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85.39KB ,
资源ID:65737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737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二地理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检测湘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二地理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检测湘教版.docx

1、学年高二地理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检测湘教版章末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加剧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农垦A BC D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答案1.D2.C解析第1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的主

2、要原因是过度农垦。第2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所代表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堆积、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流水侵蚀4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还荒Cc地种苹果、柑橘等水果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答案3.C

3、4.B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堆积;处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开始堆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第4题,a地位于沙漠地区,水分条件差。b地水分条件比a地好,应退耕还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荒漠化扩大。c地位于黄土高原上,不适宜柑橘种植。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不适宜水稻种植。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表”,完成56题。省区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其他省区所占比例(%)40241687111115.该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

4、性减少6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答案5.A6.B解析第5题,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反映出该生态问题主要在西北内陆地区,应是荒漠化。第6题,人为原因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应减少对该区域植被的破坏。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78题。7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加强国际合作积极

5、开发新能源A BC D8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煤炭出口量增加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D煤炭利用率提高答案7.D8.B解析第7题,从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总量,因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与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差值越来越大,这可能与煤炭出口量增加、利用率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有关,根据图中能源消费总量和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可以计算出煤炭的消费量在增加,因而B项最不可能。中国经

6、济报消息传统资源大市向生态工业强市转变的实施过程中,大同市的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效果逐渐显现。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75914,2011年比例是5.550.943.6。据此回答910题。9大同市的优势资源是()A铁矿B有色金属矿C煤炭D铜矿10据材料分析大同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由传统资源大市向生态工业强市的转变()A大规模兴建工业园,压缩农业生产B禁止开采资源以减少污染C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D扩大资源开采和深加工,大力发展经济,为环境治理创造条件答案9.C10.C解析第9题,大同市煤炭资源丰富。第10题,大同市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75914变为65242说明其

7、第三产业得到了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生产规模压缩,同时煤炭资源的开采不能禁止,也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要有计划地开采。读“某河流水系图”,回答1112题。11该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小的原因是()入海口处,河流落差大M点以上河段流速慢,泥沙沉积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上游植被破坏严重ABCD12关于该流域开发说法正确的是()MA段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宜进行梯级开发MN段流域范围内水热条件充足,地势平坦,宜扩大耕种MN段洪水频繁,损失严重,宜加大洪灾治理对流域内森林资源实施保护性经营与开发ABCD答案11.A12.D解析第11题,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其面积大小取决于泥沙输送量及流水速度

8、。该河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区,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量少,下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口处堆积作用弱。第12题,由图可知,该河流为刚果河,河流下游为峡谷地形,水能资源丰富;中上游热带雨林可以进行保护性开发;中上游地区人口稀少,洪灾影响小。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1314题。13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14由“种稻禁区”到

9、“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C全球气候变暖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依据材料中“黑河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这一信息可知,限制水稻种植的主要原因与纬度高低有关,而纬度高低又直接与热量有关,故原来制约黑河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14题,现在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与气温升高以及适应这一纬度的新水稻品种的培育有关,而能够持续高产、稳产等强调水稻品种的优良,故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入。城市流是人、物、信息、资金、技术等在城市间发生的流动现象。下表是2008年中国部分省级区之间的

10、城市流强度(不包括港澳台),城市流强度是区域城市间相互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读下表,回答1516题。前五位省级区城市流强度(亿元)后五位省级区城市流强度(亿元)广东6152贵州156江苏3156海南150北京2926宁夏110山东2391青海59上海2274西藏515.表中 ()A城市流强度倍数:广东/上海贵州/西藏B后五位省级区地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C有2个省级区既没海岸线也没有陆疆D与山东相邻的省区有江苏、上海、北京16广东城市流强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群规模较大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政策引导科技水平高ABCD答案15.B16.A解析第15题,后

11、五位的省级区中西藏、青海位于第一级阶梯,贵州、宁夏位于第二级阶梯,海南位于第三级阶梯,故B正确。以表中数据计算可知,A错误;表中10个省级区中,北京、贵州、宁夏、青海既没有海岸线,也没有陆疆,故C错误;上海、北京与山东不相邻,故D错误。第16题,城市流强度高说明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大,广东由于位置优越而享有政策优势,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城市规模大,所以对周边的影响力强,故A正确。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2010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1718题。1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C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产业结

12、构应坚持均衡发展18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B实行区域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答案17.C18.B解析第17题,该市2012年第三产业超50%,故占比重最大。第18题,A项减少企业数量不利于经济发展;C项限制外来人口进入违背人口自由流动的理念;D项应为加强土地管理而不是提高土地价格。“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

13、化,加快构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下图为中国农业“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近年来,珠三角农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B科技C市场D政策20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B长江流域主产区要大力发展滴灌技术,发展转基因农产品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农业答案19.C20.D解析第19题,近年来,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近郊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得益于市场的扩大。第20题,甘肃新疆主产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14、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

15、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解析(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

16、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2)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4)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

17、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材料二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三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10年)。(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并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答案(1)东南多,中部和西北部少;多沿河分布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相距越远;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2)东南部GDP

18、所占比重大,说明东南部经济发达,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人口密度大,说明东南部城市化水平高;西北部相反。(3)河流改善航运、提供发电、有利于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便于灌溉。(4)影响: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措施: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发展立体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析第(1)题,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从图中判断分析;城市体系合理,从城市等级体系理论来说明。第(2)题,东南部和西北部社会经济特征的比较从三角形坐标系中数据对比来分析判断。第(3)题,流域的开发核心是河流,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都有较大影响,本题从经济发展角度来

19、阐述。第(4)题,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淤积河床和河道,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航运等;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等,有针对性地举例说出即可。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20、(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解析(1)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

21、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2)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3)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施用的化肥少。(4)“绿色”代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由材料和前面三问可知,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施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24甲为“珠江三角洲

22、略图”,乙为“黄河三角洲略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试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该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缺乏大型港口。试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通过对黄河三角洲1981年与2000年卫星遥感图片的判读,获得了某些地理事项的变化资料。请从下表五项内容中任选两项说明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地理事项分布1981年2000年植被很少多三角洲面积小大沿海海水含沙量大小盐场面积小大东营市城市用地面积小大答案(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毗邻香港、澳门,便于引

23、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黄河河口泥沙淤积严重;通航条件差;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确定。(3)植被:提倡植树种草;建立保护区,保护天然植被;土壤改良,农田增加。三角洲面积:黄河泥沙不断淤积。沿海海水含沙量: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效果显著,输沙量减少;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使河水输沙能力减弱;黄河上世纪出现过断流等。盐场面积:市场需求量增加,促进了晒盐业的发展。东营市城市用地面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石油资源开发。解析第(1)题,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技术等方面作答即可。第(2)题,从泥沙淤积、通航条件及河口改道等方面思考即可。第(3)题,任选两项,注意从变化趋势上有针对性的阐述其原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