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38.95KB ,
资源ID:65326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32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质学复习内容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质学复习内容资料.docx

1、地质学复习内容资料 三、地质作用的类型根据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可将其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一)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能引起6t、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的地质作用叫内动力地质作用。根据动力及其作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L构造运动:促使地壳(岩石圈)变形、变位,洋壳和陆壳增生和消亡断裂等各种构造形态的运动。 2地震作用:由动力作用使岩石因产生快速额动约现象。L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形成、演化、运移直到冷凝形成岩石的全部过程。4变质作用:指原有的岩石在地下一定深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由地球外能(太阳能、日月引力能等)5陡的、作用在地壳表层约地质作用叫外动力地质作用。根据作

2、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L风化作用,在大气、水、气温变化和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在原地被分解破坏的作用。 2剥蚀作用:地表流水、地下水、风、冰川、海浪等介质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产物剥离原地的作用。 3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枝搬至其它地方的作用。 4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当场所,由于介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的作用。 5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固结成岩石的作用,固结成岩作用也称沉积后作用。 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促进地壳物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都有建设和破坏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不断形成新的岩石、矿物、矿产、地质构造和地面形态;另一方面又不断破坏原有的岩石、

3、矿物、矿产、地质构造和地面形态。正是由于地质作用的破坏、建设、再破坏、再建设,这样不断反复地作用才促使地壳不断地发展变化。所以,地质学研究的问题,无一不是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研究各种地质作用的规律,是地质学中最基本的内容。第二节 内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其主要能源有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地心引力形成的重力能能,、结晶能及化学能等,现略述如下: 旋转能:地球是一个扁率为I298257的椭球体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长期作用的结果。在地球自转过程户,地球的不同纬度上产生不同大小的离心力,赤道离心力最大因而促使高纬度的物质向亦埠运移,造成赤道鼓起,两极压扁。据计算,由自转产生的旋转能约为11

4、0”Jt这样大约能量自然成为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动力因素。 重力能:重力存在于地球的各个部分位),地心引力给物体以势能,这种势能可促使地球内部物质的重新分配。密度大的重物质下沉集中在下面,密度小的轻物质上升富集于上层。这种过程1;仅可形成重要的有用矿产(如铬铁矿)的宫集,而且可促使地壳局部发生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对形成地球的团层构造起了重要作用。 热能:地球内部尤其是地壳中广泛存在着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元素蜕变时要释放大量的热。主要的放射性元素为u、Th、x。等,它们的含量在花岗岩中较高,在玄武岩及橄榄岩中校低。 结晶能与化学能;炽热的岩浆冷却结晶时放出的热能,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中进行的一系列化

5、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它们都转化成热能,使温度局部升高甚至使物质熔化。这些都是地壳与地峻,上下地慢之可存在着化学成分的转变和结晶相交所产生的结晶能与化学能。 上述论及的主要内能,是作为各种内动力的主要能源,此能源以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方式,改造着岩石因的成分、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一、地壳运动 (一)地壳运动的概念 地壳运动是指由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完(或岩石圈)岩石发生变形、变他的一种机械运动,又常称构造运动。不过严格地说,两者是有区别的。地壳运动除导致岩石的变形、变位外,还能导致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涵义比构造运动广。 整个地壳处于长期不断地运动之中。从空间上看,地壳的任何一个区域

6、都在发生着运动。这种运动表现为上升或是下降;或是挤压,或是拉张等,不会处在静止不动状态只是这种运动十分缓慢,不易被人感觉。从时间上看,从地球的形成到现今,从未停止过地壳运动。“沧海成桑田;桑田成沧海”,就是因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陆变迁,这种海陆变迁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拥有。如我国沿海一带的厦门地区,近海岸一带有闯级阶地,在阶地的陡教上部发言着古海蚀定,古海蚀穴就是古海岸的遗迹。据研究,我国舟山群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在第四纪早期部是和大 地质学基础 , 第38页她自 r、 一一第三节 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指能源主要来自于地球z外(主要是太阳辐射能),作用于地表及其附近,使地表矿物和岩石遭破坏而

7、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同时也引起地表形态不断交化的作用。外动力地质作朋一般是经历了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沉积后作用阶段。 按照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动力特征将外动力地质作用分为:风化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海洋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和风的地质作用等。 一、风化作用 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因长期受到o z、cOh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或过程)称为风化作用。这些作用的发生主要是在原地进行的。 岩石的机械破碎作用是一种物理作用、在地表条件下,通过破碎作用使固体岩石破碎成细小的碎块。因此这种作用也称机械风化作用或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

