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71KB ,
资源ID:65271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271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隋唐时期的史学与文学历史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隋唐时期的史学与文学历史概述.docx

1、关于隋唐时期的史学与文学历史概述关于隋唐时期的史学与文学历史概述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史学、地学、文学等方面都有令后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唐代诗歌,更是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本期我们就来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史学和文学。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学(地学附) 隋文帝下令,禁止私人修撰国史,褒贬人物。唐太宗置馆修本朝史,并令宰相监修。自此官修正史、宰相监修成为定制。 (開皇十三年)五月癸亥,詔人間有撰集國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絕。 隋书 在唐太宗至高宗时期,唐朝完成了晋书(房玄龄等人合著,一百三十二卷,今存一百三十卷,以臧荣绪晋书为蓝本)、

2、梁书(南陈姚察、察子姚思廉撰,五十六卷)、陈书(姚思廉撰,三十六卷)、北齐书(李百药撰,五十卷,散佚三分之二,今本五十卷系后人补齐)、周书(令狐德棻、岑文本等撰,五十卷,原本至宋已有缺佚)、隋书(魏征等撰,八十五卷,志三十卷成于高宗时)等史书的修纂。其中,南梁、南陈、北齐、北周、隋等五个朝代的史书成于贞观十年(636年),被合称为“五代史”,其中高宗时编成五个朝代 志 的部分,称为五代史志,今天隋书中的志就是五代史志。李延寿(活跃于7世纪前期)删补了南北朝与隋朝的史书,写成了南史、北史(北史包括隋史)。 在史学理论方面,唐代刘知几(661-721)撰史通二十卷,成于中宗景龙四年(710年),为

3、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的著作。 唐朝是政书发展的重要阶段。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下令编纂唐六典,模仿周礼六官来叙述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前后正在行用的制度,将令式按照内容分类系于有关的职官门下。唐六典保存了大量唐朝前期制度与法令的重要资料。其注文有的叙述职官沿革,有的解释正文,或叙述当时实际行用的新制度。 通典为杜佑(735-812年)于贞元七年(791年)写成,此书在刘秩(刘知几第四子)政典(三十五卷)基础上扩充,重新编次整理而成,历时三十余年,共二百卷,分为九门。通典上起先秦,下迄天宝年间(742-756年),征引前代与当代人的重要评议,而对天宝以后的事则择重要的记述。杜佑

4、著此书的目的是“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序)。 夫行教化在乎設職官,設職官在乎審官才,審官才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職官設然後興禮樂焉,教化隳然後用刑罰焉,列州郡俾分領焉,置邊防遏戎敵焉。是以食貨爲之首,十二卷。選舉次之,六卷。職官又次之,二十二卷。禮又次之,百卷。樂又次之,七卷。刑又次之,大刑用甲兵,十五卷。其次五刑,八卷。州郡又次之,十四卷。邊防末之。十六卷。 通典 地志、地图等地理文献 隋代裴矩(547-627年)负责招引西域商人通商,由此撰成西域图记三卷,绘制了当时西域四十四国山川形势的地图与其帝王庶民服饰的图像。 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620

5、-652年)开馆修撰括地志一书,按照当时的贞观十三年(639年)大簿为蓝本,共五百五十卷,为地理名著,后来大部分佚失。后人从唐人引用括地志而撰的史记正义等书中将括地志辑出,仍可管窥当时的地理情况。 唐高宗时修成的隋书地理志记载了梁、陈、齐、周、隋五代的郡县设置与户数。隋志还以禹贡九州概念,继承了史记货殖列传与汉书地理志的传统,分全国为九大区域,分别论述其地理特征、经济和文化风俗状况。 揚州於禹貢爲淮海之地。在天官,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爲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得其分野。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魚與稻,以漁獵爲業,雖無蓄積之資,然而亦無饑餒。其俗信鬼神,好淫祀,父子或異居,此大抵然也。江都、弋陽、

6、淮南、鍾離、蘄春、同安、廬江、歷陽,人性並躁勁,風氣果決,包藏禍害,視死如歸,戰而貴詐,此則其舊風也。自平陳之後,其俗頗變,尙淳質,好儉約,喪紀婚姻,率漸於禮。其俗之敝者,稍愈於古焉。 隋书地理志 唐朝各州编纂图经,每三年要将州图呈送兵部职方司。由此,唐朝形成了多种地理总志,其中保存至今最为完整、全面的一部,为宪宗元和时宰相李吉甫(758-814年)所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共四十卷,分十道四十七镇,记载各州的户口、物产、州县沿革、山川险易、古迹与史事等。原本每镇篇首有图,今图已散佚,文缺佚数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舆地总志。 唐德宗时,宰相贾耽(730-805年)著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与皇华四

