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安徽省教科所 张守祥 2007年7月各位老师、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省教科所向冒着高温酷暑来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培训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给省教科所工作以极大支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已经一年了,对于新课程实施情况目前尚难以作出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估,因为高一年级基本上是以必修课为主,在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上与过去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再经过一年,也就是2006年秋季入学的学生高二学完了,我们就可以对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和评估。因为届时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
2、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通用技术等课程开设的情况和质量就比较清楚了。当前,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争议颇多,争议的根本原因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教育理念和主张(以人为本、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等)与现实的普通高中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发生很大矛盾(升学率至上、应试教育等),课程结构变化很大(必修、选修、模块等),使我们习惯的驾轻就熟的一套东西失去了价值,在长期填鸭式教学中所摸索出的方法和技巧不灵了,因而产生很强的不适应甚至不舒服感。加之新课程实施一年了高考方案尚不明朗,最终是否直接影响学校和教师的物质利益和精神状态(高考升学率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品牌和经济收
3、入,也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师在学校、学生、老师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个人收入等)。正是由这些直接或间接利益上的缠绕,因而有争议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任何政策的制定,任何制度的调整和改革,都不可能博得所有人的掌声,因为改革和调整从本质上讲是利益的改革和调整,往往是一部分社会群体得,一部分群体失,没有任何一项制度可以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获得满意的收益。因此,对于任何一项改革,不要怕争议,关键是看方向是否正确,动机是否善良,路径是否可行。我在这里说一个“父子骑驴”的故事。话说老父与幼子从集市上买了头小毛驴,从集市到家很有一段距离。如何回家?先是幼子骑驴而老父步行,立即有老年人权益协会会员指责幼子不孝,于是
4、换成老父骑驴而幼子步行,但又有未成年人保障协会会员站出来指责老父不疼惜幼子,于是改为父子同骑小毛驴回家,立即遭到动物保护协会会员谴责虐待动物,于是父子俩只好抬着小毛驴回家,居然还是引来了智者协会会员的不满。我们常说“有一千只舌头,就有一千种口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殷切希望各位老师从大局出发,少争议,多摸索,为所在学校落实好新课程方案多做贡献,也期望大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能脱颖而出。今天我想简要地讲四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在何处 四、当前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下面我就依据以上所列的四个问题,按照顺序和大家逐一进
5、行交流。一、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伟人邓小平规划的蓝图,到205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按照这样的总目标,国家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确定到202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现行汇率达到3000美元,全国总体实现较高水平的小康。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年平均9.67%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3%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们必
6、须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掠夺式的,不可持续的。大家知道,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根据国务院规定,我国耕地总面积必须控制在18亿亩,这是一条必须守住的红线,但到2006年10月,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到了18.27亿亩,离红线已经很近,能否守住?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国GDP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但我们消耗的水泥约为全世界的40%,钢材的27%,氧化铝的25%;如果按照1美元生产总值能耗计算,我国比发达国家能耗高45倍。目前,美国每万美元GDP耗水为514立方米,日本为208立方米,我国则为5045立方米,为美、日
7、等发达国家的8至20倍,而我们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而且水污染十分严重,全国有三亿人口不能饮用到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前不久发生在太湖的蓝藻事迹,导致无锡市数天无水供应,安徽巢湖、云南滇池也爆发大范围蓝藻,可见污染程度。我们的石油对外依赖程度2004年达到40%,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10年将达到50%。 再如,外国称中国为“世界的加工厂”,我们自己也为此沾沾自喜。但事实上,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制造业没有一家。200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1.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占全球3.7%,是美国的11.5%,日本的20%。2003年,中国半导体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但利润仅3
8、%(6亿),而英特尔公司销售额即达到2300亿元,利润达18%(414亿元),关键是人家掌握着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加快,政府管理的越位、缺位和不到位,使得社会各种问题出现,矛盾加剧。如日益严重的城乡差距(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社会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严重不公(腐败和垄断加重了这一现象),我国的基尼系数2006年已经达到0.469(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以衡量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等。 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转变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9、上来。中国是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其他任何一种资源被13亿一除等号后面的数都是很小的,我们的唯一优势就是人口多,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要置身于强国之林的不二之路。按照国务院2006年2月9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
10、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而我们目前离这一目标相距甚远(我国71%的高校没有一项专利)。 2、人自身发展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的发展,始终是教育关注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提出:“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但在工业化时期,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把人作为工具来加以塑造。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的教育就象一条长长的生产流水线,按照标准件生产,结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变
