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90KB ,
资源ID:65644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644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升本教育学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升本教育学整理.docx

1、专升本教育学整理学校十六章学校管理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学校管理构成的要素: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学校管理手段。谈谈你对教学管理的认识教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效率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领导必需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首位,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一、教学组织管理 1、加强教导处的建设(1)明确教导

2、处的职责(2)精心挑选教导主任(3)教导处机构不宜臃肿,人员要精明能干 2、领导好教研组工作 (1)建立与健全教研组 (2)选好教研组长 (3)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3、教学质量管理 (1)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分析;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2)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全过程质量管理;坚持全员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全因素教学质量管理 十五章班主任1、班主任 是般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班集体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

3、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需要和问题而到那度进行的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等。个别教育三方面(一)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典型(二)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三)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学生情况 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 2、 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注意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加强学习记录的教育;指导学生方改进学习法十四章教师教师的权力与义务权利:教师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1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

4、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2、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3、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4、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

5、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素养;1高尚师德 (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奉献精神和人文精神 ;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宽厚的文化素养 3专门的教育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育研究素养)4健康的心理素质分析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历史发展总趋势上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关研究表明,虽然师范教育对专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许多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与才能主要是在实践中主笔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其成长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专业成熟,即成为一个

6、比较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是指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为个人追求目的具有教育与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较强的启发性与创造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模式进行教学能力等。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一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的指导 1 指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问题即课题”。教

7、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识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合理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主题。2指导学生确定研究子课题 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如何围绕主题提出有意义、有价值、能够深入探讨的问题是个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和深入思考问题。3指导学生设计、撰写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活动方案由组内人员共同商议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提醒学生考虑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活动形式如涉

8、及调查、采访,还要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和采访提纲,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设,找到解决的方法。人员分工时,要考虑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客观环境,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人尽其才,优势互补。那么活动方案的书写,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活动名称、目的、实施过程、条件准备、时间安排、预期效果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过程记录式、计划书式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时,要注意六个方面:学生之间的搭配、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男女生的搭配、小组的人数、人员的分工、推荐小组组长。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本小组研究的具体内容、本小组达到什么目的、本小组研究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什么方法、成员如何分工、如何聘请

9、辅导教师。 实施阶段的指导 1指导学生有目的、多渠道收集获取信息 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实地采访、网上浏览、活动观察、实验探究、查阅书籍。2指导学生有效地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第一步:资料的统计、筛选第二步:资料的分类。资料分类,人们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按照研究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第二种,按照资料表现的形式分类。第三步:资料的汇编。3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及困难面对学生发生意见分歧时,引导他们寻找最佳途径;面对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面对小组研究不平衡时,要组织各个小组及时协助。当各小组活动进程出现较大差异时,教师要组织其他小组成员对他们进行友好支援

10、,培养全局意识和合作精神。活动总结阶段教师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过程既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如研究报告、小作品、体验日记等)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在学会发现自我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综合实践活动交流的形式主要有:幻灯片、作品、叙述、节目、情境再现、现场制作、展牌、反思、照片、声像资料等。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类型:研究报告、小制作、体验日记、实验记录、观察日记、采访手记、调查记录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的目的: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欣赏。主题设计方案 背景(主题适应性分析)、适用年级、设计者、指导

11、教师小队、活动时长、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分阶段的学生主要活动、时长、教师指导重点等,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异)、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第十二章 体育体育 广义的体育身体文化、身体教育、身体锻炼三个方面。狭义的体育即学校体育而言,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基本技能与技巧、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的含义;要求学生坚决上好体育课;尝到多种形式普及现代体育观念)二、增强学生的体质(对教育者进行现代体育观念的教育;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体质测评指标

12、体系)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启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体育教育方法,寓趣味性、愉悦性于体育的教学中;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四、发展学生的体育专场(发现好苗子,培养尖子生;上好体育专项提高课;坚持办好校运动会) 第十一章 美育美育 是对一切旨在培养人们美感的教育活动总称,由于美育至少跨越美学、教育学两个学科并与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对审美教育有四种观点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是精神教育。美育过程 教师根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学生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

