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7.77KB ,
资源ID:64673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673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茶艺.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茶艺.docx

1、中国茶艺中国茶文化一、茶艺溯源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2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应该说,“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依我之见,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茶艺”一词的出现,则具有更高的学术意义。众所周知,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茶道”一词,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往往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

2、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如封氏闻见记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里的“茶道”显然是指煎茶之道,以技术层面为主。宋人重视斗茶,但斗的是点茶的技术,并无道德方面的要求,因此,宋代的茶书不谈茶道。直到明朝的张源茶录中才重提茶道:“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也。”但是这“茶道”仅仅是造、藏、泡等纯技术层面的要求,也无品茗悟道等精神的东西。中国历代茶人不太谈“茶道”,不将老百姓日常的饮茶之道硬抬到“非常之道”的高度,中国古代

3、也没有专谈茶道的论著,这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现在有许多文章和著作大谈茶道,论证茶道在中国自古有之,不让日本专美于世。然而更多的是从古籍中发掘出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零星章句,然后以自己的现代意识加以深化,加以升华。但这些最多只能说是现代茶人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阐述,并不等于古代就有如此丰富、如此完备、如此理想的理论体系,至于这些理解和阐述是否就是准确无误,能否为大家所接受,形成共识,更需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并不以个人意志或地位而转移。茶追传到日本,被发挥到极致。自从唐代中国茶道传入日本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期(十六世纪),“在绍鸥、利休等一大批伟大的茶人们的卓越的努力之下

4、,日本茶道终于发展成为具备有深远的哲理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一大综合文化体系;从那时起,茶道一词逐渐被使用起来。至十八世纪,茶道已成为人人皆知的词汇和事物。”但足即使在日本,“茶道”的概念也不是那么确定的:有时它指“具有深远的哲理”的精神层面,如归纳为“和、敬、清、寂”四规:有时又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如“煎茶道”、“末茶道”和“茶道表演”等,这里的茶道就是只指泡茶方法等技术层面。当台湾的茶文化界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而创造“茶艺”一词时,最初的用意是“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为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提出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性。中国人对

5、于道字是特别庄重的,比较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显然,这里的“茶艺”也只是“茶道”的代名词,其内涵并无明显的区别。因此台湾茶文化界在解释“茶艺”一词时也与“茶道”没有什么区别,有时是指泡茶的技艺,有时又指“茶艺精神”,所谓“茶艺精神”也就是“茶道精神”。换句话说,在中华茶文化复兴事业的起步阶段,“茶艺”并没有真正从“茶道”中独立出来。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当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茶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以后,广大群众要求明确“茶艺”的内涵,要求解释它和“茶道”到底有无区别,区别何在?特别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茶文化历史以及当前茶文化蓬勃发展的趋势时,更

6、加觉得有必要对“茶艺”和“茶道”给以科学界定,以有利于茶文化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所以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1987年就提出:“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界说,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在1992年也说:“我们认为茶道、茶艺都可以表示茶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蔡先生的这段话最终还是肯定了茶道、茶艺的差异之处。同在1992

7、年,北京的茶文化学者王玲教授在她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也对“茶道”和“茶艺”进行明确的解释:“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依我之见,所谓广义茶艺中的“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等方面,早已形成相当成熟的“茶叶科学”和“茶叶贸易学”等学科

8、,有着一整套的严格科学概念,远非“茶艺”一词所能科学概括,也无须用“茶艺”一词去涵盖,正如日本的“茶道”一词并不涵盖种茶、制茶和售茶等内容一样。因此茶艺应该是专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而言,而茶道则是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道德理想。茶艺是茶道的载体,是茶事活动中物质和精神的中介,只有通过茶艺活动,没有生命的茶叶才能与茶道联系起来,升华为充满诗情画意和富有哲理色彩的茶文化。所以,茶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茶文化活动的重心,也是茶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应该让茶艺的内涵明确、具体起来,不再和茶道、制茶、售茶等概念混同在一起。它不必去承担“茶道”的哲学重负,更不必扩大到茶学的范围中,去负担种茶、