11、的缺乏个性和特色,就象经过计算机“格式化”似的。这是有违人性的发展,也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我们一方面为我们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而沾沾自喜,另一方面又为自己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处处受制于人而苦恼不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用全面发展的观念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我们的教育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修正。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如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等,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地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全面发展落空,素质教育步履维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全
12、面发展的方针,是解放后我国一贯主张的党的基本教育方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方针从未得到认真落实,事实上也很难落实。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受到社会和教育的热烈期待,1995年学习湖南汨罗经验,1997年学习山东烟台经验,确确实实是热闹一阵子,但始终未能成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主导。而被社会痛批的“应试教育”则愈演愈烈,我们原来认为,应试教育难以根本扭转的原因主要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太小,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让上大学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这个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所以,从1998年开始,全国高等教育实行大扩招,高等学校在校生由不足400万增长到2006年的2500万,
1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2%;安徽高校在校生也由1998年不足6万发展到2006年66.4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由5.8%提高到1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一项主要指标,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19701971年):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人口(通常指1822周岁)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也译为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据此,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是,应试教育倾向不仅未能缓解,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学生身
14、心受到摧残,学习兴趣荡然无存,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独立处事的能力差,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学生体质监测报告,我国青少年在力量、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症患者不断增加,我们的高中生近视率达到76%,居世界第一;我们的学生有近3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国的刑事犯罪约70%是青少年。我们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十几年的机械训练,不仅学习兴趣无存,到了放手让他自主学习的时候,他反而不知如何是好。 长期的非均衡发展,使得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同区域的重点与一般之间的教育差距巨大,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从历史上看,自1949年以来,我国
15、正式颁布并实行的有关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有时称教学计划)主要有16个。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内容非常丰富,与建国以来的前15次改革相比,幅度是最大的,有的内容甚至是革命性的。鉴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早已经公布,大家早就阅读,故这里仅选取主要几点作简单说明。 1、性质、任务及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性质)。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任务)。培养目标: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16、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力、智);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体能、身体和心理);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为人处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基础教育四大支柱:学会
17、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 2、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课程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在8个学习领域中,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详见下表:学习领域 科目必修学分(共计116学分)选修学分选修学分语言与文学语文10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
18、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外语10数学数学10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8历史6地理6科 学物理6化学6生物6技 术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8艺 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1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15社区服务2社会实践6模块式的课程设置既体现了课程的多样化,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又可以适当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也有利于学校有特色地发展。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分类别分层次设置的。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
19、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 3、学生修习要求 学制、学时、学分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为35学时,每学时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 大多数模块的修习时间为36学时,相当于2学分。 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学年共1
20、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共获得6学分;学生三年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选修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为18学时1学分,也可以为36学时2学分。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原则上不能少于12个学分。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高中学生在校修习课程三年,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内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23个学分),28个以上的选修学分(其中选修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生因学分认定考试成绩不及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申请补考或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模块的考试,也可以重修后再参加考试。对
