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52.87KB ,
资源ID:65702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702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复习资料.docx

1、历史复习资料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二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4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5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7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8七届二中全会:19

2、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9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0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3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5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

3、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三中国近现代的宪法: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内容: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3中华人民共

4、和国宪法(1954) 内容: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力和义务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评价:革命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新三民主义 与三民主义相比:不同点: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提出了“三大政策” 与中共纲领相比:相同点:

5、都主张反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不同点:(1)中共更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共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 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内容 (2)中共在民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五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原因: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2)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1)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强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影响:促进了新文化运

6、动兴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根本原因: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具体原因:(为何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2)影响:导致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六新中国外交史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1)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2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7、“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3)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350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1)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2)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470年代中国外交的

8、重大发展:(1)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4)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十三工业化问题(近代化问题):1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提出。最早的近代化方案(最

9、早提出以法治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最早提出新式学堂、最早提出平等外交)2近代企业:鸦片战后出现外商企业;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洋务企业(是中国自己最早的近代企业);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民族企业(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进一步发展;带有半殖半封特征)3新中国工业化:(1)七届二中全会:1949,最早提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土地改革:1950,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提出一化三改造(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4)中共八大:1956,提出总任务(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近代史总结1时间范围:184019

10、49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中国现代史总结1时间范围:194990年代2四个时期: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十年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考:每个时期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每个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情况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状况:封建制度衰落(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政治腐败;(3)外交闭关政策:含义限制交往。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最早

11、完成工业革命,发动侵略战争根本原因市场、原料2、正当中英贸易中国出超原因自然经济;英鸦片走私目的扭转贸易逆差。道光帝派林则徐禁烟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3、不平等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领土主权;(2)五口通商(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3)赔款(4)协定关税最能反映英侵略要求。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1)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列强相互援引(3)“租地、造屋、居住”租界。 “巡查贸易”领海航运权;“教堂、医院”;自由传教。5、鸦片战争影响:近代史开端(1)社会性质变化最重要标志(2)主要矛盾变化(3)革命

12、任务及革命性质变化(4)思想界变化。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经济上,战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原因: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激化2、进军天京:爆发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3、天朝田亩制度: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太平天国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心思想平均主义。主要内容分田和产品的原则及方法。评价:革命性废除封建

13、土地所有制,反封建性。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没有真正实施不等于一点都没有实施)4、转折:天京变化: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影响由盛而衰。5、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教训受时代、阶级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6、功绩:性质:反侵略反封建农民运动。(1)打击了清王朝。(2)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最高峰(3)新特点:反侵略和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请依据(列出)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答案:中国社会变化:(1)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

14、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人民革命任务由以前的反封建变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斗争,中国进入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中国近代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爆发时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革命任务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洪秀全、洪仁玕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新思想的萌发1、旧思想:政治思想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学术思想乾嘉学派(考据);新思想向西方学习(

15、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原因:封建统治危机加重、民族危机出现、鸦片战争(英船坚炮利直接原因); 思想基础经世致用;3、代表人物及思想:林则徐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最详实历史地理著作)“师夷长技以制夷”。 姚莹康輶纪行、徐继畲瀛寰志略。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抵抗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道。4、资政新篇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振兴太平天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缺乏可行社会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1)外资侵略一方面扼杀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客观条件。(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2、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

16、创办者:一些地主官僚、商人、地主(3)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4)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势力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革命性;民族工业对它们有依赖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妥协性。3、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主要指机器生产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增多)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5、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2)原因A、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B、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重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

17、和辛亥革命。6、进一步发展(1)时间:“一战”期间(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市场)D、“实业救国”思潮和利润的驱使,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役资近代工业。(3)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7、无产阶级产生:(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2)最早产生地外商企业。后随着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的产生也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3)特点:A比资产阶级产生早(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造成)B、身受三重压迫(外资、封建势力、资本

18、主义),革命性最强。C、来源于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D、集中程度高,便于组织、宣传。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制定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战争,来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侵华的必然性。(2)西方列强默放或纵容态度。英想利用日本牵制俄。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3)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4)清腐败,不认真备战,奇希望于各国“调停”。2、经过:战役:A、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牺牲。B、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履没。3、结果:1895年马关条约反映帝国主义侵略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内容:(1)割台湾、辽东半岛俄

19、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反映帝国主义间的矛盾。(2)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内地最深(3)赔款:二亿两。(4)工厂,免收内地税。最大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化程度。 戊戌变法1、背景:(1)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历史使命:救亡图存。(原因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重要原因是清政府腐朽统治。(2)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历史使命:发展资本主义。原因见前。(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1894年“公车上书”)(4)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时间:19世纪60年代后;原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人物:王蹈、郑观应。主张

