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177.41KB ,
资源ID:64361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361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三课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三课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1、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第三课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囚绿记学习目标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4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译著有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等。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

2、作。1942年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二、背景资料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方法练习一、字音识记 急不暇(xi)择 移徙(x) 揠(y)苗助长 蕈(xn )菌 淅沥(

3、x l) 涸辙(h zh) 猗(y)郁 囚系(x)陆蠡(l) 婆娑(psu) 二、字形辨识移徙 气候 常春藤 徒步 王侯 奔腾缘故 闲暇 娇气 大笔如椽 瑕不掩瑜 矫情 鸟喙 闻名遐迩 骄傲瞥见 猗郁 蹩脚 涟漪 舞弊 绮丽 敝帚自珍 依靠 遮蔽 旖旎三、词语释议 涸辙:干涸的车辙。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枝叶扶疏的样子眼泪下滴的样子。猗郁:茂盛的样子。了截:明了简截。移徙:这里指搬移。缘引:顺着牵引。蕈菌:蘑菇。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涸泽而渔:放干了池水捕鱼,比喻贪图眼前利益,不留余地,不顾长远利益,也作竭 泽而渔。急不暇择:形容情况紧急,来

4、不及选择。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 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四、词义辨析 1. 固执顽固两个词都可做形容词,都有坚持、不肯改变的意思。主要区别:“固执”指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如:固执己见。“顽固”为贬义词,程度比“固执”深: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改变,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顽固”没有动词用法。 本课例句:“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

5、它。”例句:(1)当时,老师、同学都劝阻他参加高考后再去北京,可他就是不听;家里人都反对,可他就是_己见,坚决要去。(2)季羡林先生在衣着的款式一文中也曾说:“在衣着方面,我是著名的_保守派。我有几套套数不详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虽然衣龄长短不一,但是最年轻的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答案:(1)固执 (2)顽固)2留恋流连(留连)同:二者都有“舍不得离去”的意思。异:“留恋”是动词,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是动词,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也写作“留连”。但两者词义的侧重点和适用对象不一样。“留恋”侧重指不忍舍弃或不愿中断某种联系,其对象多为祖国、故乡、亲人及宝贵的时间、生命等。“流连”多指玩乐

6、时留恋不止,因而其对象多为名胜古迹、风景区或其他值得欣赏的地方。从语法讲,“留恋”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十分等)修饰,可以带宾语(如留恋故土);而“流连”就没有这些用法。例句:(1)当面临外迁远郊或者返乡的抉择时,难免会产生一种悲情,那是对一座城市的_。(2)人们_于山山水水之间,歌颂武夷,赞美武夷。(答案:(1)留恋 (2)流连)3装饰妆饰辨析:二者都可表示有所修饰,其不同点是:做动词时,“装饰”是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妆饰”是打扮的意思,侧重指人。做名词时,“装饰”是指装饰品,而“妆饰”是打扮出来的样子例句:(1)2008年的戊子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

7、礼将于4月4日上午950在_一新的黄陵县桥山轩辕殿广场隆重举行。(2)如何_这天生丽质的容颜,吸引世界的目光,让“山、水、城”相互辉映的城市风貌特色成为重庆的烫金名片,成为年轻的直辖市新一届政府无可回避的责任。(答案:(1)装饰(2)妆饰)课文解析一、要点赏析1.作者为什么把题目命名为“囚绿记”?作者把题目命名为“囚绿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作者赋予“绿”象征意义,从而以“囚绿”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期待。(2)因爱绿而“囚绿”,“囚绿”更能显示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固持己见的个性特征。(3)作者的命运与绿枝条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

8、的欢欣、生的艰辛。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精神的激励。(4)时值日寇入侵,“烽火四逼”,华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深有陷于囚牢之感,愤怒忧虑烦恼以及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尽现。可见,作者以“囚绿记”为题,是有其深刻内涵和特别意图的。2试分析作者“喜欢绿”的原因,以及“囚绿”“放绿”“怀绿”的心理原因。 (1)作者喜欢绿,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这也暗示了另一面,作者的人生并不顺利,甚至还暗示当时整个社会都不安定,因此作者借绿来表达。 (2)作者“囚绿”一是为了与绿枝更亲近,二是出于一种他人难以理解的“魔念”。但他出于良心,不忍让绿枝条彻底枯

