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对战后世界最直接的影响是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战后初期成立的联合国是最有影响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美国在二战中崛起,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英、法、意、德等西欧列强实力衰退,它们接受马歇尔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国内政局,同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上受制于美国,纳入了美国冷战战略的轨道。日本在战后初期处于美国占领和半占领状态,并在美国主导下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苏联也在二战中崛起
2、,战后初期成为世界军事和政治大国。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同苏联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后时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了飞速发展。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兴起,为发展民族经济而斗争。战后,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某些调节措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相对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工人阶级仍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仍在扩
3、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二、 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三个分析层次:国际环境;国家行为动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导人个人因素;一、 国际因素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1、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二战的结束动摇了美苏同盟的政治基础。2、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二战前美苏之间没有重大利害冲突,二战从根本上改变了
4、美苏的关系。由于战争的进程,美苏两大力量在欧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形成对峙。这种力量对比两极化状况,为美苏之间的对抗创造了条件。3、“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权力真空”地带指曾处于法西斯铁蹄下的北欧、中东欧。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国家及原法西斯国家的属地与委任统治地。广大“权力真空”地带为两大国的斗争提供了场所。二、 国家因素:战后初,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苏联的国家利益:1、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2、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的国家利益:1、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2、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3、遏制苏联。1946年
5、伊朗危机三、个人因素 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三、 朝鲜战争的经过及影响朝鲜战争经过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二战后期,美苏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分区占领了朝鲜半岛。南北朝鲜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且都声称自己是合法政府,战争一触即发。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安理会在美国的操纵下组成“联合国军”攻打北朝鲜。战火迅速蔓延到中朝边境,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在全面衡量国际形势形式的前提下,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卫国家
6、的战略决策。但苏联对于中国出兵朝鲜的态度迥异,决定暂缓出兵。中朝两国军队共同作战,很快扭转了战局。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役,最终将站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杜鲁门政府被迫接受停战谈判,但在谈判过程中美国一直对中方施加军事压力。艾森豪威尔政府做出了停战的决定。1953年7月27日,朝中和联合国双方首席代表在板门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这是美国侵朝政策失败的标志。影响:朝鲜战争是冷战中东西方阵营的第一次热战,但美苏自始至终没有发生正面对抗。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使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安全得到全面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新中国是以推迟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代
7、价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美国对亚太战略实施调整,采取扶植日本,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组建亚太军事体系等手段,扩展美国在远东的势力,拼凑起对中国的包围圈。四、 简述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由于克什米尔战略位置比较重要,印巴分治前一年,英国为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土邦出售给信仰印度教的查谟大君。英国规定克什米尔可自由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或保持原来地位。1947年,穆斯林数万人部队进入克什米尔,宣布进行反对印度教王公的圣战。克什米尔土王逃往印度,以加入印度为条件换取支援军事支援。当月,印度出动军队进驻克什米尔后,印巴双方发生武装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联合国干预下,1
8、949年初印巴在克什米尔划分了停火线。1954年,印度借口巴基斯坦参加美国在东南亚组建的军事联盟,改变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此后,克什米尔争端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主要问题。五、 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巴问题由来:一战期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委任统治期间采取扶犹排阿、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犹太人在巴实力不断壮大,阿犹之间冲突不断。1939,英为争取阿拉伯世界对反法战争的支持,限制犹太人,犹太复国主义者采取反英亲美打击阿拉伯人的政策。二战后,美国扶持犹太复国主义。1945 英美联合调查组提出发放10万张犹太移民证和分省自治计划,阿犹不满。联合国表决通过结束英国的
9、委任统治,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阿犹相互抵制。第一次中东战争背景:以色列建国,制订扩大领土、吸收移民的政策;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家的建立。过程:1945 战争爆发初期 阿方处于有利态势停火期间 以获喘息之机和美国的大量军事援助停火期后 阿方处于劣势1949 签订停战协议结果:以色列占领巴领土80%影响: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问题成为中东问题的核心。六、 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是肯尼迪任期内的对外政策灵活反应战略多样化的发展军事力量,以便适应不同需要的目的。核力量方面,使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使用战略核武器打核大战;常规力量方面,提出“两个半战争”和平战略即
10、试图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手段,从思想意识形态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七、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是苏联新外交政策的核心。赫鲁晓夫分析了新的世界局势,认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使和平力量具备了防止侵略的物质手段;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拥护和平的运动已成为防止战争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在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可以和平共处。关于和平竞赛,赫鲁晓夫指出“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得胜利”关于和平过渡,赫鲁晓夫认为,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使有些国家有可能“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赫鲁晓夫摒弃了斯大林时代与西方
