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312.10KB ,
资源ID:643793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379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docx

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目录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目的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41.3.1 研究思路 41.3.2 研究方法 51.3.3 创新点 82 高新技术产业与TBT概述 102.1 高新技术产业概述 102.1.1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与特点 102.1.2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特点 112.2 TBT概述 122.2.1 TBT的表现形式 132.2.2 TBT的类型 132.2.3 TBT的效应 143 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和设置TBT的必要性

2、 153.1 高新技术产业跨越TBT必要性分析 153.1.1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意义 153.1.2 TBT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 163.1.3 TBT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173.1.4 高新技术产业TBT的趋势分析 183.2 设置高新技术产业TBT的必要性分析 213.2.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需要TBT保护 213.2.2 TBT对高新技术产业保护程度分析 233.2.3 设置TBT的博弈分析 244 高新技术产业跨越与设置TBT分析 264.1 高新技术产业跨越与设置TBT理论分析 264.1.1 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化战略与TBT 264.1.2 技术创新是跨越高新

3、技术产业TBT 的最优选择 274.1.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关系 304.1.4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结合跨越、设置TBT 战略 314.2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结合的问题分析 334.2.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问题分析 334.2.2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结合问题分析 355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结合跨越与设置TBT建议 395.1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结合跨越TBT的建议 395.1.1 对政府建议 395.1.2 对行业协会建议 425.1.3 对企业建议 445.2 高新技术产业TBT设置建议 46结束语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3致谢 65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

4、的1.1.1 研究背景当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 后文中简称为TBT )日趋盛行并不断强化,对整个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已经受到TBT的严重制约。对我国国际竞争力有至关重要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受到TBT影响呈增长趋势,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发生变化,就必然会受到TBT的严重影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发展成为以民族工业为主导,就必须跨越TBT并设置自己的TBT。1.1.2 研究目的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受到TBT的趋势;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所受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标准,着重探讨我国如何利用技术创新

5、与标准化战略结合跨越高新技术产业TBT,同时树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TBT并提出建议。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学者的一些研究中开始涉及TBT,简单描述了TBT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乌拉圭回合对技术性贸易的高度重视,西方学者对TBT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早期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有关概念介绍以及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随后一些学者用实证研究、部分均衡方法等研究方法从经济理论角度、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等很多角度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涌现了很多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受到TBT日益明显,国内很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这些研究

6、主要是政府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对外贸易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1、TBT的理论界定罗伯特.鲍德温(1970)叶柏林、陈志田(1992)艾伦.赛克斯(Alan Sykes)(1995)、夏友富(2001)孙海东(2004)等阐述了有关概念以及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我国被普遍接受的是:夏友富(2001)的观点,但笔者认为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与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技术性限制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主观或客观地成为外国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孙海东2004)。更能反映TBT作用

7、,本文中应用孙海东(2004)的理论界定。2、TBT的表现形式罗纳尔多.费舍(Ronald Fischer)和裴贝罗.赛拉(Pablo Serra)提出,TBT就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我国学者共归纳为七大类:1、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2、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3、包装和标签要求;4、信息技术壁垒;5、绿色壁垒(夏友富,2001);6、条形码壁垒(李兴军,2002);7、计量单位制(杨昌举,2003)。国内学者对TBT的研究基本上沿用了夏友富(2001)的分类,本文也采用这种分类方法。3、TBT的特征 将TBT具的特征总结为: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

8、法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手段上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夏友富,2001),做法上的歧视性,实施中的争议性(李树,2003)。现阶段很多TBT是在合理合法的名义下,利用了隐蔽的手段,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国家用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标准垄断,从而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备了上述的性质。4、TBT的成因叶柏林(1992)、杨圣明、赵瑾、高文书(2002)、朱启荣(2003)都对TBT成因进行了研究,朱启荣(2003)认为,WTO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为一些国家建立TBT提供了契机;设置TBT是各国追求自身利益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技术水平上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它们在政治制度方

9、面的差异是造成它们在TBT问题上处于不对等地位的根本原因所在。在这三种阐述中共同点在于发达国家利用了他们的技术先进性,对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树立垂直TBT,又利用社会文化的差异性等一些貌似合法合理的借口设立了水平TBT。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受到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差距造成的垂直TBT,朱启荣(2003)对此原因的博弈论分析结论对此及其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本文中主要采用了他的这一结论。5、TBT的作用机制冯宗宪、柯大纲(2001)、蔡茂森、朱少杰(2003)则认为,TBT对进口商品具有数量抑制效应、价格抑制效应和动态抑制效应。高文书认为,当TBT一旦形成或发生变动时,就会对进口商品产生数量控制作

10、用和价格控制作用,进而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企业经营、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后三者都提到了价格控制作用和数量控制作用的TBT的作用机理,近年了一些博硕士的论文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他们还研究了价格控制和数量控制的关系,得出了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是共同作用形成了动态抑制作用的结论,是在本文主要引用这一结论。6、我国的对策研究我国学者对如何应对TBT大量研究,但大部分提出建议比较笼统。叶柏林(2003)孙敬水(2004)分析了标准化在应对TBT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采用国际标准等建议。陈剑,腾飞(2003),孙敬水,殷保庆.(2004)研究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在TBT中的地位、作用及对我

