王的“统众官”,实际上是朝廷的代理人、长沙国的直接统治者。马王堆三座西汉墓,正是吴氏长沙国初期的国相利苍、其夫人辛追及其子的墓葬。所出土的珍贵文物丰富而华美,代表了汉代在经济、哲学、历史、艺术、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其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科技、艺术新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尘封两千多年的汉代文明之秘。“长沙元年”铜鼎 此鼎为长沙王府宗庙中的礼器,而且是成套铜鼎中的第三件。口沿下一圈铭文“剌庙铜鼎一容斗五升有盖并重十五斤六两长沙元年造第三”。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在望城县风篷岭发掘了西汉晚期的长沙王室成员墓葬,墓内出土有“长沙元年”文字的铜灯,说明西汉长沙国已经有自己的纪
4、年。风篷岭墓葬为西汉晚期,属于刘氏长沙王的纪年范围。刘氏长沙国共传7代8王,每一任新的长沙王受封,都可以有一个“长沙元年”,因此目前还无法确定此件铜鼎的具体年代。 玻璃矛 西汉 矛为古代兵器。玻璃矛由绿色半透明玻璃模铸而成,这种制造方法与战国时期琉璃璧等器物的制作方法一致,反映了西汉时期玻璃制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以玻璃为原料制作的兵器,易于折断,不是实用兵器,当是仪仗用器,或为陪葬而做的明器。此矛刃锋利,矛脊两侧有槽,与同时期的青铜矛特点相同,不同点是青铜矛都是以骹纳柲,而此矛柄作圆柱状,柄的中部凸起成圆球形,只能是插入柲中。玻璃矛在我国仅此一件,是研究西汉时期玻璃制造和中国玻璃发展史重要的实
5、物资料。中国早期的玻璃器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玻璃球。到了战国中晚期,添加了璧、剑饰、印章等典型中国式样的玻璃器。汉代玻璃器继承了战国玻璃器的传统,并开始制造玻璃容器。马王堆汉墓(配图:马王堆汉墓外景、墓主死亡时间表)马王堆汉墓位于浏阳河畔高约15米的台地上,因封土堆造型酷似马鞍,推测原名应叫“马鞍堆”。后来传说为唐末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所以此地就叫“马王堆”。19721974年发掘三座大墓,墓主人为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及其夫人和儿子。利苍早年追随汉高祖刘邦打拼天下,刘邦称帝后,封他为
6、长沙国丞相。汉惠帝二年封轪侯,封户700户。元封元年(前110年),第四代轪侯利秩因罪,被汉武帝废爵。马王堆汉墓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和一位长眠于地下两千多年、保存依然完好的轪侯夫人。它像一座巨大的历史宝库,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西汉文明。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一一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葬君。”在这支由叫奋的管家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
7、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记录。它是推断三号墓年代的主要依据。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这就是三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确年代。“轪侯家丞”封泥 这件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封泥上印有“轪侯家丞”四字。“轪侯家丞”是轪侯家的总管。封泥始于战国,流行于秦汉。战国初期的公私文书大多写在竹简、木牍上,发送时用绳子捆绑,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印章,以防他人私自拆看,其泥称封泥;用来存放封泥的木匣叫做封泥匣。由于封泥是未经烧制的黏土物,极易破损,而且收件人在打开对象前先验证封泥上钤的印章,再将泥剥去取物,所以损坏者多,保存完整的极少。因此,这件带有封泥匣与残封绳的封泥弥足珍