8、在地表条件1;的化学分解,即化学风化作用,使造岩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成分上的变化。在分解过程中,原先存在的矿物被转化为另外一种成分和物理性质不同的新矿物。岩石的机械风化作用常常使化学分解作用进行得更彻底。名机械风化作用产生的细小岩石颗粒比大块固体岩石小紧密纳合在一起的矿物颗粒更易遭受化学风化。 ()机械风化作用 岩石的机械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水的冻结与融化以及盐晶体的生长)、岩石的释巫以及正在生长的植物根的作用。 岩石的温度变化是内陆沙漠区常见的一种引起机械风化的原因。由于温度的迅速变化,使岩石热胀冷缩而导致岩石破碎(如图218)。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热容量小。在昼夜温度急

9、剧变化的干旱沙漠区,白天岩石在阳光曝晒下温度很快升高,表面体积膨胀,而内部却因传热慢很少受热力的影响,其结果可能会产生横向裂缝;夜间,岩石表面迅速冷却收缩,而内部因白天缓侵传入的热不易散发、继续处于膨胀状态,结果产生垂向裂缝。这种 38温度变化引起岩石胀缩不均而崩解的过程水意固地质学基础 , 第39页作用反复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导致岩石表面层层刹落。岩石往往是由几种矿物组成,而不同矿物的热膨胀系数是不同的,在温度作用下,不同矿物的胀缩差异也促使岩石松解、破碎。 水的物态变化引起的机械风化主要表现为冰劈作用和盐的结晶作用使岩石破碎。 在中高纬度的气候环境中以及海拔高的地区,水交替地冻结与

10、融化使岩石破坏,这个作用称冰劈作用。渗入岩石节理面和其它裂口中的水结冰时,增长的压力将节理或裂口撑开,甚至撬开或顶起岩块,使其离开母岩。渗入岩石孔隙中的水在它冻结时可使岩石撑裂。当气温升到o以上时,冰将融化,体积减小。同时融化水又渗入到扩大了的裂隙中。反复的融冻,岩石将崩解成大小不同的碎块。 在低一中纬度的干燥气候条件下,使岩石崩解的重要作用是盐类的结晶作用。这是一种在物理上与冰劈作用相似的作用。干旱地区,地表或近地表岩石孔隙中含盐分较多。白天,在烈日的烤晒下,水分蒸发,使溶于水中的盐达饱和而沉淀结晶在岩石孔隙中。结晶时体积膨胀,它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形成新空隙。夜晚,气温降低,盐分从大气中吸

11、收水分变成溶液。盐溶解时体积减少,盐溶液又渗透到结晶时产生的新裂隙中。白天时,再结晶。如此反复进行。岩石裂隙不断增多、扩大、致使岩石破坏。 岩石的释重作用是岩石上覆重量因剥蚀而减轻或消失,致使岩石体积膨胀,产生膨胀裂隙,这种裂隙多平行于地面或岩石表面。 另外一种机械风化作用则是由正在生长的植物根的作用引起的。植物在其根的生长过程中,对围着它们的浮土或岩石产生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可使岩石破坏。 机械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岩石破碎成大小不一、棱角分明的松散物,覆盖在原来岩石(即基岩)上。 (二)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岩石的化学分解,包括几种重要的化学反应水解作用、水化作用以及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12、(1)氧化作用它们是氧化作用、溶解作用、 指大气圈中的氧或溶于水中的氧与组成岩石的元素之间的化学作用。这种作用在自然界非常普遍。有机质、低价氧化物和硫化物最易被氧化。如黄铁矿(Fe5Z)在地衰很快被氧化成褐铁矿(FqOnH 20)。其化学反应如下: 4Fe52十150:十mH202Pe 203川H30十8HsSO 黄铁矿 褐铁矿 地表出露的褐铁矿,称为“铁帽”,常常是寻找地下多金属矿床的标志。 (2)溶解作用 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都程度不同地溶解于水、石盐、石膏等为易溶盐类;但大多数造岩矿物为难镕盐类如石英,长石等。自然界中的水并非纯水,常含有H2co:等酸类物质,使许多难溶盐类也易于溶解了。如