9、制茶和售茶的重任,而是专心一意将泡茶技艺发展为一门艺术。这既有利于茶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的茶文化事业的复兴已经将近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大陆茶文化事业迅猛发展,带动了各地民间茶艺馆产业的勃兴,一大批文化界人士介入到茶化活动中来,还有许多专家学者投身于茶文化理论研究,出版了众多的学术论著,既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内容,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文化事业向前发展。这一大好形势,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其影响并非只局限于中华大地,而是波及国外了。中华茶文化正以茶艺为先导,不但已在东南亚各国生根开花,且开始远渡重洋飞向欧美了。这是当年的陆羽所抖想不到的事情,也是无法比拟的事情。因此千

10、年以前的老概念已无法涵盖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只在老祖宗的旧帽子下打圈圈,需要新的创造、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台湾茶人创造了“无我茶会”,创造“闻香杯”,更创造了“茶艺”一词,都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今天大陆也有很多茶艺工作者在潜心研究、整理、加工茶艺表演,不停地在各地演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欢迎,对推动茶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茶艺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当前需要做的事情是加强学术交流,开展深入的讨论,及时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使之更加成熟,日趋规范,臻于完美。二、茶艺鸟瞰放眼中华大地的茶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

11、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就我个人这些年来所观赏到茶艺表演来说,最合适的概括就是“百花齐放,推陈出许演总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就我个人这些年来所观赏到茶艺表演来说,最合适的概括就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大体而言,目前国内的茶艺表演基本上可分为:传统茶艺、加工整理和仿古创新三大类型。(一)传统茶艺在我国民间最流行的茶叶冲泡技艺,主要有:四川及北方地区的盖碗茶,以冲泡花茶为主,也有用盖碗冲泡绿茶的。其次是闽广港台地区的小壶小杯的工夫茶,专泡乌龙茶。再次是江浙地区的玻璃杯冲泡名优

12、绿茶、其历史较前二者为晚,是近代玻璃器皿盛行以后才开始使用的。而盖碗茶和上夫茶至少在清朝初年就已经流行,历史较为古老。此外,民间有用大壶泡茶或用大茶杯泡茶的,茶具简单,冲泡和饮用都没有什么讲究,属于喝茶范围,不在茶艺之列,最多可放到茶俗范畴中去研究。1、工夫茶上述几种冲泡技艺中,以工夫茶最为讲究。早在清朝初年丈人袁杜就在随园食单中提到武爽山寺庙里“僧道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清朝中期俞蛟在梦厂杂著中也说:“杯小而盘如满月: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王初沸,投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已经和今天的工夫茶差

13、不了多少。从其壶杯如此之小,可知不足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品的,所以富有情趣,最具艺术性。数百年来一直在闽广港台地区流传,诸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术语、几手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走在闽南或潮汕街头,到处都可见到商店门前摆有工夫茶具(甚至连街上补鞋摊上都会见到一套),既供店员自用,也用以招待顾客,可见它的普及程度:工夫茶本是生活型的茶艺,它本来不是用来表演娱人,只是因为它有别于解渴的喝茶方式而具有一定艺术韵味,稍加整理就可登台表演,因此,在茶文化热潮掀起之初,它就最早登台亮相而受到群众的欢迎。1990年,武夷山市举行“首届武夷岩茶节”,该地茶艺工作者根据清代品饮岩茶之法,稍作

14、整理,首次向海内外茶人推出工夫茶”茶艺,共有16道程序:”焚香静气丝竹和呜叶嘉酬宾岩泉初沸孟臣霖沐乌龙入宫悬壶高;十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踩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的孔细啜甘露三斟石乳领悟岩韵自斟满饮敬献茶点欣赏茶歌蚌龙戏水尽杯谢茶”1991年在日本单行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年纪念展览会”上,现福州“别有天茶艺居”总经理昊唯真女士代表中国茶艺界在会上表演福建“工夫茶”时,将程序精简为18道:”备器候用倾茶入则鉴赏佳茗清泉初沸孟臣淋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推泡抽眉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汤色喜闻幽香细品佳茗重赏馀韵。”显然,不管是26道还是