11、国的启示,认为我国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并提出了建议。黄岳衡,冯宗宪 (2004) 研究了设置内生TBT的原则用分析了我国设置TBT的必要性和最终目的,对高新技术行业TBT的树立也有同样的意义。李树(2003)研究了TBT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这些研究都是有一定针对性,对本文有很大启示。目前对于一个行业或产业TBT研究比较少,而且研究多集中在农业、纺织业、传统制造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茨内歇尔.奥茨昆(Tsunehiro Otsuki)等(2000)分析了欧盟提高食品黄曲霉素含量标准对非洲出口的影响,巴利.克里索夫(Barry Krissoff)等(1997)分析了美国苹果在日本、韩国和墨

12、西哥市场面临的关税和TBT,对三个出口市场分别建立了部分均衡模型,计算了进口国影响。戴维.奥顿(David Orden)等(1996)就美国对墨西哥水果 鳄梨的禁令建立了美国鳄梨市场模型,分析当进口引进病虫害时对国内生产的影响。张东海(2004)对欧盟有关荷尔蒙牛肉的TBT的经济效应做出具体分析等。但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所受的TBT影响日益扩大,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却还非常少。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3.1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与如图1-1、图1-2所示。第一章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其创新之处,通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对本课题的框架性介绍。第二章界定

13、高新技术产业概念,分析其出口特点;概述TBT相关内容,为下文做铺垫。第三章(1)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受到TBT的严重影响,以及逐渐扩大的趋势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重要意义,论证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TBT的必要性。(2)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保护,而TBT对其保护效果明显,结合博弈分析国外已经设立壁垒为了减少损失,我国也必须设置壁垒的结论,论证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设置TBT的必要性。第四章(1)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标准、标准化战略与TBT,得出标准领先才能跨越和设置高新技术产业的TBT;比较3种跨越方式,得出技术创新是跨越高新技术产业TBT 最优选择;分析得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

14、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发展关系,在以上三个结论基础上得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结合才能做到标准领先跨越和设置高新技术产业的TBT。分析得出该战略的关键是市场导向、标准先行。(2)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相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文给出建议铺垫。第五章根据第四章的战略分析和现状分析提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很好的结合,并对三个主体分别提出了建议。1.3.2 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法与结构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法是指反映客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要求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与要素,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出发,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整

15、体特征。这里的要素是指相对于整体而言的部分;结构是指要素结合成为整体的方式;层次则是指由于要素结合方式的不同,即结构的不同,系统或整体的存在又形成若干层次;而整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以维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 图1-1 研究思路注: 代表文章结构 代表结论 图1-2 研究思路注: 代表文章结构 代表结论 结构分析法是深入到一个系统内部,研究其组成因素、各个组成要素的结构和层次,进而分析某一总体现象的内部结构特征、总体的性质、总体内部结构依时间推移而表现出的变化规律性。本文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运用,首先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

16、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按照层次结构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的运动过程。对该系统整体在TBT环境下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揭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受到TBT必然随其发展而加剧的这一整体特征。然后进入该系统内部,运用结构分析法,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跨越TBT的要素及其结构层次,找出高新技术产业这一整体特征形成的原因,并给出对个要素、及其结构层次提出了建议。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对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现象与本质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或事物之间的差异。主要分为:不同对象的相互比较,同一对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异同点的比较。不同对象的相互比较是一种横横向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从中

17、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本文中把技术创新和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得出技术创新为优,再用技术创新和寻租活动进行比较,得出技术创新是跨越TBT最优方法。同一对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即前后比较,是一纵向的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便于认识同一对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整个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本文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在四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其受到TBT影像的趋势。异同点的比较,主要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在对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分析,得出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TBT的战略;对国内外标准化战略和国内外行业协会在TBT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

18、。1.3.3 创新点TBT的国内外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TBT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借鉴了前人的TBT研究成果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结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TBT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两个:(1)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特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发达国家设置TBT目的、特点分析,认为: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TBT影响必然加剧。(2)通过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TBT设置分析、对跨越TBT方式比较,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应将采用以市场导向、标准先行为关键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相结合跨越和设置TBT。2 高新技术产业与TBT概述2.1 高新技术产业概述目前,高新技术

19、产品出口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动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率从1995年的1.44%增长到2002年的5.47%。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带来了就业和工资的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了融资方式的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一个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1.1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与特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高新技术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方面: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保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把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领域,

20、开发生产出性能、功能优异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点是:(1)产品附加价值高,一旦高新技术产品投入市场,在垄断市场这段时期可获得高额利润,在将成熟技术向其他企业扩散的过程中也可获得巨额利润,即创新产品可获得巨大的垄断市场和技术扩散的双重利润;(2)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风险增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不同国家、地区和城市抢占21世纪有利地位的竞争焦点。(3)更新周期短。21世纪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形势是知识技术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生产批量越来越小,市场竞争的焦点是如何利用高新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技术含量高的、用户在价格上能够接受的新产品。2.