8、贵。 “利苍”玉印、“轪侯之印”铜印、“长沙丞相”铜印 从二号墓出土的“利苍”玉印、“軑侯之印”(铜印)和“长沙丞相”(铜印)来看,二号墓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轪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他生于战国末年,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前186年)。利苍的一生可以用“赤胆忠心、战功卓著”八个字来概括。早年利苍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他升任长沙国丞相,极力巩固中央政权,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以功再封轪侯。 第二单元 饮食文化 (饮食器具)民以食为天。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工商业之的活跃,汉代饮食中食材广泛、食品丰富、食器精美、食法精良,处处彰显着汉人饮食结构的多元化。汉
9、代画像石中常见贵族宴飨的盛况,觥筹交错之中,歌舞翩跹。西周以来漆器工艺的发展,漆食器逐渐取代青铜食器,成为贵族的主要食器。接下来我们要欣赏到的是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些精致的饮食器具。汉代宴飨礼仪(配图:汉代画像石上的宴飨场面)汉代人宴客,通常以坐北面南为尊,其他座次也颇为讲究,南北方略有不同。在北方,东、西两座以靠近上座的座次为尊,东座又高于西座,坐南朝北为最低;南方则以坐南朝北为次尊,然后才是东、西两侧的陪坐席,也是东座高于西座。这种宴席位次的排序一直延续至今。不同等级的人享有的菜肴数目也不同。天子可享二十六道菜,公爵可享十六道菜,诸侯可享十二道菜,上大夫可享八道菜,下大夫可享六道菜。普通平
10、民则是以年龄来作为标准。饮食过程中也有许多礼仪,如不能用手抓搓饭菜,不能在客人面前吃出声来,不能大口喝汤,不能在酒席上剔牙等,至今还被大家所尊奉。漆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禹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加进红色或黑色颜料的色漆来髹(xiu)饰食器或祭器。战国至西汉,是髹漆业的鼎盛时期,规模庞大,工艺精湛。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关于制漆用“阴室”的记载,阴湿的环境可以使漆器快干。汉代漆器制作分工细致,主要有:做内胎、上漆、在铜质附饰品上鎏金、描绘油彩纹饰、雕刻铭文、最后修整。各工序顺次相接,分工合作,使漆器生产工艺日臻完善,盛极一时。因漆器制作工序繁复,价格昂贵,因此多为贵族享用。云纹
11、漆案 这是一件食案。黑漆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组成的云纹,底部红漆写有“轪侯家”三字。先秦时期,人们进餐时多用手取食,秦汉时始用竹筷,东汉后筷子的使用就更为普及。这种轻便的小型食案在汉代墓葬中出土颇多,类似托盘。为了便于当时人们“席地而坐”,进食器具一般都低矮。这个漆案的案面较薄、造型轻巧,四沿高起为防止汤水外溢。这件食案在在出土的时侯上面放有盛着多种食物的小漆盘五件,漆耳杯一件,杯内有一些调味品,酒杯二件,还有竹筷子一双、竹串一件。竹串上还有烤肉。这大概就是当时贵族家宴请宾客的一席饭菜。由些可见,分餐制早在西汉就已实行了!彩绘猫纹漆盘 盛食器。漆盘是战国、秦汉时期常见器形之一,尤以汉代漆盘最为精
12、美,品类最为丰富。这件猫纹漆盘,在褐色漆地上画有三只猫和一只龟,画面突出了猫的大眼睛和长尾巴,以及乌龟的长颈,周围云气缭绕,形象颇为生动。我国大约在春秋战国开始驯猫捕鼠,唐宋以后猫逐渐成为民间普遍家养的动物。龟代表长寿,被视为一种祥瑞。猫与龟的组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 耳杯(配耳杯字的图案,君幸酒”、“君幸食”、“一升”、“四升”)耳杯,因两耳像雀之双翼,亦称“羽觞”。古时用于盛酒或盛羹。耳杯出现于东周时期,沿用至魏晋。马王堆一、三号墓出土了100多个漆耳杯,制作精美,器形相似,大小略有不同。杯内涂红漆,内底黑漆书“君幸酒”或“君幸食”三字,即“请您用酒”或“请您进餐”的意思。耳的