7、达记十卷,两书今已佚失。新唐书地理志引用皇华四达记中唐朝入四夷之路: 一曰營州入安東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鶻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廣州通海夷道。 新唐书地理志 其中记载了唐朝同周边各族与亚洲等国联系的交通路线与距离。其中“广州入海夷道”是岭南地区到阿拉伯海、波斯湾、非洲等地航海路线的最早记载,对于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贾耽制作的海内华夷图长三丈三尺,宽三丈。图上一寸表示一百里,相当于一比一百五十万。到12世纪时,伪齐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将其缩绘为华夷图与禹迹图,刻于石上,今存于西安碑林。华夷图是我国

8、流传下来最古的地图。 唐懿宗时,樊绰为安南经略使幕僚,因唐与南诏关系紧张,樊绰在安南等地搜集有关云南地区的史料,写成蛮书(也称云南志、云南记等)十卷,是记载当时云南地区路程、山川、城镇、民族、风俗、物产、六诏历史、南诏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文献,对于研究我国西南边疆史地价值重大。 文学 古文运动 南朝齐梁以来,骈体文形式僵化,注重辞藻和华丽浮艳,已经成为文学发展的障碍,自北周至隋代,常有人提倡改革。武则天时,陈子昂(659-702年)也要求变革文体,在他的表疏中有所体现。然而当时考试进士、颁行诏令都用骈体,使得骈文被散文取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到盛唐时期,很多文学家都提倡古文。古文就是两汉时期

9、所流行的散文,唐代人称之为古文。当时用古文创作的文学家,有萧颖士(717-768年)、李华(715-766年)、元结(719-772年)、独孤及(725-777年)、梁肃(753-793年)等人。贞元、元和间,由韩愈(768-824年)与柳宗元(773-819年)为核心开始推行古文运动。韩愈称:“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柳宗元则说:“文者以明道。”所谓“文以载道”的“道”,指的是儒家正统思想。他们提倡言之有物,反对骈文的形式主义文风,并要求语言通顺,古文运动因此改革了当时的文风,又改革了文学语言。古文运动不仅恢复了传统散文文体,还产生了一种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文体,得到广泛地流传。 始吾

10、幼且少,爲文章,以辭爲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爲炳炳烺烺,務采色、夸聲音而以爲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 柳宗元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韩愈和柳宗元都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逻辑性强,语言简练,内容丰富。韩愈的作品气势雄健,奔放流畅,而柳宗元则含蓄精深。古文运动在唐后期开始推行,到北宋继续发展,出现了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中唐代就以韩柳二人为代表。 古典诗歌的顶峰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唐诗,有近五万首,现代可知的诗人不下两千人。唐诗内容极为丰富,展现了唐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唐朝诗歌之所以能够繁荣,由于唐朝处在中古社会变迁的转折时期,社会

11、处在上升发展的时期。唐朝全盛时期,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这些都为唐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唐朝进士取士考察文学,这对于改革六朝以来古典文学,实现新的突破,使古典诗歌进入黄金时代而创造了条件。 初唐 隋代到唐初的诗人主要是贵族,承袭齐梁宫体诗,思想内容贫乏,不足称道。 被誉为初唐四杰的王勃(约650-约676年)、骆宾王(约638-684?年)、杨炯(约650-约693年)、卢照邻(约636-约680年)四人,已经开始描写城市与边塞生活,虽然还易堆砌辞藻,他们确实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代诗坛的佼佼者了。 陈子昂(659-702年)认为应当一扫齐梁追求华丽奢靡的诗风,而应当回归诗歌为现实而

12、作的传统。他的诗歌刚健素朴,为后来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 唐玄宗时的盛唐时期,为后世文人墨客所欣羡,这一时代流派众多,体裁丰富,风格不同,出现了唐诗万紫千红、异彩纷呈的壮观景象。 盛唐诗人王翰(687-726年)、王之涣(688-742年)、王昌龄(698-757年)等人,善于以短句来表达复杂的感情。他们的边塞诗写出了征人思妇思乡的抑郁感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也写出了乐观豪迈的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比之下,李颀(约690-751年)、岑参(约715-770年)都善于以七言歌行来创作边

13、塞诗。他们的特点是捕捉人和物的特点,进行刻画与铺陈,生动形象地展示边塞生活。岑参相比更为出名,但他缺乏对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揭露。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到天宝晚期,社会矛盾加剧,高适(704-765年)创作了反映农民痛苦生活的诗歌,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先驱。 王维(701-761年)与孟浩然(689-740年)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描写田园山水,写作技巧成就很高,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4、,对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有所继承,也因此带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而盛唐时期将诗歌推向顶峰的,是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他们是我国古典诗歌两大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长于今四川江油。他继承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学习魏晋诗人的优秀作诗技巧,并从民歌中汲取精华,敢于创造,具有豪迈奔放的热情,磅礴宏大的气势,富有想象力,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轻快的语言,将浪漫主义诗歌推到一个顶峰。后人将李白称为“诗仙”。 李白在其古风和乐府诗中,揭露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谴责其穷兵黩武,无视百姓疾苦。他在诗中表达了济苍生的政治理想,蔑视王侯富