15、18道程序,都是经过现代茶艺工作者整理过的,已不是清代丈人品饮岩茶之法的原始面目,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民间工夫茶直接搬上舞台。不过从“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等名称,可以看出是老百姓的民间口语,并非是丈人雅士们凭空杜撰出采的,因此这些程序大体上还是保留了传统二天茶的基本面貌。流传在铁观音产地的福建省安溪县,其工夫茶冲泡方式本来和广东潮汕一带工夫芬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也是用小壶小杯冲泡的。然而现在安溪地区在;十泡铁观音乌尼茶时,却不用小壶,而是改用小盖杯。这是因为解放以后,国家茶叶收购部门在收购茶叶时,要叶茶叶进行评审,而评审时使用的评审杯就是白瓷盖碗杯。茶农们开始重视

16、茶叶的质量,也就效仿坪审人员用评审杯来鉴定自己茶叶的质量。后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就采用评宙杯来泡茶,原来所用的紫砂小壶不便于观察汤色和茶叶底色而被放弃,结果现在安溪地区的上夫茶;中泡器具就采用盖碗杯,半个世纪以来,成为该地的主要泡茶方式,因为它不是哪位个人的改良提倡,而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故也应该视为民间传统茶艺,又因为它仅足以杯代壹,并未改吏冲泡程式,仍可归类于传统工夫茶的范畴。2、盖碗茶盖碗茶盛行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其覆盖面积甚至比传统工夫茶还要大,主要是;中泡绿茶和花茶,但是正如上述的原因,在闽广一些地方,也有用盖碗冲泡乌龙茶。俗称盖碗.实际上应该叫盖杯,其主要的特点是将茶叶放在杯中冲泡,直

17、接品饮。虽然不用茶壶,比工夫茶简单些,但是杯下有托,杯上有盖,无论是冲泡还是品饮都有些讲究,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因此也戍为萘艺表演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的盖碗茶艺在四川地区曾得到很欠发展,并且创造出一种类似杂技性质的高唯度动作掺茶技术,掺茶师傅左手五指夹着七八副茶碗,右手提着长嘴铜茶壹,来到客人桌前,左手一扬,茶托几旋几转就停在各位客人面前,还未停稳,茶杯已经落在茶托上,放上茶叶,掺好水,用小指一挑,一个个盖子就像活了起来跳到茶杯上,盖得严严实买,像是耍杂技似的,令人目不暇接:但这不足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同时,令人惊奇的表演也与以“和”、“静”为主导的茶道精神不协调,所以不宜划归茶艺范畴;盖碗足

18、北方饮用花茶的主要器具,并且传入清宫,甚受皇帝和后妃们青昧,也就成为宫廷茶艺的主要道具。清朝、民国时期北方茶馆卫使用的茶具主要是盖碗。民间也有使用盖碗泡茶的,只是程序动作都不大讲定、规范。浙江大学童启庆教授在教学和茶艺活动中对盖碗茶艺追行了规范,冲泡绿茶的i要程序为:备具、赏茶、冲泡、奉茶、品尝、收具,较为简明扼要。用盖碗冲泡乌龙茶的主要程序则为:备具、赏茶、温盖碗、置茶、温润泡、第一泡、温杯、分茶、奉茶、品尝、第二泡、分茶、品尝、第三泡、分茶、品尝等,较前者细致些,但后者实际上与传统工夫茶冲泡技艺相似,只是将小茶壶玫为盖碗罢了。、玻璃杯泡法玻璃杯泡法盛行于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