13、方解石的溶解作用: CaC02十CO 2十H20*dCa(H赡:)z 溶解作用的结果使易溶盐类随水溶失,难溶盐类残留原地,岩石孔隙增加,有利于机械风化剥蚀作用的进行。 (3)水解作用 水解是水中的H或oH离子和矿物中的离子间的化学反应。如长石的水解作用:地质学基础 , 第40页 4KAL5t30:十6HzOA14阂qOi o(OH):十8S10 2十4KoH 正长石 高岭石 其结果是氢氧化钾和slO 2成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被水带定,高岭石呈松散物残留原地。由于地壳中的岩石大多含有长石,因此水解作用在地表是 种极普遍的化学风化作用。在潮湿气候下高岭石还会进一步水解成铝土矿和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同样会

14、被水带走、残留原地的是铝土矿。 (4)水化(水合)作用 有矿物与水接触后,吸收一定数量的水到矿物中,成为结晶水或结构水,并形成一种含水的新矿物。这种作用称为水化作用或水合作用。如赤铁矿变成褐铁矿,硬石膏变成石膏: F勺03十nH?OF民O 2nH?O赤铁矿 涡铁矿 CaS0十2H:0一CaS0”2H zO 匝石膏 石膏 (5)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在其生命活动小,新陈代谢及尸体腐烂分解产物与岩石中矿韧的化学元素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原矿物或岩石破坏的过程称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如植物或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一方面直接从岩石中吸收养分(K、Na、P等)。同时,它们又分泌一些有机酸溶解或分解岩石,取得养分,结

15、果使岩石遭到破坏。 据统计,每克土壤和约含几百万个微生物,它们对地表附近岩石的破坏是十分强烈的。用微生物的化学风化原理可进行选矿。如利用细菌使金、银、铜等贫矿中的金属元素富集。可利月微生物使石油脱腊,增加石油开采量。 综上所述,化学风化作用破坏了原有岩石矿物,产生了几种新的在地表条件下稳定的矿榴。这些稳定矿物,如残余Fe、A1等组成的褐铁矿、高岭土等残留原地,可富集成残余矿床。那些在风化作用中形成的易溶盐类或胶体物质则随水流失。 各种风化作用在地表形成的综合产物是土壤。它是地壳表层岩石经机械、化学风化后,再经生物风化,所形成的富含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有机质一腐植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的松散物质,

16、(三)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和岩石本身的性质。 1自然地理条件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不同气候条件下,温度高低及温度变化不同,降水性质及降水量亦不同,而这些因素正是引起各种风化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风化作用的速度和风化类型不同(图219)*出xG 4人田219 北极一热带风化作用变化田 气候干燥的荒漠区和寒冷地区,生物少,降水极少或以固态水69形式存在。所以这些地区以机械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弱。地表附近通常为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原地质学基础 , 第41页始的未经风化的基岩露头,极少见到土壤。 气候潮湿炎热的热带多雨森林区,

17、降雨量大,生物繁茂,所以,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都十分强烈。连那些稳定6t硅酸盐矿物都可彻底风化分解,形成残余粘土,并可形成残余矿床。土壤层在这种地带很厚。 降雨量和温度介于上述两区之间的温带地区,其风化作用速度、类型以及风化的土壤层厚度都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除气候条件的影响外、地形条件也对风化作用有影响。通常陡坡的地下水位低、牛物少机械风化作用为主,风化后的产物很快崩落至坡脚,使陡坡岩石深露、继续遭受机械风化。 2岩性的影响 岩性是影响风化作用的内部因素,也是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主要因素。岩性对风化作月影响包括岩石的矿物纪分以及岩石结构和构造两个方面。 (1)岩石的矿物组分 岩石抗风化能力首先

18、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组分。若组成岩石的矿物抗风化能力弱,则岩石风化快,反之,则风化侵。 不同矿物对风化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鲍文反应系列能应用于硅酸盐矿物对化学破坏的敏感度上(图220)。橄榄石和钙长石最易风化,接着是辉石、角闪石、中性斜长石、黑云母、酸性斜长石正长石和白云母抗风化力较强。石英则最稳定,通常情况下极不易风化。由此可知,先结晶的矿物(高温、高压下 十t斜65r62 6成k S EK占 1Q差较大,因此易风化;后者的结晶条件与地表相差较小,所以相对较稳定。 单矿吻组成的岩石近于各向同性,矿物间的膨胀系数和传热能力相同杭风化(机械风化)能力更强。 (2)岩石的结构、构造响。相同的气候条

