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3.53KB ,
资源ID:64159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159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药理学期末测试复习题OE含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药理学期末测试复习题OE含参考答案.docx

1、药理学期末测试复习题OE含参考答案2020年药理学期末测试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简述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及意义。答:1.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为制订给药方案提供依据。2.期,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观察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期研究设计和给药方案确定提供依据。3.期,扩大临床试验阶段(批准试生产后进行),进一步验证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风险关系,最终为获批提供充分依据。4.期,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考察药品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2简述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答:近年来,倡导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减少药

2、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师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药物基因组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药物总的药理学作用并不是单基因性状,而是由编码参与多种药物代谢途径、药物处置和药物效应的多种蛋白的若干基因决定的。因此,依据病人基因组特征优化给药方案,真正做到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实现由“对症下药”到“对人下药”,即给药方案个体化,才能取得高效、安全、经济的最佳治疗效果。3什么是药物作用的特异性?答:药理效应归根结底是药物分子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活性药物都能与某种生物大分子结合而引起某种特定效应,但并不是任何药物分子都能与任何生物大分子结合

3、,二者结合后也不是都能产生药理效应,这就是药物作用的特异性。4简述药理效应与什么有关?答:药理效应的选择性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及生化机能等方面的差异有关。首先,药物在作用部位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能产生效应,但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非完全取决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其次,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影响药理效应。5简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答: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指在一定的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作用的差异性。这种选择性决定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选择性强的药物作用范围窄,选择性差的药物作用广泛。药理效应选择性强的药物临床应用时针对性强,无关的效应相对较少。6简述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答:所谓药物作用

4、的两重性,即药物一方面可改变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有利于治病,称治疗效应。另一方面可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紊乱或结构改变等危害机体的不良反应。危害机体的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副作用、继发性作用、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11.简述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答: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7何谓新药?新药研发分为哪三个阶段?答: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亦属新药范围。新药研发可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三个阶段。8简述基础药理学研究方法和临床药理

5、学研究方法的区别。答:基础药理学方法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研究药物与动物相互作用的规律。临床药理学方法以人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健康志愿者或病人,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体内过程及新药的临床评价等。9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答:口服给药成为目前给药的研究热点。近几年来的研究,通过一定的制剂工艺如:包衣以防降解和药用高分子材料选择、修饰、改性再佐之以酶抑制剂,胰岛素()促进吸收剂、脂质体包裹胰岛素等方法,制备的口服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生物利用度。最终实现口服制剂的临床应用。10罗格列酮的临床研究进展。答:罗格列酮是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属于噻唑烷二酮类,

6、通过对二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1均值变化的比较,该药与其他传统抗糖尿病药物如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胰岛素联合用药时,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糖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对只接受过饮食疗法的病人的效果优于接受过其他抗糖尿病药治疗的病人。11简述黄酮类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答:1.精神调节作用,包括抗抑郁作用:抗焦虑作用,治疗精神分裂;2.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3.中枢神经抑制作用;4.镇痛作用,改善记忆作用,对神经内分泌具有调节作用。12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种情况?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哪几个特定位点?答: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

7、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浓度、最大效应或效能、半最大效应浓度(50)、效价强度。13简述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答:1.科学发现用药人群中的药品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2.为药品临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合理用药。3.建立用药人群数据库,是药品上市后的管理监测规范和实用,提高药物警戒工作的质量,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事件()。4.通过对因果关系的了解和判断,有助于改进医师的处方决策,提高处方质量。14何谓变态反应?有何特点?答: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

8、用时可能再发。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也可能是其代谢物,亦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15简述中医药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答:病毒感染属于中医学中“疫毒”、“瘟疫”范畴,中医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阻断病毒的繁殖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而直接抑制病毒、促进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也表明中医药确有优势,研究和开发新的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有着广泛的前景。目前,国内抗病毒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疱疹病毒等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目前已从中筛选出一批抗病毒中药。16简述阿斯匹林临床新用途。答:阿司匹林在临床治

