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42.02KB ,
资源ID:64931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931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学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学案设计.docx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学案设计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第一节 分子(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分子的概念。2.分子概念的应用。3.混合物和纯净物。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2.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3.疑点:(1)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何区别? 4.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配以演示实验、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思

2、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讨论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认识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牢固的认知基础和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理解分子概念的含义。2.掌握分子概念的应用。3.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二)整体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描述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和存在状态;第二部分是运用有关分子的知识,从微观组成方面去理解和区分混合构与纯净物,并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通篇文字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性,再辅以实验及讲解、

3、讨论、练习,极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前一章所学空气 氧知识的理解。(三)教学过程提问:我们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实验: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及实验2-1碘的受热和冷却。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得出分子的概念。板书:一.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 1.概念: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师生活动:讨论并得出结论。 “化学性质”不能扩展为性质,这里不包括物理性质。 “一种”微粒不可理解为“唯一”的微粒,因为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知道

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如:原子、离子等。 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分析,思考:分子有哪些特征?板书:2.特征: (1)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分于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学生讨论:水由冰液态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理解分子的应用。板书: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目的: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用分子的观点以空气为例来讨论,形成和深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板书:二.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划出两个概

5、念。板书:混合物和纯净物比较表混合物纯净物宏观由多种物质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同一种分子构成性质没有固定的成分,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具有固定的成分,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学生观察:阅读课本,进一步理解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并填写二者的比较表。(四)总结、扩展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也就是说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不只是一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2.分子改变,化学性质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变。特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解体,形成新的分子,也就形成了新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也就没有新物质生成。 3.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6、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四.布置作业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习题第1、2、3题。第二节 原 子(2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原子。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3.相对原子质量。二.重、难、疑点1.重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2.疑点:(1)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解决方法: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比较、原子的可分性。 2.了解原子的构

7、成。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原子进行讨论,教材中首先安排了对“分子能否再分”进行讨论,然后又对“原子能否再分”进行讨论,最后讨论原子的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原子构成和原子量的认识只能是带来或多或少的机械记忆的成分,较深入的理解和较熟悉的运用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加深、提高才能达到。(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以下先看一个实验: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看图25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讲解:氧化汞分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受热时这些微粒彼此

8、分开,成为汞的微粒和氧的微粒,这种微粒叫原子。板书:一.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学生活动:观察讨论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是什么类型反应?生成了哪些新物质?提问: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讲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仍然是原来的原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在其他变化中(如原子核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如氧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教师活动:对比分子的特征,引导学生归

9、纳出原子的特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找出原子的特征。板书:2.特征: (1)原子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巩固提问:(1)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释:水受冷结冰是什么变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什么变化?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氧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的构成?学生活动:讨论并在教师引导总结下得出结论,填写“原子与分子比较”的表格。板书:3.填表:原子和分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相似点体积和质量很小,不断的运动,有一定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的性质相

10、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的性质不同。相异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相互关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教师活动:放映描述原子结构的录像片,挂出教材第二章表21几种原子构成的小黑板,说明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情况。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并在头脑中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师讲解并板书:二.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居原子中心原子中子:不带电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围绕

11、核做高速旋转。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教师设疑: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学生活动:阅读第二章表22观察氢、碳、氧、铁四种原子的质量。敦师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而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称量原子的质量若以千克作单位,无论书写、读数、记忆,使用起来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一样的不方便)。现在国际上采用了一种记录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种碳原于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讲解: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义上不同,值也不同,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原子质量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大”,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它的国际单位是“一”,符号是“1”。教师活动:由此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板书: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单位是“一”,符号是“1”,一般不写出)1/12一个C-12原子质量巩固提问:磷的原子核里有15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硫的原子核里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于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硫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学生活动:

13、通过查找,对比,找出规律。板书: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于数加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于数 + 中子数。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二节最后一段,总结。总结板书: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提问:对比磷、硫原子构成,你有什么体会?(提示:两者原子核只差一个质子,核外只差一个电子,却构成了性质极不相同的物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板书: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同类原子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类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彼此不同。(四)总结、扩展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于质量约等于质子数

14、加中子数。2.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原子与分子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最根本的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四.布置作业1.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习题1、2、3、4题。2.补充练习:已知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核外电子是17个。请问:它的原子核中应该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2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元素。2.元素符号。3.单质和化合物。4.氧化物。二.重、难、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

15、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区别的联系。 3.疑点:(1)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同一类原子”? (2)怎样正确区分和运用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 4.解决方法:讲练结合,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元素的含义。 2.了解并记住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3.理解单质和化台物的概念。 4.理解氧化物的概念。(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元素概念的形成第二部分是元素概念的应用,即从元素框念的含义上理解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学会正确书写

16、元素符号井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这段教学应集旧概念的应用,新概念的形成及能力培养为一体。(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三种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氧化汞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所有这些物质中所有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同理,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核电荷数为7的一类原子称为氮元素。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呢?板书:一.元素1.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提问: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如何

17、理解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忆原子量的比较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 (2)“一类原子”指的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把它们归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3)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看教材图28,将构成地壳成分元素的质量分数做一些常识性介绍,并简单向学生说明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怎样测定的。学生活动:观看图片、了解、讨论认识到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氧、硅、铝、