19、足龙井、碧落螺春等著名绿茶的产地,人们喜爱在品饮名优绿茶时观赏茶芽在茶汤中优美的形态和色泽,因此喜欢采用道明的玻璃杯禾冲泡,从而形成了玻璃杯冲泡茶艺。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茶艺馆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冲泡技艺。1990年秋天,杭州“茶人之家基金会”成立大会上,举行了“龙井茶宴”,其中的龙井绿茶冲泡程序为:泡茶师鞠躬就座,进行泡茶操作,先请奉茶小姐用茶盘托着茶样送至客人面前,请客人鉴赏。然后泡茶师用无盖玻璃杯冲泡,每杯投入二、三克茶叶,遂冲入少量开水(约相当于茶杯的四分之一容量),浸润茶叶,使干茶吸水舒展,稍候片刻再加水,即奉茶请嘉宾品尝。浙江大学童启庆教授曾将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技艺概括为8道程序:备

20、具、赏茶、置茶、浸润泡、冲泡、奉茶、品尝、收具。上海天天旺茶宴馆刘秋萍女士也将用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的技艺归纳为下面几个要点:赏茶、温杯、投茶、冲泡、奉茶、品尝。与前者相比,多了一道“温杯”程序,而且要求颇为严格:“在150毫升的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的沸水。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杯的下端,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向外,左手的中指轻托杯底。将水沿杯口借助手腕的自然动作,旋转一周,但必须滴水不漏。”这种烫杯手法,动作轻缓柔和,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给客人一种顺其自然、恬淡宁静的感觉,使浮躁的心情得以缓解。”三存在问题上述各家的茶艺编创工作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各凭自己的对茶艺的理解和体会独自进行尝试,既没有

21、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理论指导,也没有自觉的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完全处于分散的自发状态,取得成绩实属可喜,存在问题也是势所必然。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全国茶艺工作者的组织,也从来没有就茶艺编创和表演问题开过一次学术研讨会(这次在广东佛山召开的“中华茶艺面向世界研讨会”算是第一次专门讨论茶艺问题,但由于时间和准备不足,对茶艺问题并没有进行集中、深入的探讨,只能算是开了个头)。虽然有些同志写过一些论述茶艺的文章,但既不系统全面,又无针锋相对的深入讨论,经常是各说各的,许多理论问题没有科学的解释和明确的结论,令群众无所适从,这就妨碍我国茶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在茶文化振兴运动兴起之初,出现一些

22、问题和不足的现象总是难免的,但要使中国茶艺事业持续向前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有关茶艺编创表演的一些原则问题上要有明确认识并取得统一。可喜的是近一年来,已有学者重视茶艺理论的建设,相继出版了中国茶艺(林治著)、中华茶艺学(范增平著)等书,自觉将茶艺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的探讨。但因属初创,多为一家之言,是否完备,能否为大家所接受,尚需学者们的评判和时间的考验。就个人这些年来所观摩的一些茶艺表演,我觉得当前茶艺编创表演中有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1概念不清,艺、道混同。有些茶艺编创者对中国茶文化缺乏基本常识,对茶艺、茶道的概念还没弄不清楚,连构成茶艺的几个基本要素也没

23、弄明白,就动手编创茶艺。他们把茶艺看得太过简单,太过容易,似乎只要有一个茶壶、几个茶杯就谁都可以随意编排出一大套茶艺来,结果就会出现曹进先生所批评的令人强烈反感的“牵强附会、不伦不类的表演。”有些人将其编创的茶艺节目命名为“某某茶道”,或冠以地名,或冠以姓氏,这也不大合适。这是不了解只有茶艺才具有操作性,才能进行表演,而茶道是属于精神层面,只能通过茶艺来体现。所以应该称为“某某茶艺”表演,不宜称为“某某茶道”表演。同时,茶艺也不宜和茶俗混同。因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两者是统一的整体。而民间许多饮茶习俗,更多地保留着古老的煮茶方式,侧重的是“喝”和“食”,重点不在“品”,其“艺”的成