13、背面朱书“一升”、“一升半升”或“四升”表示容积。据汉代盐铁论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漆饮食器皿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故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好,漆器也因此成了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君幸酒”漆耳杯 “君幸酒”云纹漆耳杯 “君幸食”漆耳杯 “君幸酒”云纹漆耳杯 云纹漆钫 盛酒器。钫造型方正,也称方壶。器表彩绘鸟头形、云纹、菱形图案等。出土时,器内残存酒类沉渣。遣策(随葬品清单)称之为“漆画枋”,并写明“盛米酒”或“盛白酒”。器外底部朱书“四斗”二字。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因而汉制的一斗约合当时十升。这为我们考证汉代的容量制度提供
14、了实物资料。漆钫的圈足外有戳记,字迹模糊不可辨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发现有烙印戳记的共计100多件。它是在素胎上先烙印后涂漆,所以字迹比较模糊,有“成市草”、“成市饱”等字样。“成市”即指四川成都,“草”在汉代与“造”相通,“饱”是指上漆的器物。这说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有不少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云纹漆鼎: 关于鼎的成语有很多,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 先秦时期的鼎,多数作为礼器,主要是青铜铸造。汉代的漆鼎,有别于礼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奢侈的饮食用具,仍留存先秦时期鼎食的遗风。这件云纹漆鼎在出土时,当我们打开盖子,发现里面盛有二千一百多年以前的汤,而且在汤的表面还漂浮着一层完整的
15、藕片。由于藕片遇到空气,而且在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荡,藕片全部溶解于水中了。地震工作者认为,这一现象说明:二千一百多年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有破坏性的地震。辛追复原场景在马王堆汉墓当中,最轰动的便是出土了一具女尸,虽然经历了数千年,但皮肤依然完好有弹性,不得不说是奇迹,这具女尸生前的身份则是利苍的夫人辛追。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辛追生前生活场景的复原。虽然贵为侯爵夫人,一生尽享荣华富贵,雍容华贵之气溢于言表,但她却可是说是一个悲剧人物。辛追一生中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伤心之痛,于汉文帝后元1 年(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50多岁。现在您看到的辛追的整体造型是我们根据女尸和T型
16、帛画上辛追的形象,复原了当时辛追年轻时的样子,再现了辛追当年的风采。在这个场景复原当中,孤独的辛追此时正站在庭院当中瞭望远方,他是在感叹自己悲凉的身世,想念已在天国的丈夫还是在憧憬今后的美好生活?我们不得而知。第二单元 饮食文化(出土食品)利苍及其夫人和儿子,生前穿着绫罗绸缎,享受美味佳肴,茶余饭后歌舞不休。只要看看从一、三号墓出土的大量饮食器具、食物标本以及音乐文物等,您就可以想象到轪侯家钟鸣鼎食歌舞升平的奢华生活。在汉代人们的主食与今天基本相似。一号墓出土的稻谷、小麦、大麦、黍、粟、大豆、赤豆和麻的实物多达十一袋,真可谓“五谷俱全”。其中出土的水稻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小米饼 湖南素有“鱼
17、米之乡”的称号,西汉时期长沙地区稻米丰厚,除了留有口粮外,还加工成糕点食用。轪侯家食用的糕点是当时常见的饼,一般用粮食为主料,再配以瓜果、糖、肉等配料,与今天的家制糕点相似。从一号墓的彩绘陶盒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小米饼,是将小米捣制或碾磨成米粉,加上水团成饼状,再蒸熟而成的。今天南方食物中的糍粑、糍饭团大约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木牌(配图:盛有雉骨的竹笥、盛有蛋壳的竹笥、挂有木牌的竹笥)马王堆汉墓出土了101枚木牌,吊系在竹笥之上。木牌的形状大都是顶部为半圆形,以墨涂黑,并有两个系绳的小孔。下部为长方形,有墨书文字,用以标识竹笥内所盛之物名称。这些木牌和出土的大批食物汇聚起来,相当于现在的食单或菜谱