19、件下,非晶质、细粒、等粒结构或九隙度大的岩石,水溶液易渗透于岩石中,由于颗粒与水接触面积大所以比成分相同的结晶质、非等粒和粗粒的岩石更易于化学风化。但较难于物理风化。 构造对岩石风化速度的影响也很明显。节理发育有利于水溶液渗透、流动和生物活动,所以节理多的地方岩石易风化。在节理发育的厚层砂岩或花岗岩区常见到球形风化现象(图221)。球形风化的产生是由于:节理把岩石分割成棱角形碎块。风化作用特别集中在三组节理相交的棱角部位。此处,凤化作用速度快,棱角逐步地被固化,最后使岩块变成球形。 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差异其风化速度不同。在相同的风化条件下地质学基础 , 第42页在地表形成凹凸不

20、平的地貌现象,称为差异风化这种现象在地表极为常见。 四)风化壳及研究意义 岩石经历氏期风化作用后,不稳定组分分解,产生的可溶盐随水流失删下的物质(包括机械风化残积物和化学风化的残余物)残留下来,形成残积物。它们的颜色和成分都与下伏岩石有关。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称为风化壳。风化壳的厚薄取决于岩石性质、气候和地形等条件。 发育完全的风化壳结构(图222):1底部为未经风化的岩石一基岩;E基岩之上为半风化岩石和残积物组成的残积层;w最上部为土壤层。 有些地区风化壳不发育,基岩直接裸露在地表。裸露在地表的基岩称为露头。 风化壳若被后来的沉积物覆盖,则称为

21、埋藏风化壳或古风化壳。 研究风化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风化壳中可形成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残余型矿床和残积砂矿;如Fe、Mn、Al、Ni和粘土矿等残余矿床,金、金刚石等残积砂矿,利用“铁帽”可寻找原生多金属矿;古风化壳还是很好的储集空间,它是泊气和其它矿床储棠的有利场所。目前国内外已经探明了许多以古风化壳作为储集空间的油气层;我们还可以从古风化壳特征推断古地理、古气候条件;风化壳也给我们工程施工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灾害。因此,查明地下风化壳持征在工程建筑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地质学基础 , 第196页第六章地 层 在漫长的地球发展历程中,由于地质作用的进行形成了各种岩层和蕴藏于其中的各种矿产(包括石油天

22、然气)。通常人们把某一地质时代所形成的岩层或岩石组合,称为地层。地层有新有老,具有形成时间的概念。深埋地下的袖气层是石油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而所谓“油气层”就是指含有油气的地层。 地球发展的不同地质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岩层或岩石组合是不同的,而各种矿产常与一定地质时代的岩层或岩石组合有关。例如:煤在石炭纪、二叠纪及保罗纪地层中发现最多;石油和天然气多发现于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之中。 地层是地壳发展历史的天然记录,研究地层可帮助人们了解地壳发展历史,进而探索各种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对含油气地层而言,弄清其形成的地质时代,形成环境,地层的各种特征及地层间的相互关系等,是油气图勘探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

23、,不仅有理论意义,对生产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由此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地层中保存了地壳上的沉积发展,生物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历史记录,是研究地史学的基础。 人们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首先要从确定地层的形成先后顺序入手。在地质科学中是以“地质Bf代”表示各岩层形成时间和顺序的,地层的时代是指岩层形成的地质时代。 第一节 地层时代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地层时代有相对地质时代与绝对地质时代之分。相对地质时代是指岩石形成的新老关系也即先后顺序,主要是根据生物界的发展演化,把地质历史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绝对地质时代通常是以岩层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24、规律,以年为单位测算岩层形成至今的年龄。地层的研究中相对地质时代应用更为普遍;绝对地质时代多用于古老的,深变质的和没有化石的地层。 沉积岩地层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有一定顺序,根显然,老地层先形成,位于下面,新地层依次一层层叠覆上去*在没有道受过剧烈变动的地区,在地层没有发生过倒转或逆掩断层的情况下,地层保持着正常的顺序,即者地层在下,新地层覆盖子其上、这就是地层学员基本的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地层中往往含有化石,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不同地区合相同化石的地层应届同一时代这一规律是由生物进化的理论所证实的,我们称为化石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就是我们确定地层层序的

