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43.51KB ,
资源ID:65171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171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0135《农业经济管理》辅导课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0135《农业经济管理》辅导课件.docx

1、00135农业经济管理辅导课件本课程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一章(难点)、第十二章(难点);次重点章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一般章节为: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八章和第十四章不作要求)。00135农业经济管理辅导南京农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第一章 导论(一)农业起源与发展识记部分:农业的概念(P.1)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是人类使用生物机能和自然力,通过自身的劳动强化和控制生命的过程以取得社会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现代农业:又称工业式农业、石油农业。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

2、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特点:生态的原始性变为科学性,技术的传统型变为现代性,经济的封闭性变为开放性。基本标志: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了人畜力工具和设备;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已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农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了社会化的大农业。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P.5-6)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力发展水

3、平的综合表现,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基本内容:农业劳动力现代化实行全员培训,不断提高熟练的受过基础培训的劳动力在农业劳动大军中的比重。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业生物创造适于生长发育的环境,根据生活需求定向优化农业生物,提高其经济产量。 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宏观管理是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战略问题,微观管理是指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 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是以生产社会化为中心的专业化、集中化和一体化。领会部分: 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内涵。狭义农业主

4、要指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简单应用部分:农业三个阶段及不同阶段特点: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P.2-4)(1)原始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2000多年前铁器农具出现。主要特点:农业生产力十分落后,只是从土地上掠夺式经营,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劳动协作十分简单粗放。自然经济形态下,只能利用自然,不能改造自然。原始生产工具对自然的作用十分有限。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人为循环。(2)传统农业使用铁木农具,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从铁器使用农业机械使用。可分为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两个阶段。主要特点:本质特征在于生态的原始性、技术的传统性和经济的封闭性。

5、(3)现代农业又称工业式农业、石油农业。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特点:生态的原始性变为科学性,技术的传统型变为现代性,经济的封闭性变为开放性。(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识记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原因(P.6)农业是人类生存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p.7)提供产品的贡献;扩大市场的贡献;对生产要素的贡献;积累外汇的贡献。领会部分:不同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

6、的物质生产部门。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农业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个国家如果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听人摆布。2

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性的经济规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条规律都是普遍适用的。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下降而改变。直到有一天,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在工业生产中把石头、泥沙、水加工成面包、牛奶等食物,农业基础地位才会动摇。3)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表现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以及华北的旱灾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农产品供

8、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4)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害。5)总之,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

9、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第二章 农业经营组织(一)农业经营组织概述识记部分:农业经营的概念(P.12)农业经营是指在一定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对象,在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家庭、合作、企业的形式与他人、国家和市场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农业经营组织特征(P.14) 经营过程的特殊性既要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又离不开自然力的协同作用; 经营环境的特殊性受自然力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经营组织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经营形式的特殊性家庭承包经营分散性与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集中经营。领会部分:农业经营

10、组织的形式按照产权组成来划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有三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农民合作,股份经营;农业企业私人所有,企业经营。除此而外,还有供销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1)分工协作农业生产无法照搬现代工业的流水线、装配式工厂生产方式。过分专业化分工没有明显的优势。2)制度安排农业中所有制和产权制度安排,都是围绕土地形成的权利体系,因而农地制度安排在农业生产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3)技术进步现在农业是机械化的农业,现代机器的广泛运用,使得农业生产队劳动者素质、经营规模、生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社会化、协作化、规模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二)农业家庭经

11、营识记部分:农业家庭经营的概念(P.15)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以家庭经营方式存在,经营者及其家庭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又称为农户和家庭农场。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p.15) 农业生产的自然依赖性和分散性 公司化和集体化组织模式带来监督和组织协调的高成本 农村耕地被赋予社会保障功能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特征(P.15)1)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同一性(“三位一体”)2)以追求收入稳定增长为主的多重运行目标(收入、经营规模、就业、劳动条件、消费水平、社会地位)3)获取信息的特殊性 比较重视政府信息 坚信本地域

12、相邻农场的信息 偏爱本部门信息4)决策的分散性、集体自发性和家长制。领会部分:农户兼业经营的涵义(P.19)1)农户兼业经营是指农户既经营农业又从事非农业经营的一种跨部门经营现象。2)农户兼业的划分:纯农户、农业兼业户(一兼户)、非农兼业户(二兼户)、非农户。农户兼业化的原因(P.20)1)农业劳动机会成本增加2)小型农业机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3)农业强烈的季节性4)均分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简单应用部分:农户兼业化的利弊得失(P.20)1)有利:提高农业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2)弊端: 务农劳动者素质降低 延缓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加剧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3)趋势:可能向不同

