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1.69KB ,
资源ID:65059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5059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淄博市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与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淄博市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与设计.docx

1、淄博市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与设计淄博市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与设计葛大江1、绪论1.1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的金融企业体系,既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现代金融企业,也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革、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等。承担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致使金融服务表现出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弱化、县域经济对储蓄的贡献与获取的金融服务背离、小额贷款稳步增长但小额信贷在欠

2、发达县域市场份额较高、农业贷款的短期化趋势日趋明显、金融支农效果减弱等等诸多问题,金融支农弱化的现状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本课题主要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状的产生,需要建立怎样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什么样的金融支农措施,如何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和设计方案,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现状等问题。1.2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国家历来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中央每年下发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方面的,而县域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因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县域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结合中外农村金融改革的比

3、较研究,寻求发展农村经济金融的最佳路径,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淄博个案为例,拟通过研究淄博市县域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状况,深入地分析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初步设计发展和健全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途径、方案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淄博市金融服务体系个案的研究分析,初步探明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在金融政策层面上提出意见和建议。1.3研究方法与结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与分析推理的方法具体研究的结构:(一)、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二)、淄博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描述(三)、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机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四)、完善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策略(五)、基本结论暨政策建议2.文献综述中国银行业于2006年完成加入WTO过渡期并全面实施对外金融机构开放,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增强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支持农业、农村的长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方面,美国等国家逐步建立了组织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并成为运作效率较高的金融体系之一,美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一、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农村从整体上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制,通过政府补贴、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业贷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各种渠道,为农业融通资金,来满

5、足农业发展的各种资金需要。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政府信贷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信贷系统)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私营机构和个人信贷)。(一)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体系美国根据农业信贷法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政策性金融体系,这个体系由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组成。美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专门针对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通过信贷活动调节农业生产规模,贯彻实施农村金融政策,控制农业发展规模等。农民家计局的前身是农业

6、重振管理局,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其借款人主要是那些无法从商业银行和其他农业信贷机构贷到款的农业从业人员。水利建设、电力设施等有关农村基本建设问题,需要统一规划共同解决,国家要给予财政扶持和提供必要的信贷帮助。成立于1935年的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是美国农业部下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从而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商品信贷公司对农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给予补贴,与农业生产保险相类似。其主要功能是管理实施价格和收入支持计划,进行价格支持,控制农业生产,避免农业的生产波动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影响,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其资金运用形式主要为提供贷款和

7、支付补贴,主要包括农产品抵押贷款、仓储干燥和其他处理设备贷款、灾害补贴和差价补贴等。另外,美国还有一种政策性金融机构小企业管理局,它是专门为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该局资金主要来源于国会拨款的周转基金和收回的贷款本息等,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直接贷款、参与联合贷款、担保以及其他特殊信贷。小企业管理局对小农场的贷款是与农民家计局分工协作的,如果小农场借款人经济状况不好且贷款额度小,则由农民家计局提供资金支持,当小农场借款人经济地位得到改善后,其更多的贷款需求则由小企业管理局提供。(二)、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美国政府于1916年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农贷法律,由美国政府主导设立农贷

8、专业银行及其基层机构组成信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农业相关组织、农业发展项目放贷,扩大农业可用资金的来源,改善农民工作条件和福利,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最初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都是在政府领导并出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随着国家资金的逐步退出,现在的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由农场主拥有的合作金融机构。目前,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由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及土地银行合作社三大系统组成,这三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是在政府领导和出资扶持下,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三)、美国农村金融的成功经验在美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进程中,金融资金的支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推进了农业生产

9、的集约化、社会化,提高了农工商一体化的程度,而且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加速了农业市场化进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美国农村金融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农村资金相对独立运作,防止农村资金流出农村。为规范农业信贷,按照农作物生产把全市划分为12个农业信贷区,各农业信贷区内设立农贷专业银行,在农业信贷管理局的监督管理下独立经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村信贷相对独立性。同时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可能将农贷资金转移到其他领域的问题,联邦法律规定对部分银行的农业贷款利率提供利率补贴,制定农贷利率的有关标准,减缓了农贷资金转移的局面。二是明确的信贷机构分工。商业银行主要面对生产性的短期贷款和中期贷款

10、,联邦土地银行专门向农场主提供长期抵押贷款,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则向为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而政府农贷机构主要办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农业项目的投资。三是美国农村金融的成功还离不开美国政府给以农业信贷机构的强大资金支持,发达的金融市场背景,以及健全的法律体系提供的法律保障。二、日本农协模式中日两国都是相对劳动密集性的经营,农业经济的本质是相同的,历史上农耕文化发达。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经和依然面对传统农业衰退的问题,农村金融有相同之处,淄博市目前处于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类似于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借鉴日本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农业协同组合发展经验,可以深化淄博市农村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促进淄博