25、主要方法。 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法 任何地层的形成都是有阶段性的,地层的划分就是根据组成地层的岩石的特征或同性、按照地层的原始顺序,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划分成各种地层单位*由于划分的依据多种多样,因此地层划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和年代地层划分。地质学基础 , 第197页 (一)地层划分与对比 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是岩石的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相、层序等特征。按照划分和对比的依据,首先将一个地区的地层按其原始顺序划分为能反映出岩性特征及其变化的,不同级别的若干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即地层的纵向划分。然后比较一定地区范围内不

26、同地点的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特征和地层位置是否相当这就是对比,即地层的横向比较。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岩性法 主要依据是沉积岩的岩性特征。例如,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大部地区,早一中寒武世的地层按岩性特征可划分为五个组,自下而上依次是:(1)昌平组,以灰黑色硅质、泥质灰岩为生;(2)馒头组,以紫色页岩为主;(3)毛庄组,以暗紫色含云母片页岩为主;(4)徐庄组,以黄绿色页岩夹菇层灰岩为特征;(5)张夏组,以灰黑色缅状灰岩夹其它灰岩为特征。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方便,但在岩性对比时要注意地层的横向变化,否则单纯靠岩性容易出错。 2标志层法 在地层剖面中某些厚度不大、岩性稳定、

27、待征突出、分布广泛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称为标志层(也称标准层)。如华南三叠系中部的“绿豆岩”,分布厂泛,层位稳定,极易识别,是划分相对比地层的很好标志。许多标志层的“等时性”较强,可以在大区域的地层时代对比中广泛应用。 3l沉积旋回法 沉积旋回是指一套岩石按照一定的生成顺序在剖面中有规律的重复。如砂岩一粘土岩一泥灰岩一石灰岩,接着又是从砂岩开始逐渐过渡到石灰岩。如图61所示,在海相沉积过程中,随着海侵扩大,海岸线逐渐向大陆方向移动,沉积物从海岸向运离海岸的沉积系列也向前移动,形成超覆。在A点的垂直剖面上就可看到沉积物向上由租到细的变化(海侵序列);相反,当海退时,海岸线逐

28、渐退缩,沉积物覆盖的面积逐渐缩小,形成退覆。在A点的垂直剖面上就可看到沉积物向上由细到阻的变化(海迟序列)。这样沉积物从开始由粗到细,然后又 团eI 海水进退和沉积超覆、退冠关系示意图由细到粗,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海侵序列 据傅英棋等*l,M是地壳下降阶段的产物,易于保存;而海退序列是地壳上升阶段形成的,因此常退侵蚀而难于保存,甚至完全缺失,从而形成仅有海侵序列的不完整的沉积旋回。旋回不是简单的重复,事实上每一个沉积旋回都各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地史时期中不同阶段的产物、反映了地壳运动古地理环境及沉积作用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沉积韵律的待点是一致的,可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在一

29、个地区已经进行了岩石地层工作并建立起岩石地层单位的基础上,必须根据这些地层单位中的化石及地质年代标志确定时代归属,因为岩石地层学方法只能解决岩层纳新老关系,而不能确切说明地层的时代。 (二)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第0页地质学基础 , 第198页 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是岩层中所含的化石及其分布。生物地层学方法建立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因为生物进化具有不可逆性和阶段性。首先把岩层层序中含化石的部分划分为具有不同化石特征与分布的地层单位(各种生物带);然后再依据所含化石和分布,论证不同地点的含化石层的化石和地层位置是否相当。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生活过许许多多的生物,这些生物称为古生物,其遗体和遗迹,经石

30、化作用形成化石,很多地层中含有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资料证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不同类别的生物各有其不同的繁盛期。前寒武纪是低等植物的世界,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与海生藻类植物繁盛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紧紧相连但生物却各具特点。卑实上,从地球上出现生命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生物进化具不可逆性和阶段性,进化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一定的生物届种或类别在地史时期中只出现一次,一旦绝灭就不会再出现;进化的阶段性表现在同一地质时代生物的总体面貌大体上是全球一致的。因此,不同时代的地层有不同的化石,莱一时代的地层则保存有该时代持有的化石。这就便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可靠性较高了,主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标准化石法 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持有的生物化石它们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广、数量很多,保存完好和容易鉴定的特点,称其为标准化石。依据标准化石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简便易行的,是地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标准化石并不多比较理想的如三叶虫、珊瑚、笔石、蜒等类别中的一些届种。但是16于存在着生物地理分区现象,用标液化石作不同生物地理区之间的对比则较困难,因此,还要研究全部生物化石的组合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