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0 ,大小:97.56KB ,
资源ID:641961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196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docx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一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数一数第一课时课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课前准备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

2、呢? (学生交流)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1、初步感知。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2、数数交流。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总结方法。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

3、,从上往下等)3、抢答练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4、用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 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10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

4、,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 1、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里藏着许多数娃娃,你们愿意去找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2、说说数娃娃。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从课本第2、 3页上找到的物体及其个数。3、练练用点子表示数。学生尝试用点子表示刚才所说的物体的个数。四、课堂演练练习一 1、2题五、小结提升,兴趣延伸谈话:数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数学王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眨着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作业设计1练习一的第一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认真数。2练习一的第二题。先让学生数一数上面四幅图中小动物的个数,再数一

5、数下面四幅图中小圆圈的个数,然后把上、下相同个数的图片连起来。板书设计数一数从左往右数 从上往下数 做记号数 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一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比多少第二课时课型准备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理解“多”“少”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课前准备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6、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2、学生讲故事。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2、小组交流。(我知道有4个萝卜,3个苹果;我知道有3只小猪,4只小兔;有4根木

7、头,4个小凳;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 (板书:同样多)看舂,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谁愿意说说?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我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还剩1根木头)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 (板书:多 少)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I (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三、巩固运用,

8、深化拓展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 (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 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2、说说生活中1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

9、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作业设计1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一题。2 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二题。板书设计比多少同样多 多和少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二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位置上、下、前、后第一课时课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 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

10、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课前准备课件,交通情景挂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11、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 (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

12、,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另一个同学的 (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2)做“说反话”游戏。四、质疑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上” “下” “前” “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

13、巾的“上、下、前、后”。作业设计1. 教材第9页“做一做”。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2. 将练习2的第1题制成 课件,使学生理解在运动中“前、后”使可以发生变化的,不是永远不变的。板书设计上、下、前、后情景画()在()的上面 ()在()的上面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二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左、右第二课时课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 “左、右”的相对性。(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 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与方法: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 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情

14、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课前准备课件,水果。学生:铅笔、橡皮、铅笔盒等学具。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 教师:老师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好多字了,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教师:谁认识这两个字?认识的同学请把手举得高高的。 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你用右手做什么? (2)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教师提问:谁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

15、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眼、耳、脚) (3)活动三: “找朋友”游戏。 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们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你们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放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开始,教师由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说出: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右耳、左耳 (4)活动四:找位置。 过渡语:你们爱吃水果吗?桌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请把

16、它们轻轻倒出来。师迅速摆好三种水果。看见什么了?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 (苹果、橘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拿出香蕉,把香蕉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让西瓜和梨挨着,放于梨的左边。教师:你们说说,橘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5)活动五:找同学家。 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出示图片)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小龙只知小明家在中心医院的左边,到底是哪一栋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看图再帮帮他三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1)活动一:讨论。 指名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 提问

17、:为什么我们的右手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为什么?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 (2)活动二:帮一帮。 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小明却被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指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让学生像小明那样站好指右边。四、课堂小结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作业设计1. 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老师读题,让学生来做动作。2. 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同坐互相说一说,并按要求来放。板书

18、设计1、 感知自身“左”、“右”2、 找邻居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三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15的认识第一课时课型三维目标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出示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9、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2、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依次感知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15的顺序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3、 写一写刚才我们认

20、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4)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12题。4、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作业设计1. 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对应用线连起来。2. 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板书设计15的认识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三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比大小第二课时课型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

21、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有关图片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 小棒。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 32从这些数

22、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 谁会读?(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18页的第3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

23、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作业设计1. 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重点说说思路。2. 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2题。县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老师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判断各自做得是否正确。板书设计比多少3=3读作:3等于332读作:3大于2 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三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第几第三课时课型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

24、的多少。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 出示挂图第20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

25、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 (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区别几个和第几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4、动手操作,深化感知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

26、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 三、反馈练习: 1、第23页的第1题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四 、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作业设计1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2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板书设计第几何5以内数的组成自然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成为序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几。 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三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分与合第四课时课型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

27、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课前准备5根小棒,5个圆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复习准备1、 数数从15,从512、 比较大小34 42 51 233、 看图回答 一共有( )从右边数,排第( )。 从左边起,第5个是( )。二、 探究新知1、 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

28、下?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6)练习4的组成。2、学习5的组成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5 5 5 514233241 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练习5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三、巩固运用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分与合课后反思科目 数学 年级 一 备课人 陈小玲 执教人 第 三 单元 总课时 节课题加法第五课时课型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2、 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