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623.54KB ,
资源ID:64126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126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技能学习.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技能学习.docx

1、技能学习第九章 技能学习 【学习目标】理解技能的含义、特点及类型。掌握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含义及其特征。了解动作技能的类型、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及具体培养方式。了解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及其标志,掌握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与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教育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可见,技能学习也是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理解什么是技能、技能包括哪些类型、技能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培养学生不同的技能等,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节 技能概述

2、 一、技能的含义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提到技能,如运动技能、写作技能等。在有关技能的早期研究中,心理学家主要关注相对简单的一些技能,如打字技能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的心理学家更重视对复杂技能的研究。虽然许多研究者都认同技能的重要性,但关于技能的含义却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在心理学大词典(1989)中,技能被定义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1991)则将技能定义为“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和智力操作系统。”皮连生(1996)认为,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

3、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冯忠良等人(2000)则认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综上所述,技能(skill)是指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一定规则或操作程序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 综合技能的含义及相关研究,可以归纳出技能的下述三个特点: (一)练习是形成技能的途径 与本能行为不同,技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其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地对某种操作进行多次重复以达到熟练程度的过程,旨在改进操作,使动作趋于完善,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技能的练习不是机械重复,而是在每次反复练习中,改进操作、提高操作的有效性,从而使操作趋于完善。因此,练习是形成技能、获得技能的必由之路。俗

4、语说“熟能生巧”,这里的“巧”就是技能的表现。 (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 知识学习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技能学习所要解决的则是“会与不会”、“熟练与否”的问题,即技能是将程序性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活动方式。程序性知识虽然与动作的执行密切相关,但它所涉及的仅是活动规则与方法的知识,而非活动方式本身。因此,要真正掌握技能,不仅需要掌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活动表现出来。 (三)技能必须合乎一定的法则 合乎法则意味着技能不是一般的随意操作,也不是任意的操作组合。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执行要求都必须符合活动的内在规律。因此,只有合乎一定规则或操作程序

5、的活动方式才能称为技能,才能对活动对象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改造,也才能使活动在多次反复的练习中形成动力定型,逐步实现自动化并向能力转化。合乎法则意味着熟练的技能应该具有流畅性、迅速性、经济性、同时性、适应性等特征。 三、技能的类型 按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通常可以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一)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motor skill)又称操作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顺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骑车、绘画、体操、跳舞等都属于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是借助于肌肉、骨骼的动作及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来进行的。 除了具备上述技能的三个特点外,动作技能还具有其他一些

6、特点:动作对象的客观性。动作技能的对象是外在的物质客体或肌肉,因而具有客观性。动作技能的外显性。就执行而言,动作技能是通过个体的外部动作实现的,具有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动作技能中的每个动作都不能合并或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二)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又称智慧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指通过内部语言在人脑中形成的心智活动方式。如写作技能、阅读技能、心算技能等均属于心智技能。 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心智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属于主观观

7、念的范畴,因此,心智活动的对象具有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隐性。由于心智活动是对观念性对象进行的加工改造,是借助于内部语言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活动的存在。因此,心智技能是在头脑内部进行的,具有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的,鉴于内部语言的不完全性和片段性,因而心智动作的成分是可以进行合并、简略及简化的。因此,心智技能具有简缩性。 (三)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除了具有技能的三大特点外,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还拥有各自的一些特点。如上所述,动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和展开性;心智技能则具有观念性、内隐性和简缩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两者又紧密联系、相辅相

8、成。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和必要的组成部分,动作技能又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和外部表现。 四、技能的作用技能的学习和获得对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技能的掌握是进行学习的必要条件。例如,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能、阅读技能、运算技能等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技能的获得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在技能学习与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贯穿始终。再次,技能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经验的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息息相关。虽然知识和技能本身并不是能力,但个体在掌握了某种技能后,就能熟练地按照合理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活动,这本身就是能力发展的具体体

9、现。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体育运动中的田径、体操、游泳;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生产劳动方面的车、刨、磨;日常生活中的打字、绘画等都属于动作技能的范畴。那么,动作技能有哪些种类?怎样形成?如何培养?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动作技能的了解,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动作技能的类型对动作技能的划分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按照与动作相关的身体肌肉运动强度进行分类,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精细动作技能主要依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通常在比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主