20、: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展开商战;文化上学习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2、康有为思想特点: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动摇顽固派恪守祖训基础、孔子改制考论证变法合理性(寻找历史根据)3、梁启超主笔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抨击顽固派因循守旧,阐述变法道理。4、维新活动:(1)1895“公车上书”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2)强学会第一个维新政治团体。(3)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派施政政纲领(4)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5、近代史上几次论战(1)洋务派与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向西方学习而论战。 (2)19世纪末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内容A

21、要不要维新变法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焦点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性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高涨。 (3)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之争)内容:A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要实行民主政治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作用: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主要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6、百日

22、维新:促使光绪帝变法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严重;他变法的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法令内容及意义:(1)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材料)有利于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2)经济(内容略)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军事(略)(4)文化教育:京师大学堂、废八股(即改革科举)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戊戌变法变法的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新政内容未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特别要注意的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是康、梁。他们不反君主统治,但反君主专制统治,不主张推翻清王朝,但反对清封建专制统治。7、失败:标志: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袁世凯出卖)囚光绪、废法令(只保留京师大学堂)杀害六君子(康

23、有为、梁启超不在)。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妥协(表现为改良、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寄希望于袁和外国侵略者);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和镇压。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帝国主义不允许、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软弱)8、意义:(1)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要发展资本主义和实行君主立宪,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进步的。(2)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变法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3)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大的意义。简要说明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成份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24、的主要不同之处。答案: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随之诞生。90年代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同之处:第一:思想基础不同:太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人间天国的革命理想;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第二:经济基础不同:太是落后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戊戌变法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第三:领导阶级不同:太是农民阶级;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第四:运动的任务不同:太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戊戌变法是改革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五:运动的作用不同:太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

25、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兴起: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直接原因:洋教活动猖狂标志:口号分析:“扶清灭洋”反映民族矛盾为最主要矛盾,朴素爱国意识。“扶清”有利争取官军,但易放松对清警惕。“灭洋”能动员民众反帝,但带有笼统排外(说明对帝国主义没有科学认识) 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镇压。2、1901辛丑条约内容:(1)赔款(最多)(2)“使馆界”“国中之国”(3)“拆炮台”、驻兵武装监督清政府(4)严禁反帝最能反映清沦为列强工具。(5)外务部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标志。危害: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3、鸦片战争

26、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双半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加深双半社会程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双半社会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以下简称前者)和义和团运动(以下简称后者)的异同点:答案:同:(1)背景:列强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参加力量和斗争形式:农民阶级;武装斗争(3)斗争规模:声势浩大,发展迅猛(4)历史作用:均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5)失败原因和教训: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胜利。 异:(1)组织领导水平:前者有统一领导、革命纲领、建立政权;而后者没有。(2)

27、斗争目标和性质:前者始终反封建斗争,同时抗击外国侵略者,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后者斗争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是反帝农民爱国运动。(3)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前者领袖主张与外国通商,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后者则笼统排外。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同盟会成立条件:可能性(1)革命思想传播(2)革命团体建立(3)各地革命活动开展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起义失败。2、成立概况:1905年东京 三个团体(兴、华、光)组成 孙中山为总理,民报机关报3、同盟会纲领4、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见前)5、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911孙中山、赵声、黄兴(直接领导)黄花岗起义(加速革命进程) 起义失败原

28、因未发动人民(反映资产阶级软弱性)清朝统治危机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1、武昌起义发生成功原因:(1)革命党骨干(2)群众基础(3)文学社、共进会在湖北新军的工作(4)革命党人的主动精神最主要原因。2、武昌起义:1911.10.10湖北军政府成立(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联合政权)黎元洪为都督中华民国成立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元旦 孙中山为总统;五色旗为国旗。民国纪年(问公元多少年是民国几年时,则用减1911得出。如问1917年为民国几年时,则为1917-1911=6年,反之则为加1911) 性质: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3、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颁布 参议院制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9、实质意义:否定君主专制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规定实行内阁制 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根本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原因:(1)帝国主义的帮助(帝对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2)立宪派、旧官僚的进攻(3)袁世凯权术和阴谋(4)孙中山妥协退让。 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5、辛亥革命功绩:性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帝制(或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说推翻封建制度或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大功绩。(2)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为

30、资本主义发展客观创造条件。(4)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原因。对此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态度和反映如何?你从中有何认识? 答案: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清政府反动统治。态度(反映)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进行反帝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地主阶级:镇压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进行自救运动。认识: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农民、资产阶级,还是地主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南京临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