13、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里,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一、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二、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三、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原则1形象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的和谐、对称、节奏等形式,受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基本特征)2 情感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的和艺术的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共鸣,达到入迷的陶醉状态,使美融化于心灵。(重要特征)3活动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该通过审美活动,贯彻以活动教

14、育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受到审美的熏陶。(区别标志)4差异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审美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使他们对美和艺术的兴趣爱好愚昧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5创造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引导学生感知各种形式的美的神韵和规律。启发他们按没得规律来创造美,并塑造和美化自身。结合学校审美教育实际谈谈美育实施学校美誉的实施有很多种方法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来实施美育1要挖掘科学内在的审美因素,揭示不同学科没害的审美价值。2注意方法的变革和更新。课外展开兴趣小组活动,在班级

15、开展艺术欣赏。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1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1、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3、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还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4要启发学生认识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的审美观念。 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1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2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活动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应当使学生明了爱美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体现美,要引导学生善于衣着打扮,讲究服饰美。要教育学生讲究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美。第十章 德育 德育也即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

16、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教育。运用德育过程的规律、原则以及德育途径方法分析的德育问题 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一)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二)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三)进行德育活动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一)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有具体问题

17、具体分析 (三)德育要有针对性,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一)自我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二)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 (三)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德育原则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二、疏导性原则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长善救失原则(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觉地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

18、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德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心理咨询6、班主任工作7校园

19、生活方法 说服(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榜样(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练习(练习,委托任务;组织活动)修养(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 陶冶(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惩罚(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 制度第九章 教学下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课的结构 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教学评价 是对教学工作的质量所做的测

20、评分析和评定。他是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学生评价一、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能力、品质的要求,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 二、 中小学的考试制度 有考试和考察两部分 考察(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考试 三、试题编制的要求 四、积分法和评分标准教师工作评价 应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性和计划性原则还要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他的教学水平;

21、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教学水平分为三种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和探索水平评教方法 分析法 (对课做定性分析) 记分法阐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 上课前教师必修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备好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懂透熟)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二、上课 明确教学目的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组织好教学活动 布置好课外作业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做好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第八章 教学中教学原则 是有效的惊醒教学必修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他既是指导教师

22、的教,也是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式 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它不能独立的完成某种教学任务。广义的教学方式的外延很广,它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设计教学内容的组合和安排。教学手段 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与设施。教学模式 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教学策略 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伊奥空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教学方法的选择,

23、简述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讲授法 通过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想谈话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 演示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讨论法 研究法运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和录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逐步培养和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补充必要的乡土材料)3直观性原则(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防止直观的不当滥用;重

24、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注重通过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发展性原则(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七章教学上教学 是在一定教学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

25、同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的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力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1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生动活泼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才能有效的发展智力 3防止单纯的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

26、片面性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关系 1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2 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 3防止单纯的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1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洁有效的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2尊重学生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第六章课程课程 课程是有一定的育人目标、

27、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学存在。在育人目标的角度来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课程方案 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文件。课程标准 在一定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及纲要形成编制的有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按照教学科目编制的,它反映了一门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课程设计 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

28、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价与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出来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1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课程目标与知识因素有内在联系,在确定目标时应先考虑社会已有的知识科目。课程目标是直接指向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发展需要是设计课程目标的首要依据。社会因素是制约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因素。2、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 (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抽象化问题 (2)课程目标的层次和结构问题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

29、(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是什么)(2)体验性结果的陈述方式(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的达成目标)(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明确安排学生各种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和发展程度)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的概念 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 规则 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和问题1 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使获得基础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为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

30、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曾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程理念1倡导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生成方

31、式和自主学习方式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第五章教育制度教育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法律、规则、条例等。义务教育 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社会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类型双轨制 十九世纪产生于西欧一轨为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一轨为从下到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单轨制 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短期内迅猛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埋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

32、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苏联性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第四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存在于头脑中对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由国家提出的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培养人的要求。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谈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现实意义回顾历史,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是有马克思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第一次这一次做出了群面的科学的解释,并创立了科学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他全部理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