11、市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早在19世纪中后半叶日本就出现了以“赖母子会”、“报德社”等自生性农户金融组织,通过发展、壮大,成为今天覆盖全市所有农民都参加的农村金融体系。这种农村金融体系形式有三个级别,即信联(信用社)、农协(省级)、农林中央金库(全市级)。农业协同组合暨农协内设有信联(信用社)、经济(供销社)、共济(保险)等合作组织,对组员(社员)进行金融指导、农业技术指导、经营指导和生活指导,以综合的合作形式充分发挥合作金融的优势,以此提高组员(社员)的生产、生活水平。农协的金融系统以独立于商业银行的方式组织农协会

12、员手中的剩余资金开展以农协会员为对象的信贷业务。它包括存款、贷款、票据贴现、债务保证和国内汇兑交易等项内容。由于农协存款利率高于其他银行(一般高0.1个百分点),其营业网点遍及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动员和收取存款,故吸引了大量农民存款。农协吸收的农民存款也始终保持在农民存款总额的50%以上。农协还作为国家低利长工贷款的窗口,利用“政策金融”导入国家资金。其中主要的农业“政策金融”包括: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农村渔业金融公库低利贷款、改善和扩大农业经营贷款和自然灾害救济贷款。农协在成立初期陷入了经营困境,除处理其前身农业会遗留的不良资产外,还要应对通货紧缩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低下以及

13、农产品政府管制等诸多问题,因此在1950年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自此,农协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重建计划和改良运动,如1955年的农协综合事业计划、1956年的农业刷新扩充三年运动、1959年的农协体制改善运动,基本解决了遗留问题,完成了机构整顿。进入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随着日本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除了满足农民和农业自身的资金需求之外,逐步出现了富余。农协金融的主要业务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向农协成员发放支持农业生产的低息贷款外,主要业务转向吸收农民和居民存款并向系统外其他部门提供资金,帮助农民解决富余资金的出路难题,成为以提供储蓄

14、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农村城市化和农户兼业化程度加深,使得农户收入显著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户的收入超过了城市人口的收入,这一现象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由于大量闲置资金的出现,弱化了农协的信贷职能,使农协的整体业务向为会员理财投资方向倾斜。三、赞比亚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农业是赞比亚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截至2006年,赞比亚的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9%,农业人口众多,且85%的农民依赖贫瘠的土地生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贫富差距大,市场普遍存在低效率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增加金融服务可获性,特别是改善农村金融结构,支持经

15、济建设,赞比亚开展了全面开放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其改革经验值得我们思考。(一)、开放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从1992年开始,赞比亚逐步解除了贷款的利率管制,1993年开始取消外汇管制,以后逐步面向所有外资银行开放,对金融系统资源实行重新配置,结果使得全市金融资产比例分布由改革前国有和国内私有银行占金融总资产60%,变成了改革后外资银行持有73%的总资产,仅前三大外资银行就占总资产的50%,其中存款占全市总量的49%。激烈的竞争迫使赞比亚银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到2007年底,赞比亚国内所有13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超过了8%的最低要求,而且在适度控制不良贷款率和风险资产的情况下,创造了总

16、体上7.4%的年资产收益。通过改革开放,赞比亚的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总体上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也有所增强。(二)、创新“代理银行”,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赞比亚农业人口众多,农村金融是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商业活动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商业性金融在农村设立机构的成本较高,致使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少,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赞比亚商业金融充分利用邮政网点作为“代理银行”,来延伸农村的金融服务。从而在扩展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又节约了在农村增设分支机构的成本,赞比亚商业银行运用邮政网络的优势,在农村地区进行存贷款等金融业务,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17、的可获得性,而成本仅仅是新建分支机构的0.5%。(三)、政府灵活指导,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对于拥有大量贫困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业务分散、服务成本高等系统性缺陷。赞比亚政府在运用软性和硬性的政策性指令要求金融机构服务贫困人群之外,尤其注重“道义劝导”的实际性和灵活性,例如,在政府务实灵活的指导下,赞比亚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Mzansi账户”服务只提供最基本金融服务的账户,其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这种创新服务符合赞比亚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增加了低收入农户的存款量,在开办该账户服务的第一周,就增加了180,000新用户,到2008年,这一服务使赞比亚的银行账户中贫困人群的账户比例由

