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知识点表述能力地理表述能力一、 特征描述(1)、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和分布(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地地面起伏状况(势特点)。例如:亚洲: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
2、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洲: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2)自然地理特征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等方面概括。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 (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年降水
3、量的多少),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A、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B、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4)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稳定性、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有无凌汛)、河流流速等方面叙述长江水文特征: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5)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流向、河网密度、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长江水系特征:长江发源于唐
4、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6)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7).工业生产特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日本工业生产特
5、征:日本是世界上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部门齐全、结构完整;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尤其是钢铁、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工业部门;工业原料、能源和产品销售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8)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种类、资源组合状况中国矿产资源特征: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等。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9)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6、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如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之间存在不协调 (10)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线等等)特征分段叙述中国1月份0C等温线走向:西段弯曲(或与山脉走向一致),东段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二、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1)咸潮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a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 (气候) ;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 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地形);
7、 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天文)。 人为原因: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采取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水,合理用水e、修建水库(2)赤潮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a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
8、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 危害人体健康c 影响海洋旅游业(3)土壤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南疆等 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a地形低洼,地下水位高;b气候春秋季节干旱多风沙,蒸发量旺盛c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治理措施:A、引淡淋盐;B、井排井灌;C、生物措施;农田覆盖;D、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E、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4)土地荒漠化问题沙尘暴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 A、自然原因:a干旱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异常; b地表物质松散c多大风d植被稀疏e鼠害、蝗害。 B、
9、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破坏植被)。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5)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黄土高原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气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植被地表植被稀少;c土壤黄土土质疏松 ;d地形沟谷发育,坡陡。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增施有机肥,
10、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东北黑土地流失治理的措施)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6)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a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b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
11、;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三、 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使湖泊调洪能
12、力下降;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2、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
13、,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3、滑坡、泥石流自然原因:地形:坡度大;物质:有大量松散堆积物;植被:覆盖率低;水源:充足(暴雨或冰雪融水)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或坡度增大区别:滑坡多发生在陡坡,泥石流多在山谷4、台风: 我国典型地区: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各省区受影响最大形成原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水温26摄氏度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并及时发布预报5、寒潮:我国时空分布: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形成原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危害: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防御途径: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及早防护6、2008年1月雪灾强烈的“拉尼娜”现象导
14、致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异常是这次全球性雪灾的首要原因反复爆发的强烈冷空气长驱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在南方而形成的冷锋锋面长期存在山脉对冷锋锋面的阻挡作用更延长了锋面的停留时间,加重了雪灾(贵州是准静止锋影响)长期低温天气产生的大量冻雨及积雪融化而导致的冰冻是造成这次严重灾害的自然原因防灾意识薄弱、抗灾自救应变反应迟缓及基础设施抗灾设计标准低下是造成这次严重灾害的人为原因大量积雪及冻冰融化可能会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7、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四
15、、 成因叙述总论:成因问题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1、 气候成因:通常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地面状况(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4个方面入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地形有利于西风深入;北大西洋暖流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受海洋影响大注:先说主因2、 地形成因:通常
16、以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其中一种为主,一般情况下只说主因。例如: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和冲刷作用下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雅丹地貌、风蚀蘑菇等是风蚀作用形成;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等是风积作用形成;五、农业区位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分析时要注意“因地制宜”
17、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日较差大(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不足:水资源短缺(制约性因素);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2、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不足:热量不足(制约性因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以及春旱等。与美
18、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3、我国季风水田农业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4、畜牧业典型
19、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5、乳畜业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6、大牧场放牧业典型
20、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7、混合农业(见必修2)8、郊区农业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分析区位:(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六、工业区位分析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2)
21、自然因素:地形平坦;以辽河为水源。(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等。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
2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
23、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2)自然因素: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国家政策。不足:能源、资源不足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四个工业基地优势条件
24、: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发展: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优势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优势条件:能源丰富
25、、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8、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区位分析: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相同点:(同上)不同点: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调整措施;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规模生产;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培训,
26、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9、“硅谷”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宜人,环境好(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产业转移: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10、传统工业区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平坦;丰富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
27、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特点: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整治措施:省略(鲁尔区)11、城市工业布局区位因素: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交
28、通-沿交通线分布;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13、工业集聚和分散集聚有利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不利意义: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分散区位因素: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
29、污染少。)1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区位条件: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工业基础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科技发达);水能丰富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七、能源问题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4
30、、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5、调整措施: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工业发展;利用乙汽油。6、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中国而言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有利于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能源地域分布;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缓解农村生态压力。问题及其影响:管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