24、份稀薄。如前述的“客家擂茶”和“姜盐豆子茶”,就属于茶俗,而不应称之为茶艺。同样,“惠安女茶俗”中所使用的茶具和泡茶技艺完全是属于工夫茶范畴,故不称为“惠安女茶艺”,而称为“惠安女茶俗”。当然,茶俗同样可以表演,因为它不但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加深我们对中华茶艺广博性的认识。因此,科学地区分茶道、茶艺、茶俗等概念,有助于茶艺编创质量的提高和成熟。2自然主义,照搬生活。不管是在客人面前表演的生活型茶艺,还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表演型茶艺,它都不是为了满足表演者自己的饮茶需要,而是在为他人演示,因而或多或少都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已经不是生活的原生状态,也就是说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25、,不能完全照搬生活,表演型的茶艺更是如此。比如日本的茶道,在生活中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一两个钟头,但他们来中国表演时如果也在舞台上摆弄一两个钟头,观众就受不了,所以他们经常是压缩成丰个钟头左右。同样,我们日常要烧开一壶水可能要10来分钟,但在舞台上表演茶艺时,就不能花这么长时间,经常是在水壶中装入已经烧开的水,这样就可以缩短煮水的时间,避免观众发烦;又如在编创反映佛门茶事的禅茶时,可能会安排面壁坐禅的程序,在生活中要完成这道程序可能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在舞台上如果表演者也这么纹丝不动地闭目静坐十几分钟,观众就会坐不住,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就要适当缩短时间,同时还要在这段时间内给助泡者安排一

26、些活动,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曾经在一次国际茶会上看到表演“君山银针” 的冲泡技艺,为了表现“三起三落”的景象,表演者竟然木然久坐,静候茶叶自然吸足水分缓慢下沉,然后久久等侯茶叶上升,接着又静候茶叶再次下沉。结果整个茶艺表演就给人以中断了几次的感觉,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编创者如果安排三个茶杯错开时间冲泡,就可分别表现“三起三落”现象,而不要只用一个茶杯或者虽用三个茶杯却是同时;中泡。所以,艺术虽然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不能自然主义地照搬生活。3脱离生活,过于做作。有的茶艺表演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考虑茶艺的本身特性和主题的需要,脱离生活地胡乱编造一些夸张性动作,结果成为不伦不类的表演

27、。如有的茶艺小姐出场时,一步一顿,或一步三颠,显得很不自然,使人看起来不舒服。有的在拿起茶则、茶托和茶杯等器物时,居然要高举到头顶做几个翻转动作,犹如耍杂技似的,令人有突兀惊悚之感。还有的在茶艺表演时安插进许多与茶艺无关的舞蹈动作,将茶艺异化戍茶舞。有的在表演时故做笑脸,表情夸张,动作僵化,既不符合生活实际,也缺乏艺术美感。茶艺的特性是静、雅、和,最强调自然,它虽然要对生活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和提炼,但不能脱离生活过于做作,否则就失去艺术的真实,损害茶艺表演的艺术效果。4喧宾夺主,废话连篇。茶艺表演是通过茶叶冲泡技艺和品尝艺术的一系列程序来反映一定的事物和表现一定的主题,一般是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动

28、作来完成,辅以必要的音乐和舞台布景,通常是不使用对话形式。有时为了向观众交代历史背景和解释一些程序,可以在表演前作简要的介绍和在表演过程中作点必要的解释,但切忌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妨碍观众集中精力地观赏茶艺。也是在一次国际茶会上,有个茶艺队在表演过程中,解说者在台上从头到尾讲个不停,从该茶叶产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有关典故、诗词文章一直讲到;中泡技艺、观赏要点、品尝方法,茶艺表演简直变成了演讲比赛,令观众坐立不安。即使是表演得再精彩,喋喋不休的解说也会让观众大倒胃口。5只重形式,忽视泡茶。茶艺既然是以冲泡和品尝为核心,如何将茶冲泡好就成为茶艺表演中的关键问题。因为茶没泡好,品尝艺术就无从谈起。