18、32%增加到80%。(四)、第三方信贷担保,解决抵押难题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始终难以解决农户信贷抵押问题,赞比亚通过建立第三方信贷担保增加了农村金融的可获得性。过去正规金融机构拒绝认定动产为信贷抵押,这导致农户和中小企业没有可申请贷款的抵押品,而第三方信贷担保体系成立后,金融机构只需要与第三方信贷担保方以保险合同的形式来防范违约风险,从而增强了农村信贷的可获性。例如赞比亚“企业发展计划(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ject)”是旨在促进赞比亚农村地区及更广范围内中小企业信贷的一个第三方信贷担保组织,它与赞比亚银行合作,通过对赞比亚银行所放的贷款进行监管,以市场利

19、率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方信贷担保组织与银行的双赢。但是,这一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信贷风险的后顾之忧,但没有明确信贷抵押的界限,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此外,这一机制是否能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有待检验。因此,第三方信贷担保机构必须设计目标性强的信贷管理机制,在操作中避免政府干预,并拥有充足的资金,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四、印尼BRI银行:立足农村的成功经营模式BRI(Bank Rakyat Indonesia,BRI)是印尼一家大型商业银行,早在1984年它就专门给农村的低收入者提供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于农业开发领域,现在它通过一种独立的小额信贷单位在农村和城市为客户提供

20、服务,它的业务范围包括:小额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BRI的单位管理目标集中于给相对低收入的人群提供信贷和储蓄服务,而且提供这种服务没有政府的持续补贴。它经营独立性较强,没有诸如设定贷款目标和指令对谁贷款的外部干扰,政府鼓励BRI利用法律武器回收贷款,致力于改善金融生态。从1986年开始,BRI的乡村单位体系年年盈利,成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截至2003年12月,BRI的不良贷款率为6%,资本充足率为20.9%。BRI银行经营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一是政府虽给予BRI强有力的支持,但并不干预其日常经营。二是强健的领导能力至关重要。BRI的行长富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发展了BR

21、I的最小单位银行体系,其员工培训及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系统十分有效,远胜过指令和规则的管理,这一系统激励员工尽其最大努力工作。三是在每个岛屿的村落成功建立了有组织的Desa单位(即独立的小额信贷单位),这些Desa单位与BRI的单位系统相连,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商业化的小额银行业务服务模型。BRI在印尼有最广阔的网络,4600多个办事处和单位分散在群岛的每一个角落,总行通过BRI的单位银行系统和IT网络对这些Desa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四是信息的简单、透明,它是建立在一个功能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五是单位管理原则。单位是管理成本、风险、利润和其他业务操作的最小组成部分,每一个单位都有它自己的资产

22、负债表和损益表,单位与其监管行之间的存款和借款通过内部转移价格系统核算绩效。总之,BRI能够获得成功,最核心的经验是政府帮助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不是干预其经营,在实施计算机化的同时着手改善微观经营机制。五、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健全组织架构的范例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采用的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是互助结构和银行结构的很好结合。农业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41家区域性银行共同持股55%,45%的股份在巴黎欧洲股票交易所发行上市。41家区域性银行的大部分股份由2583家当地信用合作社股东和570万合作互助社社员股东持有,农业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只持股25%,零售商和机构投资者通过无投票权的权证也进行了股本

23、投资。其中,信用合作社由其社员所有并拥有100%的投票权。另外,法国农业信贷联合会是一个制定政策的专门机构,区域性银行的高管人员都是其会员,是区域性银行和集团等有关方面的人员发表观点和探讨政策、协调内外政策和保护共同利益的论坛和平台。控股公司是专门管理农业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投资的公司,农业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控股公司投资入股区域性银行等。上述体制除股本投资关系外,还有一种相互担保的体制,即中央机构对所有地方银行担保,每一家地方银行反过来按所持股份比例担保中央机构,但没有连带责任,地方银行与中央机构的信用评级一样。农业信贷银行股份公司的作用在于,作为集团的中央机构,对整个集团内部的总体

24、流动性和偿还能力进行担保,依法采取措施确保区域性银行保持满意的流动性和偿还能力,确保区域性银行达到法律和内部制度的规定要求,对区域性银行发挥类似中央银行的作用,还负责集团的发展战略,包括协调战略营销及其指引、制定品牌和对外宣传政策、制定区域性银行合并的构架和体系等。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法国以至欧洲发展农业信贷获得了成功,其基本经验包括:一是农民对区域银行形成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互助信贷文化,但贷款损失由银行承担。二是农业信贷业务分散化,而不是集中化,虽然农民开始起步时发放的短期贷款集中于农业,但农民发展起来后农业贷款要分散,可以发展其他业务,如房屋按揭贷款。三是农民与信用合作社建立了一种双赢