21、于选修模块,也可允许他们改修其他模块后参加相应的考试以获得学分。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在何处 1、育人目标:在培养目标方面,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定位在更加“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上,这不仅符合人的终身发展需要,也符合以全球化、民主化、多元化为特征的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2、课程理念:新课程突出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且打破了以往僵化统一的课程内容,赋予学校更多课程自主权,力求让每个学校办出个性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旨在使学校形成一种实践性的共建共生的课程文化,克服过去旧课程所造成的千校一面,千人一面。3、课程内容及结构:新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变化是新课程变
22、化最显性、最关键的主体部分。从课程内容上讲,新课程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即选修)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即选修)。必修内容的变化:新课程学术类课程(如语、数、外、理、化、生等)的必修内容既有原课程的痕迹,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特色。这些学术类必修内容的课程最大变化在于教材的多样化,同时必修内容中还增设许多新科目,如通用技术、艺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这些科目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力求达到的新突破,因此,开全开好这些新科目是充分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标志。 增设了国家规定的选修内容,这些内容的特点是选修系列及模块多,许多模块相对陌生,且内容难
23、度明显加大。课程方案规定国家选修课程的修习学分至少为22分。 增设了校本选修内容,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建设的课程,是学校育人和办学特色的体现,是旧课程中所没有的。课程方案规定校本选修至少要修满6学分。 课程结构方面,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以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成为新课程教学上的主要变化。模块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课程内容的线性的梯状序列,而使课程内容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次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网状结构)。模块的这些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疑对教学管理行为、教师备课、教学等提出新的挑战。 4、学生管理、德育内容及学生评价方式学生管理:选修课
24、程的设置,必将在传统的行政班基础上催生教学班,当然教学班出现的时间会因各校课程实施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只要想“形成学生可自主选择、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教学班必将产生。按照省教育厅规定,40名以上学生选修的课程模块,所有学校必须开设;少于40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模块,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设。这无疑对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班的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德育内容:新课程新增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加以规范,这与以往我们德育工作中组织的实践活动大大不同。作为一门必修课,如何真正落实,让学生受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评价方式: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普通高中学生修习的学分达到课程方案规
25、定的要求,综合素质评定和参加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统一监测考试合格,由省教育厅颁发安徽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这就要求我们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注重用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这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很大的难题,采取何种方式评价,如何记录,如何体现成长记录的价值,以及如何避免弄虚作假等,都是很值得研究和有待认真解决的问题。四、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思想观念转变问题 这个问题谈起来很抽象,但它往往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教育行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但从一
26、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况看,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实。许多学校仍然沿袭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老路往前走。 2、高考升学率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头顶高悬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叙拉古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信,常说帝王多福。于是迪奥尼修斯就请他赴宴,让他坐在自己的宝座上,并用一根马鬃将一把利剑悬在他的头顶上,使他知道帝王的忧患。后来,“达摩克利斯剑”就成为“如履薄冰”的同义词。对于普通高中而言,高考升学率就是悬在每所学校、每位校长、每位老师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在社会仍然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主要甚至唯一指标的情况下,学校知名度、学校影响力、学校的收入来源往往直接取决于高考升学率状况。四川南充的张非,之所以很多
27、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不惜重金请他到校复读,就是想通过他考上北大、清华来扩大知名度,增强吸引力,花了10万(实付5万),第二年多招了300名学生,增收165万。但是,同志们想一想,我们的整个教育如果紧紧围绕考试转,培养出来的人品质不高、知识结构残缺、能力不强、体制虚弱,这样的人对国家有何益?对改善家庭状况、提升家庭地位有何益?对增加个人的幸福指数有何帮助? 3、课程改革政策不配套、办学条件与课程方案要求的保障条件有差距,使得有些课程落实困难比较大。 例如,选修课开设面临师资问题,选修(校本选修)面临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面临着教学设施不够和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社会实践和
28、社区服务则面临着联系渠道和安全的一系列问题。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看待这次课程改革的?我认为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是一次真正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球化视野来规划和设计的,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都是改革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将会在实践中得到逐步完善。至于实际效果如何?能否取得初步成功,则主要取决于在座的各位,取决于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对这种改革和变化的形势,用“刻舟求剑”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显然是不行的。如何应对?我个人认为我们都要学习我们祖师爷孔子。孔子的办法就是要当好老师,先要当好学生。大家都读过论语,其中记载孔子善当学生的一些情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问琴于师襄。正因为孔子在知识和道理等方面的追求上不择细流不让细土 ,才终能如江海、泰山一样成其大,成其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