18、。“牛脯笥”木牌 西汉 食品竹笥标牌。此木牌出土时系在竹笥上,以毛笔隶书“牛脯笥”三字,表明其所系竹笥内盛放的为“牛脯”。“脯”是肉干的意思。“唐扶笥”木牌 西汉 食品竹笥标牌。这枚木牌墨书“唐扶 笥”四字,表明其所系竹笥内盛放的为“唐扶 ”。“唐”即糖。“扶 ”即今荸荠(俗名“马蹄”)。辛追夫人以荸荠作为陪葬物品,说明她生前爱吃荸荠。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去痰、消滞除胀的中医药疗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汉代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发展历史中占有极重要的
19、地位。汉代人的食物主要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两大类。主食依南北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北方人比较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以稻米为主。另外,粟、黍等也是基本的主食品类。面食主要有烫面饭、面片、饼子等;米则主要做成干饭;大麦、稻米、粟、黍、豆类等均可熬制成粥食用;小米也可做成饼子。副食主要分为蔬菜和肉食品两类。汉代的蔬菜种类很多,有冬葵、蔓菁、芋头、韭菜、葱、萝卜、芹菜、空心菜、芥菜、笋、菠菜、葫芦、黄瓜、豆芽、蒜以及各类豆制品等,其食用方法也与今天大致相同。汉代人的肉食种类,除传统的“六畜”即马、牛、羊、猪、狗、鸡之外,还捕杀野生动物食用,如鹿、兔、虎、狼、豹、熊等;禽类还有稚、雁、天鹅、鸠、鸽子、鹌
20、鹑等;水产品则有鱼、鳖、蟹、螺、蚌、贝等物。水果蔬菜: 稻米虽然飘香,却不能象麦面那样翻出许多花样来,未免有些单调。为了改变这一“缺陷”,南方人必须想方设法种植蔬菜,猎牧动物,饲养牲畜,以多样的副食来改善主食的单调。当时湖南地区的基本副食是鱼、肉、蔬菜、瓜果,这些在马王堆汉墓中都有大量出土。其中时鲜水果就有近20多种。这里您看到的是当年的杨梅。杨梅出土时仍然呈紫红色,而且绒刺也非常清楚。当时有位考古工作者十分好奇地尝了一颗,发现味道是苦的,因为杨梅已经炭化了。豆豉姜酱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多种调味品,反映出西汉时期湖南地区居民喜欢吃酸、香、苦、辣的饮食习惯。湖南气候潮湿,气温偏热,而辣椒
21、、生姜等食物有提热、去湿、去风的功效。再加上湖南人以米饭为主食,酸辣之味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令人食欲大增。因此,嗜酸喜辣原来就是湖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所以湖南人素以“爱吃辣,不怕辣”而闻名全国!豆豉是豆类加工而成的调味品。如果以豆豉炒大蒜、辣椒,或者蒸腊味,味道犹为鲜美,是湖南人喜爱的家常菜。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大量豆豉,说明湖南人用豆豉作调料的习惯已有二千多年了。甜瓜子 。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夫人辛追肠、胃、食道里取出了138粒半甜瓜子。其外形完整,形态与现代栽培的甜瓜子相似。经切片观察,有完整的胚根、胚轴和子叶,细胞结构清晰。经鉴定,属葫芦科甜瓜属的甜瓜种子。第三单元 衣饰美容汉代服饰质料精良、做
22、工精湛、款式繁多、色彩绚丽。辛追墓出土大量纱罗锦绣、四季服装,多以染色、印花及刺绣作装饰,图案华贵明丽,寓意吉祥,生机盎然。虽历经两千年风雨,依旧鲜艳无比,令人惊叹。汉代妇女讲究梳妆,美容用具精巧别致,一位罗裳飘摇,纤纤细步的汉代佳人跃然眼前。汉代服饰,广义上包括帽子、上衣、下衣和鞋袜等。帽子可分为冕、弁、冠、巾等。汉代的上衣,主要分以下几种:袍,禅衣,襦,汗衣,等等。下衣则叫做“裳”,这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 裳主要有以下几种:袴,似后世的套裤,穿于两腿,分挂于腰带上,显贵子弟以纨作袴,故称“纨袴子弟”;裈,袴之有裆者,谓之“裈”;裙,男女皆可服用,但以女子为多;犊鼻裤,裤腿较短的裈,近似