25、共生体制,农民因不能忍受高利贷而自愿入股成立信用社,其节余资金全转变为信用社储蓄。四是通过市场化的自愿方式,自下而上的资本结合、业务合作、利益联合、战略统一而组成银行联合体。五是区域性银行已经改变了过去全部存款强制上存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做法,按市场利率自主决定上存资金或发放贷款,集团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集资金,地方银行通过发私募股票筹集资本。六是地方银行独立经营,单独纳税,经营策略由农民组成的董事会决定,在实行独立外部监管的同时,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也对其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管。3.淄博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描述近三年来,淄博市在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农业投资、农业担保、农村信用以及促进涉农企业上市等

26、方面正进行积极探索,已经初步建立了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基本形成了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农业投资、农业担保、农村信用和涉农上市公司培育等农村金融六大体系。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不少农村金融改革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贯彻和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2008年,全市县域证券公司网点数5家,保险公司机构网点数140家,担保公司机构网点数21家,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网点的增加为农村金融体系增添了新的活力。淄博市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到目前为止, 2007年底,央行主导的“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的

27、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在桓台县等3个地区开始局部试点,尽管试点涉及的区域非常小,但产生了一定道德示范效应和影响力,对淄博市农村小额贷款品种的推广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10月31日,市县邮政储蓄银行挂牌,不承担政策性业务,主要定位于服务农村金融,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的零售业务。至此,淄博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业务多层次、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业务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商业性的高端业务由农业银行承担,基层业务由县级和乡镇级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承担,多元化、竞争性的新型乡村银行体系已初见端倪。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

28、淄博市农村金融的现状是金融需求不断增加,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弱化;县域经济对储蓄的贡献不断提高,但县域农业贷款支农效果减弱;小额贷款稳步增长且在欠发达县域市场份额较高等现状,突显农村金融任重道远。3.1研究过程与事实农村金融服务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这些金融服务主要由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但也有部分由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即通常所说的民间金融。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淄博市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一)金融需求不断增加,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弱化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和农户的金融

29、需求是不断增加的。2008年,办理贷款卡的企业户数占比为14.86%,比上年提高0.48个百分点,办理农户贷款证的农户数占比为22.29%,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金融需求在淄博市南部山区与北部农业区县域表现得更为明显,2008年,南部山区与北部农业区办理贷款卡的企业户数占比分别为15.52%、10.36%,比上年提高0.93、0.41个百分点,办理农户贷款证的农户数占比分别为25.05%、32.56%,比上年提高1.75、和1.39个百分点。与不断增加的农村金融需求相反,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在县域的撤并,从业人员的精简以及一些涉农金融机构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等原因,县域金融供给并未

30、随金融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乏力。2008年,全市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为999个,分别比2006年、2007年减少110个和47个,金融从业人员为10261人,分别比2006年、2007年减少521人和351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减少,2008年,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由388个,分别比2006年和2007年减少95个和47个,金融从业人员分别比2006年和2007年减少500人和320人。 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经济的同时,一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尤其是不发达的县域的投资机会较多,一些涉农金融

31、机构的业务转向了城区。20062008年,全市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3.7%,其中,经济发达的县域年均下降9.29%。2008年,全市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占比为56.3%,分别比2006年和2007年下降4.6和2.5个百分点。随着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信贷支持相应减少。我们用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占GDP的比例来反映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该比例越高表明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越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来,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所减弱。2008年,全市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占GDP的比例为47.82%,分别比2006年和2007

32、年下降3.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见下表) 淄博市2006-2008年GDP构成及占比情况(金额单位: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 GDP1496.721934.622300.22第一产业增加值959.39106.98117.08占比6.41%5.53%5.09%第二产业增加值965.091323.371575.42占比64.48%68.40%68.49%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9504.28607.70占比29.11%26.07%26.42%(二)县域经济对储蓄的贡献不断提高目前淄博市辖内县城金融机构有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中信、城商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008年末,被调查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6890751万元,从存款市场份额看,农行占18.28,农村信用社占26.39,分别较2006年末上升0.51个和0.1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4373663万元,从贷款市场份额看,农行贷款占18.6,农村信用杜占34.35,农业发展银行占2.56,分别较2006年末上升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