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831.39KB ,
资源ID:65242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242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年物理中考真题详解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年物理中考真题详解完整版.docx

1、历年物理中考真题详解完整版物理中考必备 历年物理中考真题详解(完整版)一、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声现象3二、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光现象6三、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物态变化14四、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微观世界及分子运动21五、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内能与热机22六、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力28七、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力与运动33八、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简单机械37九、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机械能42十、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质量与密度46十一、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压强51十二、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简单电路55十三、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电功与电功率64十四、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磁现象74附录一、八年级物

2、理基础知识82附录二、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9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一、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声现象1、(2013南充中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A.高速公路边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震耳欲聋”说明卢音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声学知识。高速公路边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选项正确;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B选项错误;“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响度大,所以C选项错误;如果没有传播声音介质,物体振动也不会使我们听到声音,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2、(2013安徽中考) 下列各图描述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

3、质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传播条件A项正在发声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B项声音响度和振动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塑料小球振动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C项尺子振动越快听到声音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快慢即频率有关.D项当把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证明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选D3、(2013泸州中考)声音是一种常见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说法中正确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

4、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音调来判断【解析】选A.本题考查是声现象知识点综合:声音产生原因-物体振动,所以B中物体不振动就发生是错误;声音特性中音调和音色应用,声音音调是由发声体频率决定,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不同因素,所以D中“闻其声而知其人”是由声音音色来判断;噪声危害控制“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结石”就是声音传递能量佐证4、(2013南京中考)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是A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人们

5、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声音【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现象知识。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A项正确;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项错误;我们能听见声音,至少满足物体振动、有传播声音介质、有良好听觉系统三个条件,C项错误;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声音,是根据音色,不是根据单调,D项错误。5、 (2013广东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中,正确是A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声音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声是物体振动产生,所以A对;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频率也不同,能引起人听觉声频率范围是大于20HZ,小于20000

6、 HZ,所以B错;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C、D都不正确。6、(2013荆门中考)关于声音说法正确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C大象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超声波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现象。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选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B选项正确;大象语言声音是次声波,C选项错误;声波可以传播能量,D选项错误。故选B。7、(2012株洲中考) 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是A.利用声吶探测鱼群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

7、中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利用。选项A利用声音探测鱼群,获得是信息;选项B振动击碎结石,传递是能量,故符合题意;选项C,胎儿发育情况,获得是信息;选项D,是否有障碍物或昆虫也是获得信息8、(2013河北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是 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大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减弱噪声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 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声现象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入耳朵,才能听到声音;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入耳处减弱;

8、用手指改变琴弦松紧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频率,改变发声音调。9、(2013咸宁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A.声音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B.声源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D.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音色不同【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产生、传播与声音特征。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可知A错误;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响度越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B错误;防治噪声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接收处”,“禁鸣喇叭”是防止喇叭振动发声,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错误;我们能够

9、区分不同发声体,主要是根据声音音色,D正确。10、(2013潍坊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C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其有能量【解析】选A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故A选项正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选项错误;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嗓声,故C选项错误;超声波高频率振动在带动“结石”振动过程中将其粉碎,故D选项正确。11、(2013自贡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中错误是()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目是为了减小噪声 B 、我们能区

10、分不同同学说话声音,是因为他们音色不同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相关知识,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产生;音色是声音特色,由发声提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人音色一定不同;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声波频率要在这一频率范围内,且音量到达人耳达到0dB才能听得见;击碎结实需要能量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2、(2013湛江中考)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解析】选A. 本题

11、考查乐音特性。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声音,不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音调和响度不同,而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音色不同,即A选项正确。13、(2013兰州中考)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低声细语”是指声音响度小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解析】选B。本题考查是声音相关知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响度是指声音强弱,“低声细语”是说声音较弱,B正确。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传播介质,声音是不能到达人耳。声音有两大作用,一是声音能传递信息,二是声音能传播能量。14、(2013聊城中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

12、说法正确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响度来判断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音调高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相关知识.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音色来判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应选D。二、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光现象1、(2013泰安中考) 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

