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8.06KB ,
资源ID:642253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225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智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智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标准.docx

1、智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标准智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标准前言:何为智慧小区,它有哪些评价标准,今天发个智慧小区的评价标准,可以参考!正文:智慧小区基础设施评价5.1一般规定智慧小区基础设施评价包括小区网络基础设施、小区公共服务平台与数据库以及小区信息服务设施等3个方面的评定项目,满分为分。5.2网络基础设施5.2.1网络基础设施包括信息接入系统、网络系统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3个分项,满分为分。5.2.2信息接入系统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接入系统应满足多家运营商信息接入的需要。5.2.3网络系统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小区应实现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2无线对讲网络全覆盖;3小区应实现无线Wi-F

2、i网络全覆盖;4小区应实现光纤入户。5小区智能化专用光纤综合布线网覆盖;6家庭智能化(智能家居)综合布线预敷;7家庭标准化多媒体信息箱预埋;5.2.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小区应实现高清数字电视网络接入能力全覆盖;2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入户率逐年提高。5.3小区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5.3.1小区综合业务平台及数据库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基础内容1小区公共服务服务平台,能为小区居民量身打造各种专题公共服务信息,提供物管、交通、市政、通信及广电、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信息服务;2小区公共服务服务平台具有与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接口;3小区公共服务服务平台,能为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提供本小区的

3、基础数据,如基础空间数据、人口基础数据、建筑物基础数据、能耗数据等公共基础数据。5.3.2小区综合业务服务与客户端评价应包括以下基础内容1具备与社区商业交互,结算,发布等管理功能;2具备商业信息发布的管理功能;3具备与专业物业管理软件对接的接口;4具备与小区公共区域数字监控系统对接的接口;5具备与智能家居控制平台的对接接口;6具备与智能化一卡通系统对接的接口;7具备与第三方智慧政务平台,智慧医疗平台等专属平台系统对接的接口;5.4小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5.4.1小区信息服务设施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小区主出入口及各楼栋门厅,设置电子信息显示屏,发布小区信息;2物业管理人员配置有社区办公电脑;3

4、在小区配置有公用的电脑,为小区居民提供信息化知识及上网技能培训,并使居民能就近享受上网服务。4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设置具备智慧社区平台便民功能的小区公告,信息查询,快捷缴费落地式触摸一体机。5.5小区安防服务基础设施1小区安防门禁具备远距离读卡识别或自动识别(车牌识别,蓝牙手环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设备。2家庭安防具备本地报警,物管中心报警及远程报警(智能门磁,智能红外探测,智能门锁等)功能设备。6智慧小区智慧应用设施评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指标及功能说明基础设施评价5.1网络基础设施5.1.1信息接入系统5%应满足多家运营商信息接入。5.1.2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5%小区应实现公共区域无

5、线网络全覆盖。5.1.3无线对讲通信系统5%小区应实现无线对讲网络全覆盖。5.1.4信息网络系统10%小区应实现光纤入户(FTTH)。5.1.5无线Wi-Fi网络系统10%小区应实现无线Wi-Fi网络全覆盖。5.1.6物联网网络系统10%应建立小区物联网,每隔50-300米设置一个读写器或读写定位器。实现小区所有智能化系统的通信以及定位功能。5.1.7其他网络系统5%设置其他承载智能化系统的网络系统,如三网合一。5.2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5.2.1业务平台及数据库15%建立互联网站和数据中心,应整合智慧小区各类服务应用系统及服务信息资源,包含智慧小区门户网站、公共安全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应

6、用。建立数据中心的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应能与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实现互联互通,并确保数据安全性管理。5.2.2业务服务及客户端15%应具备社区智慧商业管理,智慧物业管理,智慧安全管理,社区医疗信息,社区养老信息的基本功能,同时宜具备与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第三方专业平台的深度融合的接口。5.3信息服务基础设施5.3.110%应具备小区公告信息发布,商业信息推广功能,宜使用便民服务信息查询的室外电子公告屏和室内触摸查询一体机。5.4安防服务基础设施5.4.110%小区安防应具备远距离读卡或自动识别功能,应满足居民家庭本地及远程报警的需要。运用设施体系评价6.1安全防范系统6.1.1视频监控系