9、疗上的新用途有:1、用于动脉硬化症、冠心病、脑血管和其它栓塞性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阿司匹林可用作男性避孕药,还可用于治疗痛经。3、阿司匹林可以减轻肿瘤引起的胃肠道症状,还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4、其他如用阿司匹林治疗腹泻、胆道蛔虫、婴儿动脉导管未闭等。17举例说明中药对一氧化氮的作用。答:按药物作用特点,涉及到研究的中药可分三类:减少或抑制的生成和释放的药物,如胶股蓝总皂苷、白芍总苷等中药;促进生成和释放的药物,如葛根素、人参三七总皂苷等;对的双向调节作用,如川芎嗪、茵陈葛汤等。18简述维生素1在临床治疗中的新用途。答:维生素1又称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临床主要用于防治维生素1缺乏病“脚

10、气病”,亦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神经炎、心肌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维生素1有许多新用途,对其它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慢性铅中毒、婴幼儿腹泻、妊娠呕吐、早老性痴呆、顽固性呃逆、舌炎等。19简述孕激素对骨代谢的间接作用。答:孕激素对骨代谢的间接作用有很多途径,主要有:可在体内转换成雌激素;与降钙素有协同作用,降钙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也可以防止其他细胞转换为破骨细胞,同时,可增加肾脏对钙离子的清除;与糖皮质激素相拮抗;可影响多种细胞因子。20简述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理机制。答:天然产物中抗艾滋病病毒活性成分的药理机制:阻止病毒与细胞4(免疫球

11、蛋白超基因家簇中的重要成分,与免疫有关的分子)受体结合;抑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和糖基化;影响抗艾滋病病毒()的装配和释放。21简述维甲酸类药物的组成。答:维甲酸类是维生素的衍生物。维生素复合物中有三个主要成分:维甲醛或视黄醛;维甲醇或视黄醇;维甲酸三种。维甲醛是视循环中的主要成分,由维甲醇逆向脱水而形成,还可以再氧化形成不可逆的维甲酸。维甲醇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在体内转运、储藏等都是这一个成分。维甲酸在自然界不多,主要由人工合成。22提出的合理用药标准是什么?答:早在70年代便提出合理用药标准,主要内容是:“用适宜的药物,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品供应,正确地调配处方,在正确

12、的剂量、用药间隔、用药日数下使用药物,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30多年来,合理用药观点已广泛被接受,开展了大量研究,采取了许多措施。23简述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答:抗真菌药按照应用范围不同,分为治疗深部霉菌病和治疗浅部霉菌病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两性霉素和氟胞嘧啶,后者有灰黄霉素等可供外用的药物,如水杨酸、硫化硒等。近年来开发的唑类抗霉菌药,如咪康唑、酮康唑等属广谱的抗霉菌药,对深部或浅表霉菌病都可适用。抗霉菌药都有较强的毒性,两性霉素的肾毒性,酮康唑类和灰黄霉素的肝毒性,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24简述脉络宁注射液的药理学研究进展。答:1.对凝血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本品具有同时抑制体外,体内血小

13、板聚集的作用,进而可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可对抗血栓的形成与促进血栓消除。2.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3.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可通过改善血管和凝血功能,发挥治疗作用;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对脑组织和血管有保护、修复作用。25简述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理作用。答:灯盏花素能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和抑制内凝血系统,改善脑微循环障碍和供血不通,增加脑血流量,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灯盏花素还可以抗氧化自由基、抗钙内流、抑制脑缺血海马神经元延迟性死亡和防止脑缺血神经元调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梗死、脑动脉缺血性眩晕、中风后遗

14、症及血管性痴呆。26何谓抗生素后效应?答:抗生素后效应(,)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其是抗生素药效学的一个重要特性。 1.粘液分泌促进药:口服后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反射性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由于分泌物主要是浆液,故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粘痰溶解药:粘痰溶解药是一类能改变痰中粘性成分,降低痰的粘滞度使之易于咳出的药物。27简述硝酸甘油临床新用途。答: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治疗已有100多年,其静脉制剂用于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治疗已为人们熟知。该药在内科临床尚有如下用途:咳血、急性肺水肿、支气管哮喘、门脉高压症。28