13、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解析】选A。本题考查入射角和反射角概念及对光反射定律理解。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在光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30,因此入射角是60,反射角也是60,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故选B.。2、(2013泸州中考)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说法中正确是 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色光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布料,目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o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o【解

14、析】选D.本题考查是“光现象”部分知识点。A选项考察是白色物体反射所有光,而不是吸收,;B选项考查是“光折射”知识点,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中,传播方向时不发生改变;C选项考查是漫反射知识点,粗糙布料是利用漫反射。一束光与镜面成30o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30.3、(2013荆门中考)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是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可见光。电视遥控器、夜视仪是利用了红外线,A、D选项不符合题意;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B选项不符合题意;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符合题意。故选C。

15、4、(2013重庆中考) 在光现象中,属于光直线传播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树林中阳光 C平面镜中陶罐 D水中树“倒影”【解析】选B。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光折射造成,属于光折射现象 “树林中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光,属于光直线传播现象,故B “平面镜中陶罐”和水中树“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反射形成故选B5、(2013咸宁中考)如图4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区分三种光现象。A筷子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折射到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属于光折射,A错;B中倒影,是由于平静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是岸上物体在水所成像,属于光反射,B

16、错;C透镜工作时,光分别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属于光折射,C错;D中圆形光斑,是太阳实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属于光直线传播,D正确。6、(2012黄冈中考)下列现象由光折射产生是 A立竿见影 B刀光剑影 C海市蜃楼 D杯弓蛇影【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折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应用。立竿见影、刀光剑影是光直线传播形成;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形成,是光折射现象;杯弓蛇影是光反射形成。7、(2013潍坊中考)光世界变幻莫侧,奥秘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中,正确是( )A. 不同颜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B.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发生反射形成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D. 日食和月食现象都是光沿直线

17、传播造成【解析】选CD。本题考查光速和光直线传播、光反射以及光折射辨析。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相同,都是3108m/s,故A选项正确;雨后彩虹其实质是光色散,故B选项错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经过不同高度密度不均匀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故C选项正确;日食和月食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故D选项正确。8、(2013扬州中考)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直线传播解释是【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三种光现象辨析.树荫下圆斑是光线沿直线透过树荫缝隙,形成太阳像,即小孔成像;海市蜃楼是光折射现象;露珠相当于放大镜,实质是光折射;水中倒影是光反射现象9、(2013自贡中考) 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

18、、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折射和反射.玻璃板既可以反射光线,又可以透过光线。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在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空气大角)10、(2013湛江中考)如图1所示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直线传播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光现象认识。蜡烛在镜中像和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镜子属于光反射现象;铅笔好像“断”了是属于光折射现象;手影属于光直线传播现象。11、(2013丽水中考) 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属于光折射是A平面镜成像 B塔在水中“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手影子【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光学现象。A是平面镜成像实验,平

19、面镜成像是光反射,塔在水中“倒影”也是光反射,手影子是由光直线传播形成。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利用了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虚像原理,放大镜成像是利用光折射,故选C。12、(2013聊城中考) 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是(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是实像 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大小一定相等C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像越小 D物体到平面镜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距离【解析】选B。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像是虚像。综上所述,故应选B13、(2013福州中考)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原理与如图5所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是

20、A照相机 B老花镜C幻灯机 D放大镜【解析】选A。本题考查透镜及其应用。照相机原理是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幻灯机原理是当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原理是当u2f,成倒立缩小实像.故是照相机成像原理。14、(2013泰安中考) 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凸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像是( )A.倒立、缩小实像 B.倒立、放大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 D.倒立、等大实像【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主轴上距凸透镜中心25cm时,物距为25cm,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 2倍焦距,故成倒立、缩小实像。15、(2013雅安中考) 张宁用图8