9、死,于是“放绿”。 (3)作者最后“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这是暗示的写法。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

10、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做人来写的。二、写作特色1结构新奇精巧文章的开篇不是采用破题法,开门见山,点明题旨,而是用冒头法,从去年夏间的事情写起,娓娓道来,逐层展开。先写“我”何以一下子就选定这简陋、炎热的房间,接着补叙理由:能见到一片绿影。进而写“我留恋于这片绿色”,并极写“我”对绿色之爱,作者于“山穷水尽”之处,用“忽然”一词,异峰突起,把文章推进中心:囚绿。其间穿插“我”在乡间草屋床下的嫩绿被友人剪除的惋惜。“我”发现“绿友”追求光明,永远向着阳光,要是没有阳光,它就枯萎变色。至此,作者才借写“绿友”点出“文眼”:它是

11、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于是决定开释这绿友。最后以怀念这圆窗和绿友作结。末了的一个问号,含蓄隽永,令人深省。其间,疏密相间(如细写“囚绿”,略写“念绿”),虚实相生(如把装饰“实”的房间的绿移就来装饰“虚”的心情),富有变化。作者这样匠心地安排,精巧谨严,平实自然,同时又平中见奇,出奇制胜。2抒情深沉婉转作者是个富有强烈爱憎的爱国战士。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开来。这使“我”感到“孤独”。但作为一个永不屈服于黑暗、强烈追求光明的战士,他是不会感到“孤独”的。文章写的是古城北平,但作者那难言的苦衷和良苦的用心,

12、我们还是能体会得到的。他巧妙地借爱恋绿色这生命的象征,委婉而深沉地抒发了对光明自由生活的爱,和对窒息我们的日本强盗的恨。生长在天空底下的植物,把它移到黑暗的室内,尚且变得细瘦、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那么,酷爱自由的中华民族,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囚禁在这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那他们所遭受的折磨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了。植物的本性是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坚强民族。作者以深沉委婉的笔触,颂赞了我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气节。3语言纯朴清丽作者像聊天似的信笔写来,文字纯厚质朴。“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从“伸长”

13、“攀缘”“舒放”,层层递进,而整个句子,整中有散,长短交错,读起来既简洁明快,又舒展自如。作者如同画家调和色彩那样运用词语,准确地描绘出绚丽多变的色彩。绿有“嫩绿”“柔绿”,黄有“嫩黄”“瘦黄”,等等。新奇贴切的比喻的运用,更为文章增辉添色。课时训练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su)纤细(qin) 公寓(y) 大笔如椽(chun)B葱笼(ln) 朝霞(zho) 奔腾(tn) 遐不掩瑜(xi)高考资源网C淅沥(x l) 蹩脚(bi) 涟漪(y) 情不自禁(jn)D蕈菌(xn) 猗郁(y) 绿林(l) 敝帚自珍(b)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瞥见了截移徙急

14、不暇择B缘引涸辙缝隙抑郁C囚系幽囚剪揖偃苗助长D攀援绿洲开释烽烟四逼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在北京时,窗外的一棵常春藤。B陆蠡在最早的散文诗黑夜中,曾表示要“怀着无限的希望,从心灵一点的光辉中开始进取”。C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别的什么?D梁漱溟是个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24岁那年却被蔡元培礼聘为北大哲学讲师。他的学生中,有胡适、冯友兰、朱自清等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15、 A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稿,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B大家普遍认为,这次语文和数学的三角函数、语言文

16、字运用题不是很难。C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活跃而健谈了。D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靠山”又称“龙脉”“靠山”这个词来源于风水中国有个俗语叫“靠山”成语“来龙去脉”也来源于此说一个人根基牢固,就说这个人有“靠山” A B C D7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

17、(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作用:8填空。(1)囚绿记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按_、_、_、_来结构文章,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2)囚绿记的作者_,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在他的笔下,把常春藤比作_,把人为的囚禁比作_,用常春藤的永不甘心于囚禁象征了_,以常春藤的释放象征了_。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成为本文写作上的重要特点。9谈一下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10根据所给