15、简述硝酸甘油临床用于治疗咳血的药理机制。答:硝酸甘油临床用于治疗咳血的药理机制: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咯血以及肺结核所引起的咯血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止血机制系该药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减少回收血量,降低心排出量,在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同时,肺循环血量减少,从而达到止血目的。29简述氟桂利嗪(西比灵)的临床新用途。答:氟桂利嗪(西比灵)是保护脑细胞的选择性钙内流阻滞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1)失眠、耳鸣;(2)治疗脑血管疾病;(3)辅助治疗癫痫;(4)治疗消化系统疾病。30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肝损害的药物有哪些?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

16、害的机制是什么。答:1.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盐类、四环素类和甲氨蝶呤等,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肝损害。2.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剂量下,与葡萄糖醛酸苷和硫酸盐结合被代谢,代谢物经尿排出体外,大剂量时,这一代谢途径会饱和,大量的对乙酰氨基酚被氧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后者具有直接损害肝细胞的能力,从而引起肝细胞坏死。31简述甲氧氯普安(胃复安)的新用途。答:胃复安除具有较强的止吐作用外,在临床上有许多新的用途:1、十二指肠溃疡。2、糖尿病性胃轻瘫。3、幽门梗阻。4、催乳、急腹症、晕动病、直立性低血压等。32简述目前临床应用抗酸药物的现状。答:(1)具有中和作用的抗酸剂,临床常用氢氧化铝、硫糖铝等。(2)2受体拮

17、抗剂:目前已应用第三代制剂法莫替丁。(3)质子泵抑制剂。(4)前列腺素衍生物米索前列醇。33简述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答:根治溃疡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减少消化溃疡病的复发。以铋剂为基础的三联用药(铋剂四环素甲硝唑)在菌株敏感及病人配合的情况下,根治率可达95以上,但副作用较多。由奥美拉唑与两种抗生素克拉霉素和(或)阿莫西林和(或)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用药或与以铋剂为基础的三联组成的四联用药更有效或疗程更短,疗效不受菌株对咪唑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34简述2受体拮抗剂的药理进展。答: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抑制胃酸分泌,并能拮抗胃泌素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胃酸作用。2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与组胺有相似之处,现

18、已发现到了第三代。1.第一代2受体拮抗剂为西咪替丁通过数以百万计病人的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2.第二代为雷尼替丁,由于该药临床效果比第一代的西咪替丁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将取代西咪替丁。3.第三代药物有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等,已研制成功上市。2受体拮抗剂的换代产品还在研究发展中。35简述茶碱的时辰药理学。答:茶碱的药动学参数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上午给药,及12均较高,故血药浓度亦较高;下午及晚上给药,及12均有明显下降;晚上清除率较上午、下午为高。36小儿使用非处方药的注意事项。答:小儿如果患了小伤小病或已明确诊断的一切慢性疾病,家长可依据医生的意见使用非处方药进行治疗,但应注意:

19、1.辩明病情,有的放矢。小儿抵抗力弱,易患病,不可随便给药; 2.选药慎重,把握剂量。 3.妥善保管,防止意外。 4.疗效不佳或出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37简述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药物的时间效应关系。答:药物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是指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剂量增加或减少时药物效应也相应增加或减少;药物的时间效应关系,从给药开始,到效应出现,效应达高峰,效应消失,直至药物从机体内完全消除,这段时间过程称为时效关系。38简述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的作用。答:这类药物的作用主要是: 1.降低胃液中胃酸浓度,减少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减少攻击因子的作用; 2.增强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修复或增强

20、胃的防御因子。39简述我国流感疫苗的有关进展情况。答:目前我国批准的流感疫苗有3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到目前为止,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治流感的基本手段,可以预防同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并降低死亡率。目前广泛应用的灭活流感疫苗在同型免疫情况下,对健康人的保护率可达7090,但对儿童和老年人的保护率仅4060。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40简述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答:1.与病毒竞争细胞表面的受体,阻止病毒的吸附,阻碍病毒穿入或脱壳。 2.阻碍病毒生物合成。 3.增强宿主抗病能力的物质,如应用干扰素能激活宿主细胞的某些酶,从而抑制

