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8.29KB ,
资源ID:64545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54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影响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影响研究报告.docx

1、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影响研究报告目录前言1一心理健康的含义2一)何谓健康2二)何谓心理健康2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22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2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3一)角色认同3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三)正确的自我控制3四)具有教育独创性3三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4一)职业适应性方面4二)认识方面4三)情感方面5四)人际关系方面5五)性格方面5四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6一)职业压力6二)社会支持6三)学校因素6五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7一)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7二)影响师生的关系7三)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8四)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8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9六教师心理健

2、康的维护和促进10一)体制层面10二)社区层面10三)学校层面11四)个人层面11七总结12参考文献13前言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导向。但在教案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已成为现代教案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据教育与职业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今有20%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有的由于心理障碍无法坚持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休学或退学,有的甚至不堪学习、生活重负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这虽与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关,但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偏颇,毫无疑问,教师也应承担相当的责任。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一)何谓健康1948年,世界

3、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提出具体的健康标志: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4、;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二)何谓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而且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的人从事某种活动一般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自身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就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到了某些障碍,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中。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

5、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2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俞国良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撰文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标准。一)角色认同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了解交往双方彼

6、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积极与他人做真诚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三)正确的自我控制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能在教

7、案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案行为;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案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案方法,设计教案环节,使用教案语言,布置作业等。三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

8、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能是具有妄想型人格,在赌场上狂赌,经常

9、妄想能一次赢几千法郎,极度嫉妒妻子与别的男人交往。具有变态心理的天才还有很多,法国的卢梭承认自己是心理变态的人,哲学家尼采最后精神失常,司汤达有“窥阴癖”变态心理,赫德尔卡夫卡患有精神分裂症,歌德,夏目漱石患有躁郁症,作家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画家高更,蒙克都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 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份上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的报告中提出,中小学教师有心理健康问

10、题的人占48%,其中12%有明显症状,2%有严重心理问题。锦州铁路六中1999年组织68名教师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自我检测,结果为:心理问题较重的占4.4%;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占42.6%;心理健康的占53%。这几个调查都互相印证了教师群体中确实存在着不少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有:一)职业适应性方面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根本看不起教师工作,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长远打算,得过且过。二)认识方面由各种认知偏差造成的态度偏差,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知觉偏差,主要表现为主观武断,偏听偏信;理解误差,误解学生或同事的言论行为;社

11、会认知偏差,如果教师不自觉地控制和纠正自己的这些认知偏差,就会影响师生关系,影响教师的心理和教育行为;思维方式不正确,工作生活上比较的方式不正确,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工作上向低标准看齐。这种比较方式使一些教师在工作上得过且过,盲目乐观,不求进取,而在生活上怨天尤人,欲壑难填,牢骚满腹,“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三)情感方面情绪调节自控能力不强,将个人在社会、家庭感情方面的失意烦恼带入学校,错把学生当作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反应过敏,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3、教育热情不高。4、冷漠、与学生感情交流少。四)人际关系方面人际适应能力不高、师生关系紧张、对抗。

12、有的教师与周围的人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领导不能理解和支持,对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协作共事,对学生不能关心爱护、尊重、同情、理解,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不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厌恶后进生,不能接纳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关心、爱护、信任和耐心不够,导致学生厌学,自卑,逆反,焦虑,冷漠。用放任自流或专制独断方式管理班级。五)性格方面对小事斤斤计较、不够开朗、豁达、虚怀若谷。挫折耐受力不高。教师由于来自外部生活条件、家庭不辛、亲人去世、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发展机遇,内部的身体健康,心理失调和心理失衡、目标过高多种原因,往往产生心理挫折感,心理挫折

13、对一个人来说既可能有消极的影响,也可能有积极的作用。看人们如何对待它。挫折可以使人产生消极情绪,若抗挫折能力低,不能正确对待它,心理脆弱,就会被它压倒,退缩,产生心理障碍。坚持性不强、易动摇、做事虎头蛇尾。对学生不真诚、坦率,而是虚伪、言行不一、施诡计、装腔作势。看待人和事物主观臆断,惟我独尊,自我中心。缺乏民主精神,不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容不得不同观点和行为并存。对学生对同事有偏见、猜疑、有忌妒心。缺乏首创精神,因循守旧。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不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不强。体罚学生,讽刺挖苦、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以“哥们义气“管理班级哥们义气是指师生受社会不良风气

14、影响,拉帮结派,思想落后,违反校规校纪,损坏公物,损人利己。小团体主义,图慕虚荣 对学校的规定阳奉阴违,弄虚作假,为了班级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学校大局的利益,欺上瞒下,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虚假的班级荣誉。对待学生不公平: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有天壤之别:好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后进生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好学生经常看到的是老师的笑脸,后进生总是看到老师的冷脸;好学生总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后进生总是挨老师批评;好学生犯错误时能得到原谅,后进生不犯错误还时常为别的同学背上黑锅。四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个体压力的应对是外界压力和自身人格特征的函数,若教师无法对来自社