23、现代的裤衩,这是一种盛夏之服。汉代的鞋、袜等又称为杂服。鞋,有单底、复底之分,单底的鞋称履,复底的叫屐;袜,在汉代又称“足衣”,用布帛、丝、皮革等做成,汉代袜高一尺多,上端有带子,穿的时候将袜束紧,谓之“结袜”。 竹简遣策(衣物简)(10支) 随葬品清单。记载随葬的器物、实物等有关情况。马王堆三号墓遣策出自西椁箱北端,出土时已散乱,无编联痕迹,共409支,前后次序大体清楚,依次记载男女“明童”、车马、各种食物、漆器、土器、其他杂器和丝质物。此10支简为衣料、衣物简,反映了西汉初期长沙国服饰使用情况。汉代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是丝和麻;在西域也出现了棉布,原料可能是由西亚传来的非洲棉;而北方少数民族地
24、区,因从事游牧,多穿毛织品,不过在内地毛织品被认为是贫苦之人所穿,所以不流行。汉代丝织品,按织造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绢、纱 、罗、绮 、锦。朱红菱纹罗: 纹罗,在马王堆汉墓中有烟色,也有朱红、还有皂色,其中以菱纹罗最多,纹饰是由粗细线条构成明暗相间的两种菱形花纹。粗花纹的线纹挺拔有力,菱环相扣紧凑,大小重叠组成四周对称的图案。细花纹精致工整,上下对称,图标清晰秀丽,是汉代十分时髦的丝织物。黄色对鸟菱纹绮: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绮较多,按照花纹的不同可分为菱形纹和对鸟纹两种。对鸟菱纹绮的花纹图案为纵向的连续菱纹,再在菱内填以横向的花纹,每组三层,分别为对鸟和两种不同的植物花草菱形图案,看上去外观
25、雅致,纹样变化多样,显得生动活泼。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衣物中,使用这种绮的有香囊、枕巾和竽律袋,以及尸体包裹外层的3号衾;整幅的面料只有一件。印花敷彩纱 服饰用料。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也是中国古代涂料印染方面的杰作。图案为藤本科植物的变形纹样,由枝蔓、蓓蕾、花穗和叶组成,外廓略作菱形。四方连续,错综排列。枝蔓部分线条婉转,属于印制。描绘的蓓蕾、花穗和叶则具有笔触的特征。根据对图案的分解和模拟试验,印枝蔓部分时,将四个单位并成一版,印好枝蔓后再进行描绘。印花之前更会先将织物练染理平,并做好定位记号。所以印花时渗透性好,线条又比较润泽,图案单位间没有相互迭压和疏密不均
26、的现象,工艺水平极高。该墓出土3件以印花敷彩纱作为面料的绵袍,可见它是当时贵族妇女一种华丽的时装用料。丝履: 古代把鞋称为履。一号汉墓出土的双尖翘头方丝履做工十分考究。鞋面纹路细密,有光泽,衬里用淡绿色和绛紫色绢搭配,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鞋帮是“人”字形纹路,鞋底用线粗犷,这种鞋适合在冬季穿着外出行走,据说女子穿着长裙行走时能起到支撑作用。您还不难发现这样的鞋比较大,的确,汉代的妇女实际上是天足,不曾裹脚的。文版五:汉代的梳妆用具古人用梳梳理头发,以篦清除发垢,梳、篦总称为“栉”。说文称:“栉,梳、篦总名也。”释名称:“梳,言其齿疏也;篦,言其齿细相比也。”梳、 篦似黄杨木质,马蹄形。篦齿极
27、为细密均匀,工艺高超。 角镊一头为尖锥形,一头为可以随意取下和安上的镊片,中间部分为执手的柄,似为可兼作锥与镊的器物。镊既可作发簪,梳妆时又可作分发、修面之用。角质环首刀无刀鞞(佩刀鞘上饰品)。据史书记载,古代的妇女除佩实用的小刀外,也佩假刀,假刀又称容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件环首小刀长不及当时的一尺(汉代的1尺约等于今天的22厘米),可能为容刀。 木梳 木篦 .角镊双层九子漆奁 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中国古代男女均蓄发,并各备妆具。双层九子漆奁随葬在马王堆一号墓北边箱,以绢地“信期绣”夹袱包裹。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和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
28、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底板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盒,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二号厅与三号厅过道:印花敷彩纱丝绵袍照、素纱襌衣印花敷彩纱丝绵袍: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古代印花丝织品的实物。丝绵袍用印花敷彩纱作面料,素纱作缘边和衬里,内垫丝绵,衣面上的图案为藤本科的变形纹样,其枝蔓部分的印纹细密,分布均匀,交叉处有明显的镂空版特有的断纹现象,而花、叶及蓓蕾部分的纹样各不相同,色彩有浓有淡,不像印花那