21、病毒合成蛋白质。41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答:磺胺类药物是广谱抑菌剂。它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磺胺药的结构与氨苯甲酸极为相似,可与其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合成,最终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42简述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答: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亦称抗肾上腺素药,是指能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但本身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却能妨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外源性拟肾上腺素药与受体的结合,43简述多巴胺及其体内过程的特点。答: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存在于外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为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递质。其体内过

22、程特点:口服后易在肠和肝中被破坏而失效。在体内迅速经和代谢灭活,故作用时间短暂。因多巴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外源性多巴胺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作用。44简述何谓胆碱受体阻断药。答:胆碱受体阻断药亦称抗胆碱药,能与胆碱受体结合而本身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胆碱作用,能妨碍胆碱能神经递质或拟胆碱药与受体的结合,从而产生抗胆碱作用,表现为胆碱能神经功能被抑制的种种作用。45简述为什么抗胆碱酯酶药也是一类拟胆碱药?答:抗胆碱酯酶药是一类能与(胆碱酯酶)结合,并使之丧失活性的药物。酶受到抑制的后果为(乙酰胆碱)在胆碱能突触或接头处的积聚与随之发生的胆碱受体激动。所以抗胆碱酯酶药也是一类拟胆碱药。46简述多次给药的稳

23、态血浆浓度。答: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仅决定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一般来说,药物在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不变时,约经45个半衰期可分别达到稳态浓度的94和97。提高给药频率或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稳态浓度提前达到,而只能改变体内药物总量(即提高稳态浓度水平)或峰浓度与谷浓度之差。47简述何谓表观分布容积?答: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血药浓度和体内药量的比值是恒定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所用药物剂量,按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的血药浓度来估计的体液的容积。由于它并不代表真正的容积,故称表观分布容积。可用于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的大小。48简述基因工程药物。答:基因工程药物是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

24、产的药品,这类药物是将目的基因与载体分子组成重组分子后转移到新的宿主细胞系统,并使目的基因在新的宿主细胞系统内进行表达,然后对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大规模生产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49简述何谓药源性疾病及其分类答:当药物作用到人体发挥药理作用时,有时产生一些与治疗作用不需要的反应,进而造成机体产生某些病理性变化,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症状,这种疾病叫做药源性疾病。其分类如下:(1)量效关系密切型;(2)量效关系不密切型;(3)长期用药致病型;(4)药后效应型。50简述奥美拉唑的作用特点和适应证。答:本品为壁细胞-酶(质子泵)的特异性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对基础胃酸和各种刺激引起

25、的胃酸分泌都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而维持时间久(持续24以上),溃疡愈合率略高于2受体阻断剂。主要在肝脏代谢,约80尿中排出。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难治性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道炎、胃泌素瘤及胃出血。51简述异丙肾上腺素不宜用于治疗休克的原因。答:异丙肾上腺素主要舒张骨骼肌血管,而对休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肾、肠系膜和冠脉等舒张作用较弱,不能明显的改善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同时该药显著地增加心房和心肌耗氧量,对休克也不利,故目前临床已少用。52简述新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作用特性。答:新药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但与红霉素相比,增强了对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莫拉菌等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其中以阿奇霉素为

26、最强,其次为克拉霉素;并加强了对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等病原体的作用,罗红霉素、米欧卡霉素对诱导产生的某些耐红霉素菌株亦有抗菌作用,新品种与红霉素相仿,对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后效应。与红霉素不同的是,它们对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亦有抗菌后效应。53简述呋塞米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答:1.水与电解质紊乱,常为过度利尿所致,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碱血症等。 2.高尿酸血症和高氮质血症; 3.胃肠道反应; 4.耳毒性,呈剂量依赖性,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54利血平与普萘洛尔合用有何危害?答:1.普萘洛尔是一种受体阻断剂,能与受体相结合,出现降压作用。而利血平