13、方向转化,占有相当比重,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综合应用部分: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P.17) 家庭经营是一种广泛的现象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立足于基本国情 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小型农机具、规模扩大、多种经营、社会化服务)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家庭经营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农户与大生产、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能有效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P.18)(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识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涵

14、义(P.21) 1)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2)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与农产品协会不同,协会没有独立经营权;也不同于公司加农户,是农民自己独立的经济组织) 3)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点(P.22) 1)具有法人资格的纯经济性质的合作组织 2)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组织(平等、自愿互助、共同经营) 3)从事非自然生产过程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产前产后服务中介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P.23) 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3)入社自由,退社自由 4)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返还。领会部分:经济合作组织类型

15、(P.21)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股份合作社3)专业协会4)社区合作经济组织5)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简单应用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条件(P.24)1) 具有一定产业基础2) 有一定数量从事同类或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3) 农民自愿联合或合作4) 有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生产服务经营条件5) 有一定注册资金合作社组件流程:1)组建条件2)合作社名称选定(采用业务区域,业务专用,最后加以合作社、联合社名称)3)组建程序(发起筹备、申报批准、制订章程、推荐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召开成立大会)4)合作社组织登记。(四) 农业企业识记部分:农业企业的概念(p.26)从事广义农业的商品性

16、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法人资格,盈利性经济组织。领会部分: 狭义农业企业和广义农业企业区别(P.26)。狭义:是指以动植物为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通过人工培育和饲养动植物,以获得人类必须消费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广义:广义的农业企业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有关的所有企业,也可以成为涉农企业或是农业关联企业。农业企业具有三个特点(见农业企业特点)。农业企业的特点(P.26)1)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2)独立的、具有相当自决权、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3)不仅包括单独的农产品自然生产过程,还包括产前产后一系列经济活动。农业企业的类型(P.26)按所有制划分:国有、集体、股份、联营、私营、

17、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按经营内容划分:农作物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和联合企业按经营范围划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经营、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第三章 农业中的市场(一)市场概述识记部分:市场的职能(P.31) 交易职能交易物所有权转移 实体职能价值增值 辅助职能保证交易正常进行(标准化、资金筹集、风险承担、信息沟通等)市场对农业的引导(P.32)。1)农业引导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市场引导土地资源的流动市场引导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市场引导资金的流动市场引导技术的流动2)市场引导农业再生产过程:市场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市场引导农产品的交换市场引导农产品的实体分配市场引导农产品的消费3)市场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8、领会部分:市场的特征 市场必须有主体和客体 商品买卖是市场活动的内容 市场的购买力决定了市场容量 市场是商品竞争的场所。简单应用:主要市场机制(P.31)市场机制过程就是社会供求动态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其基本功能就是在市场活动中自发的配置生产资源,解决市场短缺与市场增长之间的矛盾。(1)价格机制基本机制 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比较 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波动 商品价格与供求状况相互作用(2)供求机制市场机制的主体最终目标是使商品价格趋于平衡。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升。(3)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竞争的作用: 促使商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 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

19、产率 促使商品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和安排生产。(二)农产品市场识记部分:农产品概念:农业生产过程中,在自然力作用下,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订的变化,生产出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类产品,一般包括农、林、牧、渔业的产品。农产品分为自给性和商品性两部分。农产品市场的特点(P.34) 鲜明的季节性 从分散到集中 地域性 储运难度大.农产品市场的分类 按流通领域分:国际市场、国内市场 按流通环节分:采购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按使用价值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领会部分:农产品市场的含义:狭义的农产品是指农产品交易的场所。广义的农产品市场是指实现农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农产品需求

20、的涵义(P.35)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物质产品需求) 购买欲望 支付能力 一定条件农产品供给的含义(P.38)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物质产品供给) 愿望;能力;条件;简单应用部分:农产品需求定理(P.3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及农产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下降而增加。农产品需求特征(P.37)(1)农产品需求是最基本最普遍的需求(2)农产品需求是一种缺乏弹性的需求(满足生理需要;不宜储存)农产品供

