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637.73KB ,
资源ID:64527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527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定量分析类试题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定量分析类试题解析.docx

1、高考定量分析类试题解析2012年高考定量分析类试题解析1(全国课标卷3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2.(北京卷2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B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C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

2、占主导地位D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3.(上海卷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A国库白银储备 B领水外轮吨位 C铁路里程数 D茶叶出口额4.(福建卷21)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5.(福建卷22)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

3、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6.(福建卷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7.(浙江卷18)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

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8.(安徽卷18)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9.(安徽卷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

5、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图6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A B C D10.(四川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

6、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11.(江苏卷14)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参考答案与解析:1. C解析:考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2. D解析:考点: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与历史结论逻辑关系的正确理解。A 项实际上是维护债权人利益;B项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

7、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城市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就是城市化,两者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C项1860年俄国还是农奴制社会,不属于资本主义;只有D项在20世纪初,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说明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3. B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剧清政府财政困难,国库白银储备日益减少,排除A项;中国铁路的出现是1876年英美商人修建的沪淞铁路通车,1864年铁路在中国还不存在,排除B项;19世纪末资本输出成为主要侵略方式,茶叶出口额变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B解析: 考点:英国经济。图标时间1841年到1870年第

8、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到第二工业革命之间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年出口船舶吨位,两个数据都是不断的升高的。 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奴隶贸易在十九世纪结束。5.C解析:考点:斯大林模式。统计表格的题目,要看纵轴和横轴,从表中可以分析,苏联的粮食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斯大林推行农业政策,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农业得不到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在56年以后排除D。6.A解析:考点:日本经济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标的解读能力,政府解散财阀,政府和公共机关在资本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A错误,当选,从外国法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B解读正确,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C也正确

9、。个人持股从61。3降低到40.1,逐渐减少。7. B解析:从统计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有增有减,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介绍沿海工业发展概况以及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 8. B解析: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A项不符合题目时间;从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低于农村,但无法得出D项;从材料也无法判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市,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9.

10、C解析:巴西、俄罗斯在2009年都出现经济的负增长,错误;金砖国家地处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不属于地区性经济组织,错误。2010年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发达经济体2.7%的增长率,金砖国家作为地区新兴经济体,它们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确。10. C解析:本题以史学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提取信息与准确解读的能力。从表2中吴虞在成都主要消费是在衣食住宿上,而在北京的主要消费是在娱乐享受上,说明其消费结构有所变化,C项正确,表2仅能反映吴在两的消费情况,ABD项题干无从反映。11. C解析: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飞梭出现以后,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量。18世纪6

11、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随着棉纺织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对于原料原棉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就会出现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不断增加,选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B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项是机器生产。 12.(江苏卷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

12、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

13、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解析】(1)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包括:直接救济,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间接救济,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原因是经济危机中出现大量失业工人。(2)材料二中月收入在50到80英镑的低收入者得到救济,收入有所增加;儿童津贴保障了儿童利益。(3)材料二月收入很大,但由于得到社会福利,实际收入差距缩小,有可能挫伤工作积极性;各国社会福

14、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政府的不堪重负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仍然在增加,引起了社会的不满。这些都是社会福利存在的弊端,因此西方国家要调整福利政策。(4)政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者。答案要点:(14分)(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

15、担者。13.(江苏卷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考古文化遗存标本编号标本年代(公元前)龙山文化晚期SA9812220301965二里头文化第一期XSZ10418801840二里头文化第二期ZK525316851610二里头文化第三期ZK524916101555二里头文化第四期ZK525515601529(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 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 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

16、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请回答:(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2分)(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5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

17、?(3分)【解析】(1)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与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标本年代都有重合的部分。(2)材料中出现城堡遗址、祭台、铜器残片。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提供实物证据。(3)二里头文化中心区依据教材内容回答。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需要实物证据加以佐证。C答案要点:(10分)(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一、二、三期)。(2)文化现象:城堡;祭台;铜器(青铜器)。 价值:新砦文化把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紧密连接起来;为了解夏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3)中心区:河南中部(西部);山西南部(西南部)。 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18、14.(全国大纲卷3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

19、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20、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时间主题时间主题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35年通过竞争获得和平1984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年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1939年明日新世界1990年人类与自然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年海洋:未来的财富1962年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发展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05年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2015年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

21、景及其意义。(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 品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解析】(1)1851年英国完成率先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世界工业强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世界联系的加强。这届世博会对英国而言,提升它的国际影响力;对世界而言,为各国科技产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加强彼此交流。(2)中国展出的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中华圣母像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说明有西方色彩。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从农业经

22、济繁荣、手工业技术先进、近代工业落后等方面分析,有西方色彩的原因是中西方联系加强。(3)两次工业革命关注的是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通过竞争获得和平”“人类的进步与和谐”成为主题,说明人们更注重和平、人与自然的和谐。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美苏冷战的敌对紧张,让人们呼唤和平。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让人们更加关注环保问题,思考科技带来的影响。37(32分)(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

23、色彩。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12分)15.(四川卷39)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楼车提高播种效

24、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四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

25、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解析】第(3)问,表格中涉及到的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历法和耕作技术等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小问,从我国人地关系、生产力和政策三个角度分析精耕细作的特点产生的原因。第(4)问,本题旨在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依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革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依据:“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

26、、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答案】(3)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原因:人多地少;(2分)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分)(4)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鼓励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3分)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化进程(4分);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3分)16.(安徽卷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

27、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

28、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

29、的重大影响。(12分)【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民族问题为主线,考查社会热点问题。(1)材料大意:孝文帝虽然迁都洛阳不到三年,已经远离寒暑,但是“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迁都和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鲜卑的服饰。这说明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习俗,需要长时间将改革推向深入,改革不会一蹴而就。(2)孙中山认为汉、满、蒙、回、藏五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华民族武装起来,赶走侵略者,“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这些主张的进步意义从推动民主革命、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在政治教材中有介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可以从巩固国家统一、开发边疆、推动经济发展、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36(30分)(1)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缔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