11、国家针锋相对,强硬对抗的外交政策。他以缓和取代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在一场声势浩大的和平攻势下,迫使西方承认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但是,赫鲁晓夫把苏美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所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服从于苏联的国家利益,大国主义思想暴露无遗。八、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1961年6月,苏美于维也纳举行了第二次苏美首脑会谈。期间,赫鲁晓夫在一次发出了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要求在今年年底一定要同东德签订合约,解决柏林问题。7月8日,赫鲁晓夫宣布暂停执行裁军计划,并增加331亿卢布的军事预算。肯尼迪的态
12、度随着赫鲁晓夫带有挑衅的言行而强硬起来。美国决心拒绝苏联联的要求并坚持自己在柏林问题上的三要素:“西柏林的自由和生存能力;西方在西柏林的权利;进入西柏林的交通不受干涉。”最后宣布追加32亿美元的军事预算,增加三军人员。柏林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从东柏林逃亡西柏林的人数剧增。为了制止这种现象,8月12日至13日的夜间,东德在西柏林四周拉起的铁丝网。四天之后,混凝土修筑的柏林墙建立起来。危机此时达到了高峰。苏美双方都发出大量言辞激烈的讲话,声明,照会等,表明自己坚定立场。随着美国的一支1500人的装甲部队穿过东德的岗哨,进入西柏林,没遇任何阻扰,苏军退到边境,美军也掉头离开柏林墙。苏美双方认识到谁也不
13、润许,也不能改变现状。柏林墙的建造使大批东德人逃亡的压力暂缓,美国又表示愿意同苏联有所缓和。赫鲁晓夫在此情况下,主动平息了柏林危机。九、 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背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余波还在颤动,而随着古巴革命的不断深入,美古关系迅速紧张.过程:美古断交,苏古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为了取得与美对抗的筹码,决定在古巴建立导弹系统美国很快在飞机拍摄的照片中确认了这一情报,随后迅速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商讨对策,并决定封锁古巴美国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布置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海陆空三军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苏联的态度最初也很强硬,华约组织的成员国进入戒备状态,但随后苏联作了妥协最后古巴
14、导弹危机以苏联撤走导弹,美国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的结局得以平息影响:成为了国际力量分化的催化剂中苏关系恶化,苏古关系也产生了矛盾西方内部的矛盾也加深,法国更坚定地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坚持防务独立,西德也调整了东方政策一十、 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与作用原因: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用: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促使世界
15、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二、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第四、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一十一、 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背景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亚非会议的召开也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反映了亿万亚非人民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愿望。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应对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维护政治独立,发
16、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 成果历时7天的万隆会议,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它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上面。公报共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7个方面。它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历史意义 1在国际关系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成果显著 2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此后,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
17、量,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事务中所处地位日臻重要,促使国际政治力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3亚非会议极大的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定意义上说,万隆会议是战后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十二、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面临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仍然是
18、国际关系的现实。第三世界的广大国家决心摆脱大国的控制,奉行独立自主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应运而生。一十三、 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及发展阶段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二战中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民族自决原则深入人心2二战打击了英法等传统殖民国家的实力3二战中民族主义组织发展壮大,增强民族解放力量 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50年代上半期,北非各国独立运动空前高涨(51年12月利比亚联合王国成立,56年苏丹独立,57年突尼斯,56年摩洛哥独立,54年阿尔及利亚反法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撒哈拉以南民族解放运动也在这一时期气高涨)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独立运动从北向撒哈拉以南推进,
19、从法属到英属、葡属扩展(60年“非洲独立年”撒哈拉以南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61到68年又有16个国家获得独立)一十四、 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更多关于苏伊士运河事件的知识请参看第48条)一十五、 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原因:1 历史渊源。在斯大林当权时期,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曾经发出一些错误指示,给中国造成不少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与美国英国在雅尔塔达成了危害中国主权的秘密协定。2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从苏共二十大开始,中共打破了以往重大问题上总是与苏保持“完全一致的局面”,在斯大林问题和和平过渡问题上中苏产生了分歧。以及后来中国对苏联的一些举措持批
20、评态度。3 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苏联在1958年后为谋求与美国合作主宰世界而加强了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干预和控制,推行扩张战略,中国奉行平等互利原则不满于苏联的过多干涉。4 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在国家利益的冲突面前两国互互不妥协,必然会导致两国关系的恶化。影响:1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破裂为中美和解提供了机会。2美苏关系:中苏关系破裂促进了美苏关系的第二次和解。3苏西关系:苏联与西欧实现战略缓和。4苏东关系:苏联与东欧关系恶化。一十六、 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形成背景1.对美国漠视法国的做法耿耿于怀的戴高乐在隐居12年之后东山再起2.美国在处
21、理国际事务上会为自身的利益背叛法国3.60年代是法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稳定增长的经济为戴高乐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提供了物质基础。主要内容及实施1.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2.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3.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中法建交;4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5.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一十七、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