7、统4%周界、主要出入口、公共区域、重要部位实现实时监控。6.1.2出入口控制系统4%通过物联网及RFID实现业主身份自动识别,实现进入小区大门、楼栋单元门自动读取身份卡信息。6.1.3入侵报警系统4%实现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以及无身份人员进行报警。6.1.4电子巡查管理系统4%通过物联网及RFID实现获取保安人员实时信息,并对无身份的人员自动报警及巡查。6.1.5车库(场)管理系统4%通过物联网及RFID实现业主身份自动识别,进行车库管理及收费。6.2智慧家居系统6.2.1可视对讲系统2%实现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实现进入小区大门、楼栋单元门自动读取

8、身份卡信息。6.2.2室内报警系统2%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对家庭入侵、煤气泄漏及火灾进行报警。6.2.3家居控制系统6%应通过智能网关实现对家庭电源、灯光、窗帘、电器自动控制和管理。系统应集成总线控制协议和无线控制协议,及整合路由器功能,同时宜具备安防设备联动控制报警功能和远程操作时二级密码授权防护功能。6.2.4家庭监护系统2%应具备婴儿监护,老人紧急救护,防盗联动监控报警6.2.5家庭智能门锁系统3%应集成指纹密码刷卡一体化开锁功能,具备防挟持防尾随专用密码报警功能,防撬防拆远程报警功能,低电警报提示功能,宜具备开关门状态远程提示功能,开锁灯光开启联动功能。6.2.6家庭电子猫眼系统2%应具备

9、电子门铃,移动侦测,拍照记录,记忆型红外夜视功能6.2.7家庭智能环境检测系统1%应具备人体感应反馈功能,宜具备温湿度监测和空气质量监测及反馈功能,可具备节能计量检测功能6.2.8弱势群体保障系统2%通过物联网及RFID实现对老人的健康参数进行监视,为业主家中的老年人、儿童及残疾人提供远程医疗和安全定位服务。6.3信息设施系统6.3.1公共广播系统2%应为小区提供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6.3.2有线电视系统2%应为小区提供有线电视或IPTV系统。6.3.3信息导引(标识)及发布系统4%在住宅区主要出入口或通道设置公共服务信息显示或查询。6.3.4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2%6.4信息化运用系统

10、6.4.1物业运营管理系统4%建立互联网站和数据中心,提供各种物业运营管理系统。6.4.2公共服务系统4%建立互联网站和数据中心,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系统。6.4.3公众信息系统4%建立互联网站和数据中心,提供各种公众信息,并通过发布系统进行发布。6.4.4智能卡应用系统6%为业主及物管提供一卡通系统,一卡通系统支持手机刷卡。6.4.5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4%实现小区网络与公众数据网络、互联网相连接,保证用户的接入身份认证和使用网络的信息安全。6.5机电设备监控系统6.5.1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系统4%建立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集成平台,具有各类机电设备系统运行监控信息互为关联和共享应用,以实施对建筑物设

11、备系统整体化综合管理策略的功能。6.5.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4%应具有对建筑机电设备、自动灌溉系统的测量、监视、控制等功能,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及满足对物业管理的需求。6.5.3自动灌溉控制系统6%通过物联网实现小区绿化自动灌溉。6.5.4建筑耗能采集及能效监管系统4%应具有对住户及公共区域的耗能信息予以自动采集、统计、分析、处理、显示、维护等进行计量与管理,并实施降耗升效的能效监管。6.6集成系统6.6.1子系统集成2%实现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6.6.2集成综合管理系统4%实现各智能化系统关联信息采集、数据通信和综合处理等,采用标准化的系统互联技术协议和通信接口方式,实现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预留与智慧城市连接的接口。注:权重为三级指标在相应一级指标内所占比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