27、能使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耗竭,降低血压。因此,利血平与普萘洛尔合用降压作用相加。 2.利血平又能使心脏的儿茶酚胺耗竭,增强普萘洛尔的受体阻断作用,导致心脏的交感神经冲动减弱,发生危险。55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能同时应用麻黄素吗?答:麻黄素为中枢兴奋及升压药物,多次滴用,可通过鼻粘膜吸收而使血压升高。两者升压作用相加,能使患者血压大幅度升高,甚至可能引起高血压危象。因此,不能同时应用。5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哪些?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青霉烷砜)和三唑巴坦(他坐巴坦)。这些药物本身没有或只有很弱的抗菌活性,但与内酰胺类合用可增强抗菌作用、扩大抗菌

28、谱。57硝酸酯类药物为什么常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答:亚硝酸酯类化合物和普萘洛尔配伍,其协同作用是二者均能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二者均能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其拮抗作用是亚硝酸酯类化合物能使心脏容积减小,而普萘洛尔能使心脏容积加大;亚硝酸酯类化合物能使血压下降以及反射性的心率加快,而普萘洛尔能使心率减慢。58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一般用药原则。答:1.先单独用药,而后联合用药; 2.以最小剂量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3.先考虑降低危险性,再考虑缓解症状; 4.充分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致心律失常作用。59简述应用糖苷酶抑制剂的注意事项。答:1.常致胀气,多在继续用药中消失;可通过缓慢增加剂量和控制饮食减

29、轻反应程度。2.与胰岛素或磺脲类合用,可增加低血糖危险。3.就餐时与最初几口食物一起嚼服最适宜。4.和胰岛素合用中,如产生低血糖,须服葡萄糖而不是普通食糖来调节血糖。60简述何谓锥体外系反应。答: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等,由于阻断了黑质纹状体通路的2样受体,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功能减弱,的功能增强而引起的反应称为锥体外系反应。61简述局麻药过敏反应的防治。答:1.询问变态反应史和家族史,麻醉前过敏反应试验可采用皮内注射观察皮丘和皮疹; 2.用药时先小剂量给予,初始给药时,务必待病人无特殊的主诉和异常反应时才能给足量; 3.预防性用药; 4.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吸氧、补液和适当应用肾上腺皮

30、质激素、肾上腺素及抗组胺药。62肝素和枸橼酸钠都能用于体内、体外抗凝吗?答:肝素抗凝作用较为强大,它在体内体外都有迅速的抗凝作用。枸橼酸盐在体内易被氧化,机体氧化枸橼酸盐的速率一般接近于其输入率。因此,枸橼酸钠只能做体外抗凝剂。63酚妥拉明为什么能诊断嗜铬细胞瘤?答:1.酚妥拉明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作用于受体,对抗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及拟肾上腺素药的型作用。 2.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由于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可用酚妥拉明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出现显著的降压作用,借以诊断。64肝素如过量,有何副作用,如何处置?答: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粘膜、伤口等自发性出血,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可注射硫酸鱼

31、精蛋白以解除。65简述新斯的明中毒死亡的原因及如何抢救。答:1.中毒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或心脏停搏。呼吸衰竭是新斯的明的、作用和中枢反应的综合结果。 2.口服新斯的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洗胃,同时需注意维持呼吸; 3.也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阿托品控制毒蕈碱样的作用,剂量为12,最大可用4。但因阿托品不能对抗烟碱样作用,需加用小剂量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断药。66阿托品有哪些不良反应和中毒症状?答: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及皮肤潮红等。 2.但随首剂量增大,其不良反应可逐渐加重,甚至出现明显中枢中毒症状。 3.中枢中毒症状表现为中枢兴奋,如呼吸加快加深、烦燥不安、谵语、幻觉及惊厥等,严重中毒易由兴奋转入抑制,导致昏迷及呼吸麻痹而死亡。67简述有机磷酸脂类急性中毒的解救原则。答:1.清除毒物,避免继续吸收,口服中毒者可用23或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