22、欧洲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总部都设在布鲁塞尔。1967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1952年成立的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共同体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它负责协调成员国的一般经济政策,代表各国政府讨论并决定与共同体有关的所有问题,拥有共同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政策逐步接近,来推动
23、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协调进行,促进共同体不断地、平衡地和稳定地发展,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在各成员国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联盟。1991 年 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 ,马约于 1993 年 11 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一十八、 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这是有关尼克松总统制订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
24、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这个主义的萌芽主张。1969年7月25日,他出访亚洲途经关岛,宣布对亚洲的新政策。内容要点: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格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集体安全是美支持其盟友对付国内或核大国的威胁所谋求的一个目标。这一亚洲政策被称为“关岛主义”。以后,尼克松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进而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197
25、0年他把这个主义归结为美国与其全球盟友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并指出,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1971和1973年,尼克松又宣布,此主义代表美国对全世界的基本立场,是美国对待其全球主要盟国的方针的中心。狭义上,这个主义只限于美国调整其海外义务,以及与其盟友的关系;广义上,还包括对中苏政策的总方针,即“实力”加“谈判”。尼克松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就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并指出后两点是对共产党国家政策的两个方面。在以后一些政策声明里,他又把这一“新战略”与“尼克松主义”交替使用。而一些高级官员直接把
26、上述“三大支柱”称为“尼克松主义”。这个主义是尼克松政府多极均势外交的指南,实施:美军退出了越南战场,改善了中美关系,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从而调整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它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标志着从杜鲁门主义开始的冷战、遏制政策的结束,成为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一十九、 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这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展开全面攻势时的全球扩张计划。以军事实力为依托,在冷战的正面战场欧洲搞缓和,在侧翼的亚非地区进行扩张,同时又加强对东欧的全面控制,采用迂回的手段谋求世界霸权。对西欧采取缓和战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不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承认战后欧洲现实,保障欧洲集体安全;停止军备
27、竞赛,撤销外国军事基地。以此改变东西方的紧张对峙局面,使苏联在政治上占主动地位。加强对东欧的全面控制。提出所谓“勃列日涅夫主义”。即,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利益高于个别利益;国际专政论,要东欧各国不折不扣接受苏联指导;国际分公论各大国特殊责任论,宣扬苏联的世界大国地位。二十、 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背景:一方面美国陷入越南战争而在战略上日益被动,并面临一系列由此引发的国内问题,尼克松政府计划实行战略收缩,从越南脱身;另一方面,多元化国际力量兴起,正在改变着两级对抗的国际关系格局,对美苏两霸形成越来越有力的战略制约。进程:1.美苏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尼克松主义出台。提出世界有美国哦苏
28、联欧共体日本及中国五大力量中心,建立伙伴关系。苏联,勃列日涅夫对西方发起了一场缓和的政治攻势。提出六点和平纲领。2.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通过1972年莫斯科首脑会晤,进行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3年勃列日涅夫访美,华盛顿会晤,1974年莫斯科会晤,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3.欧洲局势缓和。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打破了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僵持关系。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召开,推动了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进东西方和国际局势的缓和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中欧裁军也有利的缓和了东西方关系。影响:美国借助于缓和得以在亚洲实现战略收缩,并与中国形成了一种战
29、略合作关系;苏联则利用缓和之机进行大规模战略扩张,但也背上了沉重的战略包袱;东西欧国家借助缓和的大环境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二十一、 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更多关于卡特主义的知识请参看第67条)卡特政府在政治上关注人权问题与实现经济和安全目标之间进行平衡的“现实主义外交”的双重指导思想是:1.树立美国理想主义的榜样,为运用美国力量和扩大美国影响打下最好的基础;2.追求美国的人权目标,应服从国家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主要有4种做法:1.会谈2.象征性行动3.利用国际机构4.经济制裁应用:中美关系正常化,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二十二、 发展中国家
30、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在亚非万隆会议上,与会国提出了建立和平合作的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在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同年10月,第二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所有国家都有责任为迅速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贡献力量”。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通过的经济宣言中,第一次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在“七十七国集团”的推动下,通过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第29届联大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形成了发展中国家进行建立国际经济
31、新秩序联合斗争的共同纲领,为改变现存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确定了原则和方向。二十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恐怖主义的兴起与泛滥20世纪6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活动日益频繁,在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蔓延。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对策,先后颁布了反恐怖主义的法令,建立了反恐怖部队,并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1972年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成立恐怖主义问题特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措施。1973年起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反恐怖主义的公约。还有一些区域性组织也制定了反恐怖条约。中国政府分别加入联合国和国际民航组织通过的反恐怖主义公约。中国政府一贯反对和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以恐怖主义手段进行政治斗争。二十四、 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里根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进行一对一会谈,是第一位主张共产主义将会垮台的世界领导人。里根主张苏联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打算借由切断苏联与西方的科技交流来使这种危机加大。认为苏联最恶劣的是“与人类历史的潮流相背,抹灭其人民的自由和尊严。” 里根选择强硬地与苏联直接对抗,而不像前几位总统。在假设苏联已经没有能力投注比美国更多军事预算的情况下,展开了新一波的军备竞赛,他努力使冷战在经济上和表面上激烈化。 里根政府以“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