29、但是有些人却忽略了这一点,尽管有些茶艺表演看起来花样翻新,颇有观赏性,但泡出来的茶却令人不敢恭维。或者是茶叶不好,或者是水温不够,或者是泡法不对,总之是表演者自己对如何泡好一壶茶所知甚少,对茶艺的实质缺乏了解,表演时只重视动作的协调、优美,不懂得茶艺表演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将茶泡好。这一点有时也不能全怪表演者,有时是编创者本身在编排茶艺程序时,就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但是生活型的茶艺要重视将茶泡好,就是表演型的茶艺也应该注意将茶泡好,就是说在编创茶艺节目时所有动作的编排都应该围绕着如何将茶泡好来考虑,要在此基础上来讲究艺术性,不能本末倒置。即使是在编创一些在舞台上表演的仿古茶艺,有时奉茶的

30、对象就在台上,观众品尝不到,难以断定茶汤泡得好坏,似乎可以不考虑如何泡好茶的问题。但是既然是在反映古代的茶事活动,所有程序的编排仍然应该符合古代泡茶的实际情况,不能让 (见众看出有违背生活真实的破绽。6违背历史,时空错位。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饮茶方式也古今不同,一般群众对陆羽茶经上所记载的唐代煮茶方式和蔡襄茶录上所记载的宋代点茶方式,都不甚了解,旦又怀有很大兴趣;因此各地的茶文化活动中,一些仿古茶艺的表演特别引起观众的兴趣,很;茶艺工作者都尝试编创一些仿古茶艺,也都取得相当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的是违背历史,时空错位:有些茶艺编创者自己缺乏历史知识,对历代饮茶方式和茶具的发:

31、历史不了解,凭自己的一知早解想当然地编造古代茶艺活动,结果错误百出,让人笑话;如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有“禅茶”表演,有的是引进的,有的是模仿的,有的是自己编排的。曾在一次国际茶会上看到一场“禅茶”表演,只见主泡者身披大红袈裟,颈挂珍贵项链,使用名贵瓷器茶具,场上的气派显得富丽堂皇,结果却与“煎茶留静者,禅心夜更闲”的禅意相差太远,这是表演者(或编创者)对“禅”缺乏常识的原故。又如有次国际茶会中,表演了一个唐代宫廷茶艺,表演者身穿仿唐服装,在古典音乐伴奏下,手提现代的玻璃水壶在冲泡盖碗茶,其茶具用的都是青花瓷器。这是将现代的泡茶方式套到唐代去,完全违背历史常识。因为唐代泡茶方式是煮茶,是将茶饼碾碎过

32、筛后放到釜里去煮,并不是用茶叶直接冲泡。不要说唐代没有玻璃水壶,就是青花瓷器也是元代才盛行起来,在唐代还根本没有发明,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唐代宫廷中呢?岂不成了秦琼战关公吗?希望有志于茶艺事业者,今后在编创茶艺节目时,要尽量掌握些历史知识和考古常识,以免贻笑大方。 生活现实表明,传统茶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生活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发展、丰富、完善,否则就会死板、僵化,就会被历史和生活所淘汰。历史告诉我们,古老的泡茶技艺一直在变化着,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早在元未明初就被淘汰了,明代盛行的叶茶撮泡法虽然流传至今,但已演变为上述三大流派,就是各个流派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即以工夫茶来说,过去南制水壶(玉书碌)已被不锈钢壶或石英壶所代替,泥炉木炭也被电炉和酒精灯所代替。台湾茶人们在工夫茶冲泡技艺中增加了一道闻香程序,创造了均匀茶汤的“公道杯”和专门闻香的“闻香杯”。上海的茶人则更加以改造,而自称为“海派工夫茶”。跟随时代的步伐,这是历史的必然,只有这样,中华茶艺才会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