18、铁。板书:2.地壳中含有元素按含量排列: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个美)教师活动:展示写有常见24种元素的元素序号、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以其中两种元素为例,讲解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及用法。学生活动:根据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38页小注,分别读出元素名称,注意元素符号的写法,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的意义。讲解: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经超过三千多万种,然而到目前我们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三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这一百多种元素所组成的。我们可以将这一百多种元素分为三大类。板书:3.分类: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

19、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1)表示氢元素。(2)表示一个氢原子。如2H则表示两个氢原子。讲解: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正确掌握这一用语,对学好化学科有重要作用。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此元素的原子量。教师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同学们记忆、理解情况,完成下列习题。练习:1.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1)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说明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2.下列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有错误,改正过来。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改正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改正猛Mn钙CA镁Mg炭C贡H

20、g铝aL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物质的分类。板书:二.物质的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混合物金属单质:Mg、Zn、Fe、Cu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O2、N2、S、P、H2稀有气体单质:He、Ne、Ar化合物氧化物:CO2、P2O5、SO2、Fe3O4酸、碱、盐(以后学)依据物质的组成分类依据元素的种类及其存在状态分类提问: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有什么区别或联系?目的:检查学生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四)总结、扩展1.元素是具有系统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几种原子是否属

21、于同一种元素,主要是看核内质子数是否相等。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3.物质的分类(略)四.布置作业1.教材第二章第三节习题第14题。2.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并填写“原子和元素比较表”,体会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元 素原 子区别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元素可以组成物质。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组成。原子指微观粒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联系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第四节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2课时)一.知

22、识教学点1.化学式。 2.相对分子质量。3.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二.重、难、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书写化学式和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难点:(1)化学式中各数字的意义。 (2)化学式的含义。 3.疑点:如何根据化学概念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 4.解决方法:在复习有关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的基础上,采用演示练习纠错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化学计算能力。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其应用。2.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3.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化学式、相对

23、分子质量概念的教学;第二部分是有关化学式计算的教学。这为下面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作好了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对前面所学分子、原子、元素、元素符号等概念的认识和综合运用。(三)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四节第二段,并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板书: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强调:化学式并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再经过推算得出来的。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如可以用O2、H2O、MgO、NaCl来表示氧气、二氧化碳、水、氧化镁、氯化

24、钠的组成。设问:“H2O”除了能表示这种物质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化学式的意义。小结:1.表示水。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表示一个水分子。4.表示一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板书:2.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4)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教师提问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得出结论。板书:3.化学式的写法(1)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氧化物:氧元素符号写右边,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左边。如:CO2、SO2、Fe3O4等。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写法:金属元素写左边

25、,非金属元素写右边。如:ZnS、NaCl等。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写法:根据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先读后写,后读先写。如:P2O5、NO2、CO等。(2)单质化学式的写法:气态非金属单质,通常是双原子分子。如:H2、O2、N2、Cl2等。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惰性气体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如:Fe、C、Ne、P、S等。(3)正确认识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和元素符号前面数字的意义: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右下角数字表示构成分子的原子的个数。(以CuSO45H2O为例)练习:指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H表示 和 。 (2)2H表示 。 (3)表示 、 、 、 。 (

26、4)2表示 。 (5)4H2O表示 。教师设问:用H2O表示水的组成,即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那么,水分子的质量是否可以用氢原子的质量和氧原子的质量来表示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板书:二.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国际单位为“一”,符号为“1”(单位一般不写出)。练习巩固:根据化学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例:已知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 求:(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硫酸铵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3)硫酸铵中各元素质量比。 (4)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264千克硫酸铵和多少千克

27、硝酸铵(NH4NO3)含氮量相等?分析:在化学式中各相对原于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时要注意:正确书写化学式;准确理解化学式中和式前的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之间用“+”号,元素符号与数字之间用“”号。板书:解:(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64 132学生活动:注意观察并检查自己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分析:首先判断(NH4)2SO4中组成元素为N、H、S、O,然后根据化学式中各数字的意义,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板书:解:用n表示原子个数,则nN:nH:nS:nO2:8:1:4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要注意元素只讲

28、种类,不讲个数,求各元素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8H:S:4O或N2:H8:S:04,要写成: N:H:S:O=(142):(l8):32:(164)7:2:8:16分析板书:计算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所含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100%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注意:原子的个数要写在该元素的前面,而不能写在右下角。1个(NH4)2SO4分子中有2个N原子,很多同学常得出10.6%的错误结果。板书:N%N的相对原子质量2100%21.2%(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解此题可先应用表达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264kg硫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代入上述表达式

29、,借助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NH4NO3的质量,化学计算题一般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板书:解法一: 264kg 21.2% 56.OkgNH4NO3中N%214100% 35%8056kg160kg35%分析:还可以把上面过程综合在一起,列一个方程解答。板书:解法二:设264kg(NH4)2SO4和xkgNH4NO3含氮量相同。 264kg2N/(NH4)2SO4100%xkg2N/NH4NO3100% 264kg28/132100%xkg28/80100%解得:x=160分析:1个(NH4)2SO4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即132份质量的(NH4)2SO4中,有28份质量的氮元素。那么264kg(NH4)2SO4中含氮元素质量为56kg。1个NH4NO3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即80份质量的NH4NO3中有28份质量的氮元素,若要含56份质量的氮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