21、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供给量随其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下降而减少,两者成同方向变化。农产品供给的特征(p.40)1) 农产品供给的有限性2) 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3) 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4) 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综合应用部分: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P.36)综合运用1) 消费者收入水平2) 价格水平3) 中间需求变化4) 消费者数量与结构5) 消费者偏好6) 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预期7) 政府的消费政策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P.39)综合运用1) 价格水平2) 农产品生产技术3) 农产品生产者数量4) 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预期5) 政府农产品政策6) 气候条

22、件变化。第四章 农业自然资源管理(一)农业中的自然资源识记部分: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P.50)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农业生产利用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包括土地、水、生物和气候资源。包括农业生产直接资源和农业生产间接资源。特点: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基础性;可再生性和循环性;数量有限性和利用潜力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P.53)识记(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3)因地制宜原则(4)合理投入和十渡、节约利用的原则(5)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原则(6)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领会部分:农业自然资源的种类(P.51)

23、(1)按农业自然资源的存在形态划分: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2)按农业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3)按农业自然资源的用途状况划分:生产性资源;服务性资源(4)按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划分:潜在资源;现实资源(二)农业土地资源管理识记部分:土地的自然特点: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农业土地资源是指农林牧渔各业生产上已经利用和尚未利用的农业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沼泽、水面和滩涂等。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粗放经营的概念(P.59)粗放经营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经济制度落后的表现,集约式经营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措

24、施和技术装备,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P.59 )(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2)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产业部门的比重。(4)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5)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6)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有利于生产经营的条件。土地级差收入的概念(P.60)土地的级差收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对同样面积但不同等级土地投入同一数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而产生不同的生产率,使得土地条件好、经营条件好的

25、农业生产单位获得一种额外收入,也就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领会部分: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 西高东低,山地多,平地少。 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耕地的后背土地资源潜力小农业集约经营的类型(P.59):分劳动集约(集中投入较多劳动)和资金集约(集中投入较多生产资料)两种类型。资金集约是现代农业的集约经营方式,劳动集约是比较落后的国家经营农业的方式。简单应用部分:土地级差收入形成的条件(P.60) 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优等土地有限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土地级差收入的形态(P.60) 自然条件:土地自然条件差异(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产生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社会条

26、件:土地经营差别(优等土地有限和土地经营的垄断)产生的级差收入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综合应用部分:合理利用土地的资源的途径(P.57) 1)扩大与节约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3)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4)适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5)改经耕作制度,适当扩大复种面积 6)因地制宜利用土地 7)加强土地综合利用和立体开发。(三)农业水资源管理识记部分:.水资源的概念(P.61)水资源是指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可适合某地对水的需求并能长期供应的水源。领会部分: 水资源多寡的判断标志(P.61)一般来说,河流径流总量是一个地区水资源多寡的重要标志。水资

27、源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其特点是:数量有限性;循环和再生性和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害两重性。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P.61)1)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少;2)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3) 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可利用量少;4) 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污染严重。简单应用部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P.61)1)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和地均占有量少;2)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3) 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可利用量少;4) 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污染严重。(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识记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P.64)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再生

28、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P.65)1) 立足生态农业,改善环境质量;2) 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后劲;4)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5) 建立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6) 建立可持续农业政策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力度。领会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把农业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结合起来,使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简单应用部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P.67) 1)生态农业 2)高技术农业 3)集约型可持续农

29、业技术模式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一)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识记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P.70)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劳动过程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1) 农业劳动力的可再生性;2)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3) 农业劳动力总量的丰富性4) 劳动力素质的差异性5) 劳动力资源的主体能动性。领会部分:决定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因素(P.71)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是指能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人数。它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第一、是自然因素。即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参加农业劳动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退出农业劳动的规模。自然因素是引起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二

30、、是社会因素。主要指劳动力资源从一个生产领域转向另一个生产领域的可能性及其能力。社会因素常常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相关联。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的内含(P.72)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前者主要指劳动者的体力强弱,后者包括劳动者的科学文化、劳动技术水平、生产熟练程度等。劳动者智力水平愈来愈成为衡量劳动力资源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简单应用部分: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特征(P.71)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特征表现为富余,但是在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问题。一是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收益较低,如何保证农业劳动力资源供给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二是随着我国加快城市化、工业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