15、会、职业的压力做出有效应对,就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一)职业压力教师的职业压力时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当代教师属于职业压力很大的行业,职业压力已对教师身心健康、教师的行为、教案的质量以及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影响,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二)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个体采用应对策略和应对外部行为的重要外部资源。良好的社会支持使教师能够获得帮助,使他们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尊重的、有价值的,这有利于缓解压力,减少抑郁的可能,教师缺少社会支持就会导致疏离

16、,疏离又会使教师陷入更深的社会孤立中,如此循环容易导致教师抑郁等心理问题。三)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对教师各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大。由于学校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与教师直接有关的问题很多,如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负荷增大或不足,时间被占用,缺乏自主权等。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管理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原因。五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创造出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在学校学习,教师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教师友好的态度、高尚的品质、得体的行为等,无时不为学生所观察、注意

17、和模仿,为其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提供素材,并逐渐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特质,从而促进其个人的发展。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贫民居住区,青少年犯罪率很高,但是惟独从某一个班毕业的学生不仅犯罪率很低,而且很多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都很优秀。有人就对这种情况作了调查,调查者到了这所学校找到这个班的老师,老师说:“我没有做什么啊,我只是知道去爱这些孩子。”这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师。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心中是充满爱的,爱是教育的关键因素。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学习,也会朝向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挑剔、责备甚至责骂,会让学生形成自卑、胆小等不良心理特征。一)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

18、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会愿意学习,明白学习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成绩下降,如果教师采取一味批评的对待方式,对学生失去信心,那么学生就会更自卑,对以后的学习没有信心。当然,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全力以赴。而如果老师采取鼓励和安慰的态度,学生觉察到老师的期望,会在以后的学生中更加努力,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进步。教师的心理健康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二)影响师生的关系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的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

19、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采取专制的管理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心理,对以后的班级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师生关系都有不利的影响。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学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

20、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教师的这种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内化积淀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风貌。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无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思想狭隘,斤斤计较,胸无大志,遇困难退缩,见荣誉就争。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也会去争名夺利,忘记了做人的坦诚。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影响之大。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对的是个性鲜明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

21、,正是由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群体应该具有高于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三)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试图传播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学生来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案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有些教师虽然没有时刻把扮演道德榜样作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为价值观内含在教案活动中,

22、学生决不可能避免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足够的自信,有明确的目的;才能信赖别人,与人为善;才能重视每一个学生;才能一贯认真备课、准时上课,经常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这些表现最终会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

23、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面,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薄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这说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教师总是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决不迁怒于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能冷静处理。教师的这种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胸襟宽广、热爱生活、遇事不惊、处世豁达,并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影响学生健

24、全人格的养成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应懂得,独立、健全的人格是人一生各阶段均应有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必须要尊重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六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宏观的社会体

25、制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社区、学校和个人层面综合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能力。一)体制层面该层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的制定,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的进程,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如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的升学压力和心理负荷,减少教师为追求升学率而作出的许多违背教育教案规律的行为。同时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在教师的筛选、培训和资格认定方面形成一整套的标准。政府部门还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传媒,宣传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推动尊

26、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我们还应呼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实践支持(如帮助完成工作任务以及情感支持能增强教师对工作情境的控制感,从而降低压力水平和人格解体水平,提高个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现。国外的“教师中心”指一种由几个学校或整个学区组织形成的服务于该学区教师的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与同行讨论种种教案问题、获得新的教案技巧和心理支持的场所。Lieberman和Miller曾在1979年指出,虽然这些教师中心的确切内涵随场所的不同而各异,但它们都有激发创造、催人上进的功能,在那里,教师与教师之间可进行丰富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

27、。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外许多研究发现,学校领导的帮助与支持是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很重要的成分。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三)学校层面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但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情境和教案活动,因此,社会层面的改革和支持只是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要切实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必须从学校和个人层面入手。学校层面的措施强调工作环境的结构性改变,如降低学生和教师数的比率,缩短工作时间,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压力源及其他问题的敏感性,提高群体支持,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提供更多职前和职中训练等。值得注

28、意的是,要从根本上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源,必须调整学校系统运行过程中最本质的成分,也即把教师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形成两者的双主体地位。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的措施主要有:1.增加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使教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案过程的内在奖励。2.给予教师更多自主权,如建立由教师领导的学校管理队伍。3.学校的组织管理要做到使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如“至少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课堂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反思也是一个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它指通过对教案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案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案行为,从而

29、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过程12。这种反思不仅仅指简单的反省,还指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将永远停留在新手型教师的水平。反思的倾向是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专家型教师的核心。具体地说,反思训练包括每天记录自己在教案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并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与专家型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随后与对方交换看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等。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13。Cherniss和Krantz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因此,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的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七总结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心理健康,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许多研究表明,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美国全国联合会在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