21、1.2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特点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出口额增势迅猛、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2005年实现贸易顺差,同时也有很多弱点。 1、加工贸易是出口的主要方式从贸易方式看,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而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占的比重仅为7.4%。这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方式以加工装备为主要形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竞争力。从近10来的情况看,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外资企业是出口的主导力量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具有重要作用,三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8%,特别

22、是外商独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超过50%,达到55.4%(如表2-1)。近年来,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表2-1 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按企业性质分类统计企业类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其它企业出口额161.5192039.861.10.059占比(%)7.4881.82.80.003数据来源:商务部科技司网站3、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市场集中化程度高美国、欧盟及东亚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表2-2)。美国、欧盟均超过20%,日本和东盟都接近10%,美国、欧盟及东亚共

23、占出口总额的85.6%。这一特点与我国外贸市场相对集中是一致的,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方式相吻合。表2-2 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进出口国别地区统计国家或地区美国香港欧盟日本东盟出口额520.4512.6499.4177.7159.7占比(%)23.823.522.98.17.3数据来源:商务部科技司网站4、经济效益普遍偏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从事加工组装业。产品主要是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偏低。相当一部分企业,主要是赚取加工费,盈利能力比较弱。目前,加工组装平均的利润水平大体上在2% 3%。核心技术匮乏。2.2 TBT概述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

24、随着关税税率不断下降,关税壁垒开始逐步弱化,配额、许可证等传统非关税壁垒也正进一步取消和规范。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TBT,限制和防范因进口而对其产业造成冲击。TBT的施行,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遭遇TBT严重限制,我国出口贸易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仅以2002年为例,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国外TBT的限制,造成约170亿美元损失,这些数据与2000年相比均呈上升态势。2.2.1 TBT的表现形式TBT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

25、装和标签要求;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其中,技术法规与标准是最为常见的TBT形式。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技术标准的形式有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标准等,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的形式有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标准等,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2.2.2 TBT的类型1. 全球问题类这指各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国际公约、地区性协议等基础上制定的环保标准、措施和法令。在这些协议、法规和政策措施中,限制甚至禁止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的重要手

26、段,这对贸易来说就形成了市场准入的限制。2. 水平差异类这指某国或某地根据自身的市场状况、发展水平、管理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认定等规范。一方面,这些规范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合理性,在该国也能起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形成了贸易壁垒。3. 歧视性政策类这指某国或某地区为限制别国商品进入其市场,以环保、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由,行贸易保护或报复性制裁之实,制定歧视性标准、法令、特别检验检疫程序等措施。2.2.3 TBT的效应1. 正面效应(1)强制性产品安全标准等措施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生命和安全;国家或地区

27、建立有效的TBT体系可以帮助维护其基本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各国制定的合理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与健康安全。2. 负面效应(1)TBT具有双重性,即合理合法性与歧视性,因而逐渐成为一种隐蔽、有效的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易被用作贸易保护手段,滥用就会成为贸易发展的障碍。(2)增加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首先,因我国国际认证体制尚不健全,昂贵的检测费用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同一种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市场,须经多次重复检验,强制认证制度也使企业的认证费用增加,而发达国家检测机构的检测费用相当昂贵,更会加重成本。其次,即使获得

28、认证也不是一劳永逸,因为国外技术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变动,企业为适应新标准,要不断收集信息,重新认证,甚至更改工艺流程,更换设备,由此增加企业适应性成本。最后,一旦包装、标签等方面再出现特殊要求,企业还要对产品外观、包装、广告等做必要调整,这必然会提高销售成本。3 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和设置TBT的必要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代表国际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和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势头发展良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掌握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TBT的严重影响,而

29、且高新技术产业受到TBT影响日益扩大,而我国又没有设置完善的TBT体系保护高新技术产业。为了保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顺利出口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尽快跨越国外的TBT并建立TBT保护我国高新技术产业。3.1 高新技术产业跨越TBT必要性分析近年来,TBT对我国的影响已经从传统产业扩散到高新技术产业,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提高出口成本甚至不能进入国际市场,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分析,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受到TBT影响必然加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和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

30、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尽快跨越TBT。3.1.1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意义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代表国际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和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高新技术产品比其他制造业产品的增长速度都快,其他制造业产品的增长速度大约只有不到3%,而高新技术产品增长速度则接近6%。在世界制造业出口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2002年达到14,而中低技术产业比重下降。近年来,随着科技兴贸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商品进出

31、口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增长乏力、高技术产业发展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关注的亮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将科技兴贸战略推向深入,2001年外经贸部、科技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定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对外贸易翻两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4500亿美元,占外贸出口40以上。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财政、金融、税收、市场准入等贸易政策。3.1.2 TBT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加入WTO后,国外也对我国产品出口提供相关的优惠待遇,而同时,世贸成员国频频利用技术贸易壁垒在全球市场进行排挤和打压我国企业,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1、市场准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