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7.97KB ,
资源ID:64179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179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知识分类.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知识分类.docx

1、语文知识分类初中语文知识分类现代文文体划分: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第一部分 记叙文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时间的先后 6、地点变换线索找出其线索的方法: 文章的标题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

2、次清晰。三、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1、2、3、4、5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5、1、2、3、4、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1、2、X、3、4、5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4补叙:在叙述的结尾,补充交代与前面情节相关的内容。1、2、3、4、5、X四、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 我;

3、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三人称: 他或他们, 作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让人觉得客观、可信。第二人称:以“你”来讲述或者抒情议论。(在诗歌和讲演中较多)作用:面对面地倾诉会更亲切自然;或者面对面地斥责语气会显得更加强烈。五、人物的描写方法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方法)侧面描写:以环境渲染烘托;以他人来衬托;他人的反应来衬托 (方法)1、 肖像(外貌)描写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2、 神态描写(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3、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

4、、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5、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六、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背景(指自然状况),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衬托人物的形象、预示人物的命运、为下文作铺垫。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七、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

5、语的含义(运用代入法)。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八、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1、结构方面: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伏笔、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点题、总结全文。3、 内容方面:在中间的结合需内容分析;结尾的通常是: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也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九、怎样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连贯,就是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

6、,没有阻碍。它的要求有:1、有统一的话题,包括在一个较长的单句中主语要一致。 2、有合理的句序。 3、有过渡衔接的句子。 4、构成一组整句的句式要统一。十、语句特色评价用词语言的特点:(生动、形象)准确、严密、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有说服力。十一、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 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 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十二、概括段意(

7、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 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例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例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1、分析文章的人称和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

8、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情景交融等。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三是幽默风趣,四是含蓄深沉。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5、修辞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1

9、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

10、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

11、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2)拟物(借物喻人):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12、、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方法: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

13、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

14、,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主要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6、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

15、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

16、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1明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2暗引(间接引用)。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10、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1.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有的人活着,他

17、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12、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13.双关:利

18、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1谐音双关。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2语音双关。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例如: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14、联想: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着了火。15、顶真:

19、顶真也作顶针。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16、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

20、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17、互文: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

21、互文。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18、回环: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但是都流利,不会不通顺!例如: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星岛

22、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19、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上面例两句诗的意思是: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75

23、9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使事人一体,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例中两句诗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用移情修辞手法,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

24、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20、呼告: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例子(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例子(2):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6、描写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

25、、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第二部分 说明文一、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 题目B、 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二、归纳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1、方法:说明中心=具体(概括)说明了某一对象+特征(例如:常见的说明要点是:1、生物:产地、范围、类别、形态、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益害等。2、制品:名称、材料、质地、类别、原料、形状、构造、制作方法和过程、功能、用途、使用方法等。3、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定义、种类、现象、形态、成因、性质、发展变化、规律、危害、价值、结果、应用前景等。4、 生产实验:原料、设备、工具、流程、规模、手段、操

26、作方法、结果、注意事项等。三、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1、分类和作用:一、举例子:具体真切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格式:被定义对象+是+种差+邻近属概念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八、作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九、摹状貌:同打比方十、作诠释:同下定义2、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下定义:是

27、,这就是,叫。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3、说明性语句中事物特征的判断:在原句中找到或归纳出事物特征在原句前找到或归纳出事物特征在原句之后有表归纳总结的词语(例如:总之;表明)即可判断有事物特征。4、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按人们的认识规律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

28、局部等。注意: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2、方法:修饰、限制性语言:用删除法,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例1:苏州园林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对称的。不能删去;先解释,后结合具体内容谈在文中的作用,再说删去后具体有什么不好(不符合实际);最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据专家估计、猜测”: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首先专家的估计、猜测强调的权威性,其次仅是估计和猜测,有待进一步的

29、论证考察,说话留有余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的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生动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第三部分议论文一、 知识储备: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论证方法的识别: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引名言,讲道理 -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