18、材料,推断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来。看看我们的周围吧。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每一只鸟,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的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啊。结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课内阅读11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

19、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1)画线句与第1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最后“我”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3)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珍重”的深刻含义。 (4)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拓展阅读(一)12.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陆蠡故居刘长春我在天台县县长任上的时候,曾经瞻仰过陆蠡的故居。那一天我到平桥镇检查工作,时间很充裕,便想起这儿曾是陆蠡的血地,他奇特的人生秉赋应该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这是我读黑格尔历史地理的一个启示。于是,我和陪同的

20、一位朋友直奔岩下村而去。说陆蠡奇特,有一点儿根据。十岁时,他被人目为“神童”;上大学时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身后却留下了“绝代散文家”的美名;同时,翻译了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等名著。第一次读他的竹刀,那位无名的年轻人为了山民的利益将竹刀深插进奸商的肚子里,在公堂上又将竹刀同样插入自己手臂的勇敢与坦然,就曾经让我十分惊异。扳指计算着陆蠡的年龄,感受的却是一个青年的强烈爱憎与勇于承担的刚烈。那时我就觉得如此写实的人生场景只能来自于生活,而无须什么深奥的技巧。一篇激动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说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来源于作家的那一颗心灵。陆蠡曾说

21、:“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高贵的是心灵的性质。难怪李健吾先生作出这样的评价:“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玉般的心灵。”今天我终于走近了陆蠡,走进了这位作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人觉得那样地亲切、熟稔而又充满神秘。这座始建于民国初期的三合院,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筑构架。推开大门,没有听到读书声,也没有听到孩子奔跑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与铜铃一样的笑声,昔日的喧闹在时间的河床里沉寂了,就像流水淹没了礁石。我忽而想起,陆蠡离开家门都已经数十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如秋风掠过树梢的一阵叹息消失得无影无踪。走过杂草丛生瓦砾满地的天井,我忽然发现一株生长于石缝中

22、的藤萝,它舒展开折叠的绿叶,有如倾泻的一道绿色瀑布,从东侧屋外的墙头飞流直下。我记得陆蠡是喜欢而且留恋于绿色的,他曾经写下的囚缘记,也就是为了在孤独中留住那片绿色和它对语,于是孤独随之消失在绿色生命的伸展里。由是,我也就了解了他的希望与快乐。一个内向与深沉的人,整日耽于思索,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惊扰他的。轻轻的,我把脚步放轻,然后走进厅堂、登上楼阁,一眼又瞥见窗外挺立的山岗与终年不断的溪流。当年,陆蠡就经常站在这里,眺望这山这水,相对无言,除了陶醉,还有在宁静中自由放飞的憧憬。在杭州读书,在厦门教书,在上海编书、写作,多年在外漂泊。他总是“如怀恋母亲似的惦记起故乡的山水”,在它面前“总是可以照见

23、我自己。”因为故乡的山水是进入他的灵魂与血液的东西。 我在这空落与破败的院子里徘徊,墙外绿黄斑驳的枫树在风中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着一角青苔暗长的高墙,又把它的影子投射于庭前。我不知道,七八十年来,也是在这条长长的围廊上,曾经走过谁?曾经有谁邂逅?曾经有什么样的抚今追昔?我进来时,大门早已紧闭,不,是虚掩着,人去院空。一切都留在了昨天,而昨天已经古老。走出陆蠡故居,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陆蠡?陆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居的,从此他就永远没有回来。有家不归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追求。是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后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

24、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抗战胜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八年抗战,终于如他瞻望的那样迎来了胜利,可是陆蠡却在他婚后的两个月后突然地失踪了。陆蠡的朋友巴金、黄源、柯灵、许杰等四处打听他的下落,登了广告寻人。听说他进了南京的监狱,天气冷了,怕他受冻,朋友又把棉袍子寄去,结果退了回来,退件的理由是:查无此人。有家不归的人,他到哪里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负责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宪兵的大搜查并被抓去了两名员工,为了讨回一个“公道”,他竟上门说理去了,一去从此不返。他的朋友吴朗西说过这样