10、要涉及手眼协调,对动作的精确性要求高。例如,绣花、打字、弹琴等。粗大动作技能则主要依靠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动作执行时通常需要全身的运动神经参与,伴有强有力的肌肉收缩运动,如游泳、打球等。 (二)连续动作技能和非连续动作技能按动作的连续性可把动作技能分为连续动作技能和非连续动作技能。连续动作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以连续、不问断、协调的方式完成,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如骑车、游泳等活动。非连续动作技能主要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组成活动的各动作彼此可以相互独立,一般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如射击、踢毽子等。 (三)封闭动作技能和开放动作技能按动作环境的预测性可把动作技能分为封闭动作技能和开放动作技

11、能。封闭动作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有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动作执行过程中的环境是可以预测的,如刷牙、打保龄球等。开放动作技能主要依赖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个体需要正确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动作执行过程中的环境是一直变化的,具有不可预测性,如踢足球、柔道等。 二、动作技能的构成 哈罗(AJHarrow)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三分册:动作技能领域一书中对动作技能的构成成分作了分析,认为动作技能一般包括三种成分。 (一)动作或动作组从难易程度的角度来分,动作有三种类型:反射动作、基本一基础动作和技巧动作。其中,反射动作主要受遗传影响,是随个体成熟发展起来的;基本一基础动作,如跑、跳等,也是随个体

12、的成熟而发展,但训练能增强其精确性和熟练程度;技巧动作则主要是习得的,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如打网球与打乒乓球,其技巧动作是不同的。从上述三种动作类型问的关系看,基本一基础动作是由一系列反射动作组成的。每一个基本一基础动作都是一组反射动作的组合,或称一个反射动作组;而技巧动作又是由一系列的基本一基础动作组合而成的,是一个基本一基础动作组。某一专业或行业的技巧动作群组又构成了该专业或行业的动作语汇(moveoment vocabulary)。 (二)体能体能主要包括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等。体能是动作技能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完成动作技能的前提和保障。每一动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相应体能的支持,离开体能,

13、动作任务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动作技能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比如,一名排球运动员已熟练掌握了排球的专业动作语汇,但在长时间的对抗赛中,若耐力较差,可能就会发生动作变形,出现发球失误等问题。可见,体能是优质完成动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三)认知能力动作任务的完成,必须有认知过程的参与。因而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也是动作技能的重要构成成分。其中,知觉是完成动作任务的基础,主要包括视觉、痛觉、触觉、动觉等。对于动作完成情况的观察,对于环境因素的利用都离不开知觉的作用。另外,某些特殊行业的专业动作语汇还有特殊的知觉要求,如对司机的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要求较高。其他认知能力,如记忆、想象、

14、思维等对于动作技能的形成也很重要。人们对动作或动作组的熟练过程离不开它们的参与。 三、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实际生活中,动作技能往往是由一套复杂的动作系统构成的。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个体通过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方式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动作技能的形成,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阶段模型,这里主要介绍两种阶段模型。 (一)菲茨和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 菲茨(TMFitts)和波斯纳(MPosner)将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分为认知、联系形成和自动化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在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技能初期,个体首先要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及对刺激情境的知觉,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以作为实际执行动作时的参照。而要形成这样一个

15、意象,则需要对线索和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对线索和信息的编码,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语词的;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孤立的。为了形成有利于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动作意象,学习者通常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对线索进行编码。如儿童通常利用视觉表象进行编码,成人则能够将视觉表象和语词联系起来进行共同编码。在形成内部动作意象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借助于对现有任务的知觉线索进行编码,也可借助于先前的有关经验。这就是说,学习者还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激活有关信息,并有效地检索、提取出来以帮助编码。 2联系形成阶段在该阶段,练习者把组成动作技能的动作整体逐一进行分解,并试图发现它们是如何构

16、成的,最后尝试性地完成所学新技能中的各个动作。经过练习,逐步掌握了一系列的局部动作,并逐渐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组织与协调。但此阶段各动作之间依然结合得不够紧密,因此在动作转换和交替之际,经常会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此外,练习者对动作技能的视觉控制逐渐减少、肌肉运动感觉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随着练习时间和次数的增加,动作间的相互干扰逐渐减少,紧张程度有所下降,多余动作趋于消失。 3自动化阶段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一长串的动作系列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此阶段,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动作技能逐步由脑的低级中枢控制。这时,练习者的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已经消失

17、,能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并且这种动作已经达到自动化程度,几乎不需要有意识的控制,这就是动作技能进入自动化阶段的熟练操作特征。在该阶段,只要有一个启动信号,练习者就能迅速准确地按照程序连贯完成整个动作系列。例如,个体在打字的同时也能与人交谈。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人在学习任何一种技能时都能达到这个阶段。个体只有经过大量充分、长期的练习以及良好的指导,才能达到该阶段。 (二)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 1操作的定向操作的定向即学习者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的各