29、样规整同一,但笔调明快流畅富于变化,这又是镂空版印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可以肯定它是在印好枝蔓后,再用手工把色浆一笔笔描绘上去的。在丝绵袍这样大面积内,依次进行印染和描绘,它的难度和所用工时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印花和彩绘相结合是技术史上一大革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涂料印染方面的杰作。素纱直裾褝衣:素纱是指没有染色的纱,褝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这两件衣服,重量分别为48克和49克,还不到一两,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缘边,重量就只有半两多一点点,可以说是“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当然,高级的纱料并不以空隙多就算好,而主要是以蚕丝的纤度匀细见长。纺织学上有个对纤度的专门计量单位叫綮 ,每9
30、000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綮。因此,綮 数越小,说明蚕丝越细。素纱褝衣的蚕丝纤度竟然只有10.5至11.3綮,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乔其纱纤度却有14綮,足见素纱的纤细轻薄。这样轻薄的衣物,汉代的妇女又是怎样穿着的呢?是内穿还是外穿呢?当时人们是罩在色泽艳丽的绵袍上穿,使绣袍上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三单元 歌舞娱乐汉初社会安定,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节日庆典、岁时节气、祈福驱疫、聚会宴飨,均离不开乐舞助兴。贵族广蓄能歌善舞者组建乐队,乐声阵阵、歌舞不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瑟、竽、琴、筑都是当时流行的乐器;歌舞俑长裙飘逸,身姿优雅,展现了汉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汉代歌舞盛
31、行一时,贵族们到处搜罗能歌善舞者组建家族乐队,每有飨宴,歌舞不休。墓中遣策(随葬品清单)表明轪侯家就曾拥有一支可以表演楚歌、郑舞等由10个人组成的乐队。随葬的歌舞俑脸上敷白粉,描墨眉,点朱唇,身形纤巧,长袖飘飘为纤腰磬折、长袖曼舞的楚女形象。歌俑: 一、三号墓中出土了许多歌俑、舞俑和奏乐俑,这说明当时軑侯家府内蓄养了众多能歌善舞和擅长乐器的奴婢,以供宴享时助兴,闲暇时观赏。歌俑面目清秀,身着长袍,席地而坐,似乎在歌唱婉转悦耳的曲调;舞俑面部丰腻,涂脂抹粉,身体稍微向前倾斜,两膝略微弯曲,身着短褂长裙,体态轻盈,好象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奏乐俑共有五个,其中两个吹竽,三个鼓瑟,俨然一支家庭管弦乐队
32、他们都身着长袍,娥眉高挑,小嘴紧闭,神情紧张地在准备为宾客们演奏。軑侯夫人生前过着金声玉振、轻歌曼舞的奢靡生活,死后还随葬歌舞乐俑梦想在地府继续尽情享乐。汉代的乐器可以分为打击乐器、管乐器和弦乐器三大类。汉代常见的打击乐器有节、鼓、铎、铙等,而之前常见的钟、罄等打击乐器,虽然宫廷雅乐中还少不了它们,但在日常生活中已渐趋衰落。汉代的管乐器有埙、龠、箛、篪、笙、竽、排箫、笳、角、等,弦乐器有筑、琴、瑟、筝、琵琶等。其中,茄、角、琵琶是汉代中西交流增多之后,由西域及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国的乐器,另外尚有单集、胡笛、竖签摸、羌、箜篌等。二十五弦瑟: 瑟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常与琴合奏。所以古人用“琴瑟和谐”来形容夫妇间十分融洽亲密。一号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完整的弦乐器。瑟弦由四股素蚕丝搓成。经过二千一百多年,它们至今一根都没有断。七弦琴: 一、三号墓出土有琴、瑟、筑、笛、竽、竽律、编钟、编磬8种乐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