15、贵和封建礼教的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追求美好生活的浪漫主义思想。李白还是位旅游家,他将游历的名山大川,都写进自己的诗歌,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河(“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蜀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都是他的绝佳素材。 但是,由于李白的政治理想较为抽象,他信奉道教,使得他有着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的态度,在他受到挫折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时候,就以求仙、饮酒来派遣,诗歌中就带有消极颓废的一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是唐代最伟大的诗

16、人之一。他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中撷取精华,加以创造,语言沉郁雄浑,感情真挚细腻。他的一生,多半是在痛苦中度过的,因此他能够了解人民的疾苦。在安史之乱前,他写有兵车行、丽人行等现实主义作品。安史之乱中,他又创作出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诗作,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被称作“诗史”。他在逃难过程中,也经历了人生的巨大悲痛,因此他将其与人民的苦难联系起来,使得诗作更加真实。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以儒家封建思想为其行为准则,以忠君报国为其理想,这则是他的局限性。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7、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中唐 安史之乱时期,元结(719-772年)、顾况等人与杜甫一样,创作了描写社会的现实诗歌。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出现了所谓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翔、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李端),他们的诗主要描写山水田园,却没有反映当时唐朝社会动荡的现实,思想贫乏。 到贞元、元和间(公元8世纪末9世纪初),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唐朝实力增强

18、的时代,部分士大夫认为唐朝中兴有望,于是要求改良政治,以学习陈子昂与杜甫为号召,发起了新乐府运动,而白居易(772-846年)与元稹(779-831年)是这一运动的核心。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作有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犀利的观察力、平易通俗的风格和强烈对比的手法形成了这些讽喻诗的特色。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 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伤唐衢二首第二 白居易 元稹连昌宫词与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叙事诗,与他们所作的讽喻诗在结构和手法上有相通之处。此外,元稹的艳体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和

19、白居易的杂律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开辟了晚唐纤丽的诗风。白居易晚年的闲适诗,寄情佛道,追求闲适,反映了唐代逐渐走向衰落,而他的意志逐渐消沉。 以韩愈和孟郊(751-814年)为代表的诗派,较重视艺术技巧。韩愈的文人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 李贺(790-816年)想象奇异,辞藻丰富,风格较为特殊。他创作的诗歌诡谲怪异,因此内容不免晦涩。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晚唐 晚唐的杜牧(803-853年)和李商隐(813-858年)生活在一个社会表面平静繁荣而实则危机四伏的时代。一方面,他们作有忧国忧民、感伤时事的作品,另一方面

20、又觉得对社会现实无可奈何,有一些幽会和放浪冶游的作品。杜牧的诗风明朗俊爽,而李商隐则是婉转含蓄,情调哀伤。 到唐末,皮日休(约838-约883年)等人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揭露了晚唐的黑暗社会现象。而韦庄(约836-约910年)等人,则成为花间派诗人,着意创作香艳诗和山水诗,逃避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到唐后期,一种与诗歌类似的重要文体长短句,亦即词,已经出现。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宝库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重要文献。 传奇小说、变文、俗讲 在唐代流行的我国古典小说,被称为唐传奇,也称传奇小说。顾名思义,这种小说是传说奇闻异事的小说,源于六朝以来的志怪搜神小说。

21、隋代至唐初流传下来的传奇小说有古镜记(隋末唐初王度作)、补江总白猿传(无名氏作)、游仙窟(唐张鷟(音浊)作)。 到中唐时期,内容丰富的城市生活使得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唐代民间小说和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加之古文运动带来的散文文体,与唐时的繁荣,传奇小说在中唐获得新的发展,有陈鸿的长恨歌传、元稹会真记和莺莺传、李朝威(约766-约820年)柳毅传、白行简(776-826年)李娃传、蒋防(792-835年)霍小玉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 晚唐时期的传奇小说,有牛僧孺玄怪录、李复言续玄怪录等。有的传奇小说已经散佚,从北宋初的太平广记中仍可以窥见唐传奇小说的大概。这些传奇,成为后世文人猎奇志怪的重要素材。 随着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印度传经的梵呗(音 范拜)、唱导传入中国内地。梵呗运用佛曲和中国民间曲调来唱赞偈,唱导则用通俗语言,夹叙夹唱,用来宣传佛教教义。唐代这两种方式发展为俗讲和僧讲,听众分别是普通人和僧侣。唐后期,俗讲风靡一时。9世纪前期,俗讲僧文淑享有盛名。 俗讲的话本称作变文。随着俗讲流行,变文已经开始用来讲唱非佛教故事,说唱变文的人也不限于僧侣。 现今发现的变文是近代以来在敦煌发现的。这些变文内容丰富,多以古代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当代人物为题材。变文的出现和发展,对古典传奇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于隋唐时期的史学与文学历史概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