18、种内外刺激的信息。在该阶段,学生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形成动作表象,该表象主要反映肌肉动作的外部直观形象,以视觉形象为主;接着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基本概念,从而掌握动作要领。 2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仿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用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把“知”转变为“行”,将头脑中的认识与实际的肌肉动作联系起来。模仿是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一是模仿可以检验已经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有利于准确的动觉体验的产生。该阶段学习者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各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并且

19、会互相干扰,个体动作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完成某一操作的效能也较低。 3操作的整合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整合是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的动作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视觉控制开始让位于动觉控制;动作效能有所提高,疲劳感和紧张感降低。 4操作的熟练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动作的自动化并非无意识,而是指

20、它的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高度控制,能够将注意分配给其他活动。该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由动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动觉控制增强,视觉注意范围扩大;心理效能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四、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即动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无需有意识注意的状态。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在动作技能形成初期,各种动作都受意识支配调节,否则就会出现停顿或错误。通过反复练习,

21、一旦动作达到熟练程度,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时,意识调控会被自动化所取代,这时动作往往是自动进行的。例如,熟练的电脑操作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地打字。 (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任何动作都受情境中线索(cue)的指导。线索可以是能看到、听到或触到的,也可以是有助于个体辨认情境或指引行动的体内外刺激。在动作技能掌握的初期,学习者只能对那些很明显的线索(如教练的提醒、纠正等视听线索)发生反应,不能觉察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和错误。动作熟练后,学习者就能觉察到自己动作的细微差别,仅凭细微的线索就能改进调整自己的动作,作出准确的反应。如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可根据对方移动时的步伐、弹跳时的动作、手的动作,敏锐地判定对方

22、来球的速度、重量、球的落点并迅速地选择扣球或拦网或吊球。(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在初步掌握动作技能时,学习者主要依据视觉、听觉等外部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动作;而当动作技能熟练掌握时,学习者主要通过动作过程中肌肉活动的本体感觉信息即内部动觉反馈来操作或调节自己的动作。如初学自行车的人,主要靠视觉来确定各种各样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动作,但当非常熟练时,对视觉等外部信息的依赖性就会减少。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所谓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是指经过长期的练习而在长时记忆中形成的关于动作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知识,它使完整的操作流畅地执行。拉斯罗(Laszla,1967)做过一个在剥夺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

23、条件下,用早已熟练了的手指敲桌子的技能去按打字机键的再学习实验,结果发现,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某一阶段时,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运动的指导程序,并以此程序来控制运动。(5)在不利条件下维持正常操作水平。检验动作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在不利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操作水平。一般说来,越熟练的动作,越能在外界情况变化下或面临紧急情况时维持正常操作水平。如优秀的飞行员能在遭遇飓风袭击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保持准确的操作,保证飞机安全飞行。 五、动作技能的学习练习是掌握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然而并非所有的练习都是高效率的,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迅速、准确地掌握动作技能,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动作技能掌握的因素,并采

24、取相应措施进行培训。 (一)讲解与示范讲解是指导者在动作技能学习初期,以言语描述或提示的方式向练习者提供的有关动作技能本身的重要信息。通过讲解,可以明确练习目的、突出动作要领、描述动作的内部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识水平。教师在进行讲解时,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由于初学者在刚刚接触新动作时,注意范围比较狭窄,为避免学习者认知负荷超载,教师在讲解时需要运用简短、精练的语言。示范是指导者将技能演示出来,以便学习者能够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模仿。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示范的时机和频率、示范者的特征、示范的准确性等。首先,示范要注意时机和频率。金泰尔(AMGentile)认为,示范应

25、在实际练习前进行,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适时地向学生做示范。第二,示范者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当观察熟练的教师进行示范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当观察不熟练的同伴示范和观察不熟练的教师示范时,学生在前一种情况下的学习效果优于后者。但其他有关实验表明,对技能学习的影响由示范者的技能水平决定,而与示范者的身份无关。第三,示范的准确性是影响示范效果的关键。为保证示范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教学手段,如录像、幻灯、计算机模拟等,使信息的呈现更准确、更易于学生吸收和消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讲解与示范相结合,二者的结合将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掌握动作技能。