25、一句话:“他的个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强暴的前面是不会低头的。”陆蠡的死,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忽而,我又想起竹刀里的那个无名的年轻人,因为官府不相信竹刀能刺人,“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表里如一,简白传神,一个反抗压迫者的形象,铁骨铮铮地站到我的眼前。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1)可以说正是陆蠡“奇特的人生禀赋”吸引了作者拜访陆蠡故居,那么从文中来看,陆蠡“奇特的人生禀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_ (2)文中关于竹刀的两次叙述有何作用

26、?_ (3)如何理解作者“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这句话的含意?请写出你的见解。_ (4)文章题为陆蠡故居,可文中真正写故居的内容并不多,对于作者的这种写作处理,你是怎么看的?_ (二)13.阅读下文,完成(1)-(4)题。书房花木深冯骥才一天忽发奇想,用一堆木头在阳台上搭一座木屋,还将剩余的板子钉了几只方形的木桶,盛满泥土,栽上植物,分别放在房间四角。鲜花罕有,绿叶为多。渐渐的这间搭在阳台上的木屋成了花房。但得不到我的照顾。我只是在想起给那些植物浇水才提着水壶进去,没时间修葺与收拾。房内四处的花草便自由自在、毫无约束地疯长起来。从云南带回来的田七,张着耳朵大的碧绿的圆

27、叶子,沿着墙面向上爬,像是“攀岩”;几棵年轻又旺足的绿萝已经蹿到房顶,一直钻进灯罩里;最具生气的是窗台那些泥槽里生出的野草,已经把窗子下边一半遮住,上边一半又被蒲扇状的葵叶黑糊糊地捂住。由窗外射入的日光便给这些浓密的枝叶撕成一束束,静静地斜在屋子当中。一天,两只小麻雀误以为这里是一片天然的树丛,从敞着的窗子唧唧喳喳地飞了进来。我怕惊吓它们,不走进去,它们居然在里边快乐地鸣唱起来了。一下子,我感受到大自然野性的气质,并感受到大自然的本性乃是绝对的自由自在。我便顺从这个逻辑,只给它们浇水,甚至还浇点营养液,却从不人为地改变它们。于是它们开始创造奇迹首先是那些长长的枝蔓在屋子上端织成一道绿盈盈的幔帐

28、。常春藤像长长的瀑布直垂地面,然后在地上愈堆愈高。绿萝是最淘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几乎每次我走进这房间,都会惊奇地发现一个画面:一些凋落的粉红色的花瓣落满一座木佛身上;几片黄叶盖住桌上打开的书;一次,我把水杯忘在竹几上,一枝新生的绿蔓从杯柄中穿过,好似一弯娇嫩的手臂挽起我的水杯。于是,在我写作过于劳顿之时,或在画案上挥霍一通水墨之后,便会推开这房间的门儿,撩开密叶纠结的垂幔,独坐其间,让这种自在又松弛的美,平息一下写作时心灵中涌动的风暴。以前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种忘我的想像,只有离开写作才能回到现实来。这间小屋却告诉我,我的写作往往十

29、分尖刻地切入现实,放下笔坐在这里享受到的反倒是一种理想。我被它折服了。并把这种感受告诉一位朋友。朋友说:“何必把现实与理想分得太清楚。你们不满现实是因为你们太理想主义。你们的问题是总用理想要求现实,因此你们常常被现实击倒在地。这因为你们天生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于是当我坐在这间花木簇拥的木屋中,心里常常会蹦出这么一句话:我们是天生用理想来生活的人!(节选自2007年第12期读者)(1)“我”本来是想把这间木屋作为新辟的书房,但坐在那里却写不出东西,你帮作者解释一下原因。 (2)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试举例进行具体说明。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是天生用理想来生活的人!”的含义。 (4)作者对待花草的态度是顺其自然,由此得到的收获是什么?陆蠡 “囚绿”的结果是什么? 高考链接14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对“叶(绿叶、红叶、落叶)”进行想象描写。(灵活表达,写一句即可)示例对“花”的想象描写:例:你是大地的微笑。例:天边的彩霞怎么跑到地面玩耍来啦? 15以“地上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