21、 甲所示装置测出凸透镜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像。下列说法正确是A. 凸透镜焦距是30cmB. 图乙中烛焰成是倒立放大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像【解析】选B.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特点应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光线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焦点处,故凸透镜焦距为30cm20cm=10cm,A错;由图乙知蜡烛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是倒立放大像,B正确;照相机成像是利用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实像,C错;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22、,这时是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故D错。 16、(2013荆门中考)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是 A潜望镜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和凸透镜应用。潜望镜和平面镜成都是等大虚像,A、B选项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成是放大虚像,C选项不符合题意;幻灯机成是放大实像,符合题意。故选D。17、(2013聊城中考) 生活中经常提到“影” ,与我们所学到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 “影”和水中倒 “影”中,前者是由光 形成,后者是由光 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光现象形成原理。立竿见 “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在杆后面形成阴影,水中倒 “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反射形成。答案:直线传

23、播 反射18、(2013连云港中考) 如图乙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人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析】本题考查光反射和折射作图。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如图所示。19、(2013遂宁中考)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像。(保留作图痕迹)【解析】平面镜成是正立、与物等大关于镜面对称虚像,因此分别作A、B对称点、,然后连接与两点作虚线,并在点画上与A相同箭头。答案:如图所示。20、(2013南充中考) 以下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1)将蜡烛、

24、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2)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其在 。(3)小明将点燃蜡烛分别放在如图8所示a 、c 、e三点; 蜡烛在a点时移动光屏,接收到了清晰像,生活中 利用了此成像规律。(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将蜡烛从a点移至C点,要在光屏上成清晰像,光屏应向 透镜方向移动;将蜡烛移到c点时,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像(选填“能”、“不能”)。【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为了使烛焰像成在光屏中心,应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3)蜡烛在a点时

25、,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将蜡烛从a点移动到c点时,根据“物近像远”规律可知,应使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找到清晰像;当将蜡烛移动到e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线,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像。答案:(2)同一水平线(同一高度) (3)照相机 远离 不能21、(2013雅安中考) 在图13 所示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是 图, 其矫正做法是 图。【解析】本题考查眼睛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答案:B, D22、(2013广东中考) 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解析】(1)题考查

26、凸透镜和凹透镜特殊光线画法. 凸透镜特殊光线是 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过凸透镜汇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由焦点发出或经过焦点射向凸透镜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凹透镜特殊光线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延长线经过凹透镜主光轴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O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答案: 23、(2013湛江中考) 如图8所示是一束平行主光轴入射光线,请画出折射光线.【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凸透镜折射,折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答案:如图所示24、(2013连云港中考) 19. (6分)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

2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记录部分数据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透镜焦距为 cm; (2)当u =7.5cm时,像性质为; (3)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像。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u=v=10cm时,成倒立等大实像,此时有u=v=10cm=2f,则f=5cm;(2)当u =7.5cm时,有fu2f,此时成倒立放大实像;(3)由于光路可逆性,当物、像对调时,原光路仍成立,只是光线方向发生了改变。答案:(1)5 (2)倒立放大

28、实像 (3)可逆性 25、(2013德州中考)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处,此时物距为30cm,大于凸透镜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像,物距应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2倍焦距,故蜡烛应向右移动,光屏应向右移动.答案:三、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物态变化1、(2013福州中考)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露珠,如图l所示。这个现象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 )A熔化 B凝固C凝华 D液化【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由题意可知,露珠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液态水而形成;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

29、态;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故选D2、(2013南充中考) 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形成说法正确是(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 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 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态变化。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小冰晶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选B。3、(2013泰安中考)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是车内水蒸气液化现象【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态变化概念。河里冰雪消融是固态冰熔化为

30、液体水;冰棍儿周围“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冰棒液化成液体小水滴、 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温暖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由于车内热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故选D4、(2013临沂中考)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是( )A.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A选项中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冷是由于身体表面是水分蒸发时吸收热量,B选项中冰块在饮料中熔化是会吸收热量,所以会使饮料温度降低,C选项中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热,能够防止食品变质;D选项中向地上洒水后水会因为蒸发而吸收大量热,所以会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本题选B。5、(2013宁波中考) 下列数据接近实际是( )A.课桌高度大约是8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