26、讲解与示范如何结合、孰轻孰重,需要视学生的学习阶段、教学目标、活动方式等方面灵活运用。 (二)练习练习是形成动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练习是指有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即以掌握技能为目的,同时让学习者持续不断地练习,从而逐步提高技能水平(Mayer,2008)。研究表明,练习的次数与方式等方面都对动作技能的形成与获得具有重要影响。 1练习曲线在练习过程中,动作技能的进步情况可以通过练习曲线来表示。练习曲线(p。d。ti。curve)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过程中动作频率的变化情况。通常,动作练习曲线有三种表示方法(图91)。 图

27、(。)表明,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个体每次完成的工作量逐渐上升;图(b)表明,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个体每次完成任务所需时间逐渐减少;图(e)表明,练习中的错误率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在动作技能的练习中还会出现下述几种情况: (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技能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会呈现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练习的进展先快后慢。例如,跳高、射箭、跳远等运动。“先快”的原因可能与练习初期原有经验的积极影响、动作比较简单以及兴趣比较浓厚等因素有关。“后慢”可能与练习后期可利用的原有经验减少、动作难度提高以及练习兴趣降低、练习疲劳等因素有关。第二,练习的进展先慢后快。例如投铅球、投

28、标枪、游泳等运动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先慢,与练习初期需要花费较多时问适应新知识和技能以及原有经验的干扰有关。cc后快可能是练习者已经适应了新的动作,所以练习成绩明显提高。第三,练习的进展速度先后较一致,即练习进步的速度比较均匀,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2)练习中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指在练习进入一定阶段后,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虽然练习仍在继续,但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水平不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后,如果想要继续进步就必须打破原有经验,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技能结构与方法。在没有完成这种改造之前,练习成绩就可能处于停滞不前,

29、甚至暂时下降的状态。第二,经过较长时问的练习,个体的兴趣有所下降,情绪不再像练习初期时饱满,甚至出现厌倦情绪。此外,生理疲劳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练习成绩停顿。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个体能够及时寻找原因,并积极练习从而突破高原期,那么练习曲线又会再次上升。 (3)练习中的起伏现象起伏现象是指在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出现忽高忽低或停顿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学生兴趣与动机的改变、注意力的集中情况、有无骄傲自满情绪、意志努力情况、学习环境、教师指导等多种因素有关。起伏现象在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十分普遍,但如果练习成绩出现明显下降,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4)过

30、度练习过度练习又称过度学习或过度训练,即超过实现特定的操作标准所需练习量以外的附加练习。例如,某项技能需要练习100次就能达到掌握它的标准,那么100次之后所进行的练习就属于过度练习。在动作技能的练习中,过度练习对技能的掌握与保持有着积极作用,但它并非越多越好。究竟过度练习达到何种程度最佳,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有人主张50,有人则主张100。2练习方式所采用的练习方式也会对练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按照划分标准的不同,练习方式可以分为多种,根据时间分配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内容完整性划分,可以分为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根据练习途径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身体练习与心理练习等。

31、集中练习是指将练习时段安排得很紧凑,中间没有休息或仅有短暂休息;分散练习是指练习由较长的休息时段分隔开。已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个连续性的动作技能学习而言,分散练习每次学到的最多,但完成练习的总时间也最多;集中练习每次练习的收益递减,但完成练习的总时间最少。就现有研究证据而言,在非连续性的动作技能中,两者孰优孰劣,还难以给出明确答复。整体练习是指从始至终完整地对技能进行练习;部分练习是指将技能分解成若干部分或环节进行练习。前者可以使动作技能各部分协调一致,后者可以使练习者更牢固地掌握动作中的每个环节。在练习中,有时可以将两者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练习效果的目的。身体练习是指实际用身

32、体进行活动的练习,心理练习则指在头脑内反复思考动作技能的练习形式。与身体练习相比,心理练习不受时间、环境、设备的限制,而且不易疲劳。赫德(Hird)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技能学习时应该尽量选择身体练习,如果无法进行身体练习,那么心理练习也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 (三)反馈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反馈的重要性仅次于练习。一般而言,反馈分为外部反馈和内部反馈两个方面。所谓外部反馈是指练习者以外的人或事物给予的反馈,主要包括教师、教练、录像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动作结果及过程给予反馈。内部反馈由具体动作所引起,让练习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反馈,主要包括练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在教学或培训中,怎样进行反馈以及给予何种形式的反馈都至关重要。首先,从反馈的内容上看,反馈信息能否为练习者所用要视其所处的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对信息的加工程度等因素而定。其次,从反馈的频率上看,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并